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旅行心发现/赏心阅读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体验外部风光的同时,不要忘了也体悟一下最丰富的矿脉——自己!这是一本另类游记,形而上已超越了沿途风光和异文化的多彩多姿,道出了旅行即修行的心得。旅行最难忘的景观不是某个城市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不子数千里旅程的跨越,而是在方寸间一次次发现自己的艳遇。

目录

自序:旅游——不只在底片和信用卡上留下证据/1

1 旅游的一连串问号/1

旅游的第一个问题/3

食客还是老饕?/5

跳开还是逃开?/8

占有还是拥有?/10

生活之旅还是生命之旅?/12

家花香还是野花香?/14

痴情人还是多情种?/16

眼睛还是嘴巴当导游?/18

世界变小了,还是旅者变大了?/21

是行李去旅行,还是你?/23

另一种钱奴?/26

2 心与脚的对话/29

小心!不要做了文化第二性/31

活的比死的有看头/34

不只是风车而已/37

岛屿度假,一点不轻松!/39

观光客的杀伤力/41

带着爱心去旅行,难也!/43

什么是典型的美国人/45

体验异文化,不设限/47

3 在旅行中发统自己/49

探险不一定要出走/51

和旅游地说“嗨”!/53

建构你自己的旅游世界/56

每一季都有她的美/58

原来没有错过什么/60

舍大街就后巷/62

走出小框框/64

建筑没说“yes”/ 66

拒做观光客/68

去少人去的地方/70

是她选择了我/72

描红式旅行,不再喜欢/75

天涯独行,不需相伴/77

欢喜相遇,另类艳遇/80

把心敞开,惊艳不断/83

收回机上自主权/85

玩一场失而复得的游戏/88

4 旅游和出版/91

女游书,愈来愈热闹/93

只冒险,不纵情/96

跳出按图索骥的陷阱/99

传奇为游记如料/101

为使命而游,为见证而写/105

后记:找寻和其他旅者之间的BONDING/107

试读章节

旅游的第一个问题

             

不论是去游学、去自助游或是去住游,“去哪里”往往是第一个问题。

当有朋友问我:“我想去外国玩,你替我推荐一个地方。”我一定不马上回答他去哪里哪里好,而是先问一连串问题。

不过问题组合这五年来有了些变化。五年前我一定先问:“你有多少时间?”“有多少预算?”时间和金钱是出远门的两个要件,如果只有五天假期,去欧洲大概是不划算,因为路程就要耗掉两个全天,如果预算只有五万元,去欧洲也不太合算,因为单是机票就要三万多元。

五年后的今天,我会先问:“你想去外国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散心、想事情,还是想看什么特别的东西?”或问:“你的心情是趋向热的还是冷的?是想去静一下把自己唤醒,还是去热闹的地方让自己冷静一下?”

多少钱和时间固然是考虑旅游地的重要因素,但是中年的我觉得心情最重要,此时的我最在意的是,抓住心灵悸动的一刹那。

像是我实践的“绕着地球住”的住游计划,每年上下半年各去一个城市居住三周。计划刚开始时,先列出想去的城市,等名单完成,挣扎就产生了,要选哪个先哪个后呢?每个地方都很想去,但一年只有两段假期,要如何取舍呢?

选择的过程中,价值观也出来了。例如拟定每年选择一个热闹且热门的地方,以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或是一年选择热天去热的地方,采顺时钟的道理,另一个是冷的时节选热的地方,采逆时钟道理。这样选择是为了体会“三温暖”效应,我一直相信天候影响心情,而心情又影响旅游感受,这么一来,使我每回在选择旅游地点时一定先问清楚天候为何。

重视天候,但是不一定选当地天候最好的时候才去。一般人或是专业旅游者心目中最好的天候,大概不离不冷不热的大原则,而我觉得不一定要好天气才出游,有时雨天出游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时下雪还可增加游兴。

为此,我会选择冬季去巴黎,夏季去伦敦,为的是巴黎的春天当然好玩,但我那时的心境就想去有雪的地方,选夏季去伦敦,也是因为伦敦的夏季相当于台湾的春天,不热不冷,适宜出游。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爱个人自由的就不要选择需对很多人负责的工作,向往做舞者就不能做美食家,立定志向做艺术工作就得有心理准备不会有太好的物质生活;选择旅游地也是一种价值观的排列组合。P3-4

