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蚂蚁/文学新锐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小饭无疑是青春文学的领军人物,其文字倍受青年读者的喜爱与推崇。本书是小饭的最新力作,讲述了三个男孩子与一个女孩子之间的青春故事。通过作家机智敏锐文字、犀利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关“渊源”与爱的故事。

内容推荐

是个梦,我想,在梦中我看见了一群蚂蚁,它们黑乎乎的一片,就像一摊锅灰……

蚂蚁它是这样一种动物,它随时可以钻进洞里,它不怎么出声,也很容易牺牲,它在复杂的地下跋涉,它要度过的仅仅是一个秋天。

目录

第一章 冰糖

第二章 手枪

第三章 棒冰

第四章 石头

第五章 手枪

第六章 后记

试读章节

就这样我就醒来了。

我起床后觉得我的脑袋很疼,全身发痒,肚子还很饿。最近我老爸经常跟我说你发育啦。我当然也知道我要发育啦。发育这件事情根本用不着爸妈提醒我就知道。比我大几岁的大伙子早就跟我说:

“冰糖,你就要发育啦!”

这时候阳光已经晒进了我的被褥,把我整个人都晒得暖洋洋的又痒痒的。

我起床后在阳台上刷牙的时候看到大虎和二虎已经在我家楼下等我了。他们都穿得很整齐,就像那天是我们的开学日一样。而我是前一天跟大冬瓜死命干了一场,干得我可爽了,我最后居然打赢了他。我想到我终于打赢了大冬瓜情不自禁地会呵呵呵笑出声来。我就像考试考了班级第一名那样兴高采烈的,可是早上起来我却觉得浑身酸痒痛。但这没什么问题,我想到我现在在班级里以至在整个学校里都是老大哥,所向无敌了,我当然还是高兴极了。

我急急忙忙地刷完了牙就冲下了楼。我招呼着我这两个好兄弟,背着我们空空如也的书包一起上学去了。

一路上我们三个都在扯淡。我们在谈论从各种途径听来的老师们的丑事;我们在谈论在整个学校里还有谁不服我们的——要是不服,我们就用拳头去教训他;我们还在谈论班级里面的女孩们的发育情况。

大虎就像一个新兵那样站直了身子向我报告:“冰糖哥,我最近发现我们班的手枪,她的胸部也变大了。”

其实我也发现了,但我装作不知道,所以我用轻飘飘的口气说:“是吗?”可是这么说的时候我已经满脑子都是手枪的胸部,她那微微鼓起的胸部,但是她自己好像并没有察觉,她穿衬衫的时候里面什么小衣服也没穿。这几个礼拜以来我都一直在偷偷观察她的胸部。有好几次我都特意走到她的面前,跟她打哈哈,逗她玩。虽然她从来都不用正眼瞧我一下——正因为她从来没有正眼瞧过我,所以也就没有发现我的眼睛每一次都是直勾勾地停在她胸口的衬衫上。

“真的,冰糖哥,我昨天也注意到了。在手枪的胸口能看到两颗很大的黑痣,透过衬衫都能隐隐约约看得出来。”二虎也附和道。二虎这一附和让这件事情变得铁证如山,不容置疑。

“哒!”我用我弯起的中指敲了二虎的脑袋一下,说:“没事老瞧人家胸口干什么?”我假装生气地说。我弯起的中指就是我用来教训我兄弟的武器,大虎二虎尤其是他们的后脑勺都很怕我那根弯起的手指头。

P2-3

序言

          你要冰糖还是棒冰  

                   蔡骏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中,冰糖和棒冰都是抹不掉的东西。记得每一年大考前夕,都会和同学们走在街上,在街边的小店用几毛钱买串冰糖葫芦或盐水棒冰,舔着冰水走在太阳底下,于是我们就长大成人了。

许多年以后(请原谅我又一次运用了马尔克斯式的开头),当我差不多忘记了盐水棒冰的味道时,却在小饭的新书《蚂蚁》里重新回味了一遍。只不过在这本书里看到的冰糖、棒冰还有石头和手枪,都是少男少女们的名字。

故事从男生冰糖的自叙开始,即将小学毕业的他暗恋上了美丽的同班女生手枪,却发现手枪和另一个沉默寡言的男生石头关系密切,不久又认识了“社会青年”棒冰,结果被卷进了说不明道不清的风波中。

接着,手枪、棒冰、石头依次开始自叙,看似美好的少年时光,却被抹上了一道道淤泥。

从手枪的离家出走,到棒冰对她产生的兄妹之情,再到与石头之间的冲突,那种感觉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身边确实常有这样的人和事,只是,那是属于小孩子自己的故事,很少讲述于大人们听而已。说它陌生是因为在过去的所谓少年题材小说中,很少看到如此真实的故事,往往更多的是被宁静与温馨笼罩着,即便有波澜也不过是老师与家长关心的那些事情,而关于少年们的残酷叙事似乎已是一个禁忌。

从叙述童年记忆的角度而言,小饭无疑继承了莫言、余华等人的传统,在经验面前一切技巧都已失效,惟有真实的经验才是最精彩的故事。一如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余华的海盐小镇,小饭也有白己的精神故乡,那就是在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上海南汇乡村,那个大都市边缘的乡土世界,显然比纯粹的城市或农村更为独特,甚至可以认为是文明的中间地带。

