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京不向北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另类MBA式的经典商业财经力作,是一个坚强不息奋斗拼搏的大型励志故事,是一场精彩绝伦让人悲喜交加的都市情感大戏,是一部讲述广告策划战略和战术的全新商战小说。

繁华喧嚣的都市,你人生的坐标究竟在哪里?

内容推荐

繁华喧嚣的都市,你人生的坐标究竟在哪里?

波谲云诡的职场,暗潮汹涌阵阵袭来……

这是一个融广告策划、房地产营销策划、电视媒体策划、人力资源管理为一体的全新商战小说。

故事以“大北京”(京津冀北地区)格局正在形成的这一现实事件为背景,以两个广告策划公司操盘下的两家房地产公司在商场上的明争暗斗为主线,来阐述的一个新经济时代下的全景商战故事。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新颖、时尚、专业。

从新颖方面,本书开创了一种融战略、战术为一体的写作风格。它包含了广告战、促销战、产品战、信息战等各种战术,可以让读者在畅快淋漓地获得阅读快感的同时,更全面地了解并策划商战。

从时尚方面,一改以往商战小说对白生硬、苍白、晦涩的风格,把人物对白中适度加入了调侃因素,使调侃中既包含了对时下流行的广告,电视栏目的评论,也融入了对某些社会热点现象的评说,这样既提高了小说的可读性,也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从专业上,书中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企业、广告人、传媒人所应了解和应用的竞争策略。读罢本书,则会让读者从更深的层面了解广告创意、市场策划在专业层面的意义。届时,将会展现“创意六脉神剑”以及进攻战、防守战、侧翼战等竞争战略与战术的组合运用,从而可以更好地作为营销人、广告人、策划人、传媒人的实战营销读本。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暗滩

第二章 暗流

第三章 暗箭

第四章 暗堡

第五章 暗箱

第六章 暗袭

第七章 暗礁

第八章 暗线

第九章 暗潮

第十章 暗战

尾声

试读章节

  1

“什么?你说什么?!”王天成一只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紧紧地握着手机,眼睛一眨不眨全神贯注地倾听着话筒那边的讲话。

听着,听着,他的两条眉毛不由自主地拧在了一起,嘴角也由于过度的紧张而微微地抽搐着。

陡然间,只听“吱”的一声急促而刺耳的声音传来,王天成的脚已经狠狠地踩在了刹车上。车身猛地往前一耸,一下子停了下来。由于惯性的作用,他的身体也随势向前猛地晃动了一下。

他已经顾不上被安全带勒得隐隐作痛的肩膀和前胸,而是大惊失色地对着话筒问道,“听你这么说,项目真的无法如期开盘了?”

待听到对方肯定的答复之后,王天成一下子怔在了那里。

过了大约一分钟,他的脸色忽红忽白地变幻着,额头的血管也渐渐地凸起……

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声嘶力竭地对着话筒大喊道:“你早干什么来着?现在才告诉我开盘的时间要延期!报纸广告的版面我已经订完了,‘上市会’的一系列工作都筹备好了,嘉宾的请柬也都发出去了,你现在告诉我没法开盘,你说!你让我怎么办?!”

他把紧缚在脖子上的领带松了又松,但仍感觉热得要命,最后干脆一把把领带拽了下来,气急败坏地摔在副驾驶座位上。他用手背擦了一把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对着手机大吼着:“你说什么?!你也没办法?!那好……老子我也不伺候了!”他用力地挂断了电话,随手扔在一旁。随即,用双手狠狠地敲了两下方向盘,嘴里不知道骂了一句什么,便重重地在靠在了椅背上。

过了一会儿,手机又不安分地叫了起来。他木然地看了一眼,只是看了一眼,便依旧靠在椅背上,眼睛直视着前方。

手机在叫着,王天成还是无动于衷地望着外面。

车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不停地下着……

爱真的需要勇气,

来面对流言蜚语,

只要你一个眼神肯定,

我的爱就有意义,

我们都需要勇气,

去相信会在一起,

人潮拥挤我能感觉你,

放在我手心里你的真心……

设置成手机铃声的那首激昂凄婉的歌,让他烦躁沉闷的情绪得到了片刻的安宁。一曲完毕,手机也倏地安静了下来。

他看了一眼仪表盘上显示的时间:6月27日上午10点……

王天成换了个姿势,往前探了探身体,把胳膊垫在方向盘上,用手支起下颌,流露出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