序言

旅游——不只在底片和信用卡上留下证据

          

旅游有了新使命

物以稀为贵。然而,从年度旅游到每季都出游,旅游次数增多使得旅行本身不再稀奇,要使她珍贵,除非赋与附加价值。“去做什么”比“去那里”更能增加旅行的价值。

例如去巴黎学身体彩绘比去巴黎看看逛逛显得更有目标,明确的主题性使得旅者不只是媚于一个旅游地的名气而游,而是真的有所追求才去,这也区分出观光客和旅者的不同,划分出旅游不同阶段的不同使命。

对资深旅者而言,旅游不再是目的,而是方法。像是近年实行的大学之旅,为的是亲近学校,重做学生,这个旅游新使命重燃旅游热情。每次选一个大学,住在学校宾客宿舍或靠近学校的住处,每天坐图书馆,听课,逛校园,找老师同学聊天,这样的行程总能唤回快要游失的旅游灵魂。

旅游也有灵魂,有了灵魂的旅游才会有生命,旅游不只是在底片和信用卡上留下证据,更重要的是在心上画下心痕。纽约的游民,巴黎的乞丐,伦敦的街头酒鬼,这些大都会的负面现象,可能是观光客不想面对的,但是它却是我这个旅者最棒的城市观察。乞丐、游民都是资本社会的淘汰者,他们和迪士尼的唐老鸭和白雪公主等欢乐的卡通人物要传达的快乐人生可能大不相同,但是他们所谓失败的人生不也是真实人生的一部分,为此我学着正视他们的存在,也许他们没有使我的旅途更欢乐,但却更丰富。

从城市之旅到大学之旅,主题可能略有不同,但是本质上并没有改变。把旅途中的见闻吸纳为生活养分始终是旅游最大的动机,把旅程中激发出的灵感收录成一篇篇文字,作为日后的回忆,一直是最大的安慰。极不善拍照,连用傻瓜相机都会把人的头给拍掉,所以早就醒觉改用文字记录旅游心得。而今旅游是为了旅游文字服务,去旅游是为了感受“增肥”,有更多题材可以抒写,每次书写就是反刍一次旅程种种,文字的回忆和照片不同,前者记录各种心绪比较完整,而后者只记录高潮就只有片段。

旅游不再是只有感官的高潮,而是全面的生命渗透,这就是旅游的新使命。找寻旅游的意涵世界

“左脚离地,右脚必留下为人质。”余光中先生的诗,不正是人生在世的窘境!旅行可能就是左右脚交换之间的腾空刹那,让身心得以漂浮,再定位。

旅游可远走天涯,亦可就在方寸之间;旅游也不再只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更是一种对身心灵的治疗,现代人紧凑无缝的生活节奏,像是负荷了太多能量的地壳,不时需要地震一下,释放储存的负面能量,得以腾出空间,灌进新能量。  旅行多年,逐渐由生活之旅转变为生命之旅。从探知哪里好吃好玩,哪里有便宜安全的住处;到上哪儿可以找到“贴心”的感觉,哪儿可以满足亲近古老气息的欲望。年龄渐长,所追求的人生意义和旅行意境也不同了,因为旅行的源头改变了,下游的旅行文字也跟着变,变得从资讯导向转成意涵追求。

这些年岛内旅游出版十分热闹,从早年个人旅游见闻的感性旅游书,到辅佐自动风潮而出版的资讯导向为主的知性旅游书,再到借着旅行来开发内心世界的悟性旅游书,为旅游出版带来大丰收。然而这些为“旅者”服务的旅游书(about traveling)愈是蓬勃出版,愈是显得少了彰显“旅游”本身(on traveling)的文字,而我一直有兴趣写形而上的文字,这回水到渠成就以旅行为题,试着写一些在旅行中诞生的旅行议题。

《旅行心发现》一书即是这样一个尝试。

后记

找寻和其他旅者之间的BONDING

           

