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与艺术家的私生活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如今,再也不是艺术比面包还香的年代里,本书真实讲述漂在北京的艺术家们和他们身边的女人不为人知的情感生存故事。讲述那些数年如一日为贫穷的艺术家们给予生活保障的妻子们,讲述她们凭什么心甘如此?她们为什么不一走了之?因爱?因艺术?还是一根坚强的神经?

内容推荐

即使是在艺术市场越来越开放的今天,前卫艺术的前卫二字越来越消减了当年的分量和锐度,甚至越来越成了时尚媒体用于点缀页面的时髦符号,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仍是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而不是艺术家背后的女人。

那些数年如一日为贫穷的艺术家们给予生活保障的妻子们,她们凭什么心甘如此?她们为什么不一走了之?仅仅是因为爱?因为艺术?还是她们都有一根坚强的神经?

目录

缺口

水生植物的爱与哀愁

理想主义傻子的幸福生活

附:《十年一顾》

母牛与土狼的罗曼史

附:《你的日记》

马尔马拉海的安康鱼

附:《爱情故事》文本

就算南柯一梦

与生活和解

通往真理的电灯泡

附:《还俗》

没有爱情

试读章节

马云飞举着一串烤半鱼进了屋。

平鱼是特意给马丽买的。马丽不在,屋里只有我和东亮,也就是我现在的丈夫。那是我们第二次见面,当时,他和二马已在通州滨河小区的一幢两室一厅的民宅里度过了9个月的合租时光。

烤平鱼的热气在马云飞走回家的路上消失殆尽。那是1999年的冬天,确切地说是12月24日。那时候,滨河小区附近的马路上随处可见烤串的小摊儿,一年四季,空气里都弥漫着辣椒面孜然胡椒粉浓烟啤酒相混杂的刺鼻味道。也就是两三年的光景,临街的平房被开发商盖起了价格不菲的楼房,乌烟瘴气的烤串儿,包括沿街叫卖的水果摊儿在与工商捉迷藏般的几轮拉锯战后,终还是抵不过通州区政府旧貌换新颜的改革力度,被迅速清理了。

马丽还没有回来。3人晚餐的闲聊中,马云飞说起马丽,又一次提及许多年前的西藏那一幕——马丽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往前冲,迎面看到不远处的马云飞,大声喊道:马云飞——卖钱啦——声音未落,一个急刹车,整个人扑通倒地。

来北京的最初两年,也是在与马丽硝烟四起的争执吵闹中,马云飞不止一次地向东亮提及这个场景。他说,这个女人再无理取闹,一想到她趴在地上,皮肉破裂,渗出的血沾着地上的灰尘,顾不上喊疼,只一个劲儿兴奋地喃喃,马云飞——卖钱啦——他的心就软了。那是二马在西藏卖出的第一幅画,也是马云飞平生第一次用画换来钞票,还是当时颇为吃香的兑换券。

那个场景像刀子一样刻在了马云飞心里,却给了他棉花般的柔软记忆。

“马丽这个女人,是有一些神经质。”

马云飞嚼着他的招牌菜“醋溜土豆丝”,吐出的每一个字眼都干脆利落,像一个经验老道的医生在诊断书上挥笔草书一样自信而毫不迟疑。表情却是一贯的“温良恭俭让”,毫无攻击力的征询式的眼神,微微上扬而露出笑意的嘴角,就连鼻翼两侧因为笑容而荡漾开来的皱纹,在话语落净的沉默中都是显而易见的包容和爱怜。

马丽是家里的第七个孩子,在她对母亲还没有留下什么记忆时,母亲就离世了。老年得女的父亲已没有多少精力来疼爱这个最小的孩子,那个年代,如何填饱肚子成了最大的问题。马丽在大人们的膝下寂寞地成长。

三哥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拨大学生,爱好文学,会拉小提琴,会弹扬琴,还会吹笛子。十二三岁时,马丽就以偷看三哥的藏书而获得了一种秘密的喜悦。尽管那些文学名著上的许多生字阻碍了她的理解,但是,三哥对它们的珍爱,将它们捧在手里,神情深陷的那种神圣的仪式感,还是让她在字里行间生出了向另一个世界遥望和探究的眼睛,并且牢牢记住了它们的笔划——《安娜·卡列尼娜》、《罗曼·罗兰》、《红与黑》、《约翰·克里斯朵夫》。

