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枝明、胡杨编著的《寻觅失踪的生命》可谓以管窥天,择其主要,通过地球上的几次生命大爆炸、进化和灭绝事件,来向青少年朋友们展示生物是如何从水中到了陆地,又由陆地飞向了天空的演化过程。我们今天知道的所有这一切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有些是得到科学验证的,有些却是推测和假说,正等待着人们进一步地去发现、验证,相信一位善于思考的青少年朋友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图书 | 寻觅失踪的生命/看不见的科学世界 |
内容 | 编辑推荐 董枝明、胡杨编著的《寻觅失踪的生命》可谓以管窥天,择其主要,通过地球上的几次生命大爆炸、进化和灭绝事件,来向青少年朋友们展示生物是如何从水中到了陆地,又由陆地飞向了天空的演化过程。我们今天知道的所有这一切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有些是得到科学验证的,有些却是推测和假说,正等待着人们进一步地去发现、验证,相信一位善于思考的青少年朋友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内容推荐 董枝明、胡杨编著的《寻觅失踪的生命》通过史前生命的遗迹——化石,来为青少年朋友们展现出一幅幅地球曾经生机盎然的,而现今已经灭绝了的生命画卷,以了解地球生命的过去,并展望未来。《寻觅失踪的生命》可谓以管窥天,择其主要,通过地球上的几次生命大爆炸、进化和灭绝事件,来向青少年朋友们展示生物是如何从水中到了陆地,又由陆地飞向了天空的演化过程。 目录 一 历史的时钟 岩石里的“文字” 难得的机遇 记录地球沧桑变迁的“史书” 地球上生命的年轮 放射性的魅力 二 生命的起源 生命是什么 生命自生论说 生命宇生论说 地球生命的诞生 病毒发现的启示 马古利斯的理论 三 藻类统治的世界 叠层石——最古老的生命遗迹 原核生物的繁荣 藻类世界的风采 真核生物的诞生和发展 伊迪卡拉生物群 四 生机勃勃的大陆 陆地植物的起源 最早的登陆植物 陆地植物的演化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五 生命大爆发 动物开始登场 达尔文遇到的挑战 20世纪古生物学最惊人的发现 六 鱼类的时代 脊椎动物的出现 消失了的甲胄鱼 颌的形成 竞争的胜利者 七 四足类的起源 海洋中的排挤与大陆上的诱惑 登陆前的准备 谁是成功的登陆者 八 恐龙的王朝 恐龙的祖先 高智商的恐龙 地球的主宰者 盔甲战士鸟臀类恐龙 “恐龙的文艺复兴” 伟大的历史足印 恐龙蛋的故事 九 改天换地的大灭绝 “恐人”出现过吗 神秘的K/T界线 小行星撞击的有力证据 渐进灭绝论者的理论 环境灾变的恶果 十 鸟类的祖先 大自然的骄子——鸟 始祖鸟的发现 始祖鸟引发的风波 鸟是恐龙的后代吗 赫曼的学说 鳄类起源假说 争论远没有结束 辽西北票鸟类的摇篮 十一 人类登场 南方古猿的出现 人类黎明时代的到来 谁是地球未来的主人 试读章节 一、历史的时钟 岩石里的“文字” 如果我们把地球上沉积的岩石比作一本史书,那一层层的岩层就好像是书中一张一张的书页,而化石呢,就成了岩层里的“文字”,它记载着地球的历史和地球生命进化的信息。古生物学就是科学家们寻找、研读这些“文字”,了解消失了的生命的一门科学。科学家们把这些化石“文字”按地质年代和生物种类编撰出来,就形成了一部宏伟的著作。研读这部著作,我们就可以知道亿万年前生灵们一幕幕悲壮兴衰的历史,了解一部地球生命演化的故事。下面让我们先从化石说起吧! 化石这个词最初是由德国采矿工程师乔里·鲍尔在16世纪初提出来的,它原来的意思是“地下采掘出的石块,土里出来的物品”。后来化石被专门用来指“在地球生命进化的历史中,随着时间的变化保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如动物的骨骼、牙齿,植物的根、茎、叶)、生物遗物(如动物的蛋、粪便、胃石)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如皮肤印痕、足迹)等变成的石头。它们虽然变成了石头,但它们还保持着原来动物或植物的某些痕迹,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这块石头是由什么变来的,这种石头就是化石。 那么,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呢?在通常情况下,变成化石的大多数是生物遗体的硬体部分,硬体部分变成化石要经过石化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许多人觉得很奇怪,怎么动物的骨头会变成了石头呢?尽管石化作用非常复杂,但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现在我们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咸鸡蛋是人人熟悉的食品。新鲜的鸡蛋是不咸的,可是把鸡蛋浸在盐水里,腌上几个星期后,鸡蛋就会变咸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盐水中含有盐分子,盐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而进入鸡蛋内,因此鲜鸡蛋就逐渐变成了成鸡蛋。盐分子进入鸡蛋的多少与温度、压力、盐水的浓度有关。假如一个鸡蛋在盐水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把它腌上千百年之久,这个蛋还是一个咸鸡蛋吗?