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彩色插图本)/名家名译
内容
编辑推荐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内容推荐

海伦·凯勒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被誉为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最著名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视光明,关爱人生、关爱他人。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一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海伦·凯勒也因此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

目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I

 Ⅱ

 Ⅲ

 Ⅳ

我的人生故事

 序 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试读章节

        第五章

我记得1887年夏天我的灵魂突然被唤醒后的许多事情。我不干别的,只是用手探索,学会摸到的每一样东西的名字。接触的东西越多,越多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我和其余世界之间的快乐自信的亲切感就越强烈。

当雏菊和毛莨开花的时候,沙利文小姐牵着我的手走过人们正在准备播种的田野,来到田纳西河的岸边。在那儿,坐在温暖的草地上,她开始给我上关于大自然的恩惠的课。我懂得了太阳和雨水如何使每一棵悦目又能够当作食物的树从地里长出来,鸟儿是如何筑巢、在大地上生活繁衍,松鼠、鹿、狮子和其他生物是如何寻找食物和栖身之处的。随着我对事物的知识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快乐。早在我学会算术或形容地球的形状之前,沙利文小姐已经教会了我在芬芳的小树林中、在每一片草叶中以及在我小妹妹手上的曲线和浅窝中寻找到美。她把我最早的思想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使我感到“鸟儿和鲜花和我是快乐的平等伙伴”。

但是大约在这个时候,我经历了一件事,使我明白大自然并不总是仁慈的。有一天,老师和我长时间漫步后正在回家的路上。早上天气很好,但是当我们最后掉头回家的时候,已经开始闷热起来了。有两三次我们在路边树下停下来休息,最后一次是停在离家不远的一株野樱桃树下。树阴令人十分惬意,树又很容易爬,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爬到树权上坐下。树上非常凉快,沙利文小姐建议我们在那儿吃午餐。我答应在她回家去取午餐的时候不乱动。

突然树的上空发生了变化。空气里没有了太阳的温暖。我知道天空变黑了,因为对我来说意味着光明的热度全都从大气中消失了。从地里发出了一股奇怪的气味。我熟悉这种气味,雷雨到来之前总有这种气味。一阵无名的恐惧攫住了我的心,我感到极度地孤独,和朋友及牢实的大地分开了。无边的浩瀚和巨大的未知事物包围了我。我一动不动地期待着,一阵令人胆寒的恐惧袭过我的全身。我盼望老师回来,但是尤其想从树上下来。

在片刻不祥的沉寂后,树叶剧烈地抖动起来。一阵震颤传遍树的全身,刮起一股大风,要不是我拼死抱住树枝,很可能就被刮下树来了。大树摇晃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细枝被折断,在我四周如阵雨般落下。我产生了强烈的往下跳的冲动,但是恐惧牢牢地抓住我。我蜷伏在树权上,树枝在我四周猛烈抽动。我感到时而传来断断续续的不和谐的什么,好像有什么重东西落下,震动传上来,直传到我坐着的那个树枝上。我的担心被刺激到了最高度。正当我认为树和我会一起倒下来的时候,老师抓住了我的手,把我扶了下来。我紧抱着她,感到脚又一次踩在了土地上,高兴得发抖。我学到了新的一课——大自然“向她的儿女公开开战,在最温柔的触摸下掩藏着最危险的利爪”。

经历了这次事情之后,我很久都没有再爬树。想一想都会使我充满了恐惧。最后使我克服害怕心理的是繁花满枝的金合欢树那醉人的清香的诱惑。一个美丽的春天的早晨,我独自在花园凉亭里读书,逐渐意识到空气中有一股好闻的淡淡的香气。我突然跳起身来,本能地伸出了手。春之精灵似乎穿过了凉亭。“是什么东西?”我问道,立刻我辨出了金合欢花的香气。我摸索着走到了花园的尽头,我知道金合欢树长在篱笆旁边小路拐弯的地方。不错,那棵树就在那儿,在温暖的阳光下微微颤动,开满花朵的树枝几乎垂到了长长的草上。世界上可曾有过如此美轮美奂的东西吗?它那娇柔的花朵会在任何一点尘世的触摸前退缩,仿佛一棵天堂之树被移植到了人间。我穿过阵雨般落下的花瓣走到巨大的树干前,有一分钟的时问站在那儿拿不定主意。后来我把脚放在叉开的树枝间的空处,攀到树上。抓住不掉下来挺困难的,因为树枝很粗,树皮弄疼了我的手。但是我有种在做某件不寻常和奇妙的事情的愉悦感觉,因此我不断往上爬,直爬到一个小小的坐处,什么人在很久前在这里做了一个坐的地方,时间久得已经和树长成一体了。我在那儿坐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感觉像一个在一片玫瑰色云朵上的仙女。从那以后,我在我的天堂树上度过了许多幸福的时光,进行美丽的遐想,做着璀璨的梦。

