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刺杀肯尼迪
内容
编辑推荐

第一作者奥赖利系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时事评论员,美国主持界有名的“毒舌”。凭借《刺杀林肯》(作者比尔·奥赖利、马丁·杜加尔德)一书摘得美国畅销书作者No.1桂冠。《刺杀肯尼迪》一书在美国畅销书榜单蝉联首位。第一作者虽为肯尼迪家族成员,但却未将个人情感或偏见掺杂到本书的创作中。

译者系中国纪录片制作人、撰稿人。本书译作堪称引进图书翻译范本。

内容推荐

随着刺杀倒计时的推移,通过对肯尼迪总统之路的客观描写,真实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美国总统。他曾经少不更事,但却在危机中成长;从二战中的英雄、普利策奖得主到美国最年轻的总统,一个曾经体弱多病的少年怎样炼成美国人心中的偶像?但终究他并没逃脱被刺杀的命运,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还原了刺杀的整个经过。几声枪响,结束了美国一个梦幻般的时代;凶手戏剧般死亡,50年来谜底仍是众说纷纭;肯尼迪与妻子杰奎琳本是一对神仙眷属,英俊的总统却难抵梦露的诱惑;一切尽在《刺杀肯尼迪》(作者比尔·奥赖利、马丁·杜加尔德),随着时间轴的推移,《刺杀肯尼迪》为读者揭秘肯尼迪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目录

致读者

序言

第一章 遭遇死神

第二章 大幕落下

第三章 邪恶获胜

后续

尾声

白宫

资料来源

鸣谢

索引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18年前的1943年,一个温暖的夜晚,三艘美国巡逻鱼雷艇正游弋在南太平洋的布莱克特海峡,它们的任务是搜寻日本战舰,这里距双方正在激烈厮杀的一个被称作“插槽”的海域很近。这种鱼雷艇长80英尺,船壳为两英寸厚的桃花心木,动力是三台帕卡德马达。这个型号的鱼雷艇非常灵活,能飞掠到日军战列舰附近,用一组马克8式鱼雷击沉敌舰。

在其中一艘舷号为109的鱼雷艇上,一个年轻的少尉坐在驾驶台上,半梦半醒,他已经关闭了三台马达中的两台以避免被日军侦察机发现。唯一运转的那台马达此时转速也不快,因此,快艇的螺旋桨面几乎都没有搅动闪烁的海水。少尉凝神四下望了望,希望能确认另外两艘鱼雷艇的位置,但今夜没有月亮,也没有星光,他什么也看不到,同样,在那两艘鱼雷艇上的战友也看不到109号艇。

待109号鱼雷艇发觉日军驱逐舰天雾号迫近时已经晚了,天雾号是执行“东京特快”任务的军舰之一,“东京特快”是日本海军一个大胆的试验性行动,旨在使用高速战舰将作战部队和武器弹药运进或运出有着重要战略价值的所罗门群岛,这一行动需借助战舰的高速度和夜色的掩护完成。天雾号刚刚在附近的克罗姆邦加拉岛的维拉卸下了900名士兵,现在正高速返航日军在新几内亚拉包尔的基地,它必须在黎明前进港,否则美军轰炸机会发现并炸沉它。天雾号比一个足球场还长,但船体最宽的部分只有34英尺,这样的船体能使天雾号以惊人的每小时44英里的高速劈波斩浪。

在109号鱼雷艇的艇艏,来自伊利诺伊州海兰帕克的少尉乔治,“巴尼”罗斯仍在透过夜色嘹望。罗斯之前服役的舰艇不幸被一架美军轰炸机意外炸沉了,他自愿登上109号鱼雷艇担任嘹望员。当他在望远镜中突然看到250码(约228米——译者注)外的天雾号正全速向109号鱼雷艇压来,不禁惊呆了,他伸手指向夜幕中,鱼雷艇舵手也看到了突现的敌舰,他拼命转舵试图将艇艏对准高速行驶的驱逐舰,以便发射鱼雷,这是战友们唯一的希望,否则这些美国人将被消灭。

