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未来不迎过往不恋
内容
试读章节

朋友A最近失了恋。这原本也很平常,世界上每一分钟都有人在失恋。但是A说,她不想活了。

说这话的时候,她正拿着电话站在他们家阳台上,电话那头,是我。

我说,千万别冲动啊别做傻事,我十分钟之内就打车去你家,半小时就到。你别挂电话,你一直哭吧哭吧,但是别做傻事!

A就一直哭。边哭边制止我过去,边哭边诉说自己的痛苦和恐惧。爱情里的痛苦并没有太多的不同,不同的只是主人公和细节。他带来的痛苦也是常见的:女方的全方位付出感觉不到价值,男方的不可沟通和粗鲁暴力。

哭了一通之后,她冷静下来,说不需要我过去了,她睡一觉就好,接着挂了电话。

同事B长久以来都还会梦到自己的第一个老板。那是位作风干练强势的女领导,B的前同事曾将其比喻为“一只美丽又凶猛的商场猎豹”。她崇尚聪明,追求效率,欣赏同样强千、气场强大、具控制力的下属。B是职场新人,敏感却迷糊,有创意却效率不高,虽然外向却不太会掌控局面(当然,职场新人也鲜有需要掌控局面的时候)。其实作为新手,这些都算不上致命的问题,致命的问题在于B自己发现了这些地方,并为之心虚。

有一个现象不知是否有人也与我有同感。人实在是一种极其敏锐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很多时候仅在气息上,双方就有出于直觉的感应,并因此产生下意识的互动。若你意识到自己的漏洞,并为之羞愧且想极力掩盖,那必然会有人下意识地发现你的漏洞并指出它。这也许是人际交往中的墨菲定律。因为B对自己的心虚,女领导莫名地也有些注意她。在经历了几次工作上的小疏忽后,B感觉到她对自己的不满,并且又放大了这种不满,到后期只要看见她。心里就暗自打一个寒战。

直到很久之后,早已换了好几个新的公司,职位也越来越高的B还是会梦见那个女领导。每次梦见。B就知道,最近,她对自己又有不太满意的地方。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这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里有一个“完美自我”的幻象,并以实际生活中的境遇来对照,一旦做不到,就强烈怀疑自己的价值。

在爱情上,幻象常常意味着,执着于找到一个完全契合的伴侣,对方忠贞不渝地爱自己,双方都没有缺点,不会发生争执。而对某人的爱恋,很多时候是想耍透过他人反馈回来的欣赏和依恋,来再度确认自我。自我比较完善时,这种渴望就会减弱。不是“我”不再爱他人,而是“我”不再需要用被爱确认自己。

在工作上。幻象则意味着有可能你将自身的价值,完全系在那个对你有评判权的人身上。上司有评判你职场表现的权力,是因为很多种工作确实有其硬性的标准和要求,很容易给出判断。但过度放大上司的评价,其实还是对自己的不了解。因为不了解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不知道自己所处的职业阶段的具体要求,不明白下一步该怎么办,上司的评价带来的便不是工作能力上的进步,反而是情绪上的狂涛。

爱自己并不是妄自尊大,自我中心,而是认真地熟悉自己、了解自己之后,确认属于自己的价值,并且在不断的自省中,走向更完善的境地。在这一点上,给我启发的,却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济公。

在郭德纲讲的《济公传》里,济公未出家前,是一位家财万贯、端庄清秀的富家少爷。父母双双离世后,他去国清寺出家剃度做了和尚,那时候才十八岁,依然是个眉清目秀、鞋履俨然的青年僧倡。随后,他在云游的过程中去杭州灵隐寺挂单,被住持扇了一耳光,当场晕倒。醒来之后,就变成了嘴歪眼斜、疯疯癫癫、邋里邋遢的癫僧。

小时候听这样的情节,除了觉得好玩好笑之外,不会有感觉。但现在听来,对道济这一瞬间的变化,甚为好奇和着迷。

这是一个佛教故事,佛教耍人看破和放下执着,皮相是需要看破和放下的重要一节。佛教修行里有一种修行法叫白骨观。佛教早期建立时,印度能看见尸体的地方不少——其实即使在现在,恒河里也常有尸体载浮载沉,但广大印度人民依然在恒河中沐浴甚至喝水,神奇的是他们居然真的不会得病。

早期佛教徒修白骨观,会去墓地,观察尸体膨胀、腐烂,逐渐露出白骨之状,以勘破“色即是空”的道理,放下自己对人世尤其是对色相的执迷;不能随时见到尸体的佛教徒,则要在内心中学会观想,往往是在冥想中,从对身体的一个部位开始——例如从某个脚趾开始,想象它肿胀,溃烂,化为白骨,直到整个躯体都化为白骨,达到的效果与直接观察尸体一样。据说,修白骨观达到高级阶段的修行者,走在路上看见的人都是一具具活动的白骨。P18-21

目录

A

别害怕,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生日快乐 亲爱的自己

爱自己 是你人生的骨架

世界上最肮脏的 莫过于自尊心

在最坏的境遇里 做最好的自己

生命中的一万个小时

父母也是凡人 并非无所不能

求仁得仁 又何必怨

在爱中学习爱

成为真正的天使

B

以一棵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

在被选择之前 先做出你的选择

联系他之前 忍五分钟

让他用他的方式爱你

谁有资格来原谅

所有能发生的关系 都要发生

因为了解而爱你

中断那轮回

爱是一朵掌心莲

单恋 在孤独中雕刻的时光

暗恋:我要谢谢你 赠我空欢喜

C

对世界说声,你好

你存在于这世界 对我便是一种安慰

你所点燃的温柔光芒从未熄灭

致故人:当我们变成彼此青春的见证者

我爱你 谢谢你

像孩子一样相爱

珍惜你身边 那真实的温柔

让他停留在他想要的姿态里 是一种真实的尊重

热爱工作 也是一种爱情

梦想 是接近终极幸福的唯一道路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纠缠如毒蛇 执着如怨鬼

这是我要过的人生

你不理解的牛× 看起来都像傻×

D

爱,其实一直不在别处

诗意地生活:凭一滴隐约之甜

味道

我不在的地方 花朵静静地开

蝴蝶飞翔在人行道

跳舞有时 孤单有时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已经过去的 不要后悔 将要发生的 不要害怕

