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现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关系出发,通过说明宏观经济各主要行为主体的利益目标、行为方式和它们之间的利益矛盾,论证了在改革前后不同经济运行体制下,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方式和决定过程,系统地从理论上分析了各种宏观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如总需求膨胀、短缺、通货膨胀、过渡增长、结构失调、经济波动、机制变换等发生的原因。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概念、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并提供了一个较新的公有制理论的分析结构;全书理论分析所得出的各种结论,可作为经济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目录

0

导论:公有制经济的理论实证分析

0.1 理论模型与现实背景

0.2 理论实证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0.3 经济哲学观与分析角度

0.4 理论基础:发展到今天的现代经济科学

0.5 几点说明与建议

第1篇 模型设定:公有制经济

1

公有制经济及其基本矛盾

1.1 公有制概念:基本经济关系

1.2 公有制中个人的二重规定性与公有权的基本矛盾

1.3 公有制的基本矛盾

1.4 公有权主体的基本职能

1.5 公有权主体=计划者=国家-政府

1.6 计划者的目标函数

2

各行为主体及其利益矛盾

2.1 行为主体与理性行为假设

2.2 个人

2.3 公有制的基层单位:地方和企业

2.4 利益目标、经济行为与利益矛盾

2.5 各种特殊利益矛盾

2.6 小结:公有权基本矛盾与各种利益矛盾

3

公有制的两种运行机制

3.1 经济运行机制的概念

3.2 计划者主权机制

3.3 排除一种可能性:无计划者主权机制

3.4 多元主权机制

3.5 现实中的两种运行机制

3.6 小结:对若干理论概念的评价

第2篇 总需求分析

4

引论:收入分配与需求形成

4.1 总需求及其构成

4.2 公有制总需求分析的特征:收入分配决定总需求形成

4.3 总需求分析基本模型

4.4 国民收入的货币增广与总需求规模

4.5 公有制经济中的两种收入分配机制

4.6 其他有关理论的比较与说明

5

消费需求:收入幻觉消费理论

5.1 理论参照系:积累-消费最优比例

5.2 “收入幻觉”与个人高消费意向

5.3 个人收入的构成与形式

5.4 计划者主权机制下的收入分配

5.5 多元主权机制下的收入分配

5.6 消费需求的形成:储蓄倾向

5.7 小结

5.8 附录:收入幻觉消费理论的数理模型

6

投资需求I:计划投资

6.0 引言

6.1 计划者的积累责任和积累意向

6.2 投资计划的偏差和投资需求波动

6.3 政府的高增长意向:国家主权机制下计划投资的长期单向偏差

6.4 “计划突变"和总需求膨胀

6.5 个人与计划者的矛盾和计划投资需求的形成

6.6 小结:积累与消费的矛盾和总需求规模的决定

7

投资需求II:兄弟竞争与基层投资

7.1 基层单位的“投资企望”

7.2 投资活动中基层单位之间的利益矛盾

7.3 双曲线模型:计划者主权机制下的投资争议

7.4 直接的兄弟竞争:多元主权机制下地方投资需求的形成

7.5 企业负债与企业的“间接货币发放权”

7.6 基层自主投资需求与总需求

8

投资需求III:私人利益在公益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8.1 基本问题:公益经济决策的普遍性

8.2 “公益投资的私人利益函数”

8.3 利益矛盾与投资规模的决定

8.4 小结:文章分析的一般意义

9

储蓄、利率与投资

9 1 储蓄与利率

9.2 投资需求的利率刚性

9.3 “利率杠杆”作用的不对称性

9.4 利率与总需求

9.5 公债

9.6 所得税

9.7 小结:几种计划者政策变量的综合分析

10

货币供给与总需求形成

10.1 统一性与从属性:公有制条件下货币供给体制的基本特征

10.2 中央银行的两种货币供给和调控机制

10.3 间接控制失效的原因与条件

10.4 货币供给机制与总需求形成

第3篇 经济潜在总供给分析

11

引论:经济效率与经济潜在总供给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与总供给水平相关的三个基本问题

