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数年前对苏联解体后的苏联文学展开的思考结果的书面集结。或许,这其中的某些观点和材料已经不再令我们感到新奇,但那些在面临苏联文学突然逝去的时刻所产生出的既冲动又理性、既兴奋又哀悼的复杂情感,却依然鲜活;而文友们通过对苏联文学中的“主题与变奏”的把握和梳理,将苏联文学的不同棱面凸显出来,则或许能让人们获得一个关于苏联文学的更为立体、更加多元的整体印象。
图书 | 苏联文学反思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数年前对苏联解体后的苏联文学展开的思考结果的书面集结。或许,这其中的某些观点和材料已经不再令我们感到新奇,但那些在面临苏联文学突然逝去的时刻所产生出的既冲动又理性、既兴奋又哀悼的复杂情感,却依然鲜活;而文友们通过对苏联文学中的“主题与变奏”的把握和梳理,将苏联文学的不同棱面凸显出来,则或许能让人们获得一个关于苏联文学的更为立体、更加多元的整体印象。 目录 编者的话 主题与变奏 全身心倾听革命——苏联文学与革命 宗教精神的艺术显现——苏联文学与宗教 良心的审判——苏联文学与道德 苏联战争文学——回顾与思考 乡土罗斯的现代转型——苏联文学乡土情结的文化考察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苏联文学中的两种精神 苏联文学与民族文化心态批判 苏联文学与俄罗斯传统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有机构成 “苏联文学”概念考 对话与争论 重读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好书吗? 历史真实是检验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再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的命运和被亵渎的理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70年祭 高尔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高尔基思想溯源 姓苏未必就姓马——与张冠华先生商榷 法捷耶夫的悲剧 在中心与边缘之间——关于肖洛霍夫的对话 盖棺,仍难以定论——近年来关于苏联文学的几家之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苏联文学反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文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5225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0 |
出版时间 | 2005-09-01 |
首版时间 | 2005-09-01 |
印刷时间 | 200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2.0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4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