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后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最后的恭亲王爱性觉罗·毓瞻;最后的国舅郭布罗;亲历广岛原子弹;参与杀害杨虎城和小萝卜头的杨钦典;“坐山雕”的把兄弟任宝富;中山舰大陆最后的幸存者邱弈殿;日本特务张志发;“慰安妇”李凤云……这些故事成了历史上最后的故事,让这些老人亲口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让我们了解历史。

内容推荐

本书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这些故事当成为了历史上的最后故事,最后的恭亲王爱性觉罗·毓瞻;最后的国舅郭布罗;亲历广岛原子弹;参与杀害杨虎城和小萝卜头的杨钦典;“坐山雕”的把兄弟任宝富;中山舰大陆最后的幸存者邱弈殿;日本特务张志发;“慰安妇”李凤云……用文字记录了历史。

目录

最后的恭亲王爱性觉罗·毓瞻

最后的国舅郭布罗

地道战老民兵刘大雨

亲历广岛原子弹

“儿童团”副团长焦宪来

“地主”董瑞符

“富农”张守武

老长工维业

参与杀害杨虎城和小萝卜头的杨钦典

差点推进化尸炉的志愿军战士孙福海

中山舰大陆最后的幸存者邱弈殿

“坐山雕”的把兄弟任宝富

“义匪”何寿军

妇女先锋团团长王泉媛

“雁翎队”副队长孙革

蒋介石的警卫谢军

日本特务张志发

伪满洲国警察侯怀恩

“劳工”李发

“慰安妇”李凤云

最后狩猎部落的最后“酋长”马利亚·索

“拉帮套”的丁振礼

生养15个孩子的杰斯阿妈

试读章节

当日本特务的人

黑龙江省的绥阳县与东宁县是邻里。

1933年8月,日军侵入东宁。几乎同时,绥阳县也被日军占领。按照既定的霸占东北亚计划,日本开始把东宁变成进攻苏联的最大军事基地,把东宁要塞作为进攻的桥头堡。日军用17万多中国劳工的白骨垒就了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的东宁要塞。许多劳工,就出自东宁县和绥阳县,他们多为用麻绳当裤带的贫苦农民。

东宁要塞正面宽110多公里,纵深达50多公里,并构筑了10个飞机场,400多个永久性工事,45处野战炮阵地;整个要塞分为作战区、保障区和后勤支援体系3大部分,由11个主要山脉组成,每—个要塞的面积都在4万平方米以上。要塞进驻了十几万日军。他们狼一样地狡猾。狡猾的狼不能缺少鼻子。于是他们就物色了一些中国人当特务,刺探情报。张志发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一共干了3年。

1918年,张志发出生于绥阳的一户农民家庭。他念过3年私塾,长大一点后,就去店铺当了学徒。因时局混乱,自打15岁起,就下地干农活了。

在一个嘎嘎冷的寒冬,“猫冬”的张志发缩着脖抄着袖,去伙伴家串门。刚好被一个伪满洲国警察扯住了,他非让张志发去给警署拉烧柴。张志发刚伸直了脖子,一股寒风就钻进了他的衣服里,他就激灵地打了一个冷战。他坚决拒绝了那伪警察。那伪警察不由分说,张嘴就骂,挥拳就打。情急之下,张志发抢过鞭子,挥手还击。谁知,那伪警察掏出哨子,一阵尖啸之后,呼啦啦地冲过来一大群伪警察。他们蜂拥而上,毒打张志发。开始,张志发还惨叫不止,顷刻间,他就被拳头、棍子、皮鞋吞没了。恰巧,一位“百家长”路过,他拼命抢出奄奄一息的张志发。经过数月的救治和调理,张志发终于活了过来。他撅断筷子,发誓要报仇。

