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鉴画随笔
内容
编辑推荐

劳继雄是我国有名的鉴定家、画家;本书介绍的是作者对其我国历代的有名的书法家、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进行介绍、辨析和评鉴,其中包括:石涛的《观音图》、梅庚《江山帆影图》、高凤翰行草《富春记游卷》以及吴昌硕《筐菊图轴》等等,介绍用笔、评论法书、跋自书、点评旧帖,评诗文等的杂言随笔。希望能对爱好书法、画家艺术的朋友作以参考。

目录

我所认识的劳继雄 (郑重)

王诜的二幅《烟江叠嶂图》

梁楷《右军题■图卷》

元郭畀的手书日记

王绂《观音图卷》

沈周《松梅喜鹊图轴》

关于唐寅的代笔问题

孙隆有三人

叶澄不是戴进之师

丁云鹏与丁九常

董其昌与蓝瑛

陈洪绶《雅集图卷》

祁豸佳和祁彪佳

蔡玉卿及其《山居漫咏卷》

石涛《观音图》

朱耷《杂画册》

髡残的生平及其画格

论王时敏

王鉴“染香庵”辨析

王原祁的山水

恽寿平的生平及其绘画

恽寿平的学生

卜舜年的卒年问题

二薛宣原是一人

南通张雨

华■的《金谷园图》

华■《花鸟人物册》

高凤翰行草《富春记游卷》辨析

郑燮画石与点苔

改琦、改恭和改篑

任熊生卒考辨

任薰的晚境

吴昌硕《筐菊图轴》

近代上海地区的绘画流派——兼论“海派”

扇子源流、扇画及其他

中国古代书法浅说

后记

我自幼喜画,但志不在画,大概是那个时代使然,只想考个好大学,“读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文革伊始,大学之梦破灭,转而握起了画笔,伴随着时代的步伐,先画油画,后作国画,也涉猎连环画,虽下放农村插队,劳动之余,笔耕不辍,与同好结伴,如初生牛犊那样不知天高地厚地东冲西撞,总算也有了点名堂。

1972年,被选进上海博物馆。初则参加整理成千上万件抄家字画,虽吃饱了灰尘却尝到了看画的甜头,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消化,却扩大了视野,眼睛为之一亮。1979年,有幸成为谢稚柳先生的学生。在老师的亲临指导下,脱产二年,系统地学习了书画的理论和鉴定。尔后,又于1983年随师参加了八年的全国书画巡回鉴定工作,跑了二十余个省市,看了十余万件公家所藏历代名迹,真是老鼠掉进了白米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与书画鉴定和创作深结良缘。

书画鉴定,自古有之,历代的大收藏家,大凡也是鉴定家,就是因为看得多的缘故。然而真正把书画鉴定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的,还是近现代的事情。所谓鉴定,其实就是比较学,跟其它物类鉴定不同,因为一件书画作品是画家艺术创作的结晶,更具多样性和随意性。而鉴定家也不是一架固定的机器,由于本身的涵养及对书画的认识程度,都可能出现错误的判定。因此一方在不断更新自己的创作风格,而另一方则随之要不断矫正自己固有的观念与模式,捕捉它们的变化和内在的关联,这就是书画鉴定的艰难之处,也是为何对一件字画鉴定会造成如此意见纷争的症结所在。

以我的经历,所见书画不谓不多,但越是如此,看画时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敢妄加断言。记得在全国巡回鉴定时,有次老师问起近期看画的心得。我说,我深深感觉到越来越难了。老师说这就是进步,说明又上了一个台阶。书画的变数之大,如你本生不会写写画画的话,是很难体认到个中的奥秘。因为画的好坏,与人的情绪,工具的优劣和环境的好恶有关。有些应酬之作,往往数十年后不为人所认可的事大有所在。如果不用扩大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去作深入的比较,单凭一瞬间的感觉,往往会出现错误的结论而把一件原本是真迹的字画打人冷宫。几年前,我去北京看望启功先生,一进屋,启老就不无幽默地说,现在只要一打开画就说“假的”,就证明你眼光厉害,是鉴定家。殊不知,看假容易说真难,一句“假的”话,只能唬弄那些不懂画的外行,让人觉得了不起,其实已经是贻害无穷了。因此,书画鉴定必须以冷静的眼光,慎之又慎地去审视每一件作品。不偏激、不预设立场,不为自己好恶所左右,才能达到比较公正客观,少犯错误的地步。

