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发现丽江
内容
编辑推荐

20世纪即将过去的几年里,丽江在国内外的名声大振,有如平地惊雷激荡人们的耳膜,犹似烈焰腾空吸引众人的视线。人们在纷纷表示关注的同时也在纷纷探询,这究竟是为什么?探询的结论各式各样,其中流行较广,也明显不无几分嫉妒的看法是:丽江的名气是地震震出来的。

此言粗看有理,其实大谬。世界上发生过大地震的地方绝不止丽江,加上发生其他类型灾害的地方就更多,为什么能借以出名的却少而又少呢?中国有一句俗话:“打铁还要本身硬”,套用在一个地方出不出名的问题上就是“要出名也得有根基”。

丽江的根基何在?请看本书丽江之发现。

内容推荐

丽江的奇山异水如玉龙山、老君山、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泸沽湖等,都可以称得上世界奇观,本书中将有较为详尽的介绍。奇异的文化风俗如世界上惟一活着的东巴象形文字、驰誉中外的纳西古乐、男不娶女不嫁的摩梭阿注婚等,同样也要在本书中加以介绍。在国内外知名度极高、影响力极大的丽江,仍然有待于你的发现——发现她独特而巨大的价值和魅力,发现她给你的种种启发和愉悦。不看丽江,不解丽江,对今天衣食无忧的人而言,真的是太没面子了!

目录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丽江(代前言)

漫话丽江文化

北半球最南端的雪山——玉龙山

丽江古城人间天堂

声名远播的纳西古乐

万里长江第一湾

惊天动地虎跳峡

天造地设宝山石城

滇省众山之祖——老君山

高原明珠拉市海

人间仙境泸沽湖

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洛克和顾彼得的丽江情结

情死之都——玉龙第三国

试读章节

丽江能同时戴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这两顶耀眼的桂冠,足见其文化底蕴的深厚。要全面准确地认识和了解丽江,就不能不对丽江的文化作一番认真的审视,看看她到底有哪些特点,在丽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应该说一下最能体现丽江文化独特性的纳西东巴文化。东巴文化是纳西族自创的一种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以纳西东巴象形文字书写的大量东巴经书,以及东巴绘画、东巴舞蹈、东巴音乐,还有就是为东巴专用的各种服饰、器皿、纸、墨等实物,换言之,就是以东巴教为核心的图、文、舞、乐和其他物品共同承载的具有纳西族民族特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称。显然,它是由纳西族独创、也是为纳西族独享的,只不过从上个世纪开始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出于学术和商业的双重目的,研究和应用它的人日益增多,可以说遍布全中国和全世界。东巴文化的主体是东巴教,东巴教的得名在于它的祭司被称为“东巴”。东巴并不以专职从事宗教活动为生,仍然要与普通人一样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仅仅在业余时间根据需要使用东巴的纸张、笔墨和东巴象形文字书写东巴经卷,研读东巴经书,主持东巴教中祭天、祭“署”、祭祖、祭神、除秽禳灾祛病等各种祭祀活动。东巴教没有自己的教堂寺庙,活动场所均在自然界及民间,与百姓生活联系极为紧密,具有很强的世俗性。东巴经书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堪称纳西族的大百科全书。从本民族刨世纪的神话传说,到迂徙、征战的历史;从对原始狩猎、游牧活动的描述,到农耕文明的产生;从群婚制的状态,到对偶婚再到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从私有制的出现,到阶级分化的形成;文学艺术中有神话、故事、诗歌、谚语、音乐、绘画,甚至还有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古老也是最独特的图画象形文字舞谱;生产生活知识中有理、工、农、医、商贸、军事、天文、历法、交通、建筑等等,涉及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哲学、语言文字学、文学、美学等自然和社会科学的数十个学科,加上数以干种的东巴祭祀仪式的程序描述,可以说东巴经书的浩繁程度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像。放眼整个世界,我们也很难再找到一个小小的民族能够像纳西族这样用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字(而且还是象形文字)将本民族从古到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都加以整理记载,由此而形成多达2万余部的古章典籍。仅从这一点来说就能看出纳西族超凡的民族凝聚力和刨造力。其实,要说起来仅仅东巴象形文字本身就已经是一项了不起的刨造,这种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语称为“斯究鲁究”,意思是“留在石片木片上的记号”,简单说就是“木石之痕”。其主要用途在于书写东巴经书,所以又常被称作“东巴字”。东巴字的基本字数不多,只有2000多个,跟汉字之间并不能形成一一对直关系,因而在记录表述事物时只能以一种“跳跃式”的组合方式来表达。打个比方说,可以把东巴图画象形文字中的3个基本字——一个流泪的人,一条狗,一段路——组合起来,要表达的意思用汉字书写出来就是“一个人走在路上碰到了一条狗,吓得哭了起来”,3个东巴字就对应了19个汉字(还不算标点符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东巴文字的表达方式留给读者的想像和发挥的空间是很大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部东巴经书,一个功底较浅的小东巴可能花半个小时就诵读完了,而一个功底深厚的老东巴则可能会诵读上几个小时甚至一天半天。水平越高的东巴诵读一部东巴经书的时间越长,这种现象不但很有趣,也给东巴之间相互比试功夫“评定等级”提供了可资操作的依据,比其他民族靠“专家”评定别人的水平高低要可靠可信得多——至少在主观上不给“专家”以有意抬高或贬低别人的机会。P2-3

