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彼之乐园/QQ作家杯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QQ·作家杯"征文大赛特邀请出版界传奇人物张胜友先生以及著名作家王蒙、王安忆、阿来、张平、黄国荣、学者曹文轩、评论家雷达、李敬泽、网络作家慕容雪村、报人陈寅、朱德 付等担任终审评委,充分体现了这次大赛的高规格、严肃性和权威性。有长篇小说7部、中篇小说6篇、短篇小说25篇、散文24篇、诗歌37首脱颖而出,跻身各类奖项,从而形成了这套"QQ·作家杯"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丛书。

内容推荐

一个小城市一天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林宇误杀了马灰;记者和她的警察情人令人啼笑皆非的幽会;一个乡村女孩和退伍文艺兵的爱情故事;还有倒霉的何彦明的离奇经历。所有这些都穿插在了一起,一切都充满了偶然性和神秘感。小说展现了爱情、人性还有难以抗拒的命运。

试读章节

  汽车驶过两旁长满白杨树的公路,隔着路边的排水沟是漫漫麦田,林宇喜欢这样的麦田,接近冬天的绿色,迎着寒冷发育。天气无比晴朗,在玻璃后感到暖洋洋的。车载录音机里放着迈克.鲍顿的歌"这个爱煽情的老男人让冬日之旅变得无比惬意。林宇在面包车的抽屉里发现一本图尼埃的《皮埃尔或夜的秘密》,一本狭长的小册子,就把头舒舒服服地靠在座椅上看了起来。一个关于面包匠和洗衣女的故事,读起来很有趣,好像温暖的太阳下吃一块烤白薯或者是刚出炉的蛋糕,他感觉像是春天来了。

马灰把音量调到了高亢的程度,鲍顿沙哑的声音像路边河滩上遗失的铁器,他们沿着一条人工河在走着,一路上看不到一个村落。这时林宇对手中的书失去了耐心,翻了最后一页,在封底有一幅女人的钢笔素描,是后来画上去的,下面有一个电话号码。他合上书对马灰说:“这书不错。”马灰看着前方,“你能看懂吗?”

马灰终于把车子停到了一个路边有树林的地方,自己先下了车,然后朝林宇摆了摆手,他下了车,发现这是一个果园的后墙。马灰从土墙的一个豁口爬了进去,林宇也跟着进去了,他并不知道这个家伙在干什么,只是这一切对林宇来说新鲜而富有刺激感。穿过树林,后面竟然是一个村庄了,几个孩子在石板路上嬉戏,在路的中间有一个由两根粗大的树干搭成的秋千,两根麻绳系住的板凳面横垂在中间,一个较大的女孩坐在上面,几个孩子在她的身后轮流用力地推着,每次她到达最高点时就会发出一声尖叫,他们一起站住了。“那个女孩怎么样?秋千上的。”马灰说。

“小得像只青蛙。”他回答,装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马灰朝秋千那边挥了挥手,向那个女孩示意。“再荡几下。”她大声说。P1-2

序言

这几年我一直都在写或者读,始终保持了一种紧张的生活状态。一时间我好像变了一个人,脑子里一直都在构思和叙述着,做其他事情时心不在焉。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人并不感觉累,相反是更加轻松与愉悦,也许那正是我想要的一种生活,在安静与平淡的生活里构造出一个世界。

在我所处的县城不远处,有一个叫花庄的地方,十几年前据说要建造一个全亚洲最大的钢铁厂,但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厂子建在了别处,于是起初兴建的一些建筑便空在了那里,半途而废的建设使那里成为一个既非城市也非乡下的地方,它自然而然地堕落成远近闻名的红灯区,我写的这个小说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这个地方。

千禧年的一个春天的午后,我坐在办公室里打瞌睡,这时一个乡下小女孩和一个老头子敲门进来,他们显得既紧张又自卑,结结巴巴地向我诉说一些事情。过了一会儿我才了解到这个女孩是我们单位赞助的一个贫困学生,她就是花庄人,他们的来意是为了本学期的学费,但是单位的领导却不在,我一时起了恻隐之心,给了那个女孩一些钱,但是几天后那个女孩又来找我,把钱还给了我,说是她已经拿到了单位的赞助,不需要这笔钱了。

时隔四年,我依然记得这个骄傲的小女孩的名字,但是我真正地了解到她的生活却是由于她的自杀引起的。我是在电视上再次看到有关她的消息的,那时她已经自杀近两个月了,她的父亲一直在和人打官司,要求赔偿,因为他们两口子指望着这个姑娘养老,可是这个姑娘写了封遗书,说她的死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只是对生活彻底绝望了。电视台主要报道的也是关于打官司的事情和当地政府对两位孤寡老人的一些安抚,但是对花季少女的自杀并未作过多的阐述。这个女孩成为我的小说里一个始终没有出现在现实里的人物,她冰冷的故事痛彻了我的整个心灵。

