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浮生再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浮生再记》,是身为“四大公子”之一的沈君山的又一部散文集,道出从青丝到白发的几度春秋。从域外求学到清华院长,忆师怀友,指点高等教育;从“当官”到“罢官”,道尽滋味,分析台湾政局;从谈棋论道到生命、情感,平和豁达,参悟人生。

内容推荐

雅称台湾“四大公子”(连战、钱复、陈履安、沈君山)之一的沈君山,拿的是理工科博士,爱的是博弈,在不同的领域中均是佼佼者。效仿前辈沈三白,作者意欲在有生之年写出“六记”,继《浮生三记》、《浮生后记》之后,再次推出散文集《浮生再记》,以潇洒动情的笔触写出从青丝到白发的人生几度秋凉,从容道出“当官”与“罢官”的滋味,谈棋论道写出人生。1999年,沈君山中风,纪政等老友的陪伴与关怀,让他重获生机,开展出了另一番境界,呈现“做我所能,爱我所做”的人世情怀。

目录

《浮生再记》(代序)

辑一 秋山又几重

愚公子移山

高等微积分

吴大猷先生的讲稿

附录:挨骂的故事

秋山又几重——科学营病中再晤王倬

从台大篮球场谈起——田长霖的伯克莱之路

哪吒与孙悟空

辑二 清华岁月

清华岁月

清华渊源

一封迟到了一年的信

我知道的清交合并的历史

清交合并与一流大学之道

附录:五校长暨代校长联名书

第三波清交合并始末记

辑三 仕途一年

做官的滋味

罢官的滋味

审预算

辑四 师徒棋缘

莫教浮云遮望眼

——给懿宸的第一封信

汽油和机油

——给懿宸的第二封信

驭棋而勿驭于棋

——给懿宸的第三封信

附录

纪政

二进宫(代后记)

试读章节

从不革命退步成反革命

一九七0年前后,钓鱼台运动像山洪暴发似地卷过美国华人留学界,从纯粹的爱国运动变成政治自觉运动。许多平时头脑也很清楚的,为爱国热情所驱,把文革中的新中国,幻想成二十世纪现实的理想国,成了所谓左派。而且要“治病救人”,对于薄具知名度,平时课余却只知打牌下棋,既不革命也不反革命的不革命分子如沈君山者,正是要救的对象。于是常拉着去参加各种国是会议,又提供了六部所谓经典著作,从《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到《反杜林论》《资本论》,要我细读。我勉强地读完《国家与革命》,其他更高深的再也读不下去,实在水准不够,没有办法。他们只好拿出《毛泽东选集》,又特别挑出《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三篇,说这是毛主席抗战时期写的,是开国建国的精神基础,老妪能解,现在新中国人人都会背,要了解新中国,从此起步最容易。

一听愚公移山,眼睛亮了,这个我懂,三十年前就因此栽到泥坑里去的嘛!马上细读,果然一读就懂。毛主席相信愚公,而且要人民都学愚公,人人都去搬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山就会搬走。读是读了,却越想越不对劲,想起大跃起,想起文化大革命,想起三十年前的栽进泥坑,套句恩格斯的话,这叫忽视客观规律,犯了严重的主观妄想妄动症。毛病都一样,但我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掉进泥坑,他却叫整个中国掉进泥坑,“只为一人幻新天,遂教万民皆刍狗”。

从此,我就从不革命退步成反革命了。

——原载二00四年七月十八日((联合报·副刊》

P10-11

序言

本书一共五辑。第一辑是怀忆师友少年往事的散文,第二辑讲我的清华岁月和对高等教育的一些观念。第三辑是回忆我为官一年的经历,包含两篇当时的访问。第四辑是给我的围棋徒弟施懿宸的三封信,前后相隔十九年,是以围棋为主题讲我对专业和业余分际的一些看法。第五辑是我对两岸关系的论述。前四辑收的都是散文,大多曾在副刊刊出,并没有时间性。第五辑则是时论,时论在当时的影响可能较大,但过去以后就成为明日黄花,惟有两岸关系是个例外,三十年来两岸各自都改变了很多,但相互间矛盾的症结却并没有变。因此与近作收集在一起,自成一辑。

