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校园我做主(大学生活十大现状破解)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知识、活泼的语言、耐人寻味的感受、发人深思的哲理,回答了大学生最关心、最常见的问题。此书对在校大学生提高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有所帮助,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学生家长、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青年朋友们以及其他关心大学生成长的人们有所帮助。

目录

翅膀的颜色(代序) /1

第一章独木桥头的凝思 /1

一、走过独木桥 /1

寻找有苦难的天堂 /2

从兵临城下到到此为止 /4

站在自由的翅膀上 /7

二、被现实撞了一下腰 /9

成长在磨炼之后 /11

开始学习 /14

一瞬光阴流转 /16

铿锵几人行 /19

心灵的天平 /21

成教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25

美丽新世界 /27

三、带上信仰上路 /30

边缘地带 /30

沉默的喧闹 /33

所谓责任,在知识面前 /34

Are you ready? /36

第二章要金子,更要炼金术 /39

一、一种“大”学习观 /40

学生不再是纯粹的学生 /40

21世纪的“必修课” /43

受益终生的财富 /45

二、天之骄子≠成功 /47

点亮心中的明灯 /47

我爱我学 /50

摸着石头过河 /53

德才兼备才是真 /59

三、实力的锻造 /61

在学习社团中成长 /62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64

第三章大学不是单行道 /67

一、双城故事 /67

自由的困惑 /67

属于自己的舞台 /73

二、沐浴在七色阳光中 /76

臭男生,不臭的足球 /76

寝室情景剧之HAPPY BIRTHDAY /78

寻找家的感觉 /80

环保的眼睛 /82

艺术不能承受之重 /84

在大学听讲座 /85

校园DV剧 /87

三、没有围墙的大学 /88

实践调查,一面社会与自己的镜子 /89

兼职打工,并不只是为了钱 /91

旅游冒险,那个关于大漠与雪山的梦 /94

商潮创业.莫以成败论英雄 /97

第四章纯真年代的困惑 /100

一、伊甸园里初相逢 /100

自己的浪漫 /101

阳光下的肥皂泡 /102

二、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 /106

一生最爱错放你的手 /106

爱过才知情重 /108

三、爱情契约 /111

一台戏的真真假假 /112

最后的忠告 /116

四、当爱情遭遇七月 /117

执子之手与职业之守 /119

透析七月 /121

五、一枚青橄榄 /122

你不知道我是谁 /123

没结果的花 /129

第五章钱,不得不说的故事 /131

一、人是英雄钱是胆 /132

课余消费:乱花渐欲迷人眼 /132

面对金钱的诱惑 /139

二、贫穷不是我的错 /141

期待社会的关爱 /143

别做一只孤独的扇贝 /145

三、欲说贷款不容易 /147

我们还要走多久 /147

社会呼唤诚信 /149

助学贷款,让更多的人走近你 /150

四、趁着课余“淘金”去 /151

五、跻身商海弄潮头 /159

创业,于我们意义何在 /159

当心,创业不是过家家 /161

大学生创业,我们如何评说 /163

第六章我们一同走过 /167

一、有根的芦苇 /167

校园飞来千纸鹤 /16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70

永远是同学 /173

二、亲密与陌生的悖论 /175

难道只有我是特例 /176

当热心遇上凉水 /178

结束不是我要的结果 /179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181

三、相逢是首歌 /184

圈·圈·圈 /184

用真诚唱响青春 /188

四、吾爱吾师 /191

大学邪?大学也! /191

姐姐一样的老师 /193

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 /194

五、承载一生的爱 /197

别忘记最初的情感 /197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9

第七章心有千千结 /201

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201

问君能有几多愁 /202

不该发生的故事 /206

压伤的芦苇 /208

二、成长的烦恼 /210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210

缺乏支撑的“人”字结构 /213

我是谁,一场激烈的自我拷问 /218

想说爱你不容易 /220

边缘人群的边缘心理 /223

三、做自己心灵的美容师 /225

时常擦拭自己的心灵之窗 /226

何以解忧,惟有心灵鸡汤 /228

第八章我在网中央 /234

一、“有脑阶层”的新生活 /235

易雷的一天 /236

“有脑阶层”自己的声音 /238

二、Internet,另一所大学 /240

Internet打造的语言 /241

Internet,创新从这里开始 /244

只要是金子。就会发光 /246

虚拟的社区,再生的你 /249

世事洞明,火眼金睛 /251

三、BBS、QQ、E-mail,一个都不能少 /253

BBS:我不在家,我在那儿 /253

钻石恒久远,QQ永流传 /256

“伊妹儿”初体验 /259

四、网恋,像雾像雨又像风 /261

第九章法,离你是近还是远 /267

一、法律法律我爱“你” /268

二、明明白白“我”的心 /270

烈焰赤心 /271

天平衡心 /272

明镜孤心 /273

三、城里城外 /274

利益之边 /275

行为之界 /278

四、道是无情却有情 /282

法网无情 /282

法网柔情 /284

五、借我一双慧眼 /286

蔽目 /286

寻眼 /288