两年前,我的一个沾点黑道的朋友被他平时一个熟人砍死在街头,据说杀人者生性懦弱,平时一直受人欺负,杀人后他没有逃走,一直呆在家里,公安去抓他时动用了几十名荷枪实弹的警力,这个被称为丧心病狂的家伙当即就尿了裤子,在执行枪决时他一直抖如筛糠,泪流满面。后来有入告诉我,这个杀人者平日里一直被我那个朋友欺负,经常被我的朋友打得在当街下跪,不过他那天杀人确实是蓄意谋杀。我根据自己的想象把这两个事件联系了起来,寻找到它们的共性.解决的方式都是无谓的抗争和死亡。但其实可以不死,任何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情都可能解救这些可怜人,后来我明白,其实他们的消逝是被日积月累的苦难形成江河所吞噬了。

还有就是爱情,以及我对生活中偶然事件的一种从属和宽容的态度,对命运的不可知性和神秘性的一种接受。有关爱情在这个小说中我做了多个角度的诠释,这样即使到最低限度读者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爱情小说来读。同时它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而是好几个各具特色的故事,有很多部分都属于体验写作,力求真挚、感人、不造作,同时具有特殊性,区别于传统的言情小说。牵涉爱情的几个人物和故事,不惜摒弃人们的常规思维,做出塑造人物和细节的冒险。

在结构上它有些类似昆汀的电影,属于多线程并进,惟一不同的是我并没有使其最后交汇在一起,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只是隐隐约约地有些联系,这些联系本身都是必然的、合理的,它们之间没有那种戏剧性的导出关系。这也是我在写作中忠于事件本质发展规律所作出的努力。

作为我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这个小说基本表达了我的写作观念,成为这几年我一直思考着的创作路线的突破口,我可以很自负地认为,它起码在技术上不是一个让人看起来觉得平庸的作品。

后记

小狼在网络上的作品集叫作“小说恶势力”,当初阅读前的“前理解”可能又是一种现在已在网络上泛滥成灾的耍弄技巧词彩和小聪明的势力的又一表演(纸质媒介上的小说尽管大不尽如人意,但这种网络文学势力——也许可以称作“势利”——比之前者仍然相形见绌,小格局和小聪明已经成为网络文学衰败的始作俑者)。然而一读之下,惊诧是巨大的,由惊诧而喜欢,我们又是一个省的,自然地就成了能够互相比较理解的朋友。

当时他的《小女兵》、《烟女士》、《瑞香路的按摩女妖》、《丰镇盗贼》等已经在网络上热乎得很了。而正如网络上对一切好东西的待遇,这些绝对的精品在给网络文学增添声誉的同时,也被肆意误读乃至扭曲。人们的溢美总是集中在它们的技巧方面,即使是“非理性”、“莫名其妙的即兴性”、“生活的迷宫”等评价,也不能接近小狼的内心。

小狼的那些优秀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他内心的体现,而不是技巧的堆砌,他所推崇的法国新小说,只不过给他提供了把他的最深刻的体验表现出来的工具。这一内心的内核,我觉得是非常苦涩的、忧伤的,诗意的——因为诗意的不能奏效,所以很苦涩,很忧伤,他的诗意的语言在作品里往往也在和不诗意的物像搏斗似的,有一种内在的紧张感。形式也是内容的真谛,在他的小说里以极其自由和随性的方式实现着,令写作的人羡慕。一切的苦涩体验都被形式上的绚丽遮蔽着,又引导着,无处存在而又无处不在,就像一块纱布包扎着伤口,纱布上是鲜艳的图案同时也是真实的血渍。我读他的小说,往往想到我们晚唐的诗人李商隐,看来无论古典还是现代,文学作品中好的东西有共通性,我们对义山遣词造句的赞叹不能同我们从中感受的情感的忧郁和迷茫相提并论。例如,就拿小狼以之作为黑蓝网小说集名称的《烟女士》来说,许多人欣赏那种鼓动文字在莫名其妙的情节中行进并保持张力的魅惑和“惊艳”,但很少人注意到,那种弥漫文字间的孤独和苦涩,这在小说的结尾处得以强烈的彰显,试想一个连泛泛认识、交往不深、却因为对自己有着难得一遇的善意的朋友的葬礼都要出席的女人,她的生活所面临的是怎样一种孤单和无助啊?一切重要的都是空白的、缺省的(这是小狼惯用的技巧,晚唐诗人也是如此)。但又是可以通过点点灿若桃花的意象去得其环中的,哦,不,是环中的东西来濡染和弥漫我们的心灵。这是好东西最后和最终的效果。《 小女兵》也是这样,在即兴的意念之下是惶惑和失去,以及无奈而荒唐的报复。

