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尼采的智慧(尼采自我哲学解读)/大家智慧系列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天才总是孤独的,天才的感悟总是充满智慧,尼采的感悟里充满了痛苦的体验,但正如浩瀚宇宙飞逝的流星一样,从他的著作中,让我们在黑暗的天空看到了生命的光芒,他的感悟可以给我们现代人提供探索人生、探索生命的智慧和勇气!

内容推荐

本书无所畏惧的在尼采的思想里遨游,追寻昔日伟人的足迹,撷取其智慧的灵光,将其一生中的闪光点整理成书。全书分为四卷:卷一,人生的告诫;卷二,天才的感悟;卷三:理性的思考;卷四:疯狂的激情。全书囊括了尼采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丰张,包含有很多惊世警言,如“人是应该超越的东两”、“上帝死了”等。

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本书对于帮助读者了解尼采有重要的作用。在存在主义的演讲过程中,尼采占着中心的席位:如果没有尼采,那么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萨特是不可思议的。并且,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的结论,听来也像是尼采遥远的回音。他是一个幽灵,一个在人生的旅途巾徘徊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幽灵;他是一个天才,一个在人类哲学史、美学史上恣意表演的天才。他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先哲,一个在冷酷的银河里闪烁的星星。

还有谁能高呼惟有日神与酒神及美好理想与非理性主义的激情碰撞,才能摆脱噩梦的纠缠呢?惟有尼采,他的疯狂近乎癫狂。他的生命的冲动、意志的力量,让无数人彻夜难眠。

目录

卷一 人生的告诫

人是应当被超越的/2

别抛弃你的爱和希望/4

钟爱优秀者/7

珍惜你的美德/9

谨防小人/12

永葆贞洁/15

与人交往的艺术/18

世间没有永恒的善与恶/20

从报复他人的欲望中解脱出来/24

别作肉体的蔑视者/26

超越自我/29

自我控制/32

提防同情/35

心灵的正确态度/37

强者自我保存的手段/40

学问的严肃/42

学习/44

学会沉默/46

痛苦的智慧/48

人类的三种毒害/50

人生的劝诫/54

世俗的智慧/58

新的告诫/62

  

卷二 天才的感悟

洞悉生命/64

适度放纵/67

人要死得其时/69

施予/72

上帝并不存在/76

同情的真谛/78

卑贱者的嘴脸/81

贪婪者的劣根性/84

自我伪装/87

意识的作用/89

自我考验/93

同情的归属/95

自卫/97

颓废/99

  

卷三 理性的思考

自我折磨的美德/102

被当做美德的巧妙的残酷/106

权利和义务/108

因苦难而得以成全的知识/111

生活圈/115

经验与虚构/117

动机冲突/122

意图与意志/125

人类的兽性/129

上帝没有神性/131

自我独立/133

天才的痛苦及价值/135

人的表情和语言/137

意识/139

让我们留心/141

祈祷的价值/144

最大的改变/146

个人之上帝/148

人的个性/150

沉思者的幻觉/152

失而复得的智慧/154

闲暇与懒散/156

爱是必须学习的/159

未来的人性/161

受苦的意志和同情/163

道德问题/166

美与丑/169

自由精神/171

受害者与为害者/176

“善与恶”“好与坏”/178

   

卷四 疯狂的激情

活着是值得的/188

理性的良知/192

高贵者和卑贱者/194

善恶的功过/197

力量意识/199

爱的定义/202

人与人之间的隔板/205

无私的先生/207

灵魂的折磨/211

追求出人头地/214

不再想到自己/218

模仿他人/222

囚犯和病人/225

内心的冲动/229

美德是灵魂的健康/231

死亡的沉思/233

心灵与痛苦的治疗者/235

良知的本性是虚伪/237

我们是难以理解的人/239

试读章节

人是应当被超越的

   

按语:人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超越前辈伟人是历史对后人的要求,不然人类还有什么进步和希望可言?

    

迄今一切物种均已超出自己之上。因此,人也是应当被超越的。你们是否曾想过超越人类自身呢?你们是否甘愿作巨流中的退潮,宁可返回兽类而不肯越超人类呢?尼采给出的答案是:

猿猴比之于人是什么?一种可笑或一种羞耻之物。人比之于‘超人’同样如此。

人走完了由猿猴到人的漫长之途,但在许多方面,人依然是兽。以前是猿猴,但现在的人类,比任何一种猿猴更像猿猴。

即使人们之中最有智慧者,也不过是一种植物与鬼怪之矛盾的混合体。然而,人并非一定要变成植物或鬼怪,相反人是应当被超越的。

无须置疑!人是一条污脏的河。因此,我们必须成为大海,方能容纳一条不洁的河而不至自污。如此,你便能无视针对你们的一切轻蔑与鄙视。你们所能体验到的最伟大的事便是非凡的轻蔑。那时,你们甚至会对自己的幸福感到厌恶,还有理智与道德同样如此。

这时你们会说:‘我们的幸福有什么价值?它只不过是贫乏、污秽,以及无知的自我满足而已。但是你的幸福不正应当辩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吗?!’

