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直面艾滋病--媒体传播策略和安全套总动员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大量典型案例总结艾滋病预防计划的经验教训,侧重传播交流策略的作用。该书是根据2003年sage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原版的改编本,在各章中加入了一些专门针对中国读者的内容,例如艾滋病在中国的发展简史和案例等。其读者群,包括全球、各国、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国际发展组织的项目负责人和实施者,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构,公众健康、传播交流和发展研究方面的教师、学者,社会热心人士和事业家,以及任何关心和爱护人类社会和健康的读者。

内容推荐

现今,世界和中国都面临着严峻的艾滋病疫情。艾滋病通过人类最亲密的接触而传播。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医学问题,而与文化习俗、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改变人们对艾滋病的思想认识进而促成人们的行为改变,是抗击艾滋病疫情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媒和人际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书收录了25年来世界各国著名的艾滋病案例、抗击疫情的成功范例和引人深思的传播策略应用,综合了世界各国抗击艾滋病疫情的经验和教训。以传播策略为重心,勾画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疫情的有效措施和蓝图。

本书于2003年在美国、英国和印度同时出版,一经出版即被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众多的国际组织列为重要参考书,被评为2004年度美国传播协会应用传播最佳学术作品。

目录

中文版序

译者序

第一章 艾滋病的历史回顾

第二章 艾滋病宣传与政策方针

第三章 艾滋病与药物对策

第四章 艾滋病与特殊人群

第五章 艾滋病与文化策略

第六章 艾滋病与世俗偏见

第七章 艾滋病与娱乐一教育

第八章 艾滋病预防控制总方案

艾滋病易感人群

贫困人群  

弱势群体

饱受偏见的人群

第一阶段:从城市萌发

艾滋病病毒本质

萌芽状态

困惑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延误的代价

旧金山自援行动  

第二阶段:走出易感人群

第三阶段:疫情爆发

艾滋孤儿

  (商业)性工作者

疫情控制1号方案

长路漫漫:中国艾滋病

试读章节

致命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病毒)狡猾地隐藏在不同的病症之后,如肺炎、皮肤癌、肺结核等,导致人体功能减弱以至死亡。正如HIV变异的隐蔽性和机会性,艾滋病疫情的高危人群和传播方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多端。在美国和其他多数国家内,艾滋病疫情首先在大城市男性同性恋者、注射吸毒者和性工作者中传播。随后,疫情突破了这些最早的易感人群,开始蔓延到普通家庭和贫穷弱小者当中。再通过长途运输汽车司机、外出打工者和感染后无奈回到家乡的艾滋病患者,疫情又从城市扩散到边远地区。就这样,艾滋病对易感人群造成了极大威胁。今天,在每一个国家,艾滋病疫情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所以艾滋病的控制策略也必须灵活多变。

   

艾滋病易感人群

艾滋病在全球各地危害严重,尤其是对公认的弱势群体:女性、儿童、穷人和低教育程度的人群,它的危害更甚。

关于艾滋病,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疫情现在还集中在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先来看一些惊人的数字:

全球4000万艾滋病患者或是病毒携带者的95%,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死于艾滋病的2 700多万人,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的居民:

全球l 400万艾滋孤儿,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全球4 000万的患者,其中2 800万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周边国家,600万生活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100万在北美地区。

2004年有49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310万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同年约310万人死于艾滋病引发的病症;

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总数由1990年的1 000万,增长到1996年的2 800万,到2000年达到3 400万,2004年继续增长到4000万。

正如艾滋病研究专家科伯(Bette Korber)博士指出:“艾滋病疫情的可怕不仅仅是因为会死人,而且会死的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

亚瑟(Arthur Chinaka)的家庭情况,是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艾滋病惨状的一个缩影。1990年,17岁的亚瑟在乌干达参加高中考试的时候,校长通知他说。他的父亲因艾滋病并发肺炎去世了。两年后,亚瑟的叔叔爱德华也死于艾滋病。1994年,另外一个叔叔理查德同样死于艾滋病。1996年,不幸再次发生,他的叔叔亚利克斯因艾滋病去世。1999年,亚瑟的第四个叔叔和姑母尤妮斯也死于艾滋病。这些去世的亲人们全部葬在离乌干达木塔尔镇不远的家族牧场里。在撒哈拉沙漠周边国家,艾滋病经常席卷整个家族或社区。