当前国内的书画情势,轰轰烈烈、方兴未艾,涌现了一大批鉴定家和收藏家。这是好事,说明中国文化事业的兴旺。但由于发展迅猛,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就鉴定而言,不是看了些画、读了些书,就可以去鉴定画了。这是一个误区,我经历过这个阶段,刚刚涉足时,觉得不过如此,很容易,信口雌黄。现在回想起来是非常不负责任,幼稚可笑的。另一误区是,画家不一定就是鉴定家。大凡画家的个性都很强烈,否则就不成其为好画家了。但画家与鉴定家有本质的区别。画家如果没有看过大量的字画,也没有去比较研究,单凭自己的创作经验去判断,往往就会出现偏差。在美国时,曾和老师一起应邀去一位知名画家家里看他的书画藏品,结果令宾主均大失所望的是,所有他认为精好的字画,其实都属赝品,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原则,画的真假与好坏,其实是两码事。但反过来,画家从事鉴定确有其优越性。记得我拜谢先生为师之前,先生就有一个规定,跟我学鉴定,必须会画画,因为有实践经验,懂得笔墨,对于鉴定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书画鉴定,说穿了就是研究流派。所谓流派,就是因师承关系而延伸的,代表这一时期,具有共同风格的派别。时代风格产生于流派,而流派又受时代风格的制约。因此在研究整个书画发展过程中,个人风格总是无法摆脱时代的气息和烙印,掌握了这一规律,即使看到一幅没有落款的字画,也不难断定其创作年限了。博物馆是学术研究机构,藏品丰富,具有系统研究学习的条件。因此,博物馆出来的鉴定家一般比较严谨。社会是个大学堂,流量大,良莠不齐,自学成材的鉴定家,实践经验多,眼睛敏锐,但缺乏系统的排比研究,有时坏的看多了,往往有失之偏颇之处。两者不排斥,取长补短,就一定能提高鉴定水平,以适应当前巨大市场的需求。

一般来说鉴定家也不是万能膏药。每一个鉴定家对他所研究的某一领域有独到之处,以致对某一派或某一个人的鉴定有相当的把握。权威之所以区别于一般的鉴定家,主要在于他们一辈子浸淫于这一领域,研究深,涉猎广,犹如一爿杂货店,进得多,自然就能满足各路顾客的需要了。当前流传一种说法,似乎那些专家、权威,只要给钱,假的也题成了真的。此类事不能说没有,只能是个别现象。我的老师对所有人和事都宽宏大量,唯独看画时特别严肃。记得我曾拿一幅画去请老师鉴定并请为题,老师说,不管谁即使是你拿来的,只要我看是假的,照样是不会题的,这是一个原则。陈佩秋先生是一位著名画家,也是一位冶学十分严谨的专家,即使是她对自己熟悉或曾下过功夫研究过的画家的作品鉴定时,仍十分仔细,详加审视,请其题写的字画,必留数日,以便再作核实。启功先生也是如此,一句口头话,不懂就是不懂,决不装懂,足以证明启老的作风。以上所例,在前辈专家身上多不胜数,而对当今书画大潮中涌现的大量年轻鉴定家来说,也是一面不无裨益的镜子。

收藏家和鉴定家可以说是一对互为依存的孪生兄弟。自古至今,所有收藏家,都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眼力的基础上,去伪存真,使自己的收藏品益趋精美的。他们的共同之点都希望自己化钱买进的艺术品是真迹,既保值,又有观赏价值。而不同的是,现在的收藏,更趋于集团化和商品化,包含着大量投机炒作的行为,功利性更加强烈。这不能说是坏事,社会发展使然,但需要说明的是,艺术品投资在功利上与股票投资不相上下,然而更有其独特性。几年前听说曾为一幅张大干的画是否赝品而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惊动了中央。据说最后还被法院所判定。就此事来说,我觉得除非有确凿证据指认其为作假,否则司法机关是很难插手的,应该把它归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即使集中了全国一流专家去鉴定,能保证都能看懂张大千?记得在全国巡回鉴定时,在座的所有专家对一件作品有严重分歧时,文物局就明文规定各抒己见,记录在案,以备日后再作研究。另一方面,作为买到这幅画的藏家,也应有心理承受的能力,既然是投资,不是爱好,应该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试想,如果你所投资的某类股票一落千丈,血本无归时,难道也要向法院提出申诉!艺术品投资较之股票更为复杂,更须谨慎小心,即使看走了眼,收到一件赝品,也权作交了一次学费,得了一个教训,学费越大,越刻骨铭心,越能提升自己的鉴定水平。回首往事,哪一位大收藏家没有类似的经历,好像没有见到为此而去法院的。  以上泛泛而谈,只是发内心的一些体会。鉴定之学,不是几句话,几篇文章就能说得清楚的,对许多想涉及或已经进入这一门槛的人来说,觉得高深莫测,确也不为过,但只要真下功夫,也是有径可寻,有路可攀的。它是一门科学,当你胸无成竹,拿捏不准的时候,千万不要急于下定论,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以便使自己的鉴定水平更趋完满,这是我的心路历程。此书所集文章,大都是十几年前所发表的,多有不足之处。而文章的编辑成书,也算是我从事这项工作的小结。对同行或爱好这门艺术的朋友来说,如果还有那么点可读性的话,只能聊作参考,以资共勉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鉴画随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劳继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43113
开本 32开
页数 1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4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2.05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2
14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