旅行是生命中的高潮和非常态,在异文化和陌生环境中感触特别敏锐,不要错过了记下生活事和生命事的机会。

他什么都没有了,连脸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那本黑色

笔记本,里面有他对这个世界所有的记忆和依恋。

看过电影《英伦情人》,有人爱上双眉深锁郁郁寡欢的男主角,有人沉醉在凄美爱情故事里,有人赞叹银幕上的大漠风景,而我则迷上男主角不离手的黑色笔记本。看电影时,眼睛紧盯着那本黑色笔记本,看它从男主角掌中换到女主角(护士)的手中;前者是记录者,后者是阅读者,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陌生人,因为战争而结缘,在空屋中一起疗伤,而这本笔记本神妙地串起两人,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厚厚的黑色笔记本是这部倒叙式电影的重要依据,女主角凭借着笔记本上面的点点滴滴,拼凑出失忆男主角的过去,而作为英国地理学会成员的男主角,在笔记上刻画内心世界,更重要的是记录下勘察到大英帝国的版图,一笔一笔勾勒出新发现时,他也正享受着大国民的骄傲。

依我看,电影《英伦情人》真正的主角是这本黑色笔记本,也是每位旅者必要的随身行李。我也有一本黑色笔记本,平日就随身携带,旅行时更是紧贴于身。我的记忆力不好,加上旅行沿途刺激点多,往往新生想法如排山倒海而来,应接不暇,为了不让前一个想法一直占着脑子空间,一定随手记在笔记本上,好把空间腾出,让下一波想法进驻。

我的字像甲骨文,往往笔记本上的感想,事后连自己都看不懂,近年改为由随身的掌上型电脑代劳,这个净重六百多千克的小机器,随时随地都可以开打。候机时在沙发上,转机时在餐厅内,飞行途中,都可想到什么就打在电脑上,等安定下来再整理,方便又整齐,为此,掌上型电脑已是我旅行时不可或缺的旅伴。

旅者用脚行万里路,也要用手记下万里路中的所见所闻,这才是一举两得。尤其是独游者,没有旅伴,只有自己,看到什么有趣有感的见闻,记在脑中会忘,记在笔记本上比较保险。像人生很多事情一样,旅途中的所感所闻也是稍纵即逝的,能够立刻记下的就不要等一天终了再记,能够一天末做整理的就不要等旅行回去后再写。即时感马上写,就像吃刚从海里捕到的鱼一样,才够鲜。

认识好多位旅者,都有随时记笔记的习惯,有人把一天行程巨细靡遗地记下,买的各种大东西小玩意也都建档,在哪买,花多少钱买的。如此一来,下回想再买同样的或类似的东西就不必重头寻觅,可直奔目的地,找到某一个货架上想要的东西,为此她这本旅游笔记也成了众人争相借阅的宝典,从住处到餐厅,从游乐区到各种商店,都有详细记载,比旅游指南还好用。

这位朋友专记生活事,另位朋友则只记生命事,例如在哪儿邂逅了什么样的人,说了些什么话,逛博物馆时看到哪些心有所感的画作,每则心得就像一篇篇诗章,看过这位朋友的旅游笔记的人,没有不竖起拇指的。

旅行笔记可看出一个人的个性。常常我只记心动的感觉,甚至连心动的事件都略去,为的是旅行对我愈来愈形而上,发生什么不重要,在乎的是它和我的生命有了什么对话,对日后的生命可能掀起什么涟漪。

旅行记笔记是旅行中美妙的一节,坊间有业者推出旅者笔记本,有花费、有旅程、有心得等分门别类的分类,这些设计虽然体贴,但是太格式化的限定,反而少了一份自由。我喜欢完全空白的笔记本,没有格子,也没有线条,可以任意发挥。

旅行记录就是一种传记。旅行是生命中的高潮和非常态,在异文化和陌生环境中感触总是特别敏锐,是生活结晶,也是生命菁华,错过了可能永远再见,除了在信用卡上留下旅行见证,不要忘了在笔记本上也记上一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旅行心发现/赏心阅读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廖和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63515
开本 32开
页数 1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38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