就在这时,他的诺基亚N70的屏幕又突然闪起蓝色的光芒,“嗡嗡”的震动声倔强地叫了起来。深锁着双眉,再次混合着这突如其来的响声把他吓得微微哆嗦了一下,理智告诉他,需要看看电话那端究竟是谁如此执著。

王天成拿起电话,看着闪烁的屏幕,再次定了定神,便马上按下了接听键:“喂,周总啊!对……刚才赵经理和我说了,好,我明白了……好的周总……”

他悻悻地放下电话,只觉得大脑里一片空白。他木然地望着窗外,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水落在车窗上,汇成了一条条水线,他的视线也在水线的掩映下,愈发变得模糊。  又不知过了多久,他收回目光,下意识地按下了音响的开关,让他难以忘怀的旋律再次传了出来:终于做了这个决定,别人怎么说我不理,只要你也一样的肯定,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随你去,我知道一切不容易,我的心一直温习说服自己,最怕你忽然说要放弃……

雨滴落在车窗上,发出一种饱含韵律的声音。在音乐和雨滴混合在一起的旋律中,他蓦然发现,思绪无论如何都不受自己的控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飘回了一年前……

2

早春三月,建外大街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渐渐苏醒了。与著名的中国大饭店毗邻的是巍峨高耸的国贸大厦,诸多的外企豪商都驻扎在此地。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步履匆匆、神情严肃的白领们正从四面八方纷纷涌来。一辆蓝色的“伊兰特”出租车在国贸大厦的楼前戛然停住,一个神采奕奕、皮肤黝黑的青年男子从车内一跃而出,稳稳地落到了地上。

他就是王天成——精艺广告公司的客户经理。

精艺广告是一家具有全国性规模的公司,总部设在广州,全国一共有大大小小七八个分支机构。

王天成究竟在这家公司干了多久,连他自己也没有仔细地计算过。反正从客户部的AE(客户执行),到创作部的CW(文案),还有媒介部的MP(媒介策划)这些岗位上,都曾留下过他既不光辉也不伟大的足迹。一句话,除了看大门和扫厕所之外,在“精艺”,王天成能干的都干过了,可谓是一个十足的广告罔“万金油”。

此时,他正站在电梯旁,嘴角挂着一丝习惯性的微笑,神情惬意地抬头望着楼层显示屏。与其他西装革履、外表光鲜的上班族不同的是,他今天穿了一件登山服,下身一条牛仔裤,脚上蹬着一双休闲鞋,压根儿就不是一副上班的样子,这一身不伦不类的打扮与这个讲究仪容穿着的地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叮”的一声,电梯门开了,王天成迎着外涌的人群抬头挺胸大步流星地走进电梯,在与人肩膀相撞的瞬间,招来了几道愤怒的目光,但他依旧目不斜视地大步前行、站定。一会儿工夫,电梯在十六层停下,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跨出电梯。

王天成满怀喜悦地踏进了公司的大门,前台的接待小姐一看是他,急忙站直了身体,抬头挺胸地打了个招呼:“王经理,早!”

“哟,张婷!你可气死我了,怎么又漂亮了?”王天成一边点头往里走,还一边不失时机地调侃了一句。

接待小姐在他身后笑着,无奈地摇了摇头,几个迎面而来的员工纷纷微笑着和他打招呼,他也不停地微笑着点头示意。

“哎哟!头儿,你怎么来了?”迎面走来一个二十来岁、西装革履的小伙子。

王天成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手下的客户主任陈斌。他没有直接回答陈斌的问题,而是用手指了指里边,低声问:“张总来了多长时间了?”

陈斌摸着脑袋,想了想说:“我估计,怎么着也有二十分钟了吧!”