虽然,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并没有“本地人”的玩伴,但我仍然可以真切地体验到小说里人物内心的真实,我相信每一个从青春期走来的同龄人也都会感受得到。

男生血管里永远有贲张的欲望,对女孩的向往是古老的征服欲,对打架的渴望则是更古老的战争欲。我想无论人类文明如何发达,我们血管里的野性总是无法消除的,发育中的青春期更是如此。其实,我真的不想用悲剧来形容这个故事的结局,因为一切都是那样自然而水到渠成,或许这个结局在小说的第一页就注定了。那熊熊的烈火便是青春的欲望,总会有一些人要燃烧掉自己,因为,那就是现实中的一种而已。

在评论小说文本时,我从不给它硬套上某某理论某某主义,那样只不过是对作品的肢解——大卸八块,并不能还原作品本身。正如小饭自己所说,这就是一个少年们的故事,任何对其的图解都是徒劳而可笑的。但请允许我抽取出文本中的一个道具,那就是小说中数度出现的蚂蚁,我确信小饭内心的所指,一如张楚写的歌词。在《蚂蚁》里,蚂蚁简直成了故事的第五个主人公和叙述者,蚂蚁扮演了许多个角色,比如一开始的吞噬者,比如中间的被消灭者。蚂蚁的数量是如此之多,它们既是如此的渺小,又是如此的伟大,它们可以指向任何一种意象,也可能仅仅只是蚂蚁本身。

最后我的问题是:你要冰糖还是棒冰?他们是最后的幸存者,也是我们可以选择的道路,即便长大后的我们早已别无选择。

后记

这一次你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故事。它被安排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上海南汇。没错,那正是作者本人的家乡。把故事的发生地放在那里,能给我更大的能量和空间,也能让我更加充满感情。我在那里长大成人,却很遗憾地忘记了那里存在过和发生过的大部分人物事件。现在我很少回去,偶尔的几次探访总让我觉得时过境迁。这不是什么矫情的说法,或许是,那人还不就是在各种矫情中生活着的么?

最近我还经常做梦,虽然在梦里一切都是变形的。我用一个白日梦似的故事来追忆那里发生过和还存在的一切,来安慰我渐渐荒凉的内心。

故事里面没有任何正义可言,只有打架斗殴,亲情包含着欺骗,幻想始终大于规则。故事有不止一个的开头,但只有一个结局。我让四个人来分别讲述。尽管他们的成长背景并没有大的分别,但是毕竟每个人都还不太一样。我希望他们的讲述能在故事上互相补充——直至把整个故事呈现出来——但也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重复。

请原谅我所写到的那些重复的情节,但我保证不会超过四处。这可能会有助于你阅读小说,因为也许你读着读着就会忘记我前面讲了些什么,特别是当你今天读了一段,明天又开始读下去的时候。我就有这样一个毛病,以至于连我写的时候都会忘记我昨天写了什么,上一页写了什么。重复的意义不仅在于作一个提醒——何况它不单单只是重复。我总是告诉我的朋友们,这只是一个关于小孩子们打架的小说。为什么打架,以及怎么打架。从小到大我一直处于各种打架的危险之中,想必男孩子都会有这种体会。邻里街坊的同伴们,为一个皮球,或者一张香烟牌子恐吓你;班级里的大个子男生,为了能在女生面前耀武扬威,把他们强壮的拳头摆在你的面前;校外的小混混们,他们可能看上了你口袋里的零花钱。如果你的运气不够好,很可能你就挨了打……这很正常,如果你经常看《动物世界》或者《人与自然》就能明白。没什么大不了的,生活本该如此。你可以心里暗暗盘算着,你报仇的那一天用什么样的台词去羞辱对方,我是说你在挨打的时候可以这样想。不过我不建议你总是沉溺于那些复仇后狂欢的台词,如果你整天都想着这些事,对你来说没有多大好处。

用冰糖最后的话来描绘这个故事:它经常在电视里出现,但是生活中要发生这么一个故事,一百年也不会有一次。

有两件事情我必须得提一提。今年三月底,写这个小说中间我去听了张楚的一次现场。这多么像一次是我事先安排好的演唱会。可是节目单上,张楚所要演唱的歌曲里面并没有我期盼着听到的《蚂蚁》。在张楚即将离开舞台的那一刻,在那个空旷的广场上,我一次又一次地高声叫喊着,请求张楚唱一首《蚂蚁》。也有不少人附和我,他们一定也喜欢《蚂蚁》这首歌。我想他们都不可能想到我那么激动嘶喊的理由。张楚最后终于满足了我的愿望,唱了《蚂蚁》。虽然节奏和配乐上都有很大毛病,我也很高兴。这还不值得高兴吗?

这高兴的情绪会一直延续到这篇自序的结尾处。让我说说另外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简单点说,我是要把这部小说献给:

我即将出生的孩子。

                   小饭,写于上海兴国路

                     2005年5月28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过去的所谓少年题材小说中,很少看到如此真实的故事,往往更多的是被宁静与温馨笼罩着,即便有波澜,也不过是老师与家长关心的那些事情,而关于少年们的残酷叙事似乎已是一个禁忌。

从叙述童年记忆的角度而言,小饭无疑继承了莫言、余华等人的传统,在经验面前一切技巧都已失效,惟有真实的经验才是最精彩的故事。 

                            蔡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蚂蚁/文学新锐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小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35522
开本 32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2: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