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89年冬天发生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个令人惊恐的真实故事,一种源于非雨林地带的致命传染性病毒埃博拉突然在华盛顿近郊爆发。它的罕见与致命令人不寒而栗,来势不可阻挡,而且无法治愈……本书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批露了一触即发的病毒危机,读来令人毛骨悚然、彻骨生寒!
图书 | 高危地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1989年冬天发生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个令人惊恐的真实故事,一种源于非雨林地带的致命传染性病毒埃博拉突然在华盛顿近郊爆发。它的罕见与致命令人不寒而栗,来势不可阻挡,而且无法治愈……本书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批露了一触即发的病毒危机,读来令人毛骨悚然、彻骨生寒! 内容推荐 丛林中的致命病毒、携带高危传染源的人体炸弹、冒死阻截病毒侵袭的科学家……在几年前,这些听起来都像是虚构的科幻小说。而今,艾滋病在全世界的迅速传播,SARS的突然爆发,已经给人类带来沉重的打击。下一种致命病毒会是什么?下一场灾难又将何时来临? 目录 致读者 1 主要人物 1 第一章 厄尔贡山的阴影 1 第二章 猴舍 99 第三章 毁灭 187 第四章 卡塔姆洞穴 249 试读章节 "彼得·卡迪纳尔是个金头发蓝眼睛的小家伙,一个又高又瘦的家伙,看起来恰好是十岁。"戴维医生回忆着,而此时我们在购物中心的一张桌子旁边喝着咖啡和饮料,这个购物中心位于华盛顿郊外,就在他家附近。邻近坐着的一个小女孩突然号啕大哭起来,她的母亲正努力使她安静下来。购物的人群从我们的桌边经过。我的视线停留在戴维医生的脸上——戴着钢框眼镜,留着胡须,眼睛出神地望着远处——他回忆起那次见到的不同寻常的死亡病例,以平淡的语气谈及此事。"当彼得来到我这里时,他正在发烧,然而他比较特别,很活泼,也很爱说话。我们给他拍了X光。他的肺部像绒毛一样松软。"某种稀薄的黏液已经渐渐聚集到他的肺里,并导致他呼吸困难。"这是一种典型的ARDS图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类似于早期肺炎。"戴维医生说,"不久之后,他开始变蓝了。他的指尖呈现蓝色。另外,他的身上还有微小的红色斑点。我让每个人在触摸他之前都戴上手套。我们怀疑他染上了马尔堡病毒,但是他没有表现穆索克医生曾出现过的偏狂症。我们只是加以防范。整整二十四小时里他都戴着呼吸器。我们注意到他的扎针部位很容易出血,而且肝脏的功能紊乱了。小块的红斑渐渐自发地变成大块的瘀伤。他的身体变成了蓝黑色。接着瞳孔放大了,那是脑死亡的征兆。他的大脑正在出血。" 他的身体发生肿胀,皮肤里充满了细微的血液。在一些部位上,皮肤几乎与下层的组织脱离了。这发生在临终阶段,而他还戴着呼吸器。它被称作"第三空间"。如果你出血到第一空间,你的血液会进入肺里。如果你出血到第二空间,你的血液会进入胃和肠里。而如果你出血到第三空间,你的血液会进入皮肤和肌肉之间的空隙里。皮肤会像袋子一样膨胀起来,与肌肉分离。彼得的出血流到了皮肤下面。 人们对高危病毒思考得越多,就越觉得它们不像寄生生物,而渐渐地越来越像食肉动物。食肉动物的特征之一,就是在进行爆发性的袭击之前,会静悄悄地有时甚至是漫长地潜随猎物。热带稀树大草原上的青草像波浪一样起伏着,刺槐树丛里传来非洲鸽子的叫声,有节奏地穿越白天的热浪,从不减缓,从不停息。在远方,在闪烁的热气中,在无际的远处,一群斑马在吃草。突然间,一个快速移动的线条从草丛里窜出来,一头狮子在它们中间跑动,猛地咬住了一只斑马的喉咙。那只斑马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声,气绝而死。这两个相互牵扯的生命,捕食者和牺牲者,像跳舞一样地旋转着,直到地面的尘土翻腾,消失在你的视线中。而到了第二天,尸骨的表面会爬满苍蝇。一些吃人的食肉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很长时间,比人类要久远得多,而回溯它们的起源似乎要到地球形成时了。当一个人被它们中的某一类吞食并消灭时,尤其在非洲,这样的事件嵌入时空的地平线附近,极易让人联想起遥远的古代。P85-86 书评(媒体评论) 年度十大好书之一。 ——《人物》周刊 一本引人入胜的纪实性惊险小说……令人惊惧的作品。 ——《纽约时报》 普莱斯顿在《高危地带》中所叙述的令人恐怖的真实生活,是电影的虚拟场景无法比拟的。 ——《时代》周刊 作者以一种令人彻骨生寒的方式叙述了一次与致命病毒亲密接触的过程……一本令人信服的书,证实了真相比虚构更可怕。 ——《柯卡斯评论》 这部写实的著作比任何科幻梦魇更令人恐惧。 ——《今日美国报》 令人惊惧而又引人入胜,普莱斯顿揭开了真实生活中潜在的噩梦--那病毒就像迈克尔在《人间大浩劫》中所虚构的引起大逃亡的太空病毒一样会致人死命。 ——《出版家周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危地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理查德·普莱斯顿 |
译者 | 吴飞//高红梅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6712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4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35 |
宽 | 16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