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自学知识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博弈论在西方是科学,在中国则更像一门艺术。本书通过浅显的例子和故事讲解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带您揭开博弈论的神秘面纱。

博弈在现实中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还是个人的生活中都随处可见。你的选择会改变竞争格局,同时会影响他人的选择;当然,他人的选择也会影响到你。如何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呢?如果你掌握博弈的思想和方法,你的思维会更开阔,选择也会更理性、更经济。

内容推荐

当我们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竞争的内涵进行概括的时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字眼来表达,那就是博弈。

博弈的英文是game(游戏),像是表达对游戏的喜欢和在游戏中体会到赢的滋味。而在中国,博弈更像是下围棋,有句古话叫勾心斗角,博弈学可以说是在研究社会中人和人、人和制度间的“勾心斗角”,探究数以万计的人打着各自的算盘做出决定之后所造成的群体现象。

博弈从未远离过我们的生活,而且可能发生在更宽广的范围……明天,博弈又会活跃于何处?

目录

第1章

什么是博弈?从囚徒困境说起

最经典的博弈案例:“囚徒困境”

“旅行者困境”:从100到0

价格大战和双赢对局

选择A还是选择B

“零和游戏”与哈丁公用地悲剧

公共品供给的“囚徒困境”

囚徒的救赎

第2章

纳什均衡:谁都不能改变策略

博弈论大师:纳什

杂货铺定位:纳什均衡位置

从情侣博弈说纳什均衡

当有多个纳什均衡点时

两只公鸡博弈的结果

消去普通劣势策略

帕累托优势一

第3章

择优去劣:获得最佳行动策略

“笼中猪”博弈

剔除劣势策略,选择优势策略

你在选择时,对方也在选择

当只有一方拥有优势策略时

知己知彼

不作任何策略:“走为上”

后动优势

丰动设计博弈局势

第4章

计算成本:不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皮洛斯的胜利

期望效用极大化

“焦土政策”:增加对手行动成本

不要逼迫对方“破釜沉舟”

威胁与许诺

威胁和许诺的可信性

不能发出大而不当的威胁

特殊的威胁形式:边缘策略

讨价还价中的边缘策略

避免“骑虎难下”的博弈

第5章

掌握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决策

信息时时在变

无法避免的不确定性

掌握信息,破解难局

关于“知道”的逻辑

“谁的脸上沾有泥巴”

“虚张声势”

信息不对称下的博弈

提取、甄别和反甄别信息

信权威但不能轻信

控制谣言

第6章

该如何做——如何运用概率

交换信封

概率是高深莫测的吗

概率——生活的真正指南

是概率决定了结果吗

囚犯的错误和抽奖者的难题

不可滥用“中立原理”

独立和互斥性原则

第7章

思维的两难境地:悖论

悖论:逻辑思维陷入困境

艾毕曼德悖论

“破窗理论”

第8章

理性还是非理性

理性失灵——“荷兰赌”

彩票与赌博

理性决策

使对手失去理性判断能力

回避风险

信息与理性决策

倒后推理的威力

强盗分金

假如出现非理性

目光短浅吃大亏

第9章

多人或多轮博弈:谁将胜出

“三个火枪手的决斗”

联盟与对抗

三国博弈

“老师的生日”之谜

分配“蛋糕”

多轮谈判博弈

A、B、C、D都参加

防止搭便车

阿罗“不可能”定理

杂货铺与政党

第10章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选择的智慧

“霍布森选择”和“布里丹的驴子”

苏格拉底的选择

约会游戏

避免选到最差的

出人意料的选择

选择与你“重复博弈”的人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笼中猪”博弈

博弈论著作中有一个常见的例子——“笼中猪”博弈,通过“笼中猪”博弈案例我们可以对优势策略和劣势策略有更清晰的了解。

笼子里面有两只猪,一只比较大,一只比较小。笼子很长,一头有一个按钮,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按一下按钮,将有相当于10份的猪食进槽,但是按按钮以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份的猪食。问题是按钮和食槽分置笼子的两端,按按钮的猪付出劳动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吃了不少。如果大猪先到,大猪呼啦啦吃到9份,小猪只能吃到1份;如果同时到达,大猪吃到7份,小猪吃到3份;如果小猪先到,小猪可以吃到4份,而大猪吃到6份。

“笼中猪”博弈的具体情况如下:

如果两只猪同时按按钮,同时跑向食槽,大猪吃进7份,得益5份,小猪吃进3份,实得1份;如果小猪等待,大猪按按钮后跑向食槽,这时小猪抢先,吃进4份,实得4份,大猪吃进6份,付出2份,得益4份;如果大猪等待,小猪按按钮,大猪先吃,吃进9份,得益9份,小猪吃进1份,但是付出了2份,实得一1份;如果双方都懒得动,双方所得都是0。