艾滋病病毒起源于非洲,几十年后在美国被发现。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传到美国的至今仍是一个无人破解的谜。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致死的人数在美国和西欧快速增加。尔后,美国通过普及艾滋病知识和安全性交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的传播。自1994.年起,艾滋病死亡率开始降低。虽然在这些富有的国家里,艾滋病受到社会极大的重视(至2001年,死于艾滋病的美国人达438 795人,多过死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士兵总人数)。但是与贫穷国家相比,艾滋病在发达国家并不是最可怕的杀手。例如,在南非地区,22%的成年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而美国不足1%。为什么有些国家可以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疫情,而其他国家却不行呢?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与文化信仰、资源储备、资源运用和政府意愿等因素有关。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没有高度重视对艾滋病的控制,其他任何举措都将无济于事。

艾滋病指的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引发各种并发症。艾滋病在贫穷国家肆意泛滥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在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公共医疗资金总额少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而在发达国家相对比例为6%。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花在医疗费用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比起投在医院、高科技医疗设备和其他医疗设备上的资金,在疾病预防上的投资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而在发展中国家,医疗资金的整体缺乏意味着可以花在预防上的钱是少而又少。联合国预计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艾滋病预防每年需要至少7亿到10亿美金。不幸的是,全球所有艾滋病预防资金的95%;用于发达国家,而95%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却生活在发展中国家。P2-4

序言

自1980年美国报道第一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全世界。25年后的今天,虽然艾滋病仍旧无法治愈并且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疫情的发展。但是,在亚洲,在非洲,在拉丁美洲,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仍处于艾滋病泛滥的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目前同样也面临着艾滋病蔓延的巨大危机。正处于上升趋势的艾滋病疫情,已经成为中国公共卫生的最大威胁之

作为从事传播学研究的中国留学生,尽管我们是在不同的年代留学于美国俄亥俄大学,但我们都很有幸选过辛文德(Dr.Arvind Singhal)教授的课,聆听过罗杰斯(Dr.EVerett M.Rogers)教授的演讲,并与辛文德教授合作过项目和课题。正因为如此,把此书介绍给中国读者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愿望。

需要说明的是,在注释方面,美国传播学术界沿用APA(美国心理学协会)的“文内注释”方式,即在引用他人概念和言语时在段落内进行注释标注。由于本书英文原著借鉴和引用了270多部传播学、教育学、人文学、政治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社会发展学等学科的著作,为保持行文流畅并增强可读性,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刻意去除了文内注释标注。如果因学术研究的需要或要把本书作为参考资料,请参阅英文原著的注释或与我们联系。

在阅读的时候,大家或许会发现一些用词与国内惯例不甚符合。例如,国内称“色情业”而本书称“性产业”(sex jndustry);国内称妓女为“小姐”或“卖淫女”,而本书称“(商业)性工作者”(commercial sex worker)……这不仅仅是出于忠实于原著的考虑(英文原著特别使用了一些中性的措辞来指代社会的敏感事物和人群),还考虑到这些称谓的深层社会含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书的翻译即将完成之际,我们读到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消息。2004年10月,被比喻为“性危险地带的天使兵团”的中国首支公共卫生护士队伍,开始在深圳市内大小发廊、酒吧、歌舞厅、桑拿房等公共服务场所,为2300多名服务人员进行了艾滋病防病培训和宣传干预,并到收容教育所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文艺活动。2005年9月,复旦大学开设了“同性恋研究”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据报道,每周三晚上,复旦大学光华楼507教室总是座无虚席。2005年11月,郑州市卫生局提出了要在包括宾馆、饭店等提供住宿的单位,以及美容美发、歌舞娱乐、桑拿洗浴、足浴按摩、游泳场所等公共娱乐场所内,做到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张贴或摆放率100%,性同伴教育覆盖率100%,以及从业人员(含利用娱乐场所提供性服务的人员)艾滋病、性病体检率100%,从业人员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100%,从业人员安全套使用率100%的工作目标。2005年底即将在北京上演的百老汇音乐剧《吉屋出租》,已经确定由莫文蔚出演吸毒并且患上艾滋病的女主角咪咪。为了塑造这个角色,莫文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香港戒毒所与吸毒者交流,还与艾滋病患者同吃同住,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艾滋病患者在得病前后生活和心理状况的改变。美国默克制药公司和百时美施贵宝公司2005年10月31日分别与杀菌剂国际合伙组织签署协议,共同研发女性使用的、可降低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病毒机会的凝胶和药膏……在各界的齐心努力下,人类和艾滋病的斗争必能在不久的将来取得阶段性胜利。

我们对在本书翻译出版过程中大力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机构和个人表示由衷的感谢:美国俄亥俄大学传播研究学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潘启超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林志新教授,以及徐明明、谢娜、张晓玲等。

最后,我们要感谢世界卫生组织前副总干事胡庆澧教授对本书出版的关键性支持。  王黎于美国俄亥俄

王闽 于中国上海

2005年11月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直面艾滋病--媒体传播策略和安全套总动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辛文德//罗杰斯
译者 王黎//王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383139
开本 32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512.91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85
113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