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将会计信息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确定它的属性,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会计信息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用实证的方式探查了它的需求,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和方式进行优化设计

序言

一个完善而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是建立高效的证券市场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中国证券市场作为全球新兴的证券市场之一,其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证券市场中各种股票行情的涨跌时刻牵动着亿万中国股民的心。然而一些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造假事件,给股市造成了震荡和严重后果。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股票市场的健康、正常发展。

本书从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出发,分析了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属性,认为会计信息的本质是一种商品,现阶段又兼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其商品的属性导致会计信息供求受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公共产品的特性使得政府必须对它进行管制,即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管制应是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的适度管制,而适度管制中,度的确定又主要受供求平衡、效率公平及制度边界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虽然在法律体系和披露内容上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严重的失真现象。本书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过程的研究分析,认为这一现象是由于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的行为扭曲的结果以及会计系统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在分析过程中本书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三方博弈模型,来进一步分析会计造假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治理造假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惩治力度。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我国会计信息的实际需求,本书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的需求状况作了实证调查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与投资者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投资者需要更多有用的、真实的会计信息。根据实证调查的结果,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和内容进行优化,扩展了上市公司披露会计报告的内容,并设计出一个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来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最后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优化。

基于以上思路,本书分为8章:

第1章 导论

   阐明了选题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并解释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几个相关概念,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

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

本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的属性,得出会计信息本质上是一种商品,现阶段又兼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商品本质促使会计信息受供求规律的支配,而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又需要政府对它进行管制。所以对于会计信息,政府应该采取强制性披露的管制和自愿披露的非管制相结合的适度管制,这个度的确定受供求平衡、效率公平和制度边界的影响。

第3章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本章详细地介绍了目前我国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及披露的基本内容。从法规体系上看仍需进一步完善,从内容看也需充实。

第4章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剖析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严重的失真现象,表现在虚假陈述严重,缺乏时效性及关联方交易披露不规范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章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程序的考察,认为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等行为的扭曲以及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局限性造成了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真实。为进一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本章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一个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会计师事务所和证监会三方的博弈模型。综合博弈模型中包括三个子博弈模型,通过对子博弈模型的分析和综合,得出结论:证监会加大惩罚力度是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最佳办法。

第5章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实证分析

本章采取邮寄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使用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调查。首先确定会计的使用者范围,投资者的需求最为广泛,故将投资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使用者更关注未来信息,除现行的报表外,还需要财务预测信息、分部信息以及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并应提供3年的信息以供比较,另外还应提供物价变动影响的信息。从总体上讲,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有些披露过量,有些刚好满足需求,有些披露不充分,而有些则完全未披露。

第6章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对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结果及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供给的现状分析,结合中国实际,本章以郑州煤电2002年的年度报告为基础,对其进行改进。主要指标选择了投资者需求最高的9个指标又加上每股股利、每股现金流量指标及经济增加值,以便更好地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增加了分部信息、财务预测信息、物价变动影响信息及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分析等内容的披露。从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讲,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未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必将从现在的纸质化向电子化转变。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会逐步实现电子实时化报告,ASP平台的建立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会计信息的生产模式。

第7章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及其完善

本章对现有的监管体系及其监管机构对违规处罚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违规处罚过轻。在此基础上本章设计了一个内外部结合的监督体系,以保证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其中的内部监督主要是对上市公司内部会计人员及会计信息产生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夕卜部监督体系主要由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和中介服务机构组成。在具体的措施上,应加强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把关作用,从严、从重处置会计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

   第8章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宏观环境优化

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需要有一个优良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支持。本章认为需要从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提高上市公司素质及培养和扶持理性投资者三个方面来优化环境。

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

1.将会计信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来探讨它的经济学属性、供给、需求及其之间的关系,视角较新。通过对会计信息属性的经济学分析,认为会计信息本质是商品,但兼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其商品属性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供给决定于其有效需求;其公共产品属性又决定了政府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信息供给进行管制。

2.首次尝试探讨了会计信息适度管制的“度”。认为这个“度”是存在并且可以把握的,它取决于会计信息供给和需求相互符合的结果。

3.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确定投资者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使我们能对我国使用者的会计信息的需求状况有着更深一步的了解。调查问卷的问题涉及面较广,涵盖了披露的内容、格式、时间、要求等,使我们能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会计信息的供求状况。另外调查方式也采取实地调查、邮寄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使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更为可信。同时,在对会计信息需求成本方面的数据搜集及整理方面做了一些基础工作,或许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能起到一定的数据支持作用。

4.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深层原因时,尝试用博弈论来解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建立了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的三方博弈模型,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这不同于以往对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简单的两方博弈分析,而是在建立了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之间三个博弈的子模型后,对其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证监会的惩罚力度越大,审查成本越大,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会计造假及会计师事务所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就越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琳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882941
开本 32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46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9
14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