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应该知道的欧洲史(插图珍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欧洲,位于欧亚大陆的西北角,就像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半岛,但是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欧洲人在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光辉成就。它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无可更替的深远影响。本书以公允和批判的眼光,讲述了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光荣与耻辱、中兴与败落,并且剖析了潜伏在所有悲欢荣辱背后的诱因。作者用一种近乎散文的恬淡笔法,将几千年内发生在欧洲的故事娓娓道来,纷繁复杂的欧洲历史在他的笔下变得豁然通晓。对于那些对欧洲历史有兴趣的读者朋友来说,将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读本。

目录

l/第1章 欧洲,上帝的宠儿

4/第2章 古希腊人的光荣

23/第3章 开创新局面的罗马人

43/第4章 耶稣与穆罕默德

47/第5章 法、英的崛起与纷争

58/第6章 挣扎于君权与教权夹缝中的德意志

65/第7章 十字军与意大利

73/第8章 俄罗斯的崛起

79/第9章 中世纪的骑士

83/第1O章 中世纪的教士

88/第11章 中世纪的城市与商人

94/第12章 文艺复兴

102/第13章 航海时代

110/第14章 西班牙与葡萄牙

118/第15章 宗教与战争

127/第16章 荷兰与西班牙

135/第17章 日不落帝国

144/第18章 殖民非洲

151/第19章 陆上巨鳄

160/第20章 光荣的革命

169/第21章 大洋彼岸的枪声

179/第22章 工业时代

186/第23章 法国革命

196/第24章 拿破仑时代

207/第25章 神圣同盟统治下的欧洲

214/第26章 意大利的新生

219/第27章 大器晚成的德国

224/第28章 俄国的坠落

228/第29章 大骚动

233/第30章 生活在巨人的阴影下

239/第31章 近代欧洲的文学和艺术

245/第32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257/第33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

266/第34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274/第35章 战后岁月

280/第36章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试读章节

现在,请把你的地球仪或地图册放在面前,从这会儿起,我希望你和它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在读我这本书时更要如此。

把你的地球仪转动一下,找到欧洲,或把你的地图册翻到欧洲那一页——这项工作很简单,因为欧洲和我们亚洲同在一个大陆块上,说实在话,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大陆块会分成两个洲,要知道,其他各洲都是独占一块陆地,彼此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也许是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也许是人类根深蒂固的自我意识使然,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但是无论如何,这两个洲之间并没有什么清楚明白的分界线,何况这两个洲之间的交流由来已久,非其他洲可以相比,它们被分开只是人类脑力劳动的结果,而不是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样做的结果是好是坏,难以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它造就了世界上一个巨大的横跨两大洲的国家,那就是俄罗斯。

好吧,现在让我们来仔仔细细地看地球仪(或者地图)。欧洲的北方,有一片海洋,那里常年冰冻,完全不适合航行,不过是捕获美味鱼类的好地方。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波罗的海,它是一个内陆海,被陆地或岛屿团团包围,只有一条小海峡通往大西洋。不要小看这个内陆海,它可是许多欧洲国家的生命线,像瑞典、波兰、芬兰等国家就靠它保持与外界的交流。

欧洲的东面是一大片平原,这片平原一直延伸到太平洋,中间只有一座微不足道的小山,它的名字我们应该记住,乌拉尔山,于是,它被人为地当成了欧洲和亚洲的一段分界线。

南面是人所共知的地中海,它就像一个大池塘,夹在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也是一个内陆海,通过两条海峡分别与大西洋和印度洋沟通。地中海面积不大,但是它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却非其他任何海洋所能比。可以说,它是亚、非、欧三大洲文明的摇篮。不久,我们将会详细谈到在地中海四周发生的事情。

至于西面,就是汪洋大海,在地中海仍是世界文明中心时,它所扮演的角色只不过是沿海国家的天然渔场,但是当远洋航行技术被欧洲人掌握后,大西洋文明的春天就到来了,而地中海真正地退化为一潭死水。