11.3 经济效率

11.4 经济生产函数

11.5 技术潜在总供给与经济潜在总供给

11.6 实际总供给

劳动努力程度

12.1 劳动努力程度的概念

12.2 公有制下劳动者与管理者的基本特征

12.3 劳动者的基本行为方式

12.4 固定工资制度下的劳动努力程度递减趋势

12.5 收入可变条件下的劳动努力程度

12.6 生产责任制下劳动努力程度衰减的原因

12.7 小结:劳动努力程度与经济潜在总供给

13

资本利用效率I:企业资本利用

13.1 计划者主权机制下的企业资本利用

13.2 承包经营责任制:留利最大化

14

资本利用效率2:配置效率

14.0 引言:从资源配置角度考察资本利用效率

14.1 资源部门问配置的两个一般性问题

14.2 计划价格固定化与“合理亏损”

14.3 区域配置、技术配置和规模配置

15

创新程度

15.1 经济体制与创新程度

15.2 创新激励

15.3 创新空间

15.4 非生产性创新或“反创新”

15.5 小结: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第4篇 总供求缺口及其弥合

16

引论:总供求缺口

16.1 基本概念:总供求缺口或总量短缺

16.2 短缺的需求决定论

16.3 公有制经济中短缺的原因

16.4 超额总需求函数

16.5 均衡概念:行为均衡与变量均衡

16.6 总供求缺口的弥合:非均衡中的事后平衡

16.7 附录:固定的相对价格与总量短缺

17

被迫储蓄

17.1 一般概念:被迫替代

17.2 被迫储蓄

17.3 个人被迫储蓄的具体形成过程

17.4 平衡错觉和被迫储蓄的动态效应

18

通货膨胀

18.1 货币数量方程

18.2 摩擦性通货膨胀

18.3 基层推动型通货膨胀

18.4 政策变动与公众反应:预期实现型通货膨胀

18.5 小结

19

灰市交易与双轨价格制

19.1 灰市交易的基本关系

19.2 短缺集聚:无加价互惠交易

19.3 灰市加价:供给刚性与灰色通货膨胀的特殊效应

19.4 双轨价格机制

20

开放模型: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

20.1 开放条件下的扩展模型

20.2 国内短缺与进口需求

20.3 创汇动机、比较利益与短缺的弥补

20.4 外贸竞争、外贸条件恶化与寻租活动

20.5 外债及其利用

第5篇 短缺与增长

21

引论:短缺下的增长与过度增长

21.1 实际总供给与实际增长率

21.2 短缺条件下的无限制增长

21.3 短缺的社会经济负效益

21.4 总供给函数:短缺压力下的过度增长

21.5 过度增长

21.6 过热常态

22

资本成本递增、实际补偿不足与资本净增长率下降趋势

22.1 高增长过程中边际资本成本递增与动态低效率

22.2 过度增长中的资本补偿不足

22.3 国民收入的虚假增长与短缺的转移弥补

22.4 补偿不足与实际积累率的下降

23

过度增长中的“结构恶化”

23.1 总供求缺口与结构失衡

23.2 基础部门的特点与过度增长中发生基础瓶颈的必然性

23.3 比价关系与经济结构恶化

23.4 价格问题小结:不同的经济关系与不同的价格运动规律

24

经济调整

24.0 引言:经济调整的概念

24.1 经济调整的原因:过热增长的净效益曲线

24.2 经济调整的主体

24.3 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方式

24.4 经济调整中增长率的下降与经济波动

25

经济调整中的社会博弈

25.1 计划者主权机制下的调整

25.2 多元主权机制下的调整:社会博弈

25.3 小结:经济波动与机制变换

第6篇 机制变换与经济周期

26

公有制两种经济运行机制的交替变换

26.1 理论基础与理论假定

26.2 经济机制的社会效益函数

26.3 两种运行机制净效益函数的特征与机制选择

26.4 运行机制的交替变换

26.5 现实中的机制变换

27

机制变换周期说

27.1 公有制经济波动的典型形态

27.2 机制变换周期说:理论模型

27.3 初步的经验检验:中国的经济周期

结束语

参考书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仲伟//张燕生//袁刚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18808
开本 32开
页数 6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9
出版时间 1994-09-01
首版时间 1990-06-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6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43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4
出版地 上海
203
143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