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醒世姻缘传》作了多角度的深入论述,考订其成书年代在清雍正四年至乾隆五十七年之间,并勾勒出作者西周生职业、仕途、阶级立场等的大致面貌,从全新视角剖析了小说主人公恋爱、婚姻关系的实质,提出这部小说为“中国古代虐恋文学之冠”。
本书观点新颖,材料丰富,是《醒世姻缘传》研究的新收获。
图书 | 醒世姻缘传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醒世姻缘传》作了多角度的深入论述,考订其成书年代在清雍正四年至乾隆五十七年之间,并勾勒出作者西周生职业、仕途、阶级立场等的大致面貌,从全新视角剖析了小说主人公恋爱、婚姻关系的实质,提出这部小说为“中国古代虐恋文学之冠”。 本书观点新颖,材料丰富,是《醒世姻缘传》研究的新收获。 内容推荐 本书对《醒世姻缘传》作了多角度的深入论述,考订其成书年代在清雍正四年至乾隆五十七年之间,并勾勒出作者西周生职业、仕途、阶级立场等的大致面貌,从全新视角剖析了小说主人公恋爱、婚姻关系的实质,提出这部小说为“中国古代虐恋文学之冠”。观点新颖,材料丰富,是《醒世姻缘传》研究的新收获。 目录 序 引言 第一章 《醒世姻缘传》的成书年代 第一节 廪生保结 第二节 提督出东学政 第三节 服装颜色 第四节 《红楼梦》、《姑妄言》和《醒世姻缘传》的关联 第二章 作者的画影图形 第一节 西周生的职业 第二节 西周生的仕途 第三节 西周生的立场 第四节 “西周生”的年龄、政治观念及宗教意识 第三章 中国古代虐恋文学之冠 第一节 什么叫“虐恋文学” 第二节 中国虐恋文学溯源 第三节 《金瓶梅》与《聊斋志异》——中加虐恋文学的初步发展 第四节 《醒世姻缘传》是中国古代虐恋文学之冠——虐恋文学的第二次发展 第五节 冤仇与情仇 第六节 狄希陈早期的受虐倾向 第七节 虐恋之始 第八节 虐恋之潮 第九节 虐恋之极 第四章 《醒世姻缘传》全景伦理道德体系 第一节 “西周生”的道德寓意 第二节 道家与道教 第三节 儒家伦理思想 第四节 佛教的功用 第五章 《醒世姻缘传》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作者在作品中公开露面并扮演着“不死者” 第二节 不同面孔的叙述人 第三节 “转换式内聚焦”和“多重式内聚焦” 第四节 初始的“牛排式” 结构与网状结构的结合 第五节 《醒世姻缘传》大结构中的“主线移位” 第六节 叙事时间 第七节 “板块式”故事叙事微结构 第八节 联结与对比的结构方式及其他 第六章 《醒世姻缘传》故事编年 第七章 《醒世姻缘传》故事题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醒世姻缘传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夏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5478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07-02-01 |
首版时间 | 2007-02-01 |
印刷时间 | 2007-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9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2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