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文本与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探讨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生成的深层文化逻辑。古代士人阶层的乌托邦理想与社会政治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决定着中国古代诗学、特别是儒家诗学之基本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中国古代士人那里,凡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精神追求都可以在诗学或审美的世界中得到实现。为了梳理这种诗学观念对社会政治理想的置换过程,本书在学理层面上扼要地探讨了诗学与子学、经学、玄学、道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还对“文”与“道”、“情性”与“意”、“自然”与“丽”等几对重要诗学范畴的含义及其历史演变进行辨析,力求从诗学观念、诗学范畴、文学实践三个层面对中国古代那种一以贯之的诗学的意义生成模式予以揭示。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探讨中国古代诗学观念形成的深层意义结构。"上编"梳理了中国古代几种主要学术思想对诗学观念的影响作用,主要包括先秦子学(主要是儒道两家)之学术旨趣对诗学观念的决定性作用影响、两汉经学的基本精神在诗学观念中的表现、魏晋玄学的价值取向与诗学观念的紧密联系以及宋代道学对诗学的影响等。在这里这些学术思想虽然是被作为文化语境来看待的,但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它们的一些独到的体会。"中编"分析几对具有核心意义的诗学范畴,即文与道、自然与丽、情性与意。主要是揭示这些诗学范畴形成的文化逻辑以及其中隐含的文化意蕴。"下编"具体解读若干诗歌和小说文本,目的是揭示古代诗学观念以及与之伴随的文化意蕴是如何呈现于具体的文学作品中的。可以说为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目录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童庆炳/1

绪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意义

——对一种恰当的阐释态度的探寻

一当前古代文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二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何在?/7

三走向文化诗学/11

上编  观念分析

第一章子学时代的诗学观念

一文化话语权力的转移/23

二处于主体与功能之间的士人阶层/27

三子学时代文化意义的生成模式/34

四诸子之学的几种基本价值取向/38

五子学时代的诗学观念(上)/54

六子学时代的诗学观念(下)/59

第二章 经学与汉代诗学

一汉代士人社会境遇的改变/69

二汉代统治者对士人阶层的态度/71

三汉代士人两面性的文化策略/73

四汉代经学旨趣/78

五经学语境中的诗学观念/83

第三章玄学话语向诗学话语的转换

一魏晋六朝士族文人心态/90

二 魏晋玄学之基本旨趣/95

三 玄学语境中的诗学观念/111

第四章道学与诗学

一“体用”论的阐释模式/118

二“体用”论模式在诗学上的运用/123

三诗文审美特性的把握/126

四两种意义生成模式之关系/132

中编   范畴分析

第五章“文”与“道”

一“文”之内涵的历史演变及其所表征的文化意义/143

二 关于“文”与“道”之关系的思想的历史演变/148

第六章“自然”与“丽”

一“自然”作为一种诗的风格与境界/160

二“自然”作为一种人生理想/164

三“自然”范畴的认识论内涵/168

四“丽”范畴的含义及其演变/173

第七章“情性”与“意”

一“情性”内涵辨析/177

二“吟咏情性”所负载的诗学本体论观点/180

三“以意为主”与宋代诗学本体论的基本倾向/182

四“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的比较/184

五两大诗学本体论观点产生的原因/187

下编  文本分析

第八章诗人言愁,所愁何事

——魏晋之际若干诗歌的文本意义与文化意蕴

一引言:如何进入诗歌文本/193

二 对“建安”时期几首诗歌文本意义与文化意蕴的分析/195

三对几首“正始”诗歌的文本分析/197

四余论/200

第九章 心中之景与眼中之景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之比较

一对若干陶诗的文本分析/202

二对几首谢诗的文本分析/205

三陶诗、谢诗的主要差异及其文化原因/207

第十章 宋诗与唐诗究竟何异

——尝试一种文本分析

一小引/214

二 通过对李白与苏轼诗歌的文本分析看唐诗与宋诗之异/215

三杜甫与黄庭坚诗歌文本的比较分析/218

四唐诗、宋诗相异之文化原因/221、

五结语/221

第十一章 宋词的兴起与宋代士人人格结构之关系

一词之兴起与士人新型文化人格/225

二 对北宋中期几位重要政治人物词作的文本分析/228

三词对于宋代士人特意义/231、

四豪放词出现的文化意义/234

五元曲的解构功能/237

第十二章 《水浒传》的文本结构与文化意蕴

一《水浒传》的意义生成模式/241

二重建文化历史语境的意义生成模式/244

三回到文本世界/247

第十三章 在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

一《三国演义》文本意义的生成机制/251、

二重建文化历史语境中的意义生成模式/253

三在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255

第十四章 《西游记》的文本分析

一文本的意义结构剖析/260

二换一个角度看/264

三重建文化语境/264

四回到文本世界/266

第十五章 《红楼梦》文本意义及其生成模式

一《红楼梦》的文本因素及其关系维度/271

二《红楼梦》的文化语境分析/273

三在文本与文化语境之间/276

四第二个文本意义的生成模式/278

后记/28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文本与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春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94068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8
15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