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谈性正浓(百名作家诗人导演关于情爱话题的对话)
内容
编辑推荐

  “谈性正浓”是作家荆歌于《青春》杂志全力主持的专栏,被评为年度“读者最喜欢的专栏”。百名作家、诗人、导演激情讨论,话题包括网恋、异国爱情、性骚扰、外遇、变性、性描写、性感、私家侦探、选美、换妻、电影分级等数十个,关于爱,关于性,他们丝丝剖析,出语不凡,他们在对话中展示思考的魅力。这是一部敏感话题的对话录,更是一部情感生活的指南书。

内容推荐

  “谈性正浓”是作家荆歌于《青春》杂志全力主持的专栏,被评为年度“读者最喜欢的专栏”。苏童、叶兆言、毕飞宇、李敬泽、车前子、林白、李洱、叶弥、邱华栋、戴来、魏微、朱文、洁尘、麦家、葛红兵、施战军、徐坤、朱文颖、张者、洪治纲、金仁顺、陆离、韩东、刁斗、王小帅、陆川等近百名作家、诗人、导演激情讨论,话题包括网恋、异国爱情、性骚扰、外遇、变性、性描写、性感、私家侦探、选美、换妻、电影分级等数十个,关于爱,关于性,他们丝丝剖析,出语不凡,他们在对话中展示思考的魅力。

目录

异国爱情

网恋

无性伴侣

性骚扰

泛爱的时代

外遇

性描写

婚姻的优化

性感

包办婚姻

换妻

选美

私家侦探

变性

电影分级

女人与时尚

试读章节

本期嘉宾

金仁顺

女。小说家。朝鲜族。主要作品有《爱情冷气流》、《绿茶》等。现居长春。

朱文颖

女。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高跟鞋》、《水姻缘》等。现居苏州。

徐坤

女。作家,文学博士。代表作有《厨房》、《狗日的足球》、《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爱你两周半》等。曾获首届冯牧文学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魏微

女。江苏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已出版长篇、中短篇集、散文集多部,代表作品有《流年》、《拐弯的夏天》、《越来越遥远》等。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戴来

女。苏州人。小说家。出版有长篇小说《鼻子挺挺》、《练习生活练习爱》、《爱上朋友的女友》等。2002年获首届春天文学奖。

异国爱情

荆歌:我打算从今开始,搞一批有关都市情爱的对话。每期请上三五好友,聊一个话题。这一期,有幸请到了你们五位文坛当红的青年女作家,相信你们对情啊爱啊,一定会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希望诸位积极发表阔论高见,就事论事也行,借题发挥也行。欢迎理性的分析,也不排斥偏激之论。幽默调侃插科打诨亦庄亦谐,则更是要叫人拍手称快的!有话则长,不怕你长;无话则要找话。不提倡“沉默是金”,而推崇“快乐的噜嗦”。

就让我们开始吧。我先提供一个话题,这是一件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我认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与教她英语的美国小伙子恋上了。这老外是教她英语的家教。床都上过了,他教她,却仍然每小时25元的授课费照收不误。出去吃饭,还跟她来AA制。这女孩很不习惯,感到苦恼。请各位就此发表一点高见吧。

戴来:授课都授上床了,还收费,真搞笑。

一个人为讨自己喜欢的人的欢心而费尽心思,爱到深处,深到无法表达的时候,甚至会有为对方而死的冲动,尽管这样的念头和方式都过于激烈。在恋爱状态下,一个不舍得为对方花钱的人,不是不爱对方,就是太爱钱了,这样的人,你趁早离开。

金仁顺:验证男人爱情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他愿不愿意为女人花钱,愿意为女人花多少钱。为什么花季初恋让女人感动?那是因为她所收到的礼物差不多是他呕心沥血的杰作;为什么初恋情人总是让男人难以忘怀,那是因为他曾经为了得到一个微笑一个亲吻而变得囊空如洗。香港一个男演员爱老婆爱到破产的地步,还能说出“娶老婆就是为了宠的”这样的豪言壮语来,真是让人扼腕。而另外一个女歌手的际遇则恰好相反,大红大紫时跟了一个男人,这也迁就那也迁就,最后却落得个那个男人对媒体坦言“我爱的人是谁谁谁”的下场。栽一次跟头还不算完,又一脚跌到另一个小帅哥的坑里,这也帮衬那也帮衬,像个老妈子,最后人家还是跟青春玉女屁颠颠儿地跑了,惹了一大堆麻烦后,听相士的话,才又回来找女歌手重续旧缘。女歌手在演艺圈儿里,一向酷得要死;在爱情生活上,也酷,但只怕要加上一个“残”字了。