“今天他怎么来得这么早啊?”王天成自言自语地嘟囔了一句,然后拍了拍陈斌的肩膀,“我先过去了,你忙吧!”

陈斌突然伸出手,用力地握住了王天成的手,故意露出一副庄严、肃穆的表情:“头儿,你自己多保重吧!估计此行是凶多吉少啊!”

王天成也面色庄严地点点头:“我要是万一回不来了,你就告诉同志们,我的精神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说罢,王天成就像一个即将奔赴刑场的烈士,抬头挺胸、大义凛然地向总经理办公室走去。

一边走,他还一边犯着嘀咕:自己正在好好的休年假,可今天一大早张总就风风火火地打来电话,让自己来公司,说有事要谈。有事?!能有什么事呢?

是业绩吗?客户部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完成今年的目标啊!

除了业绩之外,还能有什么事呢……

进了总经理办公室,王天成像往常一样,大大咧咧地往张总对面一坐,笑嘻嘻地问:“老板,您找我?”

张总叫张超,是北京精艺广告的总经理。这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脱发比较严重,脑袋中间大部分头发都掉光了,只剩下四周的几绺还在参差不齐地耷拉着。让人一看就不禁想起了民国初期刚刚被剪了辫子的清政府庶民。

张超看看王天成,脸上露出了和蔼可亲的微笑,身体向前探了探,和颜悦色地说:“愉快的假期生活还不错吧?”

王天成一见张超的样子,马上换了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反问道:“老板,您没什么事儿吧?您还是有事儿说事儿吧!冷不丁您对我态度这么好,我还真有点儿不适应。”

张超听王天成这么一说,立刻换了一副严肃的模样,指着他的穿着大声说道:“王天成啊,王天成,你都这么大人了,让我说你什么好?公司规定客户部必须穿西装打领带,你看看你,一身休闲装,晃晃悠悠吊儿郎当的,站没个站相,坐没个坐相!自己都没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你说,这客户部交给你带我能放心吗?”

王天成马上收起笑脸,也异常严肃起来:“老板,不是我热情洋溢地批评您!您这么高的觉悟,怎么也能犯低级的形式主义错误呢?穿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有没有东西?”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继续滔滔不绝地说:“有一句古话,叫做‘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老板,我不是吹,您说我当客户经理这段时间,公司的客户数和营业额是不是就像把温度计插到开水里一样——噌噌地往上蹿哪?”

张超叹了口气,皱着眉头说:“你说的这些我全知道,可这功是功,过是过,公司的规定咱都得遵守,谁也不能搞特殊化吧?”

“您说得太对了!说得我胸口热乎乎的,要不怎么说您这觉悟不是一般的高呢?公司有这样的成绩与您的英明领导是绝对分不开的!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要想干得好全靠好领导嘛!我就纳了闷了,您这么英明神武、宽容大度、百年都难得一遇的好领导怎么就偏偏让我赶上了呢?”

“你甭给我灌迷魂汤!”张超从座位上霍地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回地踱着,他转了两圈,忽然停了下来,一脸正色地对王天成说:“公司马上就要合资的事你听说了吧?”

王天成目不转睛地盯着张超点了点头。

张超回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了下来,点燃了一支烟,继续说:“合资后,公司股份的整体比例构成是这样的,新进入的投资方占71%,原‘精艺’占29%。换句话说,就是新的投资方绝对控股。”

“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给谁干活儿都照样拿工资呀!”王天成露出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表情。

张超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并没有直接回答王天成,而是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我过两天就要被调到沈阳分公司了。”

王天成大惊失色地说:“什么,您要走了……”

“是啊……”张超把头重重地靠在了椅背上。

王天成从椅子上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那不就是平级调动吗?凭什么呀?!几家分公司里,就属咱们的业绩最高,要调也得调回总部啊!”

张超叹了口气苦笑道:“人家控股自然人家说了算,咱也别争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我觉得合资后,公司的环境就更复杂了,其实我在哪都一样。可我担心的就是你的性格。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合作得非常好,最主要的一点是我能容人,尤其是像你这种能人。我怕万一下一任总经理来了之后,你还像现在这副样子很容易吃亏呀!”