不会,这时候它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与化石相似的东西,也可以把它叫做“化石蛋”了。尽管化石蛋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可里面的物质却不相同了,原来的蛋白、蛋黄已被无机盐类所代替和填充,蛋壳里也充满了无机盐类。恐龙化石的形成与上述腌咸鸡蛋的方式相似。假如在7000多万年以前,一条恐龙的遗体偶然被埋在地下,没有被破坏,也没有受到细菌的分解,地下含有丰富的地下水,水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类,这些无机盐就是我们用壶烧水时在壶底沉淀下来的水碱,它们多是碳酸钙。这些无机盐分子逐渐代替和置换了原来的有机质,经过漫长的岁月,这条恐龙就变成了化石。科学家们把这个过程称为石化作用。这个取代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但有时候却能够完全翔实地发生,形成的骨骼化石保存着与原来非常相似的形状。有的还保存了细微的构造,如恐龙蛋蛋壳中的微细气管通道、蛋壳的细胞层等都能体现出来。有些动物的形迹,例如恐龙行走留下的足迹、蠕虫爬行的痕迹印模、昆虫的翼膜、鸟类的羽毛等也能形成化石。甚至动物生前制造的“建筑物”,例如恐龙的巢穴、蠕虫居住的管孔等,均可以形成遗迹化石。所有这些东西正是古生物学科学家们要寻找和研究的对象。 难得的机遇 动物、植物死后,它们的遗体常常被微生物分解,被肉食动物肢解,被温度、水流、风力摧毁。生物死后遗体能被保存下来确实十分不容易,一般是要快速地被埋藏,才能有机会形成化石。然而,快速埋藏起来的动植物遗体,并不能确保其一定能形成化石。这还需要遗体的泥沙层必须不被风力、流水等毁掉,而且需要保存上百万年之久,这样才有可能缓慢地形成岩石。 P1-4 序言 30多亿年前,最简单的生命在地球上诞生了,从此,生命的演变进化也就开始了。这个演变进化过程时快时慢,生命经历着风风雨雨,不停地向前发展着,点缀在生命演化彩带上的是,简单的生命一步一步地演变出了今日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对于生命演变进化的了解,现在人们正在摆脱过去的看法,人们不再把地球看做是一个死的球体。“地球是活的!”这一崭新的观点正在影响着人们。大气、岩石、水与生物共生,即天(大气圈)、地(水圈,岩石圈)、生(生物圈)互动平衡,共同造就出了宇宙苍穹中的蓝色星球——地球,我们人类的家园。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关注着地球上的生命,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想了解它们的起源,寻觅它们演化的踪迹,展望生命的未来。自人类文明开始以来,有关这些就使人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猜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人们使用了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手段,做了种种的推测。在各种方法中,最简捷、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古生物学。古生物学就是研究化石的一门科学。古生物化石是了解逝去生命的最好的物证,青少年朋友们今天看到的栩栩如生的恐龙,就是科学家们研究化石的结果,化石是人们寻觅失踪生命最得力的助手。在生命的历史长河中,千姿百态的生物在不断地更替着,它们中的一些灭绝了,而另外一些又诞生了。如果没有化石,人类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远古神秘的生物世界。科学家们在寻找化石、挖掘化石、研究化石,他们使逝去了的生命恢复了本来的面目,谱写了一部部生命激流的进行曲。 本书通过史前生命的遗迹——化石,来为青少年朋友们展现出一幅幅地球曾经生机盎然的,而现今已经灭绝了的生命画卷,以了解地球生命的过去,并展望未来。本书可谓以管窥天,择其主要,通过地球上的几次生命大爆炸、进化和灭绝事件,来向青少年朋友们展示生物是如何从水中到了陆地,又由陆地飞向了天空的演化过程。我们今天知道的所有这一切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有些是得到科学验证的,有些却是推测和假说,正等待着人们进一步地去发现、验证,相信一位善于思考的青少年朋友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董枝明 2001年8月于北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寻觅失踪的生命/看不见的科学世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董枝明//胡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75517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10-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230 |
宽 | 152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