荆歌:戴来和金仁顺的意思是,女人誓死不要放弃让男人花钱的权利。如果倒贴,不仅成不了女雷锋,反而会落得人财两空的悲惨下场。古有杜十娘,今有我们上面提到的被老外AA制的女孩,都深刻地印证了这个道理。

魏微:男女关系说到最后,还是钱的问题。我有一个女朋友,爱得很苦恼,因为她不能肯定那个男人是不是爱她,另一个朋友给她递主意说,他在你身上花过钱吗?在他经济许可的范围内,他带你到什么级别的饭店吃饭?买过什么档次的衣服?这话听起来很别扭,但细想一下却像真理。

这世界若有爱情的话,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有一个器具来量化,钱就是这样的器具。但是话又说回来,有的男人花了钱,也不代表他就一定爱你。可不可以这样说,就男女关系而言,舍得花钱不一定证明爱,但是舍不得花钱则可以证明不爱。

戴来:如果说,花不花钱是个态度问题,那么花多少钱就是个感情深度的问题了。我说的花多少钱不在于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指他是否尽其所能了。

荆歌:看来男人不花钱,就什么都不用说了,趁早一边凉快去。只有花了钱,才有说爱的资格。

朱文颖:女人一生的爱好有很多。男人和钱应该是重要的两个。现在的女人,嫁到个好男人,或许就有了钱。嫁不到好男人的,要和他一起奋斗挣钱用。更惨些,女人一辈子用的都是自己的钱——“连一块手绢都是我自己买的呀。”她说。

金仁顺:现在的男人女人都是精刮的,像张爱玲小说里的角色,眼神一碰便入木三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想让男人掏出钱来就更不容易。但越是不容易,越显出其诚意来。要不然结婚都不必送钻石,弄个塑料圈儿套上不就完了?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位女政治家说过,“很多政治人物所犯的毛病,就是忘记了他们其实是被委任的,却以为他们是天生贵胄。”很多男人则经常忘记为自己所爱的女人花钱,是一种教养,而摆出一副“人生而平等”的嘴脸,等着女人掏钱或者试图推行恋人之间AA制。算计得太清楚的男人太爱自己,不会珍惜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哪怕是性生活方面,他也只会在意自己的感受。对这样的男人不在第一时间说拜拜的,多少有些自残的倾向。

荆歌:反正是不肯花钱的男人肯定不是好男人。不管白人黑人黄人,只有舍得花钱的男人,才有可能成为好男人。这么说来,我们故事里提到的那个女孩,她大可不必烦恼,老外抠门,不肯花钱,跟他拜拜就是了。但问题是,女孩肯定爱着他,舍不得离开他。舍不得分手,又不甘AA制,这就麻烦了。或许是,女孩不甘的是自己已经给了男的了,却什么都没得到。

朱文颖:幸福,对于现在的女人来说,或许,男人可以不要,钱——可是少不得的。

金仁顺:相爱的人一旦分手,男人对女人的想念和他花掉的钱息息相关,她在他的回忆中像一个古董变得越来越弥足珍贵,即使她并不那么美好,他也会刻意美化,哪个收藏家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没有眼光呢?

