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蓄妾风俗源远流长,可上溯殷周,下及当代,近如上海之“二奶”群体,远及美国洛杉矶之华人“二奶村”。东方许多民族曾有过或仍存在一夫多妻及其类似婚俗,古今产生蓄妾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少见中华汉族如此顽固地将“二奶”带人现代文明的。本书从清代法律中妾的身份地位、社会习俗中妾的身份、关于民国时期蓄妾习俗的考察等方面对清至民国蓄妾这一习俗的变迁进行了阐释。
图书 | 清至民国蓄妾习俗之变迁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的蓄妾风俗源远流长,可上溯殷周,下及当代,近如上海之“二奶”群体,远及美国洛杉矶之华人“二奶村”。东方许多民族曾有过或仍存在一夫多妻及其类似婚俗,古今产生蓄妾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少见中华汉族如此顽固地将“二奶”带人现代文明的。本书从清代法律中妾的身份地位、社会习俗中妾的身份、关于民国时期蓄妾习俗的考察等方面对清至民国蓄妾这一习俗的变迁进行了阐释。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妾的定义及蓄妾制的起源 第二节 古代社会后期蓄妾制概略 第三节 清至民国妾的身份地位之先行研究综述 第二章 清代法律中妾的身份地位 第一节 清律中卑贱的妾 第二节 妾身份的确立与取消 第三节 妾之民事权利与限制 第三章 社会习俗中妾的身份 第一节 家法族规对妾身份的界定 第二节 蓄妾家庭的生活实况 第三节 士大夫对蓄妾的态度 第四节 嫡庶的社会观念及嫡庶子关系 第五节 “兼祧”及“两头大”现象 第四章 关于民国时期蓄妾习俗的考察 第一节 民国时期蓄妾家庭的估量 第二节 民国时期妻妾共居家庭记录 第三节 娶妾男子的身份及其理由 第四节 妻妾地位对比的微妙变化 第五章 近代社会对于蓄妾之态度 第一节 传教士对蓄妾恶俗的抨击 第二节 近代知识分子的矛盾态度 第六章 民国时期妾在法律上的身份地位及其变迁 第一节 民国前期作为家庭成员的妾 第二节 “新民法”对妾问题的尴尬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1950年代消灭蓄妾恶俗的历程 第二节 蓄妾习俗变迁之轨迹及其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清至民国蓄妾习俗之变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程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4452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4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92.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