请记住,这一章的名字叫“欧洲,上帝的宠儿”,如果你读到这里就打住,你会说我文不对题,但是请往下看,你就会发现我所言非虚。

下面这个话题,地球仪或地图册仍然会派上大用场。如果你拿的是地球仪,那就好办了,请看一下世界上所有的陆地,你很快就会发现欧洲是所有陆地的中心,这是一种巨大的优势,因为欧洲比其他各洲拥有更大的世界性发展潜能。如果你看的是地图册,也许不那么直观了,因为地图册是平面图,它把欧洲放在了西北角,就好像欧洲是一片蛮荒之地,所以如果你看不出这一点,原因并不在你,因为我们的地图绘制者不得不这样干,为什么如此,你可以请教你的地理老师,他会用最简单的话语告诉你答案。

如果你对各大洲的地理情况和气候有所了解,我下面的话题就会轻松得多。就这两方面而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一个洲可以和欧洲相提并论。

欧洲内陆土地平坦,没有高原或高不可攀的山脉,即便是最高的阿尔卑斯山,也能通上火车,至于比利牛斯山,它只是把西班牙与欧洲内陆隔开,不会对整个欧洲产生大的影响。欧洲的气候宜人,其大部分土地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关照”之下,一年四季温暖如春,人们的生活不是太艰苦,也不是太容易,既给人机遇,也给人挑战,这造就了欧洲人积极进取的品性。即便是处于北方的挪威和瑞典,也因为某些外来因素逃离了寒冷之困。来自美洲的暖流辗转几千公里,把温暖的海水送到了北欧,使这些北欧国家享受到了温暖海风的吹拂,并且造就了多个天然好渔场,为这些国家无法耕种土地的农民提供了生存机会。

如果你对此仍然无动于衷,我可以作个比较。北美洲的格陵兰岛和挪威、瑞典同处于北极圈内,格陵兰岛除了为数不多的住在冰屋里的爱斯基摩人和同样为数不多的北极熊,再也找不到什么活物,冰雪下蕴藏的丰富矿藏也无法开采,而后两者却成为欧洲二流的工业国,其优质铁矿世界闻名。

也许惟一可以和欧洲比一下的是北美洲,二者同样土地平坦,有很多内陆湖,有优良的港口,但是北美洲最致命的一点是自美国北部边境向南,两边海岸均被山脉封住,海洋水汽无法进入内陆。由于美国内陆河流如网、湖泊众多,因此这种情形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太大的恶果。但是,美国南部邻国墨西哥却深受其害,墨西哥是一个高原,境内河流稀少,加上靠近赤道,成为一个多沙漠的国家,而整个欧洲没有一处沙漠。至于多山的亚洲、被大片沙漠覆盖的非洲、遍布高原的南美洲以及与世隔绝的澳洲,更无法和欧洲相提并论。

再举一个事实来论证我的观点。欧洲的面积根本无法和非洲相比,但是其海岸线却比非洲要长。其良港数之不尽。这一点在远洋航行技术问世之前也许不值一提,但是在此之后却成为巨大的优势。退一步说,即使是在此之前,欧洲海岸比非洲海岸更适合捕鱼,所以当地人也多了一分生存机会。说句题外话,中古时代的北欧海盗之所以世界闻名,也正是因为北欧复杂的海岸线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藏身之地。

总之,上帝为欧洲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提供了更舒适的生存环境。因此,欧洲人才能取得其他各洲无法比拟的科技成就和艺术成就。

这一章就在此打住,我不能在地理方面讲得过多,因为我写的是一本有关历史的书,因此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提到地理方面的知识。 不过,我始终认为,历史事件总有其地理背景。 别忘了,带上你的地球仪或地图册,让我们揭开欧洲历史神秘的面纱。P1-3

序言

为什么日本人稍稍强大起来就强兵黩武?俄罗斯人真的侵略成性吗?盛极一时的中国汉唐王朝为什么没有四面扩张?