所以说,钱,是爱情里面重点的重点。女人花男人的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面子,而把里子露出来给男人看,面子是给外面看的,是包装,而里子却是生活的真心和诚意。别以为男人花钱就如何如何,成熟女人下定决心花一个男人的钱,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爱他,才花他的钱,否则,各付各的。

朱文颖:要是我们故事里的那个女孩子,告诉她的美国男朋友她心里的苦恼,他根本就不会理解,他一定会瞪大了眼睛——很多时候,其实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根本无法沟通的状态。东西方不同的观念,金钱观念,以及性观念。王安忆的《我爱比尔》里,女孩阿三第一次和美国驻沪的外交官发生性关系时,是个处女。但她把印有血迹的床单藏了起来,不让比尔看到。她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她认为西方人的性观念与东方人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的性观念是开放式的,而东方人的性观念就像日本人的和服。她觉得外国人比尔如果知道她是个处女,就会不喜欢她,她得让比尔知道,她和西方女孩子一样,也是具有开放式的性观念的。但真正的问题还不在这儿,真正的问题在于,比尔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既不知道阿三是处女,也不知道阿三不让他知道她是处女。

荆歌:如果比尔知道了,他也许会很感动。究竟是处女值钱,还是非处女值钱,比尔只要到使馆外面转一圈,是不难打听到的。当他摸透了准确的行情后,他即使不为占了天大的便宜而窃喜,也会为阿三的良苦用心所打动吧!

徐坤:荆歌说的这个故事,确实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比方说,谁为爱情埋单;AA制与爱不爱的问题……诸如此类。但是由于故事本身的特殊性,文中的男女主人公实施了一段跨国恋爱,所以,它该当别论,还应有抛却了本土观念后的另一种解释。

“文化差异”应该还是对这个故事的最好评述。但是,如此一来,也就有了为老外辩护的嫌疑。对一些老外而言,AA制是最通常的经济概念,不光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彼此彼此,有的就连夫妻之间也是财产分开,各花各的。从这个角度说,老外上了中国女孩后讲课费仍旧照收、吃饭时不主动请客付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这种无异于空手套白狼的做法,在广大的皇天后土上却是大大吃不开的。女孩跟老外的恋爱,不排除她原本有着强烈的政治经济预期:好端端恋上一个美国鬼子,除了看中对方傻大个、缺心眼、皮肤白、腿有毛……这些本土男人所不具备的优点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对方的身份国籍所带来的效益。除了招洋女婿、光耀门庭这些政治效益以外,美元跟人民币兑换比率1∶8.3的显赫经济效益也是一大主因。

荆歌:确实不能排除这个老外其实心里清楚得很,中国女孩与他上床,图的是什么。也许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管怎么样,反正他心里明白得很。所以他是装的,是故意拿美国文化来压中国人。跟人家上了床,学费照收,用餐还AA制,这老外真会省钱。如果我们中国时兴女孩倒贴,那么这老外也许就不要美国文化了,愿意“入乡随俗”。

徐坤:这个老外我看就是以傻卖傻,在两个人的国际交往中牢牢恪守不主动掏钱的原则,不管下半身的亲密接触进行到什么程度,宁失一枪一炮却也要守住自己的口袋,真是枉担了来自于世界超级大国的虚名。铁公鸡一个,老外顶个屁咧!

戴来:毫无疑问,故事里的小伙子不爱那个女孩,至少不在乎她的感情和感受。我想,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男人还是女人,为自己喜欢的人花心思花钱怎么都是件愉悦的事,当这个心思用钱得以完成时,它的美好在打动对方的同时其实自己也在被自己感动着,这里面应该不存在文化差异。

金仁顺:不要在这里强调什么东西方差异,在我看来,美国小伙子深谙其道,利用的也恰恰是这个。女孩子遇人不淑,眼下她要做的,是把眼睛里的灰尘擦擦,把脑子里的糨糊洗洗,把简单的事实再梳理一遍。

P3-7

序言

徐坤

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才子。他长发飘飘,有着莎士比亚一般的巨大头颅,鼻梁穹隆突兀地耸起,三维立体的脸部有着鲜明的异族遗传痕迹。

这人高高瘦瘦,脚步徐缓,在江南小巷濡湿的青石板上无声地走着。冷风细雨斜潲而来,间或吹见隐藏于宽大袖管中苍白的十指——那正是他籍以揭破日常生活真相的利器。

这个家伙,不说话时,眉宇间会显出淡淡的诗人般的孤绝与郁悒;而一旦他笑起来,俏皮狡黠地呲出虎牙,顷刻之间,乖张放诞的皮相,又把这一切脉望都给破了。

这就是荆歌,一个敏感脆弱而又欢乐多情的朋友。多数时候,你分不清哪一个是真正的他,哪一种性格是真正属于江南才子的脾性,哪一种是属于长不大或不肯在现实世界中长大的率性顽童。

