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是“祸水女人”还是“个性先锋”,是“水性扬花”还是“从一而终”?通过阅读本书收集的陆小曼的丈夫徐志摩、亲属、生前友人及当代一些研究者的文章(包括日记)46篇以及泰戈尔、胡适、闻一多、丰子恺等名家友人在陆小曼纪念册上的题诗以及对陆小曼书画创作的评论,你或许就会有所答案。
图书 | 众说纷纭陆小曼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陆小曼是“祸水女人”还是“个性先锋”,是“水性扬花”还是“从一而终”?通过阅读本书收集的陆小曼的丈夫徐志摩、亲属、生前友人及当代一些研究者的文章(包括日记)46篇以及泰戈尔、胡适、闻一多、丰子恺等名家友人在陆小曼纪念册上的题诗以及对陆小曼书画创作的评论,你或许就会有所答案。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了陆小曼的丈夫徐志摩、亲属、生前友人及当代一些研究者的文章(包括日记)46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陆小曼这个“曾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郁达夫语)作了回忆、研究和评论。本书还收录了泰戈尔、胡适、闻一多、丰子恺等名家友人在陆小曼纪念册上的题诗以及对陆小曼书画创作的评论,这些材料有些属首次披露。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珍贵的图片,有些是已用过但较经典的,有些是新发现的“老照片”。 目录 眉轩琐语(徐志摩) 我所认识的徐志摩和陆小曼(刘海粟) 怀四十岁的志摩(郁达夫) 陆小曼——浪漫孤寂人生(王映霞) 失去徐志摩的陆小曼(赵清阁) 绒线背心的温馨——忆好友陆小曼(赵清阁) 陆小曼幽怨难泯(赵清阁) 记忆中的徐志摩和陆小曼(苏雪林) 谈徐志摩遗文——致陈从周的信(凌叔华) 小脚与西服(节选)(张邦梅) 《卞昆冈》序(余上沅) 含泪中的微笑——记陆小曼画山水卷(陈从周) 我和陆小曼为志摩编书(赵家璧) 陆小曼·徐志摩·翁瑞午(陈巨来) 唐瑛与陆小曼(陈定山) 忆陆小曼(王亦令) 我听陆小曼讲林徽因(王亦令) 忆姑母陆小曼(陆宗麟) 我的义父母:徐志摩和陆小曼(何灵琰) 陆小曼的身世、作品及社会地位(刘心皇) 还她一个公道——《陆小曼传》序(陈子善) 其实,陆小曼是很有文学才华的——关于《卞昆冈》的对话(陈子善) 胡适和陆小曼的私情(韩石山) 为小曼鸣不平(韩石山) 想起了那些另类美人 ——《一代才女 旷世佳人——图说陆小曼》序(王旭烽)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爱情生活(郭银星) 谈陆小曼(米舒) 陆小曼的小说(陈学勇) 闲话陆小曼(陈学勇) 小曼的画(洪丕谟) 陆小曼究竟有多美?(洁尘) 陆小曼与“陆小曼”(许宏泉) 陆小曼琐闻(贾馨园) 遇见陆小曼(戈正铭) 亲友重忆陆小曼游魂飘零何处归(陈宇) 梦断云关道(徐炎) 《陆小曼传》序(柴草) 陆小曼佚文二篇(首)(柴草) 陆小曼是“祸水女人”还是“个性先锋”?(张红萍) 一个亲历者眼中的陆小曼 ——对陆小曼堂侄孙邱权先生的访谈(张红萍) 陆小曼与她的日记(虞坤林) 从宗谱识陆小曼(陆岩高进勇) 才女美女病女(郭明珍) 那个叫陆小曼的女子(王虹莲) 陆小曼:绚丽的爱,在俗世生活中幻灭(今夜无人入睡) 陆小曼悲剧之浅思(飘儿轻轻) 陆小曼纪念册题诗(一) 陆小曼纪念册题诗(二) 陆小曼书画评论及题画诗 后记(柴草) 试读章节 我认识陆小曼,是20年代初期。那时我在北京暂住,胡适之、徐志摩和张歆海(志摩前妻张幼仪的哥哥)先后来看我。胡适之对我说:“海粟,你到北平来,应该见一个人,才不虚此行。”我问:“是哪一个?”他严肃地答道:“北京有名的王太太。你到了北平,不见王太太,等于没到过北平。”“哦?有那么重要?我倒要见一见!”我在他们的怂恿下,决意去看一看。当时我们都还是翩翩少年,脑子里罗曼蒂克的念头很多。我还特地剃了胡子,换了衣裳,适之虽是中式袍褂,但也很修饰。我跟着适之和歆海前去。雇了三辆黄包车,在一家朱红漆的墙门前停下,进了会客室。当底下人通报说“小姐就来”时,我纳闷:我们要见的是一位太太,就是还年轻,怎么叫“小姐”呢? 谁知站在我们面前的竟是一位美艳绝伦,光彩照人的少女,原来她就是蜚声北京社交界的陆小曼。 “刘先生,您请坐。”小曼听了胡适之的介绍,很殷勤地招待我,并且自荐地提到她学过绘画,希望我能帮助她。 “是啊,你们还是同行呢!”胡适之笑道。 “哦,王太太应该会作画!”我说。 “什么应该会,我是初学,瞎拓!”她浅笑道。 “海粟,你怎么知道王太太会作画?”歆海问道。 我自觉好笑。因为我心里认为,像这样的女子,应该懂得一点丹青,心有所想,嘴里就说了出来。 “海粟,你应该收这位女弟子!”适之说。 “如果刘先生肯收,我就叩头了!”小曼银铃般的笑声,使我不安起来。P13 后记 《众说纷纭陆小曼》收集陆小曼的丈夫徐志摩、亲属、生前友人及当代一些研究者的文章(包括日记)46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陆小曼这个“曾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郁达夫语)作了回忆、研究和评论。本书还收录泰戈尔、胡适、闻一多、丰子恺等名家友人在陆小曼纪念册上的题诗以及对陆小曼书画创作的评论,这些材料有些属首次披露。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珍贵的图片,有些是已用过但较经典的,有些是新发现的“老照片”。 陆小曼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她的离婚和再婚,她较为奢侈的生活方式,徐志摩的“飞天”以及她在志摩去世后的生存状态等,都是争议的焦点。所以我在本书选取的文章不仅有赞扬声,也有批评声;作者不仅有她的好友,也有她的对立者。这也是我以《众说纷纭陆小曼》为书名的原因。本书的风格当然还是延续我的一贯主张:真实、全面和客观。 从事陆小曼的研究已经有6年了。在此期间,2002年1月和5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分别出版我的《陆小曼诗文》(编)和《陆小曼传》(著),这两本书的面世填补了国内外关于才女陆小曼研究的空白。2004年9月,哈尔滨出版社推出《一代才女 旷世佳人——图说陆小曼》,以大量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相结合,展示陆小曼坎坷而多彩的人生。2005年1月,台湾德威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推出繁体字版《陆小曼的传奇一生》。《众说纷纭陆小曼》是该系列的第四本书了,我想也是给陆小曼这个课题作小结的一本书。事实上,本书所花费的时间最长,书中所需文章和图片资料从6年前就已开始收集,因为这些都是研究陆小曼的基本素材。文章的收录范围较广,有美国的《世界日报》、《中报》,中国香港的《信报》,中国台湾的《大雅》、《传记文学》、《大成》等,当然更多的是中国大陆的有关报纸杂志,有些则是从相关书籍中节选的,其中还有一些网络文章。收录文章的时间跨度从1925年8月到2005年4月,达80年之久。部分文章是在出版上述有关陆小曼的书籍后,各方有感而发衍生出来的。收集很花时间和精力,点点滴滴,集腋成裘。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书部分作品尚处于作者著作保护期内,虽经多方联系,仍有个别未联系上。故在书出版后,请相关作者见到书后与出版社联系并转致本人,以便及时寄上薄薪及致歉意。 今年是陆小曼去世40周年,本书在今年出版,是想对陆小曼有个更好的纪念。本书承蒙山西古籍出版社倾情操作,十分感谢。也要感谢在出书过程中对我有很大帮助的韩石山先生、陈子善先生、虞坤林先生、邱权先生和台湾的詹蔚芬小姐,感谢收入本书文章的作者的慷慨授权。在此还要感谢几年来领导、朋友和同事对我做陆小曼这个课题的理解和支持。更要感谢我的家人,在几年创作和编辑过程中,给我时间,给我力量。正是由于大家给我鼓励和帮助,才让我有今天些许的成果和收获。 柴草 2005年8月于浙江海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众说纷纭陆小曼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柴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西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59870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29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