王天成感激地望着张超:“老板,这么久以来,您也是我特别佩服的人。就因为你处事大度、以德服人,兄弟们敬重您,公司也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要是换了人,我真不能保证还会不会处得像我们之间这样融洽。要不老板,我跟您去沈阳得了?”

张超又站起身,缓缓地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回过头说:“天成,这条路行不通啊!我也想过,但公司肯定不会批。第一,出于控制上的需要,对总部来说最忌讳我们走得过近;第二,下一任总经理还得指着你出活儿呢!我这么做不是等于拆他的台吗?你就安心待在这儿,好好干吧!”

“只能先这样了……”王天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忽然问道,“新总经理是什么来头?”

“听说是投资方那边安排的,而且非常善于营销策略的规划,再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老板,您就别担心了。”

张超无可奈何地看着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摇了摇头,随之又把目光望向了窗外……

P1-6

序言

和自己较劲

源起

作品诞生的原因很突然——完全始于我与朋友的一次赌约。

我是学营销的,过去曾在一些营销财经类期刊上发表过一些文章,还在几家专业网站上开辟了所谓的“专家专栏”,也曾出版了几本营销类著作(书名在此不便提及,唯恐有广告之嫌),有些对我不熟悉的人会称我为“财经作家”。

我也曾多次谢绝过几家培训机构的高薪授课邀请,因为一旦碰上这些有人叫我“老师”的场合,我就情不自禁臊眉搭眼地无地自容。我不是故意装孙子,而是实在怕自己肚子里的“二两香油”误人子弟、贻笑大方。

正当我对自己的“伪成功”以及“伪清高”既沾沾自喜又不屑一顾之时,朋友却说:“你打小儿理性思维的能力就很强,对于事物的逻辑判断比较准确。所以,能码出那么多呆板晦涩、生硬难懂的专业文字,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没你这么骂人的,我感性思维的能力更强!”我的虚荣心又在按捺不住地咆哮了。

“那你就证明一下吧!”

“怎么证明?”

“就写一部小说吧,写小说可需要超感性……”朋友不动声色地跟我暗中较劲。

“没问题,我要是写出来怎么办?”

“那咱们就打个赌,你要是真写出来了,我就是豁出去倾家荡产也要请你吃顿大餐,至于吃什么,随你大小便。你要是写不出来,那就别怪我了……”

“行,就这么定了!”我当时也没考虑那么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嘛!

事儿虽然是这么定了,可一到动笔的时候才真正犯难:写什么题材啊?小说到底应该怎么写啊?能不能对得起观众啊……

我一连几夜都没睡好觉,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得我晕头转向,找不着北。我心里暗想:“这是何苦呢?和人家较这劲干吗呀……”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一直处在一种精神恍惚、不知所以的状态里无法自拔。这期间,朋友来过几次电话追问我的进程,我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地搪塞着。

“不就是一顿饭吗?犯得上跟自己较劲吗……”朋友揶揄道。

“等着瞧吧……”听朋友这么一说,我的倔劲顿时又上来了,心说:“我还就跟自己较劲了,怎么着吧……”

其实,每个人都会在现实中不知不觉、身不由己地较劲。或者是跟自己,或者是跟别人。

故事构想

开弓没有回头箭。

既然如此,先别管是跟谁较劲,我也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拿起电话一通乱拨,也装模作样地来一回市场调研。结果,还真有一位朋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说:“写你所熟悉的一个特定群体,来揭示他们的生存状态……”

听了之后,我茅塞顿开,马上就凭着我对所谓“小说”的记忆,以及我所熟悉的职场开始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地构思起了故事……

从1997年毕业到现在,不知不觉间我在职场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回首这十年,实在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怀念……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总有一种对英雄主义的崇拜和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真的有一股子谁都不服的叫板劲儿。