就是这么个过分夸张欢乐、同时又是极度脆弱敏感的荆歌,在湿漉漉的南方小镇上,激情四溢、兴致勃勃、执拗而认真地喃喃细语,以他自己南方人的方式,语速很慢,很清晰,富有节奏感,每个音节都要力图发出声音,绝不含混偷懒。不像北方人,说话快时,总会含混过几个音节,在喉咙里一带而过。他总是固执而漫漶地以他自己的语调把事情讲下去,不急不徐,流连忘返,迷恋地讲述《粉尘》、《鸟巢》、《枪毙》、《漂移》、《千古之爱》、《八月之旅》里的故事,一笔一笔,摹写着江南濡湿的童年记忆。潮湿的才气,就从那笔划子里缓缓而出,极度膨胀,丰饶和臃肿了我们身体的每一处感官。当下生活也被那江南烟雨一并洇湿了,仿了古,成了一幅幅旧画,间离出一段段美学效应。于是,人世间的每一粒粉尘都成了流年郦影,都有了可供咂摸的醇厚滋味。

跟荆歌兄的相识,一晃也有了近十年时间。十年一觉扬州梦。十年烟雨满苏州(现在也许应该说是南京)?十年来间,荆歌将自己的地理坐标不断纵横迁徙,从家乡吴江直到苏州,又到南京的省作协成为一名专业作家。期间活动半径的变化不可谓不大,然而,桃花不知何处去,人面依旧笑春风,他仍是初在北京三环安贞桥边“玫瑰坊”本邦菜馆见面时的模样:精瘦,长发,细高,孤悒,一眼望去,不是艺术家就是诗人。内里,也未见得他如何改变,不光是写作的风格题材的一以贯之,就是对朋友的真诚友善,也丝毫未变。见面时他那满脸的笑意,仍是当年我们社科院一行人初次去苏州吴江同里时,他热情接待、一路殷勤为探看的样子;也是我们再次、多次去苏州同里退思园叨扰时,他不厌其烦、热情洋益相陪相伴的虔诚模样。

文人总是靠气相接。气相投时,谁也没有理由不互相喜欢。朋友相聚,荆歌总是最无私、最忘我的一个。他妙语连珠,呲呀咧嘴,鬼话连篇,制造欢乐,牺牲自己,取悦他人,有时往往不惜把自己灌醉了也要真心把朋友陪好。

最为有趣的,是2002年秋天,我们竟在鲁迅文学院的学习班上,不期然当了四个半月的同学。一百多天时间里,虽然每天朝夕相见,回想起来,竟乏善可陈,没有什么清晰难忘的记忆,远不如每次在苏州城里见他时的亲密热烈——什么原因呢?也很难说。在那一个受世人睥睨关注的狭小窘迫空间里,“授受不亲”会变得格外触目惊心,每一个代表地方政府前去学习的有理想的文学老青年,都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不愿意孔雀东南飞、尔后自挂东南枝。或许更是因为,不只是审美要有距离感,就连朋友间的地久天长,也是需要一定的美学距离来维持的。天天的楼上楼下、低头不见抬头见,听一样的课,说一样的话,吃一样的饭,再好的朋友,也失去了新鲜感,交流时没有了火花,相距咫尺,反倒有了深刻的疏离。

荆歌的不变,他性情的一以贯之,应该得益于这些年来他个人生活的相对稳定——比方说他的妻贤子孝、家庭和美,他跟我们一样“四十而立”、应该进入大修年龄段的身体各零部件的充分健康、起步停车上路运转一切正常……就是说,这么些年来,荆歌这部瘦车还从来没出过险、没发生过大的事故,他个人的身体以及灵性丝毫没有受到无谓损耗,并且在事业进阶上还呈直线形步步升高趋势……所有这些,都是造成他能指剩余、里比多异常、解闷儿宣泄、游戏主持编辑这本《谈性正浓》的俗世根源。

不管他同不同意,至少,我是这么想的。呵呵。

这本《谈性正浓》,于他而言,应是屈才之作,或者是游戏而已。就像在鲁院校园里曾经有过的那样,为着消磨漫长的光阴,南方同学通常会在夜晚闲暇时光里拉着朋友打牌消夜。荆歌也曾是积极主持者之一,他不惜献出自己的好茶好烟,悉心侍奉,也要尽邀朋友们玩上一把。且他牌风凌厉,知人善任,藏而不露,尽管做庄,也要虚怀若谷,射闪腾挪,尽量照顾到每位参与者的感受,最大限度的牺牲个人输赢而给诸位玩家以快慰感受。他自己又从中得到什么了呢?

