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道乐通论(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笔者在中国传统音乐和道教音乐专题研究方面所获心得的提炼和总结,旨在从历史脉络、形态特征、审美风格和历史价值四大方面全方位地论述道教音乐的基本面貌和本质特点,为更多的学者和关心道教音乐的读者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道乐印象。

序言

自1987年道教音乐调查工作和学术研究刚开禁不久,笔者因一个偶然的机遇,应邀为即将出版的首部道乐编著书籍《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撰写“概述”理论文字,并专程赴武当山考察。由此行开始,我义无返顾地从中国民歌研究转到了道教音乐的领域。如今屈指算来已近二十个年头。此期间可以说心无旁物,一心扑在此项专题领域之中。或利用开会之便,或专程前往调查,仅武当山前后就去过八次,几乎跑遍了中国重要的道观和名山,搜集到大量第一手道教音乐的录音资料及文献口碑材料;与此同时,也开始了对道乐的专题研究。回顾研究的历程,从思想观念层面讲,起初纯粹起于对奇异的道乐体验的好奇感,更因对以口传方式保存了如此美妙音乐的道教音乐家的崇敬感而沉浸其间,流连忘返。后来逐渐明确了方向,大致围绕“总观全貌,透视本质,把握神韵”的方向展开研究,欲知道乐之奥秘而后快。从具体研究实践层面来看,大致先是从个案调研(武当山)开始,逐渐由点到面、由浅人深、由此及彼、从内到外,逐步扩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道教音乐展开一个个专题研究。不觉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其问漫长的跋涉历程,甘苦皆有,冷暖自知,总算慢慢积累了不少新的知识和认识,对于这一熟悉而又陌生的音乐现象逐渐增多了解,并越益产生了感情,深陷其中而至今不悔,并为能有机遇接触和研究这一神奇的音乐文化而感到幸运。在多年调查研究过程中,笔者越来越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这一宗珍贵的祖国文化遗产,不应该只限于学术界知晓,不应该深藏于学术的象牙塔中,而应该让更多关心祖国文化的人来了解它、认识它、欣赏它,应该让古老神秘的道乐在当代文化中继续发挥其有益的效用。

当然,对于博大精深的道教音乐来说,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花几十年时间就能穷尽其底蕴的,学术研究绝不能寄望于毕其一功于一役,或许我们只能逐渐接近它的真相。任何事物总是通过人们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不断认识之后才会逐渐露出其庐山真面的。因而,在有一定积累的时候,将自己一个认识阶段的体会成果总结出来,让更多的人方便了解道乐面貌,引发更多更精彩的研究成果,不亦乐乎?

基于这些想法,我想在现阶段将自己长期调查研究的成果加以整理总结,形成一本比较系统全面论述道乐特点的专著,是可行的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本书是近二十年来笔者在中国传统音乐和道教音乐专题研究方面所获心得的提炼和总结,旨在从历史脉络、形态特征、审美风格和历史价值四大方面全方位地论述道教音乐的基本面貌和本质特点,为更多的学者和关心道教音乐的读者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道乐印象,是谓“通论”之本意。

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着重描述分析道乐的渊源和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全程。通过本篇研究,基本理清了道乐历史发展的线索以及其中隐含的某些规律,使读者对道乐有一个清晰的历史感,基本了解它是如何一步步跨越近两千年的历程而走到今天,明白其珍贵的历史意义所在;

第二篇从基本特点、音乐形态、音乐曲目、仪式类型等角度多侧面考察论述道乐作为一种宗教音乐所独具的形态特点,使读者对道乐的基本面貌和它区别于一般民族民间音乐的本体特点有一种全方位的认识;

第三篇深入探索道教的音乐观念和宏观风格特征。道乐是多少具有一些神秘性的音乐品种,它的外在形态已表现出了诸多不同于世俗音乐的特征,而这些特征的铸就,在很大程度上与道士们不同寻常的思想观念有密切关联。了解这些隐密奇异的观念,无疑可加深我们对道乐品质的认识,拓宽对道乐审美体验的理解,从而有可能以更宏观、更简约的方式把握道乐的主导风格。

如果说前三篇主要围绕道乐本身的特点而作面面观的话,那么第四篇则将视野进一步拓宽,将道乐置身于华夏音乐中进行考察,观察道乐在中国传统音乐大家庭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对于中国音乐诸多品种形式的发展起到何种真实的作用?此篇论述必须基于对中国音乐和道教音乐两方面的情况都有相当深入详实地了解,并须仔细考证、辩析道乐与不同音乐品种千丝万缕而又错综复杂的相互关联,最后才能对其间的真实关系作出判断,对道乐的千秋功过和历史价值作出评说。因此,本书尽可能搜寻道乐与民族音乐诸品种的联系线索和方式,客观论述其相互依存和影响的现象和关联。在总的观点上,笔者持“交叉授粉”的相互影响观。道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音乐其他成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状态中而发展。但在具体的论述中,笔者将更多揭示道乐影响、促进中国音乐发展的积极的一面,其理由很简单:其一,这本身是一个客观事实,只是我们以往太少关注和研究这一方面而已;其二,在中国音乐学研究中,由于政治环境的制约,长期以来人们对道乐的认识持有较多偏见,因此本书更多强调道乐影响中国音乐的事实和观点,也带有补缺和纠偏的含义。

本书最后附录了两篇道乐学术研究的综述文章,以便读者更全面了解道乐研究的整体情况,也为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较全面的文摘性文献。

本书写作中参考了大量道经原始文献,也参考了宗教学、音乐学界诸多前辈的论著,这些都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一一注明。由于道教音乐在音乐学术研究中尚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总的来说,可资凭借的观点材料甚为匮乏。因此,无论在研究课题的择定,资料利用以及方法观点的确立方面,都必须拿出自己的选择、分析和判断。就这个意义而言,本书的主体内容和观点是作者个人独立见解的集结,它是否能够达到著者的初衷,是否能对音乐学者、宗教学者、社会科学学者以及广大关心道乐的人士提供各自所需的某些知识,就只能留给读者们判断了。

蒲亨强2004年5月于南京龙凤花园腾龙里静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道乐通论(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蒲亨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960656
开本 32开
页数 3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4-12-01
首版时间 2004-12-01
印刷时间 200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08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2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5: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