或许正因为有股这样的劲儿,这十年才算没有白过,多多少少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我的职场经历很复杂。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都留下过我那些既不光辉也不伟大的足迹;销售与市场、传媒与广告,我也全方位、多角度地涉猎过,知识虽然学杂了,可离着“家”字,至少还得差上个十万八千里。但幸运的是,无论在哪个圈儿里混,都没有离开我所热爱的“营销策划”。

这十年来,我把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消耗在了职场与商场中。我那个圈子里的一些人,以及他们的经历也的确是够写出若干本小说了。于是,这个以描写商场争斗、职场诡计、激发我们奋斗自强的励志作品经过良久酝酿,破茧而出了。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给战争下过一个通俗的定义:“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它包括战略与战术两个部分。

传统的商战我们姑且不去探讨。那么,在今天这种新经济时代下,商战的本来面目应该是什么呢?或者说什么才是现代商战呢?

我想,所谓的“现代商战”,无非是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在与竞争对手博弈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的行为。

同兵战一样,现代商战既是战略上的较量,也是战术中的角逐。战略上的胜利可以赢得一场战争,而战术上的胜利却只会赢得一次战斗。

现代商战归根究底,是一场多兵种的协同作战。它不仅仅是销售部门在独自拼杀,而是整合了市场、生产、甚至储运等各个部门力量在内的一场资源争夺战。

因此,在一次战役中,战略往往变得无比重要,而一个战役的胜利,则包括了广告战、促销战、产品战、价格战、信息战等各种战术的组合,而不仅仅是凭借销售人员自己就能拿到多大的订单。这个道理就如同两军交锋,在没有重武器、没有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只凭步兵的单一冲杀是很难获胜的。

写给营销人

什么是营销人?

我们通常把营销人理解为——企业中的销售人,也就是做销售的一群人。再具体一点儿就是:销售代表、销售经理、销售总监以及销售总经理,等等。

不能说这种理解不对,但至少很片面,是一种狭义的理解。

其实,从广义上来说,营销人不仅是指销售人,还包括下列这样几个群体:

第一,企业中市场部或企划部的工作人员。如市场代表、市场部主任、市场部经理、市场总监、企划专员、企划经理等。

第二,广告(策划)公司的策划和创作人员。如广告策划、营销策划、文案撰稿、策划总监等专业人员。

第三,媒体中负责行销推广与媒体销售的专业人员。如广告部主任、广告部经理等。

因此,在中国五千万的营销人中,除了销售人员以外,广告人、策划人、传媒人也都是营销人,这是一个广义的营销人概念。

所以,这本书是写给广义营销人的读物,是写给中国五千万营销人的读物。

上述三类人作为知晓并了解营销战的主力群体,更多的是在战略上或是策略上帮助企业做规划,而市场上既缺乏能满足这一类读者需求的通俗读物,也很少有从战略上对一场营销战进行描写的商战作品。  所以,针对这部分读者的需求,这部作品的主要特点有两个:

第一,以“大商战”为背景,突出实效性。

融竞争战略与战术为一体。包括了广告战、促销战、产品战、信息战等各种战术,可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并策划商战,从而畅快淋漓地获得阅读的快感。

第二,以一部分真实案例为背景,多角度、全方位剖析现代商战。

在本书中,我记录了身边一些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一部分真实的营销传播案例。并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企业、广告人、传媒人所应共同了解及应用的营销策略,从而大大地突破了传统商战小说的局限性,让读者更多地从营销传播的战略层面加深对现代商战的印象。

苦苦挣扎了七个月,终于写完了。其间两次病倒,两次又爬起来,不管怎么说,这或许也完全得益于自己跟自己较劲的结果。

衷心地希望大家看完这部作品之后能够有所感悟,或者哪怕是笑一笑,轻松一下也好。

诸位看官能强忍着不吐看到这儿,那真是付出了极大的精力与体力。对此,再次表示深深的感谢!

有时我想:和自己较劲也的确是挺有幸福感的一件事儿!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力。

最后,再送一句广告语:“幸福感,与物质无关,与你对生活的态度有关!”同我们这些在职场中奋斗的兄弟姐妹们共勉。

丁亥年农历十月初六于家中陋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京不向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铁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18414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49
18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