就在你所在的地方 生根开花

生命极美 因为它必然流逝

身体和心 总有一个在路上

未来不迎 过往不忘

序言

看苏辛的《未来不迎,过往不恋》,想起自己那几年的时光。

“那几年”,现在看来,像青春怀着执念一往无前往前闯,猛然刹车,时光骤然凝固,人就悬浮在半空中,悄无声息,毫无进益,停滞。四周静谧,无所出,无所入,毫无依绊,身心一片空和明。

对那些按着岁数进阶一步一步朝前走——十八岁上大学,二十二岁工作,二十四岁结婚,二十六岁生孩子,三十岁职务升级,三十二岁还清一半房子贷款,三十五岁出国游,四十岁考虑移民……的人,这样有经年空白的人生,一定让人愕然不解吧。“那些年”,是后青春时代多余出来的、漫长的间隔年。

我、苏辛和越来越多我们认识和不认识的女人,都在“后青春间隔年”停驻过。年过二十八或三十,一个人四处晃或深宅在家里,有许多男的女的闺蜜却没有伴侣,拿别人换尿布、倒夫妻经的时间看书或发呆……世人冠于这样的女子称呼越来越多,“剩女”、“干物女”“抹布女”……是的,世间流传着这些不按常理出牌、活得莫名其妙的女子们的种种传说。

很多人习惯在爱情连续剧里面对这些女子,看她们一开始活得一身挫败,最后仍旧能力克群英,被骑着白马的王子擒获,人生逆转胜,迎来大团圆结局。但这不是生活的现实,真的。

之前没有那么失败,之后,也多半没有童话一般的成功。

在后青春漫长的间隔年里——现在回头朝那段岁月张望——最深刻的回忆,是和自己心灵长时间一对一的对话。前半生,前所未有的,和自己在一起。

这些感觉,在苏辛的这本书里,都被细密地、多元地、丰厚地、自满自足地展示出来了——“我从哪里来”;

“家庭带给我什么”;

“我需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要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层层磨难”;

“我要去向哪里”

……

乃至,在一切的一切之后,“我是谁”“是什么成就了我”。

“后青春的间隔年”,很多女人什么也没干,把珍贵的岁月,都交付自己的内心、交付给:这些问题答案之解决。

也曾在许多场合,听过很多“人生点评家”自以为高屋建瓴、一针见血的指点:“你们这些女人呐,就是因为想太多,才嫁不出去,才像现在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然而,当你真正走进这段特殊的光阴里,你会发现并不是这样。并不是那么焦虑,那么惶恐,那么怕。日子有凭有据又无踪无影地过去。什么都没变,唯有内心的力量,它在潜滋暗长。

在这本充满过去和未来的书里,苏辛最后总结说“未来不迎,过去不恋”,是因为在这段看似悬空的、没有着落的日子里,心灵已经彻底降落下来,落在每一个踏踏实实的当下。

没错,看完这本书,写下这段文字时,我是一个穿越到自己过往年华的人。我全身心理解着“后青春间隔年”里的你们,但我要告诉你们这段光阴对我的馈赠,告诉你们我现在的生活——

在漫长的后青春间隔年之后,我结了婚,有了孩子,做着我不讨厌的工作。

虽然也经常被生活的琐碎杂事搞得很烦,但每次回家,都蹦蹦跳跳,满怀喜悦。

我现在的日子并不有钱,也并不成功,但每一个当下,都是我接受的、我发自内心想要的。

因为,这种种的由来,在“那段时光”里,已经被我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很心安,很踏实。经常觉得快乐。

这就是“后青春间隔年”给我的丰富馈赠。只要你的心是好的,有力量的,好的东西或迟或早,总会为你而来。

粲然

内容推荐

温柔地相信这世界,温暖地去爱。

《未来不迎过往不恋》这本书,没准备对任何人指点迷津,只是想要,和你一起共度人生的苦,再一起重新发现,生活中真实的温柔和幸福。

《未来不迎过往不恋》作者苏辛,跟你我一样,是用凡俗方式生活着的普通人。吃过爱情的苦,遭过事业的难,也有或明或暗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也曾身处绝望之境,以为再也看不见阳光。

只是,经历过这些之后,她依然相信——爱和温暖,才是拽着自己向上的力量。

所以,写下最接地气的故事,然后,和你一起,继续最值得的人生。

编辑推荐

写给独自生活于这世间的你我,给我们真实的力量,让我们“温柔地相信这世界,温暖地去爱”。

现今最受网友喜爱的豆瓣红人苏辛心血之作。苏辛的文字真挚、温暖、透彻,让人感同身受。

著名作家粲然倾情推荐作序。当红作家粲然,文字俏皮、有趣、宽容、富有洞见。在推荐序中,她写道,“只要你的心是好的,有力量的,好的东西或迟或早,总会为你而来。”这正是《未来不迎过往不恋》对世间所有独行者的美好祝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未来不迎过往不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22545
开本 32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4000979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