伤愈后,他连续报考伪警察,都没考中。后来听乡邻说日军招特务。他就托关系送礼报名参加,而且一考就中了。

日本在中国的特务活动,堪称历史悠久。随着当年领事馆的设立就已开始。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日舰击沉中国运兵舰高升号,数百士兵葬身海底,消息传来,国人大怒。日本领事郑永昌,急令日侨乘英轮撤离天津。临行前,他布置石川吾一、钟崎三郎等特务,乔装华人,混进城内刺探军情。结果他们双双被活捉处死。“九·—八”事变前,日本阴谋侵占我国东北,日特务机关在天津毒瘤般大批出现,早在1931年3月前,大特务土肥原贤二大佐就秘密来津,建立特务机关,企图勾结石友三,消灭张学良。1937年7月,日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占领天津。日特务机关就明火执仗了,在日租界福岛街(今多伦道)的一所大楼门前,曾明目张胆地挂出了“大日本天津陆军特务机关”的牌子。

张志发被集训1个月后,开始化装成中国村民,接近苏军,刺探情报。

他始终没忘报仇。跟特务长混熟之后,就把自己受欺侮的事儿说了出来。那特务长把手—挥,率领众特务满街寻找那伪警察。终于,在一家妓院把那个光溜溜的伪警察从女人的肚皮上拎起,揪到了大街上,又顺手扔到了张志发的脚下。那伪警察一看张志发,就全明白了。他跪地磕头如小鸡叨碎米……张志发只管抡圆了膀子,皮带暴雨般倾泻而下。那伪警察在“暴雨”中翻滚,直到死一样地不动了。众人扯住张志发,张志发吐了两口吐沫,与大家扬长而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的嚣张气焰逐步萎缩。张志发的眉头,自然越来越紧皱。

1945年8月9日夜,苏军分三路向盘踞东宁的日军发动进攻。此时,张志发早已躲藏回家。日军把全部劳工赶进坑道,然后炸塌出口,3000多名劳工被活埋。  苏军的炮火炸红了日军工事。之后,他们发动了凶猛的攻击。日军拼死抵抗,恶战后,苏军终于攻克东宁县城,接着马不停蹄追击日军而去。

当地农民张福忠,发现了隐藏的日军。8月11日,他以为日本兵跑光了,就赶忙到勋山要塞去捡“洋落”。他用捡来的日军战刀,到处翻挑。当f也挑开一张床垫子时,突然发现下面的洞口里藏了一群持枪的日本兵。他一声隙叫,转身就跑,向驻扎在石门子的苏军报告情况,鞋子掉了一只也顾不上。苏军立即调兵谴将,增派了一个筑垒守备部队、1个炮兵旅、两个独立炮兵营。他们配合一个师对要塞发动了进攻。日军依托要塞坚固的阵地,拼死进行抵抗。一个堡垒被突破了,他们马上组织火力加人墙的方式,又封住了口子。他们用自己士兵的尸体垒起堑壕,阻挡苏军。苏军的部队一波波地冲上去,又一波波地被击退。到第17天时,苏军将士已阵亡1500多人。苏军的炮火,就如同红了眼的苏军,把山岭变成了火海,死海。但是,要塞里日军的枪炮,还在轰鸣。无奈的苏军只好从吉林省押来日军第三军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佐,让他劝降。8月30日河野贞夫中佐高举白旗,进入地下工事。他宣读了天皇的投降诏书。

日军终于挂起了白旗,最后的抵抗在要塞停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一次战斗也结束了。但相对张志发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一个苏军小分队直奔张志发家。当时张志发已经得到口信,正匆忙往外逃跑,和苏军撞了个正着。苏军问他“张志发在家么?”,他往屋里一指说“在”。苏军呼叫着冲进屋,他撒腿就跑,逃脱—劫。

1951年中国上下进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段历史问题,他被强制劳动改造了5年。到了1964年,他被戴上了“反革命”的帽子,直到1983年,帽子被摘掉。“戴帽”期间,正值他的儿女上大学和参军的年龄,但这两扇门对“特务”的子女是紧闭的,他说想到这些,心口就疼。

张志发60岁退休,2000年我采访他时,每个月他有620元的退休金,他与儿子生活在—起,他说自己很幸福。  P140-14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后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大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331789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0.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1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