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宝岛骨血/解读台湾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873平方千米。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和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等664个岛屿。自1949年国共内战、国民党兵败退据台湾以来,50多年来,我们只能望峡兴叹。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宝岛的兴趣也更为浓厚,我们渴望走近它、了解它,希望知道近些年发生在那里的变化……因为海峡两岸,无论时间多久、距离多远,两岸的人们流淌在身体里的,是一样的血、是同一种民族情感……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台湾的天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分;台湾的人民,自台湾岛形成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骨肉兄弟;台湾的历史,就是一部炎黄子孙共同浴血捍卫宝岛的历史。人们可以在阅读地理知、考古知识、历史知识和国际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增进对台湾宝岛的血肉情谊。

目录

大陆与台湾浑然一体

一 从古地理学看大陆与台湾的整体性

二 从考古学看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性

从海上荒土到糖谷之利甲天下

一 台岛先民——中华版图中的闽越袍泽

二 中国大陆移民开发了台湾

三 台湾开发史上的名人

大陆历朝历代对宝岛的经略

一 宋元以前的开拓

二 宋元时期的设官驻守

三 明代大陆与台湾的政治关系

四 清代大陆与台湾的政治关系

两岸人民反抗外敌入侵

一 明末清初台湾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二 清末两岸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台湾的斗争

三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

台湾的光复与台湾问题的形成

一 台湾回归祖国

二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继续

国际社会公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主要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然而,艾登不顾反对意见,于2月3日发表了所谓的“艾登构想”:“台湾与澎湖列岛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被中国割让给了日本。1943年11月的《开罗宣言》虽声明这些地域要归还中华民国,但事实上此项归还并未被实现。其理由是有两个主张代表中国的政府存在,而各国对这两个政府的地位有不同的意见,从而使前述归还出现困难。”

“1945年7月的《波茨坦宣言》中,规定对日和约中须有实施《开罗宣言》的条项。1945年9月,在联合国最高司令官的命令下,中国军队从日本手中接收台湾的行政权,但此举并非法律上的割让,其本身亦不包括任何主权的变动。在新的决定作成之前,蒋介石占有的是军事占领该地,并不表示其(指台湾)已成为中国领土。随着‘对日和约’在1952年4月的生效,日本已放弃对台湾、澎湖的一切权利,但此举亦不表示将台湾的领土权转移给国民政府或中共。”

“台湾与澎湖群岛的法律主权尚未确定,是主权未定的领土。由国民党支配的大陆沿岸岛屿,属于与台湾全然不同的范畴。它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由于英国一方面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另一方面又坚持“台湾地位未定论”,在联合国支持保持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席位”,致使中英关系停滞不前。

1960年5月,蒙哥马利元帅访华,提出进一步提升两国关系的最好方法就是互换大使。毛泽东的答复是,只要英国改变在联合国的作法,中英两国就可以正式建交并互派大使。但遗憾的是,在1961年的联合国大会上,英国一方面投票支持苏联提出的恢复中国席位的议案,一方面却又投票赞成美国提出的将中国代表权问题作为“重要问题”需经大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能作决定的议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主要在野党工党对台政策倾向于支持所谓“台湾地位中立化”。工党在1961年推出的《中国与西方》文件中称:“工党认为台湾与澎湖列岛应被中立化,而置于联合国的行政监督下。这包括由台湾人民以国民投票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未来之意愿的可能性。一部分批评此项政策者,将其与所谓‘两个中国’政策混同。然而,‘两个中国’系指在联合国同时承认北京的共产党政权和台湾的国民政府之意,这与工党的政策相反,因为台湾‘中立化’是意味着蒋介石与国民党须撤出该岛。因此,工党所考虑的并非‘两个中国’,而是一个中国与一个依人民愿望选出来的台湾政府。另一方面,台湾岛民亦可选择与中国本土结合,而北京也可要求实现此点的缓冲时间。”

