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间谍与战争--中国古代军事间谍简史
内容
编辑推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本书以中国古代战争历史为平台,沿循其发展脉络,追溯了中国古代间谍活动史,凸显了“知”与“战”之间的密切关系。此外,本书还从灿烂多彩的中国古代战争历史长河中,实事求是地勾勒和描绘出了一幅幅间谍斗争的斑斓画卷。

目录

前言:间谍鉴源及相关思辨/1

第一章 对史前间谍活动的追忆/1

一、间谍活动起源的理论之争/3

二、对中国史前社会的概略勾勒/5

三、中国史前战争实践中的间谍活动/8

第二章 夏代纷乱中的间谍实践/13

第三章 商代战争中的间谍实践/17

一、汤伐夏桀战争/19

二、商朝远征战争/22

第四章 西周时代战争中的间谍实践/23

一、武王伐纣/25

二、周公东征/27

第五章 春秋时代列国争霸中的间谍实践/29

一、齐国间谍实践/32

二、楚国间谍实践/34

三、晋国间谍实践/35

四、秦国间谍实践/37

五、郑国间谍实践/37

六、越国间谍实践/39

第六章 战国时期间谍实践/41

一、秦国间谍实践/43

二、齐国间谍实践/49

三、燕国间谍实践/51

四、赵国间谍实践/54

五、魏国间谍实践/56

六、韩国间谍实践/57

第七章 楚汉战争中的间谍实践/59

一、刘邦间取峣关/61

二、鸿门宴背后的间谍战/62

三、刘邦以间谋成汉中根据地/64

四、韩信以间“灭魏、破赵、平齐”/65

五、陈平间楚/68

六、未遂的离间谋略——项羽间信/70

第八章 西汉抗击匈奴战争中的间谍实践/71

一、敌情不辨反被敌间,巧使离间白登突围/73

二、陈稀叛乱,行间智平/75

三、马邑之伏,用间谋成/76

四、漠北战役,间谍先行/77

五、出使西域,秘搜敌情/78

第九章 东汉建国及抗匈奴战争中的间谍实践/79

一、少傅为间,邯郸大捷/81

二、洛阳决战,用间取胜/82

三、以夷间夷,布建谍网/83

第十章 三国时期战争中的间谍实践/85

一、官渡之战,许攸为间/87

二、赤壁一役,间谍交锋/89

三、荆州争夺,用间频频/91

四、周鲂诈降,曹休覆灭/95

五、法正、张松为间,力助刘备取蜀/96

六、埋深爬高,隐蕃间吴/98

第十一章 两晋时期战争中的间谍实践/101

一、间灭东吴/104

二、间破义军/105

三、石勒以间立国/106

四、祖逖北伐,积极行间/109

五、淝水之战,朱序为间/111

第十二章 南北朝时期战争中的间谍实践/113

一、韦孝宽用间,西魏、北周兴/115

二、血战虎牢关,间杀公孙表/119

三、刘宋王廷两次未遂的刺杀行动/119

四、肖衍用间,以梁代齐/121

五、围绕浮山堰的间谍斗争/122

六、尔朱天光间平万俟丑奴义军/123

七、杨坚离间,分化突厥/124

第十三章 隋朝时期战争中的间谍实践/127

一、间谍先行,吞并南陈/129

二、间擒杨钦,间收突厥/131

三、用间不成,丧师辱国/133

四、暗用胡商,刺探西域/135

第十四章 唐朝时期战争中的间谍实践/137

一、安兴贵为间,李渊收凉州/139

二、唐军巧用间,收复洛阳城/141

三、巧施离间计,智退突厥军/143

四、李靖巧用间,剿灭东突厥/144

五、远征高句丽,用间谋在先/146

六、裴行俭行间,西突厥平定/148

七、赳赳武夫,以间成谋/149

八、李想用间,生擒元济/151

九、用间后方,以图割据/153

十、仁厚用间,众敌皆平/155

第十五章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中的间谍实践/157

一、马景坚为间,李茂贞大败/159

二、晋梁互间,刺杀谋胜/161

三、契丹用间,全歼赵霸/162

四、范延光与石敬瑭的间谍攻守战/163

