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在距离《水浒传》的世界愈来愈远的现状下,利用我们已经获得的某种客观性,去释清《水浒传》鼎盛时期无法看到的文学推动力。《水浒传》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大众文学作品,原因就在于它有不少地方触及到中国人生活真实的一面。水浒故事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虚构,却连接着中国人的历史与现实世界。
图书 | 梁山泊--水浒传108名豪杰/日本中国学文萃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在距离《水浒传》的世界愈来愈远的现状下,利用我们已经获得的某种客观性,去释清《水浒传》鼎盛时期无法看到的文学推动力。《水浒传》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大众文学作品,原因就在于它有不少地方触及到中国人生活真实的一面。水浒故事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虚构,却连接着中国人的历史与现实世界。 序言 《水浒传》是中国的民众文学作品。在以往的中国,但凡识点字或具备些经济实力和文化知识的人都读过水浒。即使在现代中国,情况也大致如此。 日本也曾有众多喜爱《水浒传》的读者,但现在似乎有所减少。或许是因为我们正在忘记那个曾孕育出水浒故事的世界,正在忘记数百年前我们祖先生存的世界。《水浒传》中常常有这样的描写,满月或烛台的光亮,照得四周如白昼般明亮。在“亮如白昼的月光”下,或在“满天的星光下”,水浒英雄们擂台比武,痛打傲慢无能的枪棒手,击溃攻打梁山泊的官府水军。月光下、星光中的正规战斗,表明被星光、月光照耀的夜晚并非真正的夜晚,它反而告诉了我们真正的夜晚的黑暗程度。 对生活在现代——白天在连窗户都没有的办公室的人造明灯下,夜晚,地面的灯光大面积射向天空,遮掩了大自然的星光月影——的我们来说,由“亮如白昼”的烛光营造出来的不夜之宴的豪华气氛,是很难想像的。同样,我们对《水浒传》中借魔法日行四百里的飞毛腿神行太保戴宗也很难认同,因为现代人从孩童至大人,都能够借助交通工具以远在其上的速度不停地移动。 在《水浒传》被创作的年代,连接辽阔中国大地的交通手段,或是徒步或是使用马匹、骡子以及帆船。传递情报时,除了快速传递非常有限消息的狼烟外,顶多再加上快马和信使,这方面与现代交通的差距要更大。 军事方面也是如此,和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武器在自动作战的现代不同,聚集在梁山泊的英雄们没有借助任何东西,仅凭自身的肉体或精神能力,行走跳跃,游弋江河,令天下为之震撼。他们中的马背勇士们,自然是凭借了一点自身以外的力量,也正因如此,他们在好汉中最欠精彩。 当我们走进《水浒传》的世界时,遇到的难题之一是水浒英雄们独特的个性。例如宋江手下的李逵,是梁山泊头号性情暴烈者,动辙杀人,兴头上来不分敌我,大板斧一挥,所到之处无论敌友皆四下逃散。更不可理喻的是,即便是与战斗无关的老百姓,凡是出现在他眼前的也全都命丧其板斧之下。 这样的英雄形象,在日本的历史剧中从未出现过,与日本的英雄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当然,梁山好汉们的这种本质并非后天形成,而是与生俱来的。对过去的日本来说,中国是所有意义上的先进大国,因此,不管这些英雄豪杰的本质与日本有多么的不同,也没有读者敢斗胆议论。我们的祖先虚心坦怀,原封不动地接受了与本国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中国也就是外国文学世界,将一个过去不曾知晓的、更为宽广的世界融入了自身。可以说,误将中国古典文学的古汉语看作是本国文化原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日本人的感性,就是这样形成的。 明治以后,西方文学中的诸多主人公取而代之涌入了日本,其中固然也有许多与日本风土、文化难以融合的异质人物,但同样也几乎没有读者对其异质性提出质疑。在这一点上,事情的性质也是相同的。但是,当曾经将中国文化作为普遍性的东西接纳下来的日本人,同样将西方文化作为普遍性的东西开始接受时,水浒的世界便开始离我们越来越远。 这个正在离我们远去的世界,这个曾深深打动我们祖先的心灵、无论古今都依然牢牢扎根于中国人心目中的大众文学世界,要想以和过去相同的魅力再次回到我们面前,几乎是不大可能的。 本书试图在距离《水浒传》的世界愈来愈远的现状下,利用我们已经获得的某种客观性,去释清《水浒传》鼎盛时期无法看到的文学推动力。《水浒传》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大众文学作品,原因就在于它有不少地方触及到中国人生活真实的一面。水浒故事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虚构,却连接着中国人的历史与现实世界。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正在远离《水浒传》世界的我们以不断远离的立场作为手段,探寻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关联,说得矛盾一点,是在探索一条现代人接近《水浒传》魅力的途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梁山泊--水浒传108名豪杰/日本中国学文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佐竹靖彦 |
译者 | 韩玉萍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4638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9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2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