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杨教授侃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曾任深圳有线电视台知名汽车栏目"杨教授侃车"栏目顾问的杨万凯教授编著,作者以一个汽车专家的身份对汽车的养护使用、驾驶技术、原理性能、常见故障、维修经验、购车买配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更有大量的实际车祸案例分析,教大家怎么才能避免事故发生,是一部实用的行车宝典!

目录

第一章 养护使用 /2

第二章 驾驶技术 /58

第三章 原理性能 /76

第四章 常见故障 /304

第五章 维修经验 /330

第六章 购车买配件 /382

第七章 安全行车 /400

第八章 谨孩子杀手/416

第九章 保健长寿 /510

第十章 常用缩略语 /518

鸣谢/529

主要参考文献/530

试读章节

l 2.怎样开车才省油?

(1)新手开自动变速器的车要缓慢加速,在市区行驶挂D 4挡即可自 动逐步升至4挡(或5挡)。

(2)老手开自动变速器的车要"提前升挡,"即挂上D 4挡后,一脚油门 踩下1/2,发动机转速达3000r/min,车速达25~30km/h后松开油门 2-3秒钟,自动变速器即可自动升挡。然后再用同样方法加速升挡。这样做的目的是提前升入高速挡,即进入D挡中的4挡,减少汽车在低速挡行驶的时间,比不用提前升挡的办法省油。但要注意,踩油门不可过快,否则 变成"强制低挡"。一般熟练驾驶员1 0秒钟即可升至D4挡,达到5 5km/h。

(3)无论新手还是老手,都不许用"强制低挡"行驶,即将油门踩到底,汽车速度却跟不上;或在提前升挡过程中,油门踩得过猛。必须超车时,可加大油门用"强制低挡"行驶,但尽量要少用。

(4)开车时尽量用高速挡。另外,每个挡位都有个经济速度,1.3~ 1.6L低排量轿车速度为6 5km/h,中高档轿车速度为90km/h时最省 油。开车的时候尽量使用中等负荷,即发动机在2000 r/m i n左右工作, 此时属于稀合气状态。(5)开车要稳,不要急加速或急减速,尽量少使用急刹车。起步频繁、慢行、飚车都蒂燃油。P56

雾天行车安全

各种恶劣气候来说,最使驾驶员困扰的莫过于迷雾,因为在迷囊笼罩下行车,驾驶视线混浊模糊,可见度低,使驾驶员分不清东南西北,翻不出道路曲直。

驾驶员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容易疲劳甚至产生错觉,从而导致对行进中的障碍物和行人判断错误而发生车祸。因此,掌握雾中行车的特点及操作方法,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之一。

(1)雾天出车前,要认真检查车上的各种机件,特别是转向和制动系统,要灵敏有效。在行车时应将风挡玻璃和车灯玻璃揩擦干净,按规定搁开防雾灯、近光灯、前后小灯,示宽灯和尾灯,充分利用灯光提高能见度;看清前方道路、车辆及行人动态情况。

(2)雾天行车要与前车保持一定车距,必要时要加大距离。要沿路的 右侧行驶,但不能靠路边太近,以免车轮滑入田沟或与路边停放的车辆;行人及其他障碍物发生碰撞,同时也不要离路边太远,以免与前方来车相 撞。

(3)严格执行法定时速。遇风、雨、雾天能见度在3 0 m以内,机动车最 高时速不准超过20km/h,能见度在1 5m以内车速不得超过5km/h,能见 度在5 m以内应选择适当地点靠路边停车,并开亮前小灯和后尾灯,以引 起来往车辆、行人的注意。待大雾减退或能见度改善后再继续行驶。

(4)在没有设禁止鸣笛标志的路段,可以适当鸣喇叭,通过喇叭声跟 其他交通参与者交流信息,以引起其他车辆、行人足够的警觉。特别是听 到对方喇叭声,应鸣短声喇叭回答。对异常的鸣号要停车察看,谨防不测之祸。

