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探寻失落的文明/世界文明摇篮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文明摇篮丛书”旨在系统揭示河流与人类文明“摇篮”的血脉关系,释解世界大河地理、历史风貌的变化,解读大河流域的自然胜景,探索大河文化的人文内涵。主题虽是河流,但不是单纯介绍水利学科和系统,而是围绕河流阐释其丰富的人文学科价值。“世界文明摇篮丛书”将以通俗、精练的文字,多层面、多视角、多方位且各具特色地表现大河的丰富内涵。

本丛书特别注重知识普及性、旅游观赏性和趣味可读性,每个分册以1O多万字的精练文字,随文配发近百幅图片,让人读起来有兴味、可感视。每一节都配有文字优美且言简意赅的内容提要,以适应快节奏状态下生活、工作的读者的阅读需求。

内容推荐

两河流域是古代人类文明发端之地。它最先经历了人类发展的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历程,也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在了解了两河流域文明的精髓及风云变幻的故事之后,想必您会感悟到古代的”近东”如何孕育了今日复杂的“中东”。

目录

第一章 不平凡的"河间之地"/2

"肥沃的新月"地带/4

从不平凡的"近东"到复杂的"中东"/10

洪水的故事--关于诺亚方舟/15

文明缘水而生/20

两河人的足迹/26

第二章 站在人类文明发端之地/34

创人类文明之先的苏美尔人/36

在乌尔看王陵/42

兽穴之城和它们的主人/48

奇迹之城巴比伦和它的创造者/56

古典文明的点点星光/61

第三章 古代两河人的传奇与光荣/70

吉尔伽美什的传奇故事/72

阿卡德王国的开创者萨尔贡/78

苏美尔文明的余辉与舒尔吉的新政/日3

古巴比伦与《汉穆拉比法典》/87

第四章 阿拉伯人的兴起与伊斯兰文明/92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产生/94

巴格达的"智慧宫"与"百年翻译运动"/100

阿拉伯人的科学之光/104

文学的瑰宝--《一千零一夜》/111

古城巴格达和国家博物馆/115

库尔德人萨拉丁/121

第五章 两河流域的治与乱/126

王朝更迭与文明的冲突/128

宗教的起源,融合与纷争/1 35

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形成/143

民族的迁徒与消长/147

犹太复国运动与难解的阿以矛盾/153

伊拉克多舛的命运/160

第六章 两河从失落的文明中走来/166

昔日两河视觉印象/169

战乱中的遗迹古城/172

还要为水而战吗/179

愿人类与文化遗产远离战争/186

参考文献/192

试读章节

两河流域的人海处波斯湾,古称海湾,两河流域人称之为下海,自古是兵家、商家必争之地。原因非常简单,波斯湾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并且占据着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从5000多年前,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特别是南部地区的居民就尝试着与海湾西岸的居民交换产品。那时,他们称西岸的主要地区为玛干和迪尔蒙,现代考古学家证实,玛干就是今天阿曼国家所在地区,而迪尔蒙则指今天的巴林。以今人的眼光来看,从伊拉克到阿曼和巴林只有咫尺之遥,而5000年前,人们仅仅依靠用芦苇和沥青做的小船或骑着驴沿着阿拉伯沙漠边缘到达海湾西岸,路途并不平坦。而且,到达西岸后,他们又沿海北上,到达波斯湾北部折返后,再南下,与印度河流域地区开展贸易往来。

迪尔蒙(即今天的巴林),含义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或“生存之地”,它就是前面说到的诺亚方舟的神话故事的主人翁——洪水英雄乌特·那皮什图永久生活的地方。神话中把迪尔蒙描写为一个经典的、完美的、具有异域风情的花园。早在新石器时代,迪尔蒙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巴林考古学者认为,公元前2200~前1600年,是古代巴林地区发展的鼎盛时期。后来发现的许多考古珍品与文献记载,都证明了迪尔蒙地区与两河流域人交流的久远历史。直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随着印度河流域文明突然离奇衰亡,作为两河流域与印度河流域贸易中间站的迪尔蒙才趋衰落。

玛干(即今天的阿曼)的早期居民是新石器时代的游牧民和航海者,主要从事两河流域与印度河流域的贸易。海湾的物产使得这里的渔业生产成为支柱产业,这里的渔村已有7000年历史。其文化显然深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影响。公元前2300年,苏美尔楔形文字文献中就提到的苏美尔城邦普遍使用的铜和黑石就来自玛干。还说,玛干位于苏美尔和迪尔蒙南方,常有印度河流域的旅行者出没。学者们在这里不仅发现了主要的铜矿产地,还发现了150多处中世纪伊斯兰人的熔炼遗址。在迪尔蒙衰落后,玛干成为乳香贸易路线中的一站。今天,石油已经取代铜和乳香成为阿曼财富的主要来源。

