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希腊到现在,西方在审美价值取向上的古今差异实际上就是一种古典审美范式和现代审美范式之间的差异。古典和现代的这种审美范式演变,是在古典和浪漫的对立之中自觉的、实现的,因此,在西方美学史实际上进过了这样三个审美范式的变化,即从古典的范式到浪漫的范式再到现代的范式的变化。那么,什么是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呢?这种古典、浪漫与现代的范式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本书为你一一解释。
图书 | 古典浪漫与现代(西方审美范式的演变)/三联文博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从古希腊到现在,西方在审美价值取向上的古今差异实际上就是一种古典审美范式和现代审美范式之间的差异。古典和现代的这种审美范式演变,是在古典和浪漫的对立之中自觉的、实现的,因此,在西方美学史实际上进过了这样三个审美范式的变化,即从古典的范式到浪漫的范式再到现代的范式的变化。那么,什么是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呢?这种古典、浪漫与现代的范式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本书为你一一解释。 序言 上海三联书店要我为他们即将出版的《三联文博论丛》写序,其中有我的学生所写,我当然是义不容辞的。但是说实话,我是很有些惶恐的。记得很多年前,当教育部决定要在大学文科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碰到北大的王瑶先生,他对我说:“要我指导博士生,但我连博士究竟是圆的还是方的都不知道,叫我怎么指导呢?”现在上海三联的这套丛书内容丰富,涉及的方面极广,有许多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哪有我置喙的余地呢?继而一想,人家不过是找你写篇序,又不是要你写评论,何必这样惶惶然呢?那么,就随便谈点个人的希望和想法吧!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涌现了不少新人,他们大都是从大学刚毕业的研究生,有博士,也有硕士。他们年轻,充满了朝气,常能作出一些想前人所不敢想、发前人所未曾发的建树,学术的前进和发展,主要就寄托在他们身上。但是学术研究,毕竟不同于堆柴垛,后来者不一定就能居上,一切有赖于自己的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努力。只有钻研得深了,才能把握对象的本真,才能有新的创获。想来年轻的朋友们,总该不会因自恃来日方长而因循怠惰下去吧! 其次,学术上的某种创见,在它初出现的时候,不一定就很完善,它往往只是露了一点苗头,还有待于大家的扶植与灌溉。学术是天下的公器,爱护它、帮助它顺利地成长是每一个学术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倡议者尤其不应就此撒手不管。 再有就是前些年也不断见有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被出版,但都是零星的、个别的,这套《三联文博论丛》却较为集中地展示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文学博士们的新成果。他们的成就和水平,他们的优点以及他们的欠缺,一一都展露在人们的眼前,可供今后改进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参考。当然,这是有赖于各方面读者的不吝赐教的;我们热切地期待着。 二00五年六月改定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典浪漫与现代(西方审美范式的演变)/三联文博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寇鹏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211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9 |
宽 | 150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