P258-259

序言

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团访问祖国大陆,开展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其后,胡锦涛总书记又会见新党主席郁慕明。这些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反对和遏制“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873平方千米。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和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等64个岛屿。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除台湾省外,还包括台湾当局控制下的福建省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36006平方千米。台湾地区人口2300万,汉族约占98%,少数民族约占2%。

自古以来,宝岛台湾和中国其他省区一样,同为中国各族人民所开拓所定居,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骨肉同胞。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战败后的中国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从此日本霸占了我美丽的宝岛台湾。1937年7月,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面抗击日本侵略;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国成员,中国关于从日本收复被侵占领土台湾的正义要求得到同盟国的支持。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应将其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和苏联四国共同签署《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在《日本投降条款》中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lO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市举行,郑重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人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因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与此同时,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后,美国决定“不让台湾落人中共之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派遣第7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1954年12月,美国政府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公然将台湾置于美国的军事保护之下。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交,但仍将台湾作为牵制中国的一张牌,批准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继续阻挠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

显而易见,台湾问题的产生是中国内战的结果,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台湾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迄今未能解决,有外部势力插手、干涉中国内政的原由,也有两岸人民、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如何认识和看待台湾的问题。

“台湾问题”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血浓于水的两岸骨血亲情,并没有也不可能隔断华夏子民的手足来往。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里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尽管面对台湾当局的百般阻挠、层层封锁,但仍然改变不了两岸同胞这种不可割舍的亲情血缘。据不完全统计,自1988年至2005年3月,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累计多达65000余项,合同台资金额超过800亿美元,实际投资累计达400多亿美元。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超过4200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2860多亿美元。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是大陆第二大进口市场。自1987年至2004.年,台湾居民来大陆累计已超过3300多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累计达100多万人次。台湾商人超过百万人居住在大陆。

应当客观地看到,“台湾问题”的出现和演变,尤其是“台独”势力处心积虑地推行所谓“去中国化”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华夏子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台湾意识”。台湾情结不等于“台独”;爱台湾不等于不爱中国;台湾人和大陆人都是中国人。民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试金石。从根本上解决台湾问题,就一定要让普天下的中国人知道事实真相,了解台湾、熟悉台湾、深知台湾,从历史的误解、误会、误导中走出来。研究台湾问题,应深入到大陆和宝岛的内部,系统地而不是片面地、客观地而不是臆断地理解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的所思、所想,洞察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所图、所为,从而在知识的获取、真相的辨别和认同的增进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历史的谅解与现实的沟通,进而奠定台湾问题解决的民意根基。

我们编写的这套《解读台湾》丛书,就是把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天地与人情,把台湾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客观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宝岛骨血》,讲述的是台湾的天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分;台湾的人民,自台湾岛形成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骨肉兄弟;台湾的历史,就是一部炎黄子孙共同浴血捍卫宝岛的历史。人们可以在阅读地理知识、考古知识、历史知识和国际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增进对台湾宝岛的血肉情谊。

《宝岛透视》,告诉人们,台湾现存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一切社会要素,都源于中国大陆,与中华民族一脉相承,同时,客观地展现了目前的社会现状。让广大读者在历史发展的线索和鲜活的现实中,感知台湾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谁丢失了它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宝岛情愫》,说明台湾无论是自然风貌还是海洋资源,都是伟大祖国的宝岛;无论是从国家发展战略还是就国家安全战略而言,都是中华民族的宝岛。国家不能统一,是民族的耻辱;一个被分裂的中国,是难以迅速振兴、强大和崛起的!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出一个中国公民应有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本丛书在编撰过程中,吸纳、借鉴和引用了许多专家教授及学者的研究成果;陆其明、虞棣棠、苏读史先生十分认真地审读了本丛书,提出了许多极为有益的宝贵意见。对此,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解读台湾》丛书主编 李铁民

           2006.09.25于金陵半山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宝岛骨血/解读台湾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车兴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32344
开本 16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5.8
丛书名
印张 19.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