两河流域文献中往往把迪尔蒙、玛干和另外一个地方麦路哈放在一起提出,在研究了当时海湾的气候条件、海流等因素之后,学者们断定,麦路哈就是印度河流域。文献中提到麦路哈(印度河流域)与两河流域的贸易中交换的物品相当广泛,时间在公元前2350~前1800年,但实际上贸易可能在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600年)就开始了。但是随着印度河文明的衰落,印度河文明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关系完全中断。至于印度河文明及其衰落和消失的原因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谜。

公元8世纪,波斯湾贸易再度掀起高潮并达到鼎盛。麻毛、棉、香料、织锦、毯、盐、珍珠、农产品等成为海湾贸易的主角。贸易范围更加广泛,从海上经红海到非洲;陆地上沿丝绸之路达中国,驼道经伊拉克沙漠一波斯湾沿岸达东亚。海湾地区还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了商业殖民地,成为与中国贸易的中转站,唐朝时,在长安城里,波斯商人和使团也成为常客。

两河流域地区向东和东北与伊朗高原多点相接,尽管两地的政权自古冲突不断,纠葛几千年,但伊朗高原丰富的物产依然是两河流域商人的主要目标,同时,伊朗高原也是两河与中亚地区的重要贸易通道。来自伊朗西北部的黑石和来自中亚阿富汗地区的天青石,就一直是两河流域各国镌刻石碑和制作首饰、礼器制品的重要原料。只是波斯湾贸易依靠的主要是海路和河路,而伊朗高原贸易就只有依靠牲畜长途跋涉。

P27-29

序言

  中国、印度,埃及、古巴比伦--举世公认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除埃及文明发端于尼罗河一条河流外,其他三大文明古国均起源于两条河流。在黄河、长江流域,诞生了中国文明;印度河和恒河哺育了印度古代文明。但说起来古巴比伦文明,又称两河流域文明。恐怕很少有人能够立刻准确地说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条河流的名字,从来没有任何两条孕育了古代文明的河流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就像一对亲密的兄弟。相互扶持着见证了中东地区7000多年的风云变幻。  战争、混乱、死亡、贫瘠似乎是两河流域7000年文明中永远无法摆脱的阴霾。史前居民为了生存,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战斗;进入文明时代的人为了更富庶的生活,与周围来来往往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游牧民族争斗;各个争霸的帝国也无数次地在两河的土地上设立战场。战争是造就英雄的土壤,萨尔贡、舒尔吉、汉穆拉比、居鲁士、阿拔斯诸王、阿拉丁,这些或脍炙人口或陌生的名字是两河哺育的精英。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创造了两河流域灿烂文明的人,是无数并未在历史洪流中留下任何痕迹的小人物。  站在今天的地标上,回看两河流域地区的历史,我们无法不赞叹两河人的聪明睿智。最早的文字,最早的车轮。最早的地图、最早的农业,最早的商业活动、最早的手工业作坊、最早的学校,最早的医学实践,等等。似乎我们所能想到的事物,都能在两河流域地区的浩渺历史记录中找到源头。在不断的历史变换和交替中,两河人所创造的文明奇迹般地保存流传下来。今天,在阿拉伯文明、犹太文明中,仍然可以发现古代两河流域人的智慧结晶;在中国文明、西方文明中,也可以感受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隐约脉动,这就是两河的魅力所在。  两河的位置是独特的,它们占据了一个咽喉之地,它们连接着东方和西方,连接着水路和陆路,连接着海洋和河流,连接着平原和山脉。两河见证了从古人用驴背牛车、芦苇小船建立的水陆航线到现代交通工具、交通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也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对于两河流域文明的精髓以及两河的政治经济地位,在深入了解了两河的文明和历史后,想必您会有自己的感受。  这本书所提供的仅是两河流域7000年文明历史极其简要的讯息。笔者的目的是给读者一条线索、一个印象,一种感情,让您对这个我们仍然十分陌生的文明多一些关注,进而关注那个在混乱中的国家。让我们共同期待两河人平安、健康、幸福。  本书承蒙黄河水利出版社同仁的竭诚努力才能够问世,特别是原社长朱兰琴的不懈努力,她对本书的方方面面都提出过详细而有益的修改意见,特此致谢。感谢我的同事宋岘研究员、郭方研究员不吝审读书稿,提出意见。感谢我的同事宋成的无私帮助。  刘 健 2005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探寻失落的文明/世界文明摇篮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40287
开本 24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3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377.03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1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