(5)在雾天行车会车时,除相互鸣笛反应外,还需明、灭灯光示意,以免撞车。必要时可停车让对方来车通过后再行驶,以免在雾中对车辆横向 距离估计不足而发生车祸。

(6)雾天行车至交叉路口或弯道上时,最易发生事故。这是因为驾驶 员看不清交通信号和标志,甚至看不出是路口还是弯道,不易发觉横向来车。所以在认为到达交叉路口或弯道前,更应减慢车速,细心观察,安全礼让,谨慎行驶。

(7)执行紧急任务的车辆遇到浓密大雾时,可打开门窗玻璃。有条件的可派人在车前用手电筒灯光或口令引导行车。

(8)迷雾是由微小的水珠所组成,如果这些小水珠凝结在风窗玻璃上,会影响驾驶视线。因此在雾天行驶时,要开启雨刮器,刮去凝结在风P406

序言

几位老总开玩笑和我说:"杨教授现在成了电视台的侃车明星啦!"

我则欣慰地说:"老了,不行了,都这么一把年纪了,满脸都是五线谱,还当什么"星"啊。不过还好,老了老了才把自已一生所学的知识派上用场,也算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吧。"

我是1 9 6 1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留校任教三十载,先后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过七本有关汽车的专业书籍。在汽车象征着"级别和权力"的年代里,这些书也只能是"阳春白雪",很少有人问津。

自从上世纪末,尤其是近几年,汽车已经低下了它那高贵的头,进入到寻常百性的家中。但是,汽车毕竟是一部十分复杂的机器,是 一部集众多高科技技术于一体的庞然大物,很多人还不甚了解它,还 不能很好的驾驭它,以至于保养不当小毛病变大毛病、修车挨宰、驾 驶方法不当造成交通事故等现象经常发生。因此,在这汽车普及远远 快于汽车知识普及的年代里,我决心为尽快普及汽车知识尽一点力, 把所学的汽车知识献给中国的汽车时代。

2000年,深圳有线电视台设立"杨教授侃车"专栏。由此为开端,我先后担任深圳电视台"汽车先锋"栏目顾问、中央广播电台"华夏之 声车舞艳阳"栏目顾问、深圳市交通运输专家。这头衔一多,咨询的人也就多了,经常会有人问起有关汽车的驾驶与使用、汽车故障的诊 断和维修、如何延长汽车使用寿命、买什么样的车好、如何鉴别真假 配件等问题。于是在2 001年,将广大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整理成两本薄薄的、仅十余万字的小册子,命名为"杨教授侃车"。这两本小册 子虽然没有正式出版过,但是在深圳的广大汽车消费者中却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很多人建议我将这两本小册子尽快编成书正式出版,以便让更多的消费者从中受益。因此于2005年,在原"杨教授侃车"的基础上进行大量修改,并增加了很多实用内容,成为集汽车知识于一体、 洋洋六十余万字的汽车知识普及性读物。

给这本书起个什么名,才能反映书中的内容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有知识的普及性?

深圳市机动车服务管理分局蔡展强局长,深圳电视台徐赓华副经理和管天、海薇编导,易达汽车集团李华民总经理(车辆工程硕士,深圳市汽车经销商商会副会长,深圳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 海天出版社的编辑及众多关心本书出版的人士,都建议仍沿用"杨教 授侃车"一名。这是因为:

一、几年来,"杨教授侃车"经广大媒体的宣传和转载,在广大消费者的心目中已经有了"品牌"效应,影响很大,这个书名很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同。

二、"杨教授侃车"中的"杨教授"三字,代表着本书是出自专业学者之手,内容是科学的、严谨的。

三、"杨教授侃车"中的"侃车"二字,代表着本书的内容是普及性的,是写给老百性看的,是大众化的。

盛情难却,吾自欣然接受,就以《杨教授侃车》为书名吧!

值得一提的是,自1886年汽车问世以来,全世界共有3500多万人死于车祸,我国现在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达到11万人,居世界各国之首,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这与我国交通安全教育远远落后于汽车的普及有很大关系。为此,在书中特意增加"谨防汽车杀手"一章,旨在通过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强化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驾车的朋友经常翻阅本章,对安全行车肯定获益匪浅!

    杨万凯

2005年3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杨教授侃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万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73547
开本 16开
页数 5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2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图书小类
重量 0.7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U46
丛书名
印张 34.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26
152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