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女子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中国一度空前强盛,在文化上也处于人类发展的佼佼者地位。开开科举、选贤士、重孝义、尊儒术,强盛的国力铸就文化的昌明,文化的昌明也要依赖教育来传承、稳固。就女子教育来说,虽然,在古代,女子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但一些女子自古就接受着形式不同的各式各样的教育。至清末,由于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和教会女学的日渐发展,以及西方教育制度对人们的启示,女学像一棵破土而出的鲜嫩小草般顽强地生长;此后,随着女子逐渐在小学、师范、中学、实业等学校教育制度方面取得了法定的地位,小学、大学和中学男女同校也相继得以实现。艰难曲折发展的女子教育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缩影。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地勾勒了从远古到20世纪中叶女子教育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分析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女子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影响女子教育的历史文化。全书既对女子教育的相关教材和通俗读物做了介绍,也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女子教育组织形式的特点,并展示了历代女子教育家及其女子教育思想绚丽多姿的画卷,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女子教育史的专著

目录

第一章 初具毛坯:先秦女子教育的发轫

第一节世道沧桑:从鼎盛到衰落

一、女性身份的飙升走高

二、女性影响的失落走低

三、女性在教育中的地位

第二节文化氛围:礼教与妇道

一、礼教的形成

二、妇道的滥觞

第三节家教范式:途径和方法

一、周室三母与教育

二、女童的鞠养与教育

三、女子出嫁后的教育

第四节孔子孟子:基调的谱成

一、孔子论女子教育

二、孟子论女子教育

第二章 涂打底色:秦汉女子教育的演进

第一节秦崇法与女子教育

第二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观的形成

一、“三纲五常”的面世

二、“三从四德”的登场

第三节女子家庭教育的实施

一、家庭女子教育

二、婚嫁及出嫁后的教育

三、汉代女子家庭教育的利弊

第四节女子道教教育

第五节两部女子教育经典

一、刘向的《列女传》

二、班昭及其《女诫》

第六节蔡文姬个案的研究

第三章 观念杂出:魏晋南北朝女子教育的繁茂

第一节女子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一、迭出不穷的才女

二、女子儒家经学的教育

三、女子“四德”的教育

四、女子孝顺的教育

五、女子书法、武功的教育

第二节女性导师传授生徒技艺

第三节张华必慎所感的胎教观

第四节范哗对女子道德的倡导

一、新女性——乐羊子妻

二、新继母——穆姜

第五节颜之推的女子教育主张

一、提倡早教

二、立身修德的教育内容

三、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四章 奔腾豪放:隋唐女子教育的拓展

第一节宫廷女子教育

第二节教坊梨园的艺术教育

一、教坊与梨园之设

二、女子的技艺教育

三、教坊梨园的影响

第三节女子教育的教科书

一、林林总总的女子教育教科书

二、经典教材《女孝经》

三、通俗教科书《女论语》

第四节孙思邈对胎教理论的开拓

一、孕妇所居环境的作用

二、饮食药物与胎教

三、孕妇宜做轻度劳动

第五章 改弦更张:宋元女子教育的转换

第六章 辗转反侧:明代女子教育的回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女子教育史/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贤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030427
开本 其他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8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76-09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0
15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