序言

20世纪即将过去的几年里,丽江在国内外的名声大振,有如平地惊雷激荡人们的耳膜,犹似烈焰腾空吸引众人的视线。人们在纷纷表示关注的同时也在纷纷探询,这究竟是为什么?探询的结论各式各样,其中流行较广,也明显不无几分嫉妒的看法是:丽江的名气是地震震出来的。

此言粗看有理,其实大谬。世界上发生过大地震的地方绝不止丽江,加上发生其他类型灾害的地方就更多,为什么能借以出名的却少而又少呢?中国有一句俗话:“打铁还要本身硬”,套用在一个地方出不出名的问题上就是“要出名也得有根基”。

丽江的根基何在?

这个问题要回答得完全而又准确很难,哪怕成立一个专门的课题组,调查研究上三年五载拿出的成果也还得留给历史去检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成就丽江超常名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丽江的奇山奇水奇人奇事和奇异的文化风俗实在是太多太多。人们惊羡之余,自然要去传播和议论;传播议论的人多了,当然就会名声大振。

丽江的奇山异水如玉龙山、老君山、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泸沽湖等,都可以称得上世界奇观,本书中将有较为详尽的介绍。

丽江的奇人也多,除了鬼才宣科差不多世人皆知外,还有王丕震,在古稀之年花十余年时间写作出版长篇小说百余部,这样的奇人奇事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还有和士秀,一个普通乡间医生也会成为国外多家流行杂志的封面人物;还有和志刚,从小失去双臂的残疾人竟会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书法家,获得的金奖银奖一大摞……如果说这些都还只是村野之人布衣之士不足为道的话,那么中国人民最崇拜最敬仰最信赖最热爱的革命领袖毛泽东,经考证其祖辈也是从丽江的永胜迁往湖南的。没有永胜这一支“毛家”,新中国的缔造者就只好“另选高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历史也将被重新改写。

丽江的奇物也奇到了家,据说全世界仅有三个湖泊能天然生长极富营养的螺旋藻,丽江永胜程海就是其中之一,而且程海目前已是世界最大的螺旋藻干粉生产基地。

奇异的文化风俗如世界上惟一活着的东巴象形文字、驰誉中外的纳西古乐、男不娶女不嫁的摩梭阿注婚等,同样也要在本书中加以介绍。

在丽江,只要你用心去发现,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奇特之处,这里不妨举两例来证明:

例一,据天文学家介绍,世界上最佳的天文观测点不超过10个,而且大多在南半球。因为天文观测对大气的纯净度、气流的平稳度、无月夜的晴天数以及离城市较近、有利于解决交通通讯等基本条件,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避开城市灯光的影响等等,可以说对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环境的要求都非常的严格,所以找一个理想的天文学观测点是十分困难的。但丽江的高美古各方面的条件都可以达到最佳,建成天文台后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最理想的观测点之一,够神奇的吧!

例二,作为英语世界里人间仙境代名词的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最早见于美籍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所著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书中描写在中国西南汉藏结合部群山环抱的山谷里有个充满和平、安宁与幸福的乐园,整个自然与人类社会都是一派和谐、祥和与宁静。随着小说改编成电影,香格里拉一词很快风靡全球。香格里拉的原型地究竟何在,从希尔顿描写的特征看:1.有一座金字塔般的雪山冰峰;2.汉藏文化交融;3.月光在冰峰上映照呈蓝色,俗称“蓝月亮”;4.村庄里的小河边是一些玩具般的小木屋,杨柳轻拂点缀着河边的小茶馆;5.姑舅通婚;6.儒、释、道、基督等多教并存。应该说滇川藏三省区具备这些特征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的地方有很多,但同时具备的只有丽江。最关键的是,小说作者希尔顿并没有到过中国,他的灵感和素材从哪里来呢?翻一翻1924年至1935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就知道,正是这期间,《国家地理》上发表了大量洛克在丽江考察所得的文字和图片;在一张洛克拍摄的丽江玉龙雪山甘海子的照片上,甚至直接标上了“Shangri—La”的字样,这“香格里拉”究竟从何而来难道还不清楚吗?与其相对应的是,民国时期出版的地图上就在丽江范围内标出了“香格里”的地名。

因为丽江有这么多的“奇”,所以我们郑重主张:有条件到丽江的,不妨来作一番实地考察;由于各种原因限制不能来的,就读一读这本书,消遣之余会对丽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免得别人再说丽江时自己仍然一无所知。这本书要告诉你的都是真实的丽江,尽管作者搜集的资料有限,分析思考能力有限,文字表达能力也有限,但态度却绝对是认真负责的和热情诚恳的。这一点应该很重要,你说呢?

行文至此,我们可为《发现丽江》作一个简单的注释:在国内外知名度极高、影响力极大的丽江,仍然有待于你的发现——发现她独特而巨大的价值和魅力,发现她给你的种种启发和愉悦。不看丽江,不解丽江,对今天衣食无忧的人而言,真的是太没面子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发现丽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闫文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734012
开本 32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7.42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15
13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