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政治哲学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政治哲学在今天是颇为含混的概念,政治哲学作为一种学业在当代大学系科中的位置亦不无尴尬。例如,政治哲学应该属于哲学系还是政治系?应当设在法学院还是文学院?对此我们或许只能回答,政治哲学既不可能囿于一个学科,更难以简化为一个专业,因为就其本性而言,政治哲学是一种超学科的学问。

本书重温了宪法学家、政治神学家施米特对现代性政治原则的批判,充分论证和认识了当今社会政治正当性的状况。

内容推荐

政治哲学是一种超学科的学问。它的论题范围既涉及道德、法律、宗教、习俗以致社群、民族、国家及其经济分配方式,又涉及性别、友谊、婚姻、家庭、养育、教育以至文学艺术等表现方式,因此政治哲学具有不受现代学术分工所牢笼的特性。说到底,政治哲学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之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的集中表达。置身于二十一世纪开端的中国学人正在萌发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这必将首先体现为政治哲学的叩问。这套“政治哲学文库”将以平实的学风为我国的政治哲学研究提供一个起点,推动中国政治哲学逐渐成熟。

目录

前记

现代性政治思想争纷中的施米特

 这个人及其命运

 施米特的主要论著概览

 施米特研究一瞥

 施米特故事的各种讲法

 “法学中的神学家”

施米特论政治的正当性

——从《政治的概念》到《政治的神学》

 引子

 权利状态抑或伦理的自然

 民族性抑或政治性

 现代的正当性与政治抱负

 对政治的”政治”理解

 地上的政治与宗教

 后现代自然状态中的敌人

 政治的神学类比

 人性恶与政治

 两种专政之间

 现代民主专政的政治神学

 施米特与马基雅维利

 施米特主要论著缩写表

民国宪政的一段往事

试读章节

冷战时代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消散,新的“主义”论争就从国际冲突变成了国內冲突。晚近十年来,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左派的思想斗争,在几个主要的思想国家重起烽火。汉语学界一时间仿佛也回到了论战迭起的三十年代,北美则好像回到了魏玛民国时期的思想混战。

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重新回到半个世纪之前的思想状况,令人兴奋还是沮丧?

欧洲数百年、中国百年来的种种“主义”论争,伴随着大大小小的血腥战争。冷战并非口水战,而是血腥的热战,只不过战场不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而在越南、柬埔寨、阿富汗。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口水战和武力竞赛刚刚结束,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口水战和武力竞赛乃至热战就开场了。在和平主义带血丝的沙哑呼喊声中,战争不断向高科技水平升级。人道主义精神变成了这样的关注导弹是否能准确命中军事目标以免伤及平民联合国“维和部队”本身成了一种讽刺:人类之间的血腥冲突仍然需要军事强力来克制。人们开始怀疑和平主义者的老生常谈不过是空论,仅有对和平的善良愿望,无异于漠视战争中无辜个人的横死。

当冷战正打得热烈的时刻,施米特曾写道:

这个时代在抹去战争与和平的区分的同时,又在制造核杀伤武器:在这样一个时代,怎幺可能停止反思划分敌友?最大的问题仍然在于限制战争;但是,如果战争在两方面都与敌对性的相对化脱不开干系,限制战争不是玩世不恭的游戏,就是发动一场狗咬狗的战争(dog fight),再不然就是自欺欺人的空谈(《政治的概念》,l963年版序)。

科索沃之战再次打碎了所谓“正义”战争的道义性质,对“正义”战争的正当性的质疑,不可避免会触及政治的正当性问题。

政治的正当性问题是现代性问题。

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都是启蒙理性的产物,都要求依据人的自然权利重构国家,尽管这两种“主义”分别依据经验理性和历史理性对自然权利的理解相当不同,保守主义尽管反对启蒙理性,与这两种“主义”的对立仍然是家族內的兄弟之争。如今,新左派与新保守主义结盟对抗新自由主义,看起来是新的思想状况,其实很可能是两个民国(魏玛民国和中华民国)时期思想状况的重现。在这样的思想处境中,施米特的政治法学的尖锐性重新凸显出来。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和法理学遭到的主要攻击是:政制统治法理基础中的道德价值被抽空了。罗尔斯的政治哲学希望修改旧自由主义立场,声名显赫的德国法哲学家赫费虽然追随罗尔斯,却以为必须果敢地把道德问题纳入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令人费解的是,既然赫费仍把实证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当作自己的主要论敌,又如何可能把被凯尔森剔除的自然法偷运回来,以便让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和法理学不至过于道德薄弱?“至于像stephen Holms那样吊儿郎当地描绘施米特、施特劳斯、麦金太尔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补充道德养分的努力更没有指望。

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和清理魏玛民国时期在比今天高得多的水平上展开的论争,当今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可能提高吗?

          P2-P4

序言

1999年春,我在北京大学作了关于施米特的学术讲演,随后为朋友们拟创办的学刊《思想与社会》写了“现代性政治哲学中的刺猬”一文,先行在几位朋友中传阅。《思想与社会》因故出版推迟,我便借机拓展原来的论题:评述欧美学界的施米特研究状况,敷成《现代政治思想争纷中的施米特》,施米特在魏玛民国时期的政治参与问题,敷成《民国宪政中的一段往事》,原稿中的主要小节则扩展为《施米特论政治的正当性》。

如今,这三篇旧文重新归拢结集,《现代政治思想争纷中的施米特》补充了一小节并更新了诺干文献,其余两文一仍其旧。

笔者自上个世纪末的最后几年着手评介施米特,令学界同仁有的喜、有的忧——笔者觉得,这喜忧参半正好表明:此时向汉语学界提起这一思想事件,可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早了搞不懂,晚了错失时机。

什么样的时机?

从国际情势看,新的战事不断,使得现代性政治秩序的危机暴露无遗;从国家情势看,政制正当性的重建正在稳步开展;从学界的思想情势看,现代性精神秩序步入进退维谷之境。正当此时,重温宪法学家 - 国际法学家 - 政治神学家施米特对现代性政治原则的批判,对于汉语学界当今的思考适逢其时。

        刘小枫

       2005年8月於中山大学哲学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政治哲学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小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36786
开本 32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1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16.95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