本书的始轫和完成,首先要感谢九歌的总编陈素芳女士。《浮生三记》出版后,偶尔相通电话问问销售的情形(这是需要勇气的),她总说还不错,有得赚,去年初秋,陈总编忽然捧着些影印的剪报来给我看,说再写些,就又可以再出一本书,而且,《浮生三记》也可以改版了。

我在六年前中风后,行动不便,被迫乖乖的待在清华,慢慢的发展出一个生活的routine,包括每天清晨的动笔,多半是书信杂志,有所感有所思时,也写些散文时论,受了这鼓励,就更勤快些。重整旧作,补写新篇,编出一本书来,其风格和以前的《浮生三记》、《浮生后记》(天下文化出版)相似,取名《浮生再记》,是为浮生系列之三。

除了要谢谢陈总编和九歌的协助同仁外,还要特别谢谢洪素瑜女士;在这个e化时代,没有她校打的帮助,像我这样只知“笔耕”不知与时俱进的老派作者,这本书一定还只是一叠蒙尘的稿纸。

——二00五年六月

后记

《二进宫》是一出平剧的剧名,讲明朝一位大臣二度进宫,帮助皇后、太子夺回皇权。此处我借来叙述二度中风的经过,与病中感想。世上二度中风能活下来的本就不多,还能写文章的就更少了,所以本文有些“独家”的味道,弥足珍贵的。

本文开始之前要先说明一下,就是我两次生病经验中有些讽刺批评医院医生的地方,事实上总体而言,台湾的医疗制度是不错的,对病人身体上、心理上都能有很好的照顾。当然,因为我的人脉,我是较特殊的病人,不是通例,但比起英美,我们制度算比他们好的。一般先进国家的医疗体系会将病人身体照顾好,但不重视心理层面的照顾;中国传统则重视心理,身体照顾上却不太科学;台湾医疗两者都有照顾到,而且我们没养成病人告医生的习惯,在美国有些律师以此为生,而医生因为要保护自己,只好收很高的医疗费作为保险,于是恶性循环,医疗价格愈来愈贵,品质却愈来愈差。

孔夫子把推己及人作为做人的最高标准,能推己及人便近乎仁。只是,医生和病人之间有些基本的矛盾,因为双方处境和知识有太大的不同,医生每天要看上百个病人,用公平的心把关注分给大家,已经很合理,但对于病人自己,生命只有一个,没了就是没了,而且因为对病理缺乏认识,医生说的每一句话就都会放大来看。因为“人”“己”之间有如此的不同,一方面认为合理的,一方面会认为冷漠;一方面认为本应如此,一方面会认为无理取闹。所以只是推己及人恐怕还不够,必须从角色互换的角度去体谅,这就很不容易。

我第一次中风是六年多前一个星期六下午,下着毛毛雨的一个傍晚,自己拄了雨伞走进急诊室报到。因为是周末,只有一个值班的见习医生在,他看了一下,拿不定主意,说分不清是溢血还是栓塞,要观察一下,让我到一个小房间的病床上去休息,却不知这一休息就休息了近二十个小时。当然不久家人也来了,但因为没有经验,既然医生说观察就只有观察,到了第二天中午,手指脚趾渐渐全不能动了,才紧张起来,打电话给原本相识的副院长。他马上来了,但他是肠胃科,只有再去找真正的脑科专家,下午四时才开始紧急处理。后来回想这段经历,当然十分怨气,但再想想,自己也不是没有过失,那个小医生牺牲了周末来值班,他的知识经验或许只能作这样不做不错的处理。事已至此,只有调整自己,去适应未来。但汲取了一个教训:在生死相关的重大问题上,还自作清高不去找关系是十分愚昧的。不过这教训代价太大了。我们马上就要截稿了。”大家听了不禁同声苦笑一声。

……

那天,大千先生始终没有合作,次日凌晨才去世,两大报的同仁都空等了一晚,还是满公平的。

我回想到这里,忍不住笑出来,联副的主编这次可能也失望了,我也不合作。

——写于二00五年九月一日台大医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浮生再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君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5111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8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