小狼的《彼之乐园》,我称之为“忧伤协奏曲”,各色人等发出各种变奏,但主题是忧伤和苦涩。小狼以细腻的笔触写了很多层次的男女情感,马灰与李佳惠;林宇与李佳惠;张伟平与赵欣;林宇与彭景雯父亲的姘妇;彭景雯父亲与其姘妇。其描写的男女关系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宛若复杂的变奏曲,令人感叹。每个人都是一段几乎无法释放又无以抱怨的悲苦;而每个人几乎都给接近自己、企图和自己发生联系的人带来新的悲苦。所有的悲苦都是从生活的土壤中结出的,而又是诡异的,诡异到不可解脱不可得救的程度,接近于存在主义的世界之本体论结构。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组情感故事,一组居然是小说里小到不起眼的人物程虎和彭景雯,这个城里某企业临时工、篮球队队员,几乎是生活中大量毫无特色、毫无生活优势可言、对生活前景懵懂茫然的灰色众人的代称,其出现是即兴的,但同时构成了少女彭景雯孤单、无助生活的一道背景,他对女孩的爱是没有希望的,这个故事是毫不煽情的、平淡的,平淡到可以忽略不计,但里面的那种无奈的苦涩作为普通在世的典型,却以最真实的生活和心灵含量,让我感到像吃了一粒菜肴中的花椒一样满嘴都是涩和麻……另一组是彭景雯与卫彬,他们的故事也毫无煽情因素,想要去抢劫(为什么?又是缺省)的卫彬偶遇彭,带她逃跑,善良地安抚她,为她演奏曲子,然后二人分手,卫彬继续他的犯罪行程(他并未像煽情的故事要求那样幡然改悔),只是由于玫瑰乐园女主人意外死亡而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后来因卫彬不再出现而经别人介绍与何彦明谈对象的彭景雯,忽然遇到开出租车的卫彬吹着忧伤的口琴,而坐车绝尘离去。他们的未来就像卫彬的曲子一样缥缈,也像他的曲子一样充满可以感知的苦涩。爱使小说显得明亮,改变节奏(我觉得某种程度上使小说获救),可这日常的爱,又是多么让人伤感啊,它所隐却的、包藏的巨大生活内容和含量,它的不动声色、绝不搔首弄姿的煽情、荒唐和平贴生活的随机,使这起爱情故事,加上小人物程虎的爱情故事,被我看作是让2004年网络小说乃至非网络小说都显得做作和黯然失色的两起爱情挽曲。

读小狼的小说,我往往想到詹姆斯·乔依斯早期的小说集《都柏林人》,想到《阿拉比》中那个最后陷于白天繁华后一片沉寂昏暗中的孩子。而他的一篇文学随笔《新小说的若干可能》里,非常巧合、又可以说不是巧合地印证了我的感觉,“对他们来说……他们看到了世界的悲剧性,然后竭尽全力去进行概括,在这方面乔伊斯几乎已经达到了小说个人表述的极限”,“我在这里所说的真实并不是指史书般的记载,虚构也并非江湖骗子般的胡说八道,一个需要情节的新小说家绝不会动不动就搬出博尔赫斯或爱伦坡这样的书本大师,他们应该首先想到麦尔维尔,而安徒生的虚构则显得无与伦比的完美和忧伤”。这两段话可以作为由他自己表述的对他的小说的佐证。

书评(媒体评论)

语言独特生动,手法现代,感触细腻,在一片嘈杂与喧哗中,还原了生活的真相。——红心杀手  作品明显受国外作品的影响比较大,文字属于天才型的,潇洒不落俗套,简洁痛快,语感很强,后生可畏。——丹华  安静而忧伤的笔调,述说着几个对生活疲倦了的年轻人的故事。性、谋杀、监狱、血,所有刺激感官的因子这篇小说都具有,但作者出色的驾驭能力让你感觉不到暴力宣泄的快感,有的只是一种悲悯的情怀。——红茶  这篇小说在时间上设定了一天的边界,在空间上不过城市到小镇以及一个娱乐城的范围,但依靠着三条模糊依存的线索,以及几个命运偶然交叉的人物,支撑起十多万字的文本空间,场景明快透彻,节奏舒缓有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驾驭能力。——冷静  一个关于爱情、关于存在、实际上也关于成长的故事,文字相当优美,作者的触觉很独特,以至于这个故事让人很有阅读快感。跳跃的句子,相对还算紧凑的情节,像看一部早期好莱坞影片,笼罩着蓝色的忧郁的烟雾。当然,其中也有你的关于青春的伤痛。——玫瑰水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彼之乐园/QQ作家杯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小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32705
开本 32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4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