P41-42

序言

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我能够用英语阅读原著后,我读到了海伦·凯勒的自传。这个又聋又盲的女孩用自己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在老师沙利文女士的帮助下,打破了无边的黑暗和死寂,掌握了书面语言后又学会了说话,并进而学会了法语、德语和拉丁语,和耳聪目明的女子一起从顶级的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学院毕业。她身处逆境时的奋争和取得的成就打动了年轻的我,使她的名字深印在了我的心中。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不久自己的生活中也会出现坎坷和阴霾,更没有想到海伦·凯勒那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会在冥冥中鼓舞和激励着我。50年后重读并翻译《我的人生故事》,激动和感动依然,感受却更为深刻。一个涉世不深的女孩会漏过的许多东西,今天却具有了别样的重要意义。凯勒不屈服于命运的不公,也不怨天尤人。她接受了命运的挑战。一个既看不见又听不见的人的世界是一个封闭的世界,但是她以永不言败的精神,坚持按正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决不因残疾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她意识到,为达到目的,她需要付出多于常人无数倍的努力,于是她一步步地走、一点点地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她取得杰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我的人生故事》清楚地反映出了这一点,这也是对读者打动最深的一点。但是这次重新思考凯勒的一生,我在她的成功中除了读到她个人的努力外,还读到了大量的社会关注,具体表现在人们对她的无比关爱和照顾之中。从当时的名作家名诗人,到致力于盲聋儿童教育的专家,到家人朋友,到社会名流,都把这个小姑娘放在心上。旅行时想着给她寄去美丽的贝壳,参观博物馆时给予她触摸一些展品的机会,收到她的信后给她回信,在交往中和她进行平等的对话,带她游玩时耐心地为她描述诸如尼亚加拉大瀑布这样几乎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壮观景象,她需要帮助时向她伸出可以依靠的臂膀。沙利文小姐更是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教育帮助凯勒、使她的生命价值获得了最大的实现的事业。如果一个正常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社会的关爱的话,一个残疾人就更是如此了。对残疾人关爱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个体的素质。如果没有了社会的支持,凯勒就是再努力,恐怕也不会取得这样的成就;有了社会的支持,如果没有凯勒自己的努力,她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成就。对于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两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冰霜王”事件早年几乎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这次重读却震撼了我。一个12岁的盲聋姑娘,给自己敬爱的珀金斯盲人学院的阿纳诺斯先生写了一个故事作为生日礼物,阿纳诺斯先生将故事登在了学院的一份报道中。有人发现“冰霜王”和坎贝小姐早已发表的“冰霜仙子”雷同,认为前者抄袭了后者。为了调查此事,珀金斯学院甚至组织了由学院官员和教师组成的调查庭,12岁的盲聋小姑娘被带到庭上回答问题。此后,为了对凯勒负责,沙利文小姐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一直追溯到四年前她休假期间,友人霍普金斯太太可能给8岁的凯勒读过坎贝小姐所写的故事。当时的凯勒对故事没有多大的印象,但故事中抒情的语言却留在了她的脑海里,几年以后当她开始学着写东西的时候,这些语句从她的笔尖流淌了出来。当我读到凯勒对这个事件的叙述的时候,感到对这个12岁的孩子是否抄袭的调查几近残酷。毕竟她只有12岁,并没有真的有意识地去抄袭,再说也不是她本人去投的稿,为什么成年人要这么较真呢?在珀金斯学院进行调查的同时,许多朋友向凯勒表示了对她的信任,就连坎贝小姐本人在得知此事后也专门给凯勒写信,说相信她“有朝一日会写出出自你自己的脑海的伟大故事,它会给许多人以安慰和帮助”。这件事在凯勒心中造成了伤害,她在自传中说,后来即使是给母亲写信都会突然感到恐惧,问自己写下的句子是否在书中读到过;但是她同时也认为这件事“在我的生活和教育中很重要”。尽管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种较真几近残酷,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我也深深感到这种较真的可贵。任何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的建立都离不开这种较真的精神。这种较真和以坎贝小姐为代表的鼓励和安慰的结合才能培养出一代代具有铮铮风骨的英才。虽然12岁的凯勒并没有有意识地去抄袭坎贝小姐的作品,虽然当时的调查伤害了她,但是人格诚信的重要却从此深烙在了她的心灵之中,使她一生受用不尽。

在翻译凯勒自传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忘记她的生理缺陷。她使用“看到”、“听见”这样的字眼,她对景色的描绘充满了光感、色调感和音韵感。传记中对在海上遇到风暴和在铁路桥上遇到火车的惊险状况的描述之生动,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个盲聋人之笔。她对音乐和艺术的看法,对音乐家和艺术家作品的评论会让你忘记她其实从来没有听到过音乐、从来没有看到过绘画。她的知识来自大量的阅读,来自人们向她描述的现实世界,也来自她和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凯勒以此为依据构筑起了自己丰富的想象世界,用自己读到和听到的文字来作为表现她想象中的世界的工具。她的这个世界是博大的,因为丰富和陶冶了她的精神和心灵的是古往今来的经典名著。这些从古希腊罗马哲人到欧洲大师的作品,在岁月和历史的积淀后成为了人类精神传承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凯勒终身与大师为伴,培养了她犀利的心智、独立的见解、高尚的情操、乐观坦诚的心胸和对人的关爱同情。完成自己的生活故事时的凯勒不过二十出头,但是从她矢志不渝的奋斗和追求中,读者可以预见海伦·凯勒的生命定会焕发出无比灿烂的光辉。

书评(媒体评论)

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豪与羞愧的名字,她应该得到永世流传,以对我们的生命给予最必要的提醒。

——梅特林克夫人

海伦·凯勒被评为20世纪美国的十大偶像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本书是伟大的经历和平凡的故事的完美结合。海伦·凯勒堪称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

——美国《时代周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彩色插图本)/名家名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伦·凯勒
译者 王家湘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35300
开本 32开
页数 1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533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