也许这些问题过于突兀,让许多亲爱的读者一时之间不知从何说起。如果果真如此,我只能说声抱歉,也许是我过于心急,想直接切入本书主题罢了。

但是,我这里有一个建议。如果你真想弄清楚我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那么最好在你的书桌上摆放一个地球仪,试着拨动它,认真观察它,因为答案就藏在里面。如果暂时弄不到地球仪,那么买一本世界地图册吧,虽然相比之下,它没有地球仪那么直观,但是它还是能帮助你找到问题的答案。

首先,请在地球仪(地图册)上找到我们中国,然后向东一点,是一片不甚宽广的海洋,海洋对面就是日本,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日本的国土主要由几个大岛屿构成,旁边星罗棋布着一些豌豆般大小的岛屿(在地图册上,它们看起来是这样)。在陆地上,日本没有任何一块领土,几亿日本人就在这些被海洋包围的岛屿上繁衍生息,他们的生生死死就是由这些岛屿所决定的。日本的土地很肥沃,适合农业耕种,但是我们都知道,日本人从来都没有打算做本本分分的农场主,他们的梦想是建立工业大帝国,可是日本本土最致命的一点是几乎没有矿产资源,所以只靠本土资源,要想发展工业简直是痴人说梦。当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日益强大起来时,大洋彼岸的朝鲜半岛和中国却积贫积弱,而二者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在这里,我想打一个比方,有一个青壮年,眼下缺衣少食,不过身上还有不少力气,就在他旁边,有一个有气无力的老头,手上捏着一大块面包,如果你是那个青壮年,你会怎么做?答案无非两个:如果你是个道德家,饿死也不会去抢,顶多去讨一点;如果你是个蛮横无理之徒,肯定会去抢,如果老头不给,就大打出手。

现在我们把目光收回到中国本土,然后向上浏览,不一会儿,你就会“走”出国界,来到另一个国度,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俄罗斯。顺便说一下,这是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可是俄罗斯人的祖先最早只不过拥挤在几个小城镇里。但俄罗斯人强大起来以后,就走上了四面扩张的道路,并且博得了“侵略成性”的恶名。不过,俄罗斯人这样做,并不是因为缺少资源,而是资源过剩。

俄罗斯人最早的王国是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所以它要想出口国内的资源,得经过其他国家,向其他国家交纳高额税收,这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所以血气方刚的俄罗斯早期统治者一怒之下先后向北方、西南方以及东方用兵,力图打通去往波罗的海和地中海(我们很快就会讲到这两片海域)的出海口,虽然挫败重重,无数俄罗斯青年才俊丧命沙场,但俄罗斯人趁机扩张了领土并不假。最终,扩张肇始几百年后,俄罗斯人终于如愿以偿。

说到这里,读者会想起晚清时期俄罗斯人从我们手中割走的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俄罗人占领了东方的领土,同时占领了几个天然良港,它在太平洋就有了用武之地。

最后来看看我们中国。先看看我们的四周,在东方和东南方向,太平洋形成天堑鸿沟,南方是几个本分的农业国,而且直到最近一二百年,还是中国政府的附庸,西南方向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正西方是一片人迹稀少的高原,正北方是茫茫草原,东北方向则是大片的针叶林。中国纵横数千里,更为可贵的是,各种自然资源应有尽有,而且东方和东南方向的几个出海口也可以随时把船舰派往国外。如此国度,在冷兵器时代(火枪发明以前)可以与西方人传说中的天堂相提并论,又会有多少人不安天命,去四处用兵呢?顶多是某属国不纳贡了,或者某些游牧民族闯进了国界,才派些兵马象征性地惩罚一下罢了。

我举的这三个例子大部分读者都知道,我把它们罗列出来,只是想用最简单的例子说明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的事实。人类有一种天性,往往把简单的事情想得过于复杂,但往往没有必要。我这本书,就是本着最直接的思考方式来述说事实,解决问题。

也许在史学家或相关领域的学者们看来,我思考问题的方式太过粗浅,但是我可以在这里明白地说一句,我这本书,不是写给他们看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应该知道的欧洲史(插图珍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柯尊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52981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500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