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世纪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谢国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在本书中,作者认为,明末东林党争,复社、几社等集会结社的活动,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关系至为密切。作者从明清之间大量的正史、野史笔记中披沙拣金,取精用宏,勾结出从明万历至清康熙间士大夫党争与历史发展的相互关系的脉落。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这部著作,认为“钩索文籍,用力甚勤”。

内容推荐

作为明清史研究大家,谢国桢先生的史识自是独到和高明。寓明清之际的社会、政治面貌于东林党争、复社、几社等集会结社活动的背景考察。对记载党争、结社文籍的钩索亦巧地妙呈现明清社会的状况和士大夫的风气,从而反映明清之际历史的一个侧面。从分散零乱、互有异同的大量史料中清理史事;严谨的史料处理与强烈的历史人文关怀恰到好处地结合,是史家深厚的治史功力和传统的史学方法最好的见证。读本书可领略和体验此中的美丽。

目录

中华书局重印本前言

自序

一 引论

二 万历时代之朝政及各党这纷争

三 东林党议及天启间之党祸

四 崇祯朝之党争

五 南明三朝之党争

六 清初顺治康熙间之党争

七 复社始末上

八 复社始末下

九 几社始末

十 大江南北诸社

十一 浙中诸社附闽中诸社

十二 粤中诸社

十三 余论

附录一 明季奴变考

附录二 清初东南沿海迁

附录三 清初东南沿海迁界补考

附录四 记清初通海案

试读章节

一、党

吾国古代,像汉代的党锢,唐代的清流,宋代的元祜党人,本来就有党争的事情了,但为什么到了明末又会有党争的事件发生呢?吾国最不幸的事,就是凡有党争的事件,都是在每个朝代的末年,秉公正的人起来抗议,群小又起来挟私相争,其结果是两败俱伤,所以人民提起来都头痛。但我以为党争的发生,至少,是一种人民自觉的现象,同时与国家政治的制度也很有关系。所以在一个不良的政治之下,而有党争的事件发生,也可以说是人民自觉的进步。但要是诸党相轧,也有极大的危险。杨公达撰《政党概论》引季特尔(Gettell)的话:

“政党是一部分有组织的公民成立的政治单位,根据其选举权的使用,去参加政治,监督政府,以实现其主张。”

吾国的党争,虽未必与欧洲的政党相同,但我以为党争的发生,至少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人民必须有发挥言论自由权,一是政府必须有发挥言论的机关,合这两个条件,然后才有党争的发生。 在专制时代,人民没有发言的机会,哪会有党争的事情?但是在吾国唯一专制的政局,像秦皇、汉武这样的很少。就是在秦皇、汉武时代也有御史制度之设。《晋书·百官志》:“御史中丞本秦官也。”杜佑《通典》:“初秦以御史监理诸郡,谓之监察史。”因为在古代御史大夫制度是监察政府的机关,其来已久,并且汉代太学的生徒也有发言的权利,当时所谓“清议和舆论”。所以在政治清良的时代看不出来有党争的事,但是到政局崩坏的时候,政府里既然设了弹劾政府的机关,那么一般秉公正的人,都要去弹劾政府,而一般读书的人,也要借机会来谭论国是了。

到了明代,内阁的权较低,而御史的权更高了。并且读书的人,也有发言的机会,这不能不算政治的进步。所以我们要研究明代党争之所以发生,不能不先明了明代的官制。

明代虽沿着汉、唐的旧制,但监察机关的权特别的高。明代的官制是: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到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殿阁大学士的黜陟由于阁臣的会推。到了宣宗时候,政柄无论大小,悉交大学士杨士奇等办理,内阁的权日重。到了严嵩等当朝,权更高了,和真宰相差不多,六卿皆归内阁节制。这是明代的行政机关。同时监察的机关是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御史之职,直隶于都察院,有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的设置。……P1-2

序言

当我草《晚明史籍考》的时候,凡关于明季党争和社盟的材料随手摘记下来,想作一篇明、清之际党社运动的文字。及至《晚明史籍考》草成以后,承袁守和先生厚意,在北平图书馆为我印行。但关于此项史迹,虽然积稿成堆,仍没有把他整理。

“九一八”事变之后,我从日本归来,仍服务北平图书馆,在编纂室中我把旧稿进行整理。 同时朱桂辛先生又约我到营造学社编《营造书目))。那时我唯一的兴趣,就是写这篇文字。其间虽然荒废了馆务,疏忽了学社的属托,但是费了三个月的功夫,终把这篇文章写完成了。

我写这篇文字的宗旨:因我昔年读全谢山《鲒崎亭集》,我感到明季掌故的有趣。我觉得明亡虽由于党争,可是吾国民族不挠的精神却表现于结社。其间又可以看到明季社会的状况和士大夫的风气,是在研究吾国社会史上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写这篇文字就以党争和结社为背景,来叙述明、清之际的历史,以唤起民族之精神。我觉得要得到一般读者的同情,还是以语体文写较为便利一些。 因此事实则引据原书,叙述则文由己出,但为读者不感枯燥起见,有时文章也不免稍为煊赫一点。

二十二年秋,来中央大学讲授明、清史,就把它拿来作讲义。并且重新修改一下,我感觉所谓“煊赫”的地方总归于不忠实,遂把它删去了,仍抄录原文以存真相。又把重复的地方,重改过,遂成了这篇稿子的样子。并把以前作的《明季奴变考》、《清初东南沿海迁界考》附在后面,都为一集。

已经隔过二三年的文字再来校读,时过境迁,思想见解已与昔日不同。结果总觉着不满意,而且现在我治明、清史的兴味已经没有以前浓厚了。我想由清初以上推到辽、金、渤海的历史,来作东北史整个的研究,又想读点史学基本书籍以药不学之苦。这几篇文字在我的治学史上如白云苍狗已成过去,存此一集,聊觇我治学的过程罢了。

民国二十三年一月五日记于国立中央大学教职员第一寄宿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世纪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国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85454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8.305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