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正说光绪
内容
编辑推荐

光绪帝终其一生笼罩在慈禧太后的权力和淫威之中,所以最后落了个赍志而殁的悲惨结局,可以说他是个充满悲剧性格的爱国开明皇帝。本书依据史实,从"正说"角度,力求真实地再现光绪帝一生的主要方面,并对有关戏说和野史加以纠正。全书内容丰富,是一部雅俗共赏、充满趣味的光绪帝的传记读物。

目录

绪 言/1

l、王子诞生/1

2、继承皇位/6

3、童年受宠/15

4、五岁入学/22

5、初露锋芒/28

6、名义亲政/20

7、大婚盛典/42

8、慈禧归政/52

9、帝后暗斗/58

10、坚决主战/69

11、被迫议和/70

12、批准和约/78

13、变法前奏/84

14、明定国是/93

15、召见有为/98

16、百日维新/104

17、改革受阻/111

18、被囚瀛台/120

19、被挟西逃/120

20、驾崩之谜/140

试读章节

光绪帝是个充满悲剧性格的开明皇帝。他姓爱新觉罗,名载■,庙号德宗,谥号景皇帝。他的亲生父亲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亲王奕澴,亲生母亲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叶赫那拉氏。他4岁继位,38岁病逝,在位34年。他的一生始终笼罩在慈禧太后的权力和淫威之中。

光绪帝虽然经历了中法战争、洋务运动、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及筹备立宪等晚清重大政治事件,但前期年纪尚小,后期被软禁瀛台,因此,他实际参与并主持的只是一个战争和一个运动。前者即中日战争,后者便是戊戌变法。

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野蛮而疯狂的侵略战争,中国以失败告终,结果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失宝岛,赔巨款。这使年轻的光绪帝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于是,他下定决心变法图强。

光绪帝在百日维新中连续发布l80余道上谕,废八股,试策论,设学堂,裁冗员,撤闲官,擢新进,立规章,制律例。大量的政令在中国都是首创,许多的举措于华夏皆为新生。他的变法触怒了顽固守旧派,最主要的是遭到慈禧太后的阻止。于是,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便把生机勃勃的戊戌维新运动毫不留情地镇压下去了。

光绪帝成了不折不扣的阶下囚。他的最后几年是在孤岛上孤独地度过的。

光绪帝有过爱,有过盼,但最终留给他的只是无尽的怨和无穷的恨。P1-2

序言

正说与戏说

“正说”云云,明眼人一看便知,是相对于时下风行的“戏说”某某、某某而言的。不过“正说”并无意与“戏说”认真较劲。因既称“戏说”,本身已标而明之,它与真正的历史无缘。“戏说”应当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顽主”文化与休闲文化杂糅的快餐文化。本来,与“戏说”论真实,无异于对牛弹琴;向“戏说”求真知,更有如缘木求鱼。民谚有云“石灰店里买眼药”,虽然铺天盖地的戏说,日积月累的浸淫,往往传讹成真;但平心而论,并怨不得“店家”之不信,而只能怪“顾客”之不智。这一点,是首先需要说明的。

然而快餐吃多了,不免伤及脾胃;休闲弄久了,可能散了筋骨。人生在世,固然不妨“顽”它一回,但终究不能一辈子“顽主”下去。之所以要在“戏说”大行之时,来点儿“正说”,是因为我们始终深信,读者之中,涌动有提高自身文化品位的自觉需求,而生为中国人,也总应该知道一点自己打从何处来、又向何方去。而这些,恰恰是并非历史的“戏说”历史所能承担的。因此“正说”愿意借取“戏说”愉悦观众的长处,同样以“说”的形式,伴随读者,去向历史殿堂“轻松走一回”。

所谓“说”,从文体而言,是一种解读,一种演绎。就此而言,“戏说”之于说,似有名不副实之嫌。因为解读、演绎不是编,不是诌,不是侃大山;不能生拉康熙皇帝与他奶奶辈的苏麻喇姑谈恋爱,不能硬使乾隆天子扮成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上的小混混。“正说”之不同于“戏说”,就在于它的有趣,它的轻松,与“噱头”无缘,而来自饶有兴味的历史破读与发现。切莫以为历史真如某些平铺直叙的教科书那样枯燥刻板。历史的主体是人,是牵丝攀藤于特定的人际关系、社会冲突中那活蹦鲜跳的人。“正说”将通过历史人物一生大关节的解读,演绎出历史的轨迹进程。所谓世事如潮,人心似海,于是“正说”的历史,便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戏剧性”。只是“此戏”并非“那戏”,不是闹剧般的戏耍,而是对“人生如戏”的悲喜剧式的解会。相信看过“戏说”的读者,再来看由相同人物上演的“正说”,会产生“噢,原来如此”的由衷惊喜,而在一个接一个的“原来如此”中,你也许已经跨人了历史的门槛。

话又要说回来,“正说”还是应当感谢“戏说”的。因为“正说”正由“戏说”催生。从被视为刻板的传统历史知识丛书到“戏说”历史,再由“戏说”而到“正说”,体现了黑格尔老人所说的“正一反一合”的过程。愿这套正说系列,连同她图文并茂、知识链接等等匠心的设计,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图书样式——既适应时代的节奏,又提高读者的品位。

赵昌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正说光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41683
开本 24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6.6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