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已经过去整整60年了,然而,日本列岛却始终回荡着一种声音,那就是不认账、不谢罪、不反省。因此,研究和揭示日本政界的战争观和历史观,能使我们认识到日本战争责任顽疾长期存在的根源所在,也可以解析日本战争遗留问题之所以拖延至今,久而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根本原因。
图书 | 战后日本政界战争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日本侵华战争已经过去整整60年了,然而,日本列岛却始终回荡着一种声音,那就是不认账、不谢罪、不反省。因此,研究和揭示日本政界的战争观和历史观,能使我们认识到日本战争责任顽疾长期存在的根源所在,也可以解析日本战争遗留问题之所以拖延至今,久而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根本原因。 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美国占领时期对战争责任的追究与放弃 第一节 “终战处理内阁”的战争责任意识 一 “一亿总忏悔”论及其实质 二 币原內阁的“大东亚战争调查会” 三 天皇退位论 第二节 美国占领政策的转换、东京审判与“对日讲和条约” 一 美国占领政策的转换和反民主化逆流 二 美国主导的远东国际军事审判 三 宽大和片面的《旧金山对日讲和条约》 第三节 战争责任意识的淡化与沉渣泛起 一 释放战犯,重新误用负有战争责任的政治家、 官僚以及旧军人、司法、警察等人员 二 “内向型”追悼式及参拜靖国神社 三 军人“恩给”制度的复活 四 文化教育界的复古倒退 五 极端民族主义团体的抬头 六 旧右翼团体的复出及其特征 第二章 日美安保体制下的反动政治回潮 第一节 “55体制”的确立与修宪论的抬头 一 “55体制”与保守主义政治 二 反共排华的国策与修宪论 三 岸信介上台 第二节 岸信介内阁的倒行逆施 一 强化日美安保体制,构筑反共排华的桥头堡 二 对內施政的反动和倒退 三 岸信介內阁同右翼势力的关系 四 右翼势力对勤务评定、警职法改定斗争的干扰与破坏 第三节 新安保体制的确立与右翼促进运动 一 安保斗争的掀起 二 右翼势力的集结和促进安保改定运动 三 右翼暴力活动及流血事件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战后日本政界战争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希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90736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0 |
出版时间 | 2005-09-01 |
首版时间 | 2005-09-01 |
印刷时间 | 200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313.46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5 |
宽 | 142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