比较以上数字,我们知道“等待”是小猪的优势策略,“按按钮”是小猪的劣势策略。先把小猪的劣势策略消去。现在来看大猪。由于小猪有“等待”这个优势策略,大猪只剩下了两个选择:等待一份不得;按按钮得到4份。所以“等待”就变成了大猪的劣势策略(注意,是现在才变成劣势策略)。把它也删去,就得到“笼中猪”博弈的结局:小猪只是坐享其成地等待,每次都是大猪去按按钮,小猪先吃,大猪再赶来吃。

P56-57

序言

无处不在的博弈

博弈论的研究对象是理性人的互动。博弈论作为一门学科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诺伊曼、纳什等大师的努力下,博弈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各门社会科学力图使用的工具。

人生处处皆博弈,在生活中,人们的博弈思维时刻在起作用。在战争、政治、商业等竞争性的领域里,人们的策略选择与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博弈思维几乎发挥到极致。培养博弈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在竞争的领域里获得更大的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是策略使用者。我们时刻都面临着不同的行动选择,时刻都在计算着应当采取何种行动。这种选择不仅体现在选择上哪所大学、学哪门专业、从事何种工作等等这样的大事上,而且体现在买什么菜、穿什么衣服这样的小事上。

博弈论所研究的是多个绝顶聪明的人是如何在一起玩“游戏”的。也可以这么认为,博弈论研究绝对理性的人们如何进行策略选择。因此,通过学习博弈论,学习绝顶聪明人的玩法,我们自然会变得更加聪明,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更能成功。学习博弈论有助于理性决策,有助于我们的成功。

我们学习博弈论,可以灵活运用熟知的博弈,为我们服务。

我们要表明的是,人们是否能够成功取决于策略的正确使用。问题不在于,你是不是策略使用者,而在于你是蹩脚的策略使用者还是优秀的策略使用者。优秀的策略使用者——我们称之为策略家,他们自觉和不自觉地进行博弈思维,博弈思维贯穿于各种竞争性的活动之中,他们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取得成功;而蹩脚的策略使用者往往缺乏博弈思维,他们的策略选择往往是不合理的,他们在人生中常常失意。“如果”你希望成功,那么你就要进行博弈思维,成为优秀的策略家。

历史上不乏运用博弈思维的策略高手。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战争年代造就了大批策略家,他们或者以谋士的面孔或者以军队统帅的面孔出现,如苏秦、张仪、孙子、孙膑等。他们以成功的策略行为留存于史,同时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著作,如《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东汉末年的军阀混争,使诸葛亮及其他谋士脱颖而出,在国人看来,诸葛亮的智慧几近于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般被认为是小说,但更可看成是一本描写各路人马运用计策或策略的兵书。

博弈和策略紧密相连,精通博弈会使我们的决策达到最优。在我们面对选择时,决策的核心并不在于结果的最优,而是决策过程的最优化,只要你的策略合理,结果当然也不会差。

在做决策之前,必须经过“成本估算”:如果得大于失,就值得做;如果得失相抵、甚至得不偿失,就不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了。

信息瞬息万变,等到信息完全清楚了才决策和行动,一定会贻误战机,这就迫使人们经常要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必然带有博弈的成分。

在本书中,我们多次谈到囚徒困境博弈。囚徒困境中的囚徒是不幸的,然而在囚徒困境中的警察则是聪明的,犯罪分子原来是“朋友”,在警察的政策下,相互成了“敌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执法机关针对罪犯的政策。当犯罪分子面临这个政策时,他们的最好策略是选择与警察合作。

但是,博弈论在理性人假定下的结果有它的局限。它的局限性体现在,现实中的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完全根据博弈论的理论来行动,其结果有时会适得其反。我们在实际行动中进行决策、运用策略时,一方面不但要自觉运用博弈论作为指导,另一方面更要超越博弈论。

我们在编写本书的时候,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理论和术语,同时在文中穿插了许多小故事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令人头疼的公式演化和数学式的推理在本书里都没有出现,因为我们只是想让读者了解博弈思想,开拓思维模式,在生活中养成以博弈思维处理问题的习惯,这样,当读者面临选择,权衡得失利弊时会更理性和客观。

后记

历时数月终于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深切体会到了写作过程中的乐趣和艰辛。当把自己日积月累的所思所得付诸笔端的时候,体味到的是一种成就感;当自叹学识不足,向专家和教授请教时,体味到的是学习与沟通的快乐;当和合作伙伴为了一些歧见争得面红耳赤,当问题终于解决和合作伙伴相视而笑时,体味到的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工作所带来的满足和自豪感。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有很多朋友参与,可以说这本书是他们和我共同辛劳工作的结果,他们分别是周志刚、张德泉、李世忠、张玉英、邓青红、张万菊、战永红、许红、张万洪、李铮、赵一安、逯宁、李石华。在这里谨向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由于实践经验所限,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疏漏,恳请实务高手和理论专家多指正,讨论交流,欢迎致信soly@2911.net。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自学知识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38001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3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数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22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