109号鱼雷艇已没有足够的时间转向到发射角度。

只是恐怖的一瞬间,天雾号劈向了鱼雷艇桃花心木的船身,鱼雷艇从右向左断开,横切面接近驾驶台,断开的两截船身继而也几乎被碾碎,如果鱼雷艇有感知的话,它一定会想:“原来这就是被杀死的感觉。”13个艇员中有两位当场牺牲,之后109号艇的残骸发生爆炸和燃烧,又使两名艇员负伤。附近的两艘美国鱼雷艇162号和169号看到了剧烈的爆炸,它们没有开过去抢救幸存者,而是开足马力冲向夜色深处,因为他们害怕还有其他日军战舰在附近。天雾号也没有停下来,仍旧高速驶向拉包尔,舰上的日军官兵望着熊熊燃烧的美军小艇消失在视线中。

109号鱼雷艇幸存的艇员们只有靠他们自己了。

应当对这艘鱼雷艇被巨型敌舰碾碎负责的美军艇长是海军上尉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他当时26岁,清瘦,皮肤被晒得黝黑。他是个出自哈佛大学的公子哥,原本供职于海军情报部门,但他的丹麦女朋友被怀疑是纳粹间谍,于是他父亲强制他转入战斗部队。肯尼迪是家里的老二,而这个家庭对老大寄予了非常大的希望,因此老二得以虚掷光阴。他幼时体质不好,年轻时喜欢书和女孩,另外,除了领导一艘小小的鱼雷艇外,肯尼迪对追求政治上的领导地位毫无兴趣——的确,这原本是他哥哥乔被赋予的使命。

但这些往事此时都已非常遥远,肯尼迪立即要做的是把他的手下送出险境。许多年后,当被要求描述那一夜的遭遇时,他只是耸耸肩说:“没办法呀,他们把我的船撞沉了。”

他的话与实情不符,他应当为109号鱼雷艇的沉没和两名艇员的牺牲上军事法庭。但这艘鱼雷艇的沉没反而成就了约翰·F肯尼迪——不是因为已经发生的,而是因为将要发生的。

109号鱼雷艇的后半段正在向1200英尺深的布莱克特海峡底部坠落,而船体的前半部因为有水密隔舱,暂时还漂浮在海上。肯尼迪集合了幸存的艇员待在这段残骸上等待救援。天雾号掀起的波浪浇灭了鱼雷艇残骸上的火焰,肯尼迪原本担心大火会引燃残存的弹药或油箱,这个担心于是不复存在了。但是一个、两个、三个小时过去了,显然救援不会到来,肯尼迪必须设计一个新的计划。布莱克特海峡四周有很多小岛,这些小岛上盘踞着成千上万的日军,可以肯定会有岛上的日军看到夜里的爆炸。

“如果日本人出动了,你们想怎么办?”肯尼迪向艇员们问道,此时,他要对这些艇员的生命负全责,但他不知所措。残骸已开始缓缓下沉了,他和他的艇员拥有的武器只是一挺机枪和七支手枪,用这些武器去和日军作战是荒唐的。

现在,艇员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一英里以内的吉佐岛上有一个日军军营,而且还知道在五英里远的克罗姆邦加拉岛和拉怀拉城岛上各有一个更大的日军基地。

“我们都听你的,肯尼迪先生,你是头儿。”一个艇员答道。

但肯尼迪还不适应当头儿,在做109号艇艇长的几个月里,他的主要工作是驾艇,他的战友抱怨说,他更感兴趣的是追女孩而不是当艇长。实际上,肯尼迪做配角更加得心应手,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习惯于从霸气的父亲那里接受命令,同时仰视他那位颇有魅力的哥哥。他的父亲约瑟夫·P.肯尼迪(Joseph P.Kennedy)是美国最有钱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曾任美国驻英国大使。肯尼迪的哥哥乔这一年28岁,意气风发,是欧洲战场上的一位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不久后乔将参加一次针对纳粹潜艇的空中突袭行动。

