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本书精选最能代表朱自清艺术水平的散文77篇。他的散文篇幅短小,结构缜密,虚实相间,详略得当,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在有限的篇幅中营造了绚丽多姿的意境,给人以无穷的艺术魅力。
图书 | 朱自清散文精编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朱自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本书精选最能代表朱自清艺术水平的散文77篇。他的散文篇幅短小,结构缜密,虚实相间,详略得当,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在有限的篇幅中营造了绚丽多姿的意境,给人以无穷的艺术魅力。 内容推荐 朱自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本书精选最能代表朱自清艺术水平的散文77篇,其中《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 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亲切,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朱自清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目录 踪 迹 背 影 你 我 欧游杂记 伦敦杂记 集外散文 试读章节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922年3月28日 序言 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散文家。 在朱自清整个创作中,散文占主要位置。他先后结集出版的散文集有《背影》①、《你我》②、《欧游杂记》③、《伦敦杂记》④等,还有许多未结集的篇章。他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篇幅短小,结构缜密,虚实相间,详略得当,在有限的篇幅中营造了绚丽多姿的意境,给人以无穷的艺术魅力。杨振声曾对他的为人及早期散文有过知人论世的评价:“他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不缺乏风趣。对人对事对文章,他一切处理都是那么公允、妥当、恰到好处。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郁达夫在谈到朱自清散文的独特风格时,认为他的散文“贮着那一种诗意”。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这些评价都是十分公允的。 在编选工作过程中: 一、本书按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的顺序编排,未单独结集及未收入集子的作品均另设辑。 二、凡能找到出处的诗文,均标出。 三、为方便一般读者阅读和欣赏,有关注释力避繁琐,求简单明白。 编 者 2005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论》 他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不缺乏风趣。对人对事对文章,他一切处理都是那么公允、妥当、恰到好处。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 现代大学生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朱自清散文精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自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73549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74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3-06-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6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