斗争 /290

第十章我的未来不是梦 /292

一、考研,在梦想和现实之间 /293

并不轻松的校园时尚 /293

我选择。我努力,我坚持 /296

执著是飞翔的翅膀 /300

二、求职。敢问路在何方 /303

坎坷求职路 /303

大学生求职面面观 /306

面试,展现自我的舞台 /310

三、留学,在喧嚷和孤独之间 /314

一千个爱你的理由 /314

独在异乡为异客 /316

怵目惊心的“留学垃圾” /321

后记 /328

试读章节

第二章 要金子,更要炼金术

“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那是一个没有围墙、完全开放的地方,空气里的每一个分子都饱含文化的气息。”

“以前的生活是小溪,未来的生活是大海,大学就是连接着小溪和大海的那一段最美丽的瀑布,它激情、奔放、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这是即将跨入大学校园的准大学生们对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的诗情画意的描述。的确,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这里有优美宁静的学习环境,这里有数以万计的藏书,这里有德高望重的教授;这里是朝气蓬勃的青年的聚集地,这里是最新思想的发源地,这里是高新科技的诞生地。它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在图书馆浩瀚的书海中扬帆,在教室明净的书桌前沉思,在校园宁静的小道上读书,在操场碧绿的草地上歌唱;与慈祥的大师面对面交流,与激情的同学热烈讨论,与年轻的朋友放飞理想。这是许多人心目中最理想、最浪漫的大学生活。而当一个懵懂少年兴奋地叩开这神圣殿堂的大门。一步跨进其中,感受着满目的金碧辉煌时,除了兴奋和惊喜,更多的却是困惑与迷茫。大学的知识殿堂到底是啥模样?这里的生活是否真的那么诗情画意?这里的莘莘学子到底能学到什么?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这是一个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一、一种“大”学习观

一名大学新生慕名到一位老教授家求教。她问老教授:“请问我在大学里怎样才能学好专业知识?”老教授摆摆手说:“没什么好说的,在大学里是学不了多少专业知识的!”学生吃惊地问:“我经历了十年寒窗的磨炼,好不容易上大学了,怎么会在大学里学不到多少专业知识呢?”老教授解释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大学里更重要的是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研究方法,学会做人,否则就不算合格!”

学生不再是纯粹的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记者问:“大学应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应该学会什么?”纪校长回答说:“大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创新应是大学的办学理念,也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而这种被称为灵魂的东西,需要教师去传授。大学还应该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学生如何去做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更多的是学习理论,打好知识基础,学会学习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自己不断吸纳新知识的能力。在这个所谓‘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工作中用到的东西,不可能在大学里都学到,而是需要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中国青年报于2002年4月18日刊登了墨帅先生——“一位也曾在象牙塔中生活过的人”的文章《教授还是纯粹的教授,学生却已不再是纯粹的学生》,从他的文章中,我们也许更能感悟到学习方法与学会做人对于一个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这个时代,在很多学子的心目当中,有着远比“高分”更具诱惑力的东西,有着远比导师训诫更有效的驱动力。这就是社会的需求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尽管这一目标与高分和训诫并不矛盾,但现代的学子们似乎更热衷于将自己的追求与实用和成效联系起来,更愿做一些自认为有价值的、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事情,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对道路的选择也都带上了一点功利主义的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授还是纯粹的教授,学生却已不再是纯粹的学生。

作为一名也曾在象牙塔中生活过的人,回首这几年步入社会后经历的风风雨雨,我心中常有一种苦涩与无奈,或许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这种清晰而又不一定正确的感觉:

一是学校里学的东西(确切地说是教的东西)太少了;二是假如能回到从前,我宁愿做个“坏”学生。

记得当初读大学时我的“刻苦”在系里是出了名的。我坚信学生的天职是学习,“成绩好才是真正的好”,因而钻研枯燥的课本几乎是我惟一的乐趣。除了专业课外。对于其他学科包括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综合技能等本属于学习中应做的事情,在我眼里却都成了“不务正业”,尤其是对一些基本的处世之道一窍不通。而那些不爱啃书本但很活络的同学,虽然成绩“下降”了,其他方面(包括综合能力)却似乎上升了。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像我这样“标准”的学子最终也未能在学校里获得多少赏识和“实惠”。