20多年后的一个酒足饭饱后的夜里,马丽回忆过去,这些名字从她嘴里抑扬顿挫地吐出,激扬中裹携着叹息,略显忧伤的大眼睛还是没能掩饰得了她的遗憾。那一刻,马丽比任何旁人都清楚不过,她几乎半辈子的时间都在试图走进这些名字的世界,但怎么终其结果,她都只在它们的四周转圈。

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青年三哥,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工厂,因为不懂技术,又不擅人际,成为工厂里拾遗补阙的替补分子,后辗转多家单位仍无所事事,郁郁不得志的三哥越来越孤僻,不到40岁,就退休在家,每日借酒浇愁。用马丽的话说,三哥已成了废人。让马丽聊以自慰的是,哪怕1000个单位与她马丽互不相容,无事无业的她也还有马云飞为她撑起的安全伞下的一方天空,她还能爱着马云飞的所爱……P2-3

序言

13年前。冰天雪地的北方冬天。每天一早,我都要穿着厚重笨拙的棉衣棉裤,骑着自行车去高考补习班上课。有时偶尔会在楼梯口遇见那个穿一身绿色军大衣的男孩。

他是补习班里话最少,总是独来独往的一个人——因为他报考的学校是“鲁美”(鲁迅美术学院)。

一天下午,教室里忽然热闹起来。男孩正以班里一个女孩儿为模特做素描写生。

坐在前排的我只是远远地扭头望了一眼。

我没有胆量走过去,走到他身边,看看他到底画得像不像,虽然我是那么好奇。

在一片嘈杂声中,我一言不发地将头深深地埋在习题堆里。

那年冬天,成堆的习题既是我在“冬天未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安抚声中以苦为乐的一剂麻醉药,也是惩罚我这只从小就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常常走神的笨鸟自食其果的神鞭。

但是,每次与那个穿绿色军大衣的男孩在楼梯口不期而遇时,我都能听见从胸口蹦出的心跳声,一下,一下,我将它们紧紧地捂在棉衣裤里,直到窒息。

13年前的那个敏感,自尊,又自卑的少女,那一身又厚又笨又丑的棉衣裤,就是她和春天之间的遥远距离。她怎么也不会想到,13年后的今天,她和一个被称为画家的男人在一个屋檐下共同度过了7个冬天。

如果那年冬天里的那件绿色军大衣就是命运最早的暗示,又何苦后来那些横冲直撞的寻找,那些为了叫做爱情的东西所有的莽撞无知?

如果早早地预知一切,毫无悬念,你会不会又嫌日子过于平淡无奋?

姻缘前世定。可我还是只有两只眼睛。只有天上的第三只限晴才清楚地看到,她和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两人最终相遇的那个地点?在一起的7年时间,他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之后的日子里,他们又将去向哪里?

在我还没有来得及三思而后行,就与一个画油画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并且中途领了结婚证,我听到很多这样的声音——噢,她嫁了一个艺术家?唉!她怎么嫁了一个穷画画的!

一次,一个女孩让我帮她介绍个画家做男友。约会前,我对女孩说,是个穷画家。女孩说,交朋友可以,结婚免谈。

再也不是艺术比面包还香的20世纪80年代了。

难怪有那么多挥舞着画笔嚷嚷着找不到媳妇的穷小子。可是,那些发了迹,也离了婚的艺术新贵们又是怎么一回事’

即使是在艺术市场越来越开放的今天,前卫艺术的前卫二字越来越消减了当年的分量和锐度,甚至越来越成了时尚媒体用于点缀页面的时髦符号,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仍是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而不是艺术家背后的女人。

那些数年如一日为贫穷的艺术家们给予生活保障的妻子们,她们凭什么心甘如此?她们为什么不一走了之?仅仅是因为爱?因为艺术?还是她们都有一根坚强的神经?

在提到来北京这些年的生活时,杨志超说了一段让所有相互鼓励结伴走过来的夫妻都会动容的话——怎么能忘呢,那些日子印象太深了,已经不是爱和恨,好和坏能说得清楚了,而是随着你的生命共同成长,就像刻在骨子里,只要活着就不可磨灭,死了也化做骨灰。

“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在演讲时谈到他的创业心得时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很多人都在明天倒下了。”

2005年12月l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与艺术家的私生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晓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65403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4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