肯尼迪家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接受父亲的指令,约翰-肯尼迪后来有一天形容兄弟姐妹们同他父亲的关系是木偶与主人的关系。约瑟夫·肯尼迪不仅决定他的孩子们应该怎样度过人生,指示他们的每一个行动,还试图与他儿子和女儿们的女朋友睡觉,甚至决定为他的一个女儿做了脑叶切断术。他已经指定大儿子乔从政,而且安排乔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1940年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与此同时,在大战还未爆发的几年,约翰的时间主要用来写作和旅行,许多家族成员相信写作将成为他的职业。P2-4

序言

一位距离生命尽头不到三年的男人将他的左手放在了《圣经》上。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厄尔·沃伦站在他的面前,引导着誓词的宣读:“请问你,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是否庄严宣誓……”

“我,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谨庄严宣誓……”新总统以带有波士顿腔的滑音重复着誓词。他的目光聚焦在首席法官的脸上,而这位首席法官的名字有一天将成为肯尼迪遇刺案的代名词(沃伦法官在肯尼迪总统遇刺后受命担任调查此案的“沃伦委员会”主席——译者注)。

……

 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根本不反对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他对这位新总统和他的政策也知之甚少。他在海军陆战队做狙击手的时候,他之前的履历很难让人相信他会威胁他自己以外的任何人。

当全美国在欢庆肯尼迪的就职时,这位叛逃者给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言简意赅: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想回家。

后记

在美国,肯尼迪被许多人看作一位偶像总统,不仅因为他年轻英俊,还因为他文武双全——“武”表现在二战中他作为鱼雷艇艇长在险境下拯救了十个艇员的生命,“文”表现在他战后创作的作品《勇敢者传略》获得了普利策奖,而且,肯尼迪总统的热情与理想影响了几代美国人。“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的这句名言是能够超越时代与同界的,今天,我们仍能够听到他的话音在时空中回响。

我本人当年在美国留学时,曾因在一家华盛顿的纪录片公司实习而住到了市郊一位善良的美国老夫人家中,她的名字叫卡伦·基弗(KarenKeefer)。当时,她在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工作,即将退休。她告诉我,她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肯尼迪精神的感召下参加了“美国和平工作队”,去非洲救助难民。可她刚到尼日利亚不久,这个国家就爆发了内战。一次,她在经过一个哨卡时,一个年轻的士兵用步枪指着她的头,问她是做什么的,卡伦镇定地对他说:“请不要用枪指着我的头,如果你打爆我的头,之后别人认不出我,我在美国的父母也不知道我死了,他们会一直寻找下去。你的枪可以指向我的心脏。”结果,对方可能是被她的勇气所震撼,随即把她放走了。

在我翻译这部书的过程中,有一次我和美国驻华使馆国防武官史达伟(David Stilwell)准将聊起了这部《刺杀肯尼迪》,史达伟准将非常感兴趣。他告诉我,他当年在洛杉矶上的高中就是“肯尼迪高级中学”,而中学的校刊叫作《火炬报》,“火炬”源自肯尼迪就职演说中的一句话:“火炬已经传到了新一代美国人的手中……”史达伟准将说,美国有很多以肯尼迪命名的学校,他的母校就是其中非常好的一所。

肯尼迪遇刺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有没有重重黑幕?自从达拉斯的枪声响起,这个问题在美国就没有停止过争论。《刺杀肯尼迪》一书对真相的介绍是中规中矩的,也是客观的。译者本人上初中的时候,政治课上讲过,“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这个论点无疑是不全面的,《刺杀肯尼迪》告诉我们,不仅英雄可以改变历史进程,小流氓也能改变历史进程,而这种情形在历史上不止发生过一次,历史就是这般无情。

