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沉醉的遗韵/人踪书影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在人生旅途中走着。身影远去,留下一道道踪迹,或深或浅,汇聚一起,就是一本大书。人们常爱说:阅读人生。不错,当一个个人物的印象被描述下来时,那些远去的踪迹就成了我们了解历史、体味人生的最好对象。书和人一样。一本又一本书诞生的过程,一个又一个有心人寻访书的故事,本来就是人的生活过程。书影与人的踪迹一样,总是留给我们无限的兴趣,正因为如此,不少人为此津津乐道甚至迷恋其中,从而体验到别样的愉悦。它为我们提供的则是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真实的故事。一个个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一次次作者感受中的酸甜苦辣,一本本书的里里外外,将有力地把我们与历史、与现实拉得更近,更近。

内容推荐

每个人都在人生旅途中走着。身影远去,留下一道道踪迹,或深或浅,汇聚一起,就是一本大书。人们常爱说:阅读人生。不错,当一个人人物的印象被描述下来时,那些远去的踪迹就成了我们了解历史、体味人生的最好对象。人在行走,书也在行走,地点不断变化,踪影叠现,串联一起,便是生活。

目录

自序

记忆镂痕

盛会之际忆茅公

陪巴老的两次杭州之旅

海棠树下的约会

我与钱锺书的交往

含笑的艾青

情深意切的臧克家

记田间

难忘的微笑

“鸭倌”白尘

忆柯灵

听孙犁长谈前后

“学昭同志”

拜见张恨水先生

秋耘领我进《文艺报》

京城看望

我的“咔嚓”

可敬可亲的陆文夫

旧札新谈

“人总是怕朋友忘记”

超构老的赠言:“笔健”

“现实社会里的事都是带些缺陷的”

“秉烛余明,急欲料理”

你的字“草得利害!”

“最怕开空头支票”

“笔还是要经常动才好”

“你约我写的文章我不打算写了”

“写得平常”

书山偶跋

冰心:“我爱的书”

一氓老的雅趣

《杨晦选集》后记

朱光潜《艺文杂谈》编选琐记

别具一格的孙犁“书话”

《名家品书》前言

一九九九年之夏

《我认识的钱锺书》编后赘语

沪上采撷小记

试读章节

1996年5月3日,我见了艾青最后一面。

近中午,艾老夫人高瑛,请人电话找到我。我知道艾老近日病情严重,急忙买了一束鲜花,赶去北京协和医院。

高瑛大姐疲倦地坐在休息厅的沙发上,她冷静地对我说:大夫担心他今天熬不过去了。叫你来,最后看一次吧!护理人员怕影响病人的病情恶化,不同意探视,经高瑛磨口舌,最后准许我在床边站一会。

艾老在昏睡,他的心在急速地跳动,如海潮在大起大落。

中午,我陪高瑛大姐在医院对面一家上海饭店用餐。她已多日饮食不正常了。她说艾青生命力坚强,今天准能顶过去。我相信高瑛大姐的话。艾老患冠心病多年,不时住院。前几年有次病危,我从病房看望他出来,被一家电视台拉去采访,颇有点准备后事的架势。不久艾老又缓过来了,又健康地活了几年。1995年3月27日,众多亲朋好友聚集在他家里,为他过了85岁生日,我们举杯祝他长寿,他却笑着说:“你们说了不算,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该走的时候就走了。”

5月5日凌晨6时许,电话声将我从熟睡中唤醒,我预感到是艾老家里来的,艾老,凌晨4时15分走了,一个伟大的诗人走了。

顾不得时辰,我连续给平日与艾老接触较多的几位朋友打电话。我坐在沙发上展阅着1991年在北京召开的“艾青作品国际研讨会”期间,他签名送我的一套精装《艾青全集》,凝视着每册卷首张得蒂为他所作的那幅雕像。艾青含着微笑。我在心底里默诵着他在《我爱这土地》这首献给祖国的名篇中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老很喜欢这句格言:“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我见过几位向他求墨宝,他书写的就是这句。联想起艾老坎坷的一生,数次起落的风雨经历,永远乐观博大的胸怀,我明白这句话的深长意味。

艾老曾赐给我两张墨宝,一张是我求的,一张是他主动给我的。两张内容都是这句格言。

1982年,我去苏州参加一个会议,朋友送给我几袋当地名产太仓肉松。回京后我去看望艾老,分送了一些给他。过了一阵,我再去看他,临别时,他说为我写了一张字。字体依然较大,潇洒道劲,内容还是那句格言。我欣喜地展阅。发现他将我的名字写成“太仓”。我正发愣日寸,他风趣地说,谁叫你让我品赏了美食太仓肉松!我明白,他是以这种方式再次提醒我要牢记这句格言的真谛。

艾老话语不多,简短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幽默。有次一位境外记者采访他,要为他拍照,记者正要扣动快门时,艾老招招手,叫我过去,让我去问照相人,相机里有没有胶卷,我去问时,弄得这位记者莫名其妙,连声说,胶卷是刚装的,是桐达的好胶卷。事后我才了解:这位记者米访过艾老数次,每次拍照都说回去后寄来,但都没有下文。看来艾老是不喜欢做事有头无尾的作风。艾青晚年腿脚不便,必须外出参加活动时,他都坐在轮椅上。有次他去北京图书馆出席一位老作家创作生平事迹图片展览开幕式,他的轮椅出现时,人群蜂至,向他问候,拍照的闪光灯交相辉映。艾老叫我们赶快将他转移到一个僻静处,他说,今天我不是主角,不该这么热闹,人最怕占了不该占的位置。P39-41

序言

新千年之初,我的精力主要投放在两本系列散文著作的写怍上,2003年11月出版了《我亲历的巴金往事》,2005年4月出版了《我认识的钱锺书》。零碎的一些时间,应约为几家报刊开设专栏,有些专栏如《新民晚报·夜光杯》等至今还在继续。

我在燕园学习了近九个春秋,后又先后在三家文艺报刊从事编辑工作近四十年,在这个占有了我大半人生的岁月里,有幸结识了文坛众多前辈,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已先后辞世,但『也们的音容笑貌,他们对我的言传身教,至今仍跃动在我的记忆里,难以忘怀。

记得1955年刚入北大时,常听一位蔡元培任校长时的老校工给我们讲五四运动时“红楼”里出入的一些人物和发生的一些事,当时听了十分新鲜,如同在听他讲历吏,其实他所述的也就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本书所写的文坛影响一时的人和事,多半也是二三十年前的过往,我记忆犹新,但愿留给读者的印象并非遥远。

吴泰昌

2005年盛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沉醉的遗韵/人踪书影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泰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44790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4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