五、文徽用间,南唐灭闽/164

第十六章 宋辽金时期战争中的间谍实践/167

一、统一战争中的间谍实践/170

二、宋辽战争中的间谍战/176

三、宋西夏战争中的间谍斗争/183

四、宋金战争中的间谍争斗/190

五、镇压农民起义战争中的间谍实践/199

第十七章 元朝时期战争中的间谍实践/203

一、元宋间谍战/205

二、蒙古族内部的间谍斗争/209

三、镇压农民起义战争中的间谍战/211

四、对外扩张战争中的间谍工作/213

第十八章 朱明王朝时期战争中的间谍实践/217

一、群雄兼并战争中的间谍斗争/219

二、农民起义战争中的间谍斗争/229

三、平叛战争中的间谍实践/245

四、保卫国家战争中的间谍实践/261

五、用间反为敌所间,抗日援朝遇尴尬/272

第十九章 清朝时期战争中的间谍实践/275

一、入关前后与明军战争中的间谍实践/277

二、平息内乱战争中的间谍实践/290

三、收复台湾战争中的间谍实践/295

四、抗击沙俄入侵战争中的间谍实践/299

五、农民起义战争中的间谍实践/309

六、鸦片战争中的间谍实践/312

附录:中国古典间道选读/319

主要参考及引用书目/357

试读章节

(三)李斯用间

公元前247年,师从大儒荀况、饱学帝王之术的李斯离楚奔秦。后因郑国间谍事发,秦国上下掀起了反对外来之士的风波。已任秦国长史的李斯也在驱逐之列,他不甘因此而断送自己的前程,于是精心炮制了一篇文笔甚佳、流传后世的《谏逐客书》,以期打动秦王赢政。《谏逐客书》使赢政收回了成命,李斯也因此受到赢政更大的赏识。为了顺利实现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李斯为秦制定了武力征讨与间谍战相配合的战略。建议秦王在实施强大军事进攻的同时,在秘密战线上与“山东六国”角逐,以搜集其情报、干扰其决策、离间其君臣、铲除其才智之士。秦王赢政采纳了李斯的间谍战略,向“东方六国”秘密派遣许多间谍,让他们用珠宝金玉来收买六国中的权臣名士为己方内间,以搜集其国内及六国国际军事、政治、经济及外交情报,并离间各国君臣之间的关系。

齐为韩、赵、魏三国之后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齐国40余年不遭战火侵扰。如强齐全力以赴支持这三国抗秦,那么将严重阻碍秦一统天下的战争进程。于是,李斯便指使秦国间谍潜入齐国,以巨额钱财收买了齐国相国后胜为己方内间。后胜在齐王建周围成功编织了一个庞大的间谍网络,成功地影响了建的各项决策。后胜间谍网不仅为秦国提供了大量齐国内幕核心机密情报,而且还成功地使齐王建废除了原来的“合纵”战略,疏于整军备战,并整日沉浸于歌台舞榭所带来的欢愉。所以,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秦军在灭燕国后,在齐举国毫无抵抗的情况下,长驱直人齐都临淄,兵不血刃地攻下齐国。

公兀前251年,赵悼襄王即位。因听信谗言,拟以乐毅子乐乘来替代被秦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老将——廉颇。廉颇对此特别气愤,于是便出走至魏国大梁。秦军乘机向赵国发难,“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赵悼襄王于是便派使者赴魏“视廉颇尚可用否”。为了阻止廉颇重掌赵国军权,已为秦国收买为间谍的赵国大臣郭开在李斯的指挥下,“多予使者金,令毁之”。为显示自己尚可为国效力,廉颇在陪使者吃饭时竟“一饭斗半,肉十斤”,且饭后“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该使者当面连连夸奖,并表示返赵后将如实禀告赵悼襄王。按照秦间郭开的授意,这位使者向赵王报告:“廉颇虽老,饭量仍然很大。只不过才跟我坐了一会,就连上了三次茅厕。”“赵王以为老,遂不召”。郭开迅速将此重大情报报知秦国,秦王大喜,即令秦军抓紧攻舣。