这时你们会说:‘我的理智算得了什么?它渴求知识是否如狮子渴求它的猎物一样?那不过是贫乏、不净以及无知的自我满足罢了!’

这时你们会说:‘我的道德又算得了什么?它即不曾激起我的狂热之情;我又如何能对自身的善恶不感到万分的厌倦!那也不过是贫乏、不净以及无知的自我满足罢了!’

你们又会说:‘我的正义有何价值?我并不认为自己便是烈火与炭木,然而,正义本身便是烈火与炭木!’

你们是否这样说过?抑或是否这样喊过?你们知道吗?

这并不是你们的过错——这是你们的满足在向天叫喊!甚至于你们在罪过中的贪吝向天叫喊!

尼采是激情四射的,尼采是疯狂的,他用哲理性的话告诉人们:人是可以也是应当被超越的。P2-3

序言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

德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诗人、作家。1844年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的洛肯镇。1862年发表《命运与历史》的论文。又写《意志之自由与命运》。1869年受聘为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3月,未经考试获得莱比锡大学颁授的学位。1882年完成《欢悦的科学》并出版。1883年完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1888年完成《反基督》。1900年在魏玛去世。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尼采是最不能忽略的人物,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由于观点和立场不同,人们对他的作品有着不同的理解。不仅如此,尼采的思想由于采取了独特、强劲、充满隐喻和矛盾,甚至是疯癫的独白形式,因而常常遭到误解。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此看待尼采以及他的思想呢?

首先从正面来说,尼采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哲学家。他将哲学的深邃、诗歌的浪漫、音乐的震撼,心理学的精细和语言学的广博融为一体,自成一家。尽管他的思想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糟粕,但他为后人留下的思想财富是极其宝贯的。

尼采贬斥理性和日神精神,赞美感性和酒神精神,故而被视为西方现代非理性思潮以及生命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主张对现代性及其一切价值彻底重估、批判和颠覆,并因此被多数后现代主义者奉为先驱。受其影响的大家有:弗洛伊德、海德格尔、福柯、萨特等;文学家有:茨威格、萧伯纳、纪德、黑塞、鲁迅……

其次,从反面来说:尼采有些思想是需要批判的,比如尼采浓厚的贵族情结和对个人意志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其过于激进的理论倾向、主要有:

反民主倾向

不可否认,尼采的“超人哲学”作为一种英雄主义学说,无疑有其颇为可取的一面。几乎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因为在知识、智慧和胆略起决定作用的特殊时代下,一个英雄或杰出人物常常胜过千军万马。但是,“超人哲学”所反映的英雄主义又是极端的、褊狭的。他认为普通人是粗制滥造的产品,主张由“高等人”统治世界。试想,如果像尼采主张的那样向庶民开战,天下必定大乱,英雄也难以成为英雄。尼采说:人应该生活在山顶。假如“超人”或“高等人”是人类之山的山峰,而山峰要摒弃它赖以耸入云天的山体,这不是很可笑吗?

“超人哲学”导致了尼采对贵族政治的极力推崇,这就决定了尼采的反民主倾向。尼采主张由“高等人”统治世界,希望建立“一个以最严酷的自我训练为基础的庞大的新贵族社会,在那里有哲学思想的强权人物和艺术才能的专制君主的意志要给千秋万代打下印记。”这样的主张显然是与历史大潮悖逆的。

对爱与同情持否定态度

这最典型地体现在他对女人的态度上。他说:“男人训练来战斗,女人应当训练来供战士娱乐。其余一概愚蠢。”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借老妪之口说:“你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他把女人当作劣者和弱者来鄙视的。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与今天男女平等的时代理念相悖的。

当然,对待尼采,我们需要的不是辩论他的对与错,得与失,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去理解,去探索,去研究他的言行,他的智慧。

故,本书的策划思路摒弃了将其作品简单的组合的拙劣做法。我们大胆的,无所畏惧的在尼采的思想里遨游,追寻昔日伟人的足迹,撷取其智慧的灵光,将其一生中的闪光点整理成文,集文成书。我们的“莽撞”全无冒犯伟人之心,更无亵渎之意。实以秉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帮助读者更轻松地去了解其思想的宗旨行事。我们谨其言,慎其行,将全书分为四卷:卷一,人生的告诫;卷二,天才的感悟;卷三:理性的思考;卷四:疯狂的激情。

本书囊括了尼采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主张,包含有很多惊世警言,如“人是应该超越的东西”、“上帝死了”等。

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我们深信本书对于帮助读者了解尼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罗烈文

2005年夏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尼采的智慧(尼采自我哲学解读)/大家智慧系列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国)尼采
译者 刘烨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23546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16.47-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5: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