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以中国古代图像研究为中心展开,涉及古代图像研究的文化学、符号学、图像学等多个方面,包括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汉代玉璧图像,莫高窟北朝隋代洞窟图像,唐代贞元年间山西龙山石窟图像,中国古代莲花图像等专题研究。这些研究是该领域中外专家多年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本书适合关注艺术与科学的广大读者阅读。
图书 | 艺术与科学(卷3)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卷以中国古代图像研究为中心展开,涉及古代图像研究的文化学、符号学、图像学等多个方面,包括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汉代玉璧图像,莫高窟北朝隋代洞窟图像,唐代贞元年间山西龙山石窟图像,中国古代莲花图像等专题研究。这些研究是该领域中外专家多年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本书适合关注艺术与科学的广大读者阅读。 目录 一、思想 张道一:深沉雄大的砖石精神——汉画像石和画像砖的艺术成就 包华石:中国之“道”的物理学含义 王菡薇:艺术与公众——美国学者包华石的汉画像石研究 杨成寅: 黄宾虹 “太极画学” 的哲学基础 阮亮:物理实验教学的意境——理性美 二、探索 顾 森: 生命的图式——汉代西王母图像研究之一 陈江风:汉画玉璧图像中的文化学阐释 朱存明: 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与符号学方法问题 黄雅峰:汉画像石的平面装饰形式分析 阎 安:洛阳卜千秋墓壁画中猪首神形象身份试说 三、史学 李静杰: 敦煌莫高窟北朝隋代洞窟图像构成试论 李 凇: 论山西龙山石窟开凿于唐代贞元年间 袁承志:象征的图像:莲花的图像学释读 四、万象 郭慕孙:用扁条材料制作几何动艺 李砚祖: 解构后的结构——徐国华的金属焊接雕塑 五、田野 安丽哲:陇戛长角苗妇女的服饰文化 六、译林 [美]惠特尼·戴维斯:分裂的温克尔曼:哀悼艺术史的终结 [美]艾伦·卢普顿:解读依索体系 七、读书 戴吾三: 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评《物理与艺术》 吴燕:两个平行世界的交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与科学(卷3)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砚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1387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0 |
出版时间 | 2006-10-01 |
首版时间 | 2006-10-01 |
印刷时间 | 200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0-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5 |
宽 | 21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