P47-48

序言

战争是间谍的温床,间谍是战争的产儿,战争历来离不开用间,这是经中外战争史实反复证明且颠扑不破的真理。间谍活动是战争双方倾力角逐的重要方面和手段,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是战争谋略较量中最隐蔽、最神秘的领域,是任何样式的战争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国际间谍界公认为业内圣经的《孙子·用间》篇有云:“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每次血与火的冲突对抗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惊心动魄、波诡云谲的用间踪迹。可令人遗憾的是,翻开诸种版本的中国古代战争史,很难发现对用间行谍的正面描述,即使有也是只语片言地一笔带过。这可能是用间行谍有悖于讲求“堂堂之阵”的正统经学的缘故吧。用间行谍无异于鸡鸣狗盗式的诡诈与不义,如若从之而又公诸于世,岂不背叛“只做不说”的传统间谍观?于是乎,用间行谍俨然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中“被遗忘的领域”。

尽管如此,秉持史德的诸兵书、史传作者仍以种种方式冲破了传统间谍观的羁绊,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古代战争中用间行谍的案例。如《孙子·用间》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论述间谍理论的著作,它本身就是对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时期丰富多彩间谍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有“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之说。再如,唐代史学家杜佑花费35年心血所编著的《通典》,其中“间谍”篇就列举了从春秋到唐代的一些重大间谍案例,以说明间谍在军事斗争中的重大作用。而最值得称道的是清代朱逢甲先生所著的《间书》,该书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的中国古代间谍史书,它依照《孙子·用间》的理论体系,对中国上起夏代下迄明清的间谍活动进行了概略性的论述。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一些有志于中国古代间谍史研究的同志相继推出了《中国古代间谍史》、《中国古代用间百例》、《中国间谍全书》、《谍海风云四千年》、《中国古代间谍史话》等著作。但因编撰出发点不同,对间谍概念的认识与把握也不尽相同,所以成书内容出入较大。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间谍活动从一开始就是为战争服务的,要么是为谋取战争的胜利,要么是谋求减少甚至避免战争的危害。本书旨在依托中国古代战争历史平台,沿循其发展脉络,追溯中国古代间谍活动史,凸显“知”与“战”之密切关系,以有效反映及揭示出中国古代战争史传统撰写中“被遗忘的一面”,从灿烂多彩的中国古代战争历史长河中,实事求是地勾勒和描绘出一幅幅间谍斗争的斑斓画卷。本书行文力求做到简洁、准确及言简意赅。在保证史料编撰“客观、求实,,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为增加些许通俗性、可读性,本书对其中一些非关键素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渲染。

鉴古可以知今。“不知古今,匹夫之勇耳。”只有深刻地认识过去,才能理解现在所发生的一切,才有助于选择一条正确的前进道路。正如塞万提斯在其《堂·吉诃德》中所言:“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了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历史并不是一些人眼中的“老古董”,它本身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就是现实所需理论的根本渊源。它能够教人以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深邃目光来审视人类生存的时间与空间,而不至成为被眼前方寸之地所局限的庸碌之辈。因此,笔者希望能尽自己绵薄之力,能以自己的管孔之见来引发大家对间谍史学的理性思考,并给广大军事、外交、公安及国家安全等战线上的同志献上一部富有参考借鉴价值的间谍史学读物。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加之提笔忐忑,所以偏颇、错谬及不够精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作者

二OO五年七月十八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间谍与战争--中国古代军事间谍简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彦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099069
开本 32开
页数 3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9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1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