更可怕的还在后头,当我真正走入社会后,我发现自己仿佛是“浮出水面的鱼”,不知怎么呼吸了。我是学法律的,毕业后也从事了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法律工作要求的是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以及社交、协调、表达、应变等各方面的能力,甚至还要经常接触一些社会的阴暗面,而对于我这种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来说,很多事情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价值观了:

自以为有着扎实的书本知识做资本,实际却比不上办公室里另一位毕业生那么能说会道。操作能力强,还能迅速悟出很多办案“技巧”……

自以为“心底无私天地宽”,却根本不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处处碰壁……

更令我无法理解的是,原本为人不屑一顾的跳舞、喝酒、甚至“谈过恋爱”,也都成了博得领导赏识的“强项”……

实际上,随着后来自己的逐步成熟,现在回想一下,自己确实欠缺某些必要的社会常识以及起码的宽容和谦让,而自己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也确实与现实需要有点脱节。但我总觉得,倘若当初在学校里受教育时能够变换一下思路.将知识结构拓宽一些,与社会需要贴近一些.多请教,多领悟一些做人的道理(不排除某些做人的“技巧”),或者说,实际一点,也许步入社会后就会少走一些弯路,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事实上,这也是学校的责任。

仔细考察一下大学学习的特点,并将它与中小学学习相比,我们发现,从学习理念上讲,大学的学习与中小学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小学阶段,学习是一种“小”的学习,它着眼的是培养学生社会基本道德品质,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基本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常识,以及基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能力。而大学作为青年人最终进入社会的“关口”,其实是青年进入社会的“实习基地”。它强调的是一种“大”的学习,它着眼的是培养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给青年人基本的职业知识、技能,教会他们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锻炼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创新能力……总而言之.大学的学习是一种“大”理念的学习,其基本内涵就是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就是树立现代的学习观念、提高自主的学习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运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学会做人就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观念,掌握一定的社会生存技能,培养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P39-43

序言

曾经希冀有一双翅膀,可以飞到理想的地方,

曾经渴望有一双翅膀,可以飞过人生的沼泽迷惘,

曾经……

曾经啊,在梦里无数次编织大学的天堂,而天堂究竟是什么样?高三天边的黑暗给了我一双明亮的眼,带着我的理想、抱负冲进无数次梦到的地方,在大学这座白色的象牙塔里,我该有怎样一双翅膀去翱翔?

曾经,看过三毛一篇文章,说小学是蝴蝶灰色的翅膀,在天边的痛苦中挣扎,等着毛毛虫蜕变为蝴蝶,若一生一世轮回的漫长,于是,我想,当我能够迎接风雨,成为蝴蝶之时。我又该拥有什么颜色的翅膀指过青春的脸庞,在这一季匆匆岁月中留下点辉煌?白色,红色,蓝色,绿色,……抑或七彩兼具,五彩斑斓。

翅膀的颜色,便是大学里人生一季鲜明的色彩,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与方向,生活也罢,学习也罢,我们匆匆地走过,我们真切地活过,我们无怨亦无悔,只是虔诚地为梦想描上重重的一笔,添上淡淡的色彩……

后记

大学是青年心目中神圣的殿堂,大学生活既朝气蓬勃,又忙碌紧张,多姿多彩。大学几年的生活怎么度过,其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有许多道理需要去思索、去领悟。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知识、活泼的语言、耐人寻味的感受、发人深思的哲理,回答了大学生最关心、最常见的问题:如,怎样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规律,怎样充实课余生活,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怎样保持身心健康,怎样驾驭爱情之舟,怎样摆脱贫困压力,怎样维护自身权益,怎样提高就业竞争力等等,希望能对在校大学生提高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有所帮助,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学生家长、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青年朋友们以及其他关心大学生成长的人们有所帮助。

本书由武汉大学一批关注大学生成长的同仁集体完成。参加本书编写的有沈壮海、陈轶佳、杜晓强、孙燕、杨威、王娟、陈红、史鹏颖、罗佳、肖友平、艾蔼、曾珊,由沈壮海、陈轶佳拟订提纲并最后统修、定稿。

景新华老师为本书的编写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佘双好教授、徐虹副教授参加了本书大纲的讨论。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沈壮海 陈轶佳

2003年5月于武昌珞珈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校园我做主(大学生活十大现状破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壮海//陈轶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938867
开本 32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4-01-01
首版时间 2004-01-01
印刷时间 200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5.5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3
14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