可能得到的就是幸福——手谈的幸福,说话的幸福,能够置身在人群之中的、未被那无限广大的空漠苍凉包围吞噬的幸福。

既如此,游戏一场,都是见情见性,谁还会在意牌打得好打得臭呢?

这场“情爱对话”牌局也是,当红的年轻作家几乎被一网打尽,捉对厮杀,相见出牌。众人皆是看着荆歌的面子,信任他的口碑和为人,回报他对朋友的忠诚和热忱,纷纷慷慨相助出来捧场,给他当说客,以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江湖名声做担保,来聊些个不疼不痒的大众化泛化题目,陪荆歌过足一把主持人的瘾。

若说,主持人就是那么好当的吗?当然不是。任何一档节目,都直接表现的是策划和主持者的趣味。荆歌的这档栏目毫无疑问,处处体现出他个人的江南情调,才子趣味。如果换成一个北方人,情形大概就不相同,就不会有这么多绵软的尖团音,话语就会朝着凌厉、铿锵、掷地有声的方向节节逼进。

荆歌倒也不辜负人们的信任,竟然一直做将下去,搞得有声有色,还被评为杂志里最爱欢迎的栏目。作为组织者,他得小心纠偏,既让它靠近于流俗,又小心翼翼,握着缰绳,不让谈话的方向往鄙俗的围栏靠拢。同时,要做总结,要理出关键性指导性的词汇,不至于让谈话成为一堆混乱观念的大杂烩,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时,我们才知道,荆歌原来还有另一方面正经的组织才能。

在选题的策划上,看得出他也颇费了一番脑筋。应时的题目,如何做出不同的效应?就因为发言的是作家,多半还称得上是年轻的作家,他们的话语就具有权威性吗?倒也未必。人多嘴杂时,就能显出各自情趣、品性的不同。看人在里边争抢说话,权当是看个人才智和心性的展示。每每看到熟悉朋友的发言,既觉亲切,有时也难免窃笑。

比方说那个大才子陶文瑜,功底深厚,满腹经纶,同时也是个极其聪明的促狭鬼。跟荆歌在一起,每每他们都成了哼哈二将,相得益彰,斗嘴斗得有趣。

汤海山,那个年轻英雄的“干部同志”,也是荆歌的死党,有签单和派车权。每次我们前去,他都被荆歌拉来全程陪同,鞍前马后,任劳任怨。众人嬉笑时,他则腼腆地侍立一旁,不多言多语。然而,见他在谈“性感”一章里几句不多的发言,优雅品性立现,令人刮目相看!

还有叶弥、魏微、戴来、朱文颖等一杆江南美女,大家都喜欢荆歌,并且拔刀相助,但也个个机敏过人,显然她们对这个长得一张莎士比亚脸庞的家伙,怀着应有的警惕。还好,捧完了场,人还是囫囵个儿的,并没有被他给带到沟里去。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尽管我对荆歌兄的才气高度赞美,但在这部小说中,有些题目,比如“换妻游戏”一节,超出了我个人的底线,换成我,是不会去做的,对其倾向和趣味也不尽赞同。性幻想是一回事,道德责任是另一回事,必须严格区分开来。就个人而言,对于爱情、婚姻、家庭,我还是有着保守主义倾向和宗教情绪,从不认为它可以轻侮或轻慢。这关涉到一个人的内心伦理与美学趣味问题。当然,我的这种个人选择,并不妨碍男人们兴致盎然地对此讨论与苛责。然而对于书中如汤海山般的往来有序和谈吐优雅,仍百倍尊崇而心向往之。

2005年7月24日于北京以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谈性正浓(百名作家诗人导演关于情爱话题的对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荆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22638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