转眼间,今天距肯尼迪遇刺已有整整半个世纪。50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国际方面来讲,冷战结束了,东西方的对峙大大缓和;从美国国内状况来讲,《刺杀肯尼迪》描述的美国,特别是美国“南方腹地”存在的尖锐的种族对立也大大缓解了,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肯尼迪那一代美国人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付出的沉痛代价。这本书引用了丘吉尔的一句话:“我们的过去是我们走向未来的钥匙。”的确,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美国历史的一个横断面,通过这个横断面我们可以真切地了解半个世纪前的美国,这对我们理解美国的今天会有很大帮助,也许这一点比搞清肯尼迪遇刺究竟有没有黑幕更有意义。

尽管本书的第一作者与肯尼迪家族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但作者并没有回避肯尼迪总统本人经历中的敏感层面,比如他曾经的滥情,这让书中的肯尼迪形象更加丰满、客观、可信。

《刺杀肯尼迪》的两位作者都是多产的美国作家,尤其第一作者比尔·奥赖利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和时政评论员。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一个明显的写作特色——强烈的画面感,不论是美好的画面还是恐怖的画面。读者在读这本书时仿佛可以看到一幅幅全景历史画面在自己面前相继展开,一旦捧书在手,往往欲罢不能。这种能够体现强烈画面感的写作技巧一定是作者在多年电视工作中练就的。译者本人也是一个电视工作者,这也算是一个愉快的巧合吧。

这本书的翻译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但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目前,中国的翻译状况实在不能说是乐观。一方面,能直接阅读英文原版书、观看英文原版电影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这当然是好事;另一方面,优秀的翻译人和翻译力作已经成了稀缺品,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英语的人太多,似乎所有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当翻译,于是翻译劳动的市场价格一直不高,中英文俱佳的人也就不愿意俯身做翻译了,这实在是个恶性循环。

实际上,我们都应当明确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曾几何时,翻译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稍远一些的有中国人熟知的玄奘大师,他便是一位翻译大家。近一些的有严复先生,他通过一部《天演论》向一百多年前的国人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由严复高度概括出的汉字可以说是振聋发聩。不知当代和未来中国还会不会出现玄奘和严复这样的大师级翻译。

当代中国翻译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他们的中文功底大都不深,而且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中文功底对翻译工作的重要性,碰到一个英文单词不懂可以马上查字典(纸质或网上字典),中文功底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修炼好的。十多年前,我为中央电视台《正大剧场》翻译电影,当时负责这一栏目电影译制的编辑段鸿欣老师说:“我看重的是翻译者的中文水平。”这句话让我回味了许多年。

当然,好翻译还要一丝不苟,要尽最大努力找到恰当的中文词句体现原文的准确含义和感觉。

关于翻译说了这么多,只是有感而发,译者本人抽出业余时间翻译了这本书,想为中国翻译界做点贡献,这就好像笑话中说的,一只蚂蚁伸出腿来想跸倒大象,肯定改变不了中国翻译界的整体现状。

《刺杀肯尼迪》一书去年在美国一经出版便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由此可见肯尼迪的影响力和美国读者对本书两位作者的认可。译者偶尔看到这本书在美国上榜,于是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刘海涛副总编辑建议引进此书,刘总欣然同意。接下来,我们找到了负责这本书中文版权代理的博达公司的蔡国成先生,蔡先生的职业感和效率都让人钦佩。在本书引进和译者翻译的过程中,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编辑翟琰萍老师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曾跟随我实习的欧睿智同学还曾帮我查阅了许多英文资料。我尤其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在我翻译此书的三四个月间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照料。在此,译者一并向上述各位表示由衷的感谢!

邓武

2013年6月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刺杀肯尼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比尔·奥赖利//马丁·杜加尔德
译者 邓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205037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2013264881
中图分类号 K712.545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3—7977
版权提供者 Bill O’Reillv and Martin Dugar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4: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