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国维--世纪苦魂/百年学案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比较美学专著。它着重探索王国维美学与叔本华哲学的关系,揭示了王国维作为20世纪中西美学关系史的开山祖和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为何师承叔本华,又如何在师承西方大师的基础上,再创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艺术美学的,进而深究,从本世纪初至今,学界为何迟迟没有对上述的关系做出系统的剖析,王国维美学在身后屡遭冷遇与曲解,犹如“宿命”。

内容推荐

本书实为一部比较美学专著。因为从美学上看,王国维是身兼二职:既是20世纪中西美学关系史的开山祖,又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堪称“创世纪”。但所有这一切,是王国维在20世纪初便基本完成的。当时王国维正年轻,其灵魂正经历着青春期所特有的忧生之苦。可以说,忧生之苦既是王国维师承叔本华哲学的心理动因,同时也是王国维所再创的人本一艺术美学之魂。故,书名为《王国维:世纪苦魂》,本书重在探讨叔本华与王国维美学的关系。

目录

小引

内篇

第一章:王国维人本-艺术美学的思辨基点源自叔本华

第一节:"天才说"

第二节:"无用说"

第三节:"古雅说"

第四节:"境界说"

第五节:结语

第二章:王国维接受叔本华哲学的价值心态定势

第一节:灵魂之苦:天才情结与人生逆境的严重失衡

第二节:接受过程: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

第三节:转向:从忧生甚深到择术之慎

第四节:结语

第三章:王国维对叔本华的人本主义解读

第一节:叔本华体系的人学复调与二度泛化

第二节:王国维对叔本华体系的悟性扬弃或方法重铸

第三节:结语

外篇

第四章:影响比较是王学整体研究的前提

第一节:迷失在译介与再创之间

第二节:准体系的非人本切割

第三节:结语

第五章:影响比较的历史心理障碍

第一节:政治话语:从清算到矫饰

第二节:"学派"对峙与学理误判

第三节:结语

第六章:影响比较方法的两种水平

第一节:诗学的经验性归纳之盲点

第二节:诗学的文献学比较之得失

第三节:发生学比较:王国维从青年到晚年

第四节:结语

《世纪初的苦魂》初版序

新版后记

试读章节

“天才说”是王国维的审美一艺术主体论。

王国维眼中的“天才”实有双重身份。首先,“天才”是审美力与艺术造型技能的人格表征,即只有“天才”才具备审美力与艺术技能。因为在他看来,芸芸众生皆被人生欲念之不足而引起的苦痛所压倒,因而,他们惯于以直接或间接的功利眼光来打量世界万物。假如不用势利眼,而以审美目光来观物,“自然界之山明水媚,鸟飞花落”。“人类之言语动作,悲欢啼笑,孰非美之对象乎?”王国维以为不行。他说:“然此物既与吾人有利害之关系,而吾人欲强离其关系而观之,自非天才,岂易及此?于是天才者出,以其所观于自然人生者复现之于美术(即艺术——引者)中,而使中智以下之人,亦因其物之与己无关系,而超然于利害之外。”“故美术之为物,欲者不观,观者不欲;而艺术之美所以优于自然之美者,全存于使人易忘物我之关系也。”

有趣的是,王国维没有读过马克思,但他通过审美与功利之比较来界定“天才”的内涵,不禁使人想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将人类把握世界的精神方式分成“科学”、“艺术”、“宗教”与“实践一精神”四类这一精辟思想。因为王国维审美一艺术的非功利性及其实践的功利性之观点,似与马克思有不谋而合之妙。也正因为王国维认定旨在实现或满足人生欲念的实践皆具功利性,故他又把人类眼光(即精神活动方式)分为“政治家之眼”与“诗人之眼”:“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绝对地说“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诚然不确,但我猜王国维本意,大概是想强调政治家往往着眼于现存秩序的巩固或变动,而无暇像诗人那样超越人事功利,而对宇宙人生作审美俯瞰吧?此为“天才”含义之一。

王国维“天才”还有另层意思:将“天才”奉为卓绝大师的代名词。譬如在中国文学史上,王国维就以为:“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帅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遇也。”显然,这已不是从人类精神方式的类别即美学原理层面来界定“天才”,而是落实到艺术美学层面来界定“天才”了。这似乎说,并非所有能摇笔杆的迁客骚人皆为“天才”,而只有少数仰首一赋,“遂关千古登临之口”的巨匠才无愧为“天才”。P008-009

序言

本书实为一部比较美学专著。

因为从美学上看,王国维是身兼二职:既是20世纪中西美学关系史的开山祖,又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堪称“创世纪”。但所有这一切,是王国维在20世纪初便基本完成的。当时王国维正年轻,其灵魂正经历着青春期所特有的忧生之苦。可以说,忧生之苦既是王国维师承叔本华哲学的心理动因,同时也是王国维所再创的人本一艺术美学之魂。故,书名为《王国维:世纪苦魂》。

本书重在探讨叔本华与王国维美学的关系。对王国维美学建构有影响的西方哲学家,诚然不只叔本华一家(还有康德、尼采等),但就影响的深广度而论,非叔本华莫属。

对叔本华与王国维关系进行比较美学研究,其难点不仅在于确定王国维到底从叔本华那儿接受了什么,还要追问王国维为何师承叔本华,且在传承西方哲贤的基础上,又如何再创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一艺术美学的;并进而深究,从20世纪初至今,学界为何迟迟未对上述关系给出系统的科学剖析,或王国维美学为何在身后屡遭冷遇与曲解,犹如“宿命”。本书分内、外两篇,内篇写王国维如何“创世”,外篇写王国维为何“宿命”。

后记

旧著新版,给笔者捎来的欣慰,大概可与日常居所的乔迁之喜相媲美。

如此类比并非无理:若日学人著述,本是灵魂出窍时落在白纸上的墨痕,那么,这块借文字来编码的精神存在,当它有幸辞别沪版老屋,而不远千里,晋京入籍燕园新居,不亦乐乎?

新居装潢想必焕然生辉,但户主仍性情依旧。与沪版相比,京版所做的修订,几乎纯属技术性。所以矜持如此,无非是鉴于《百年学案典藏》书系既属史学范畴,则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亦宜保留其应运而生时的胎记。

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黎明先生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综合编辑室主任杨书澜女士,正是他们的诚意和襟怀,让我又一次领悟,“思想自由,兼蓄并包”的北京大学的传统仍活在未名湖畔。

夏中义

2005年署于沪上学僧西渡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国维--世纪苦魂/百年学案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中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00653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