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游记,有着较为独特的叙事模式,游记作者抛弃自己亲历的独特性而泛泛而谈其游历国家的人文地理,以当今的标准或读者的期待视野来判断,多少不免令人遗憾。但是,这种“令人遗憾”的叙事模式却是18世纪的时代精神所要求的,即书本首先要有教育意义,要高举客观而理性的旗帜,把个人的主观性巧妙地隐藏在背后。这种“时代精神”多少揭示了汉密尔顿把自己的观察纳入到对中国的总体描述中的原因。幸甚,作者并非完全是“时代精神”的奴隶,他在具体描写一个地方时总是尽量融入自己的亲身体验;而且正是这些生动有趣的段落,提升了本书的可读性,决定了其直至今天的价值之所在。

内容推荐

彼得·奥斯贝克是第一个将在中国的实地调查报告公开出版的瑞典人。作为著名的博物学家查尔斯·林奈的学生,他以一名随船牧师的身份记录了瑞典东印度公司卡尔亲王号商船首次远航沿途的风土人情。这艘船于1750年11月18日从瑞典西海岸港口哥德堡出发,并于次年8月22日抵达广州,在那里一直停留到1752年,的1月4日。在中国停留期间,奥斯贝克搜集了相当多,有关中国植物的资料,同时也将他对中国人日常生活以及中国文化的观察记录了下来。他的观察不但真实可靠,而且大多十分敏锐,有时还能滤除书本上或是道听,途说的一些成见。  

就在奥斯贝克造访中国的差不多同一时间内,林奈的另一位学生奥洛夫·托瑞恩乘坐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哥特狮号也来到了中国,他撰写了七封书信汇报他在中国期间的见闻,这些信件也被收入到了此书中。

目录

前言

给弗林特郡唐宁(Downing,in Flintshire)的托玛斯·佩南特(Thomas Pennant)先生

编者序

自序

第一辑 彼得·奥斯贝克的中国旅行记

彼得·奥斯贝克的中国旅行记

林奈给奥斯贝克先生的信

一场演讲:航行中国的注意事项

——1758年演讲人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后在斯德哥尔摩的发言

答 辞

——皇家科学院主席约翰·弗雷德里克·克留格尔(John Frederick Kruger)

  先生以学院名义给予的答复

第二辑 往苏拉特、中国等地的航行记

往苏拉特、中国等地的航行记

——1750年4月1日至1752年6月26日瑞典东印度公司的随船牧师奥洛夫·托瑞

  恩给林奈博士的一系列书信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

第四封信

第五封信

第六封信

第七封信

第三辑 有关中国农业的简短记述

有关中国农业的简短记述

试读章节

1月4日

在中国停留了4个月又10天后,我们的船和另一艘瑞典船一同启程回航了。每个人都欢呼雀跃,我在船上种了一棵茶树,把它放在盆里精心培育,但它在大炮开火时掉到了甲板上,并且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扔下了船。我想带一棵正在生长着的茶树给我们国人的希望落空了,这是在欧洲的每一个人花再多心思和金钱都无法感受到的愉悦。有人带回从中国人那里弄来的茶树种子,但即使他们能获得新鲜的(这点我很怀疑),在路途中也会坏掉;另一些人买了种在盆里的茶树,通常在他们离开前刚刚开花,但到了好望角就已经谢了。

如果欧洲人被允许亲自到茶树林里去收集那些既不太干也不太生或不太熟的种子,它们可以被保存在任何东西当中。如若不能,他们只能得到种在小花盆里一点点土中的茶树(在商馆中的),而这是不适合它们纤弱的根生长的。茶树无疑适于生长在我们的气候环境中,但如果我们希望以此牟利,首先要学会如何制作茶叶,这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困难,因为即使在中国,有些茶叶也制作得非常差,口味甚至没有我们瑞典的一种茶好。然而,假使我们知道了最好的干燥方法,本国制的茶叶也不可能卖得比中国的茶叶更便宜,而且瑞典也不像中国有那么多的勤劳民众。

当我们航行了一段路程后,右边可以看到一条河的入海口,十分宏伟。但我们是朝虎门口方向航行,它的城堡建在两座岛的光秃秃的山上,周围只有零星的几棵树,彼此对称,离大陆最近的那个最高。

傍晚的时候和一艘驶往澳门的法兰西船只一同下锚。

P168

序言

         编者序

对一个像英国这样的文明国家而言,这部译作很难不被接受,因此我完全可以不必再写这篇序言。但是,由于还有许多与作者相关的细节背景可能有助于读者对这部作品的认识,因而在此简略述之,不作展开。

作者奥斯贝克先生是瑞典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船上牧师,师从广受赞誉的伟大的林奈先生。奥斯贝克先生严格遵循他那杰出的导师在《旅游者指南》(Instructio Peregrinatoris)里所制定的规则,无论历史、考古、宗教、礼仪、服饰、文字、政策、政府、军队还是国家的文职机关都在他的关注之中,对他来说都同样重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作者对于中国特性的观察,证实并肯定了安逊爵士(Lord Anson)对于中国人的判断,这无疑会使这个民族对我们的作者产生好感。

商人们可以在这里发现一份详细而精确的记述,这是一份关于从东方带来的大量商品的记述,其中还有对于中国整个商业情况的准确描述。而经济学家和农民可以在奥斯贝克先生和爱克堡(Eckeberg)先生的叙述中发现许多有用的、让人愉快的记录,对于想要获得高额收益的人来说,这些记录即便是在这个农业和畜牧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相对发达的国家中,也是很好的信息,同时许多相关情况也适用于英国的殖民地和种植园。要之,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对于学习医学、历史、地理及各门学科都有所帮助的内容。

而博物学家更可以在这部非常有用的书中发掘到最丰富的宝藏,由于人们对博物学有相当的兴趣,这部作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受到理所应当的关注,并且传播甚广,甚至为精英人士以及女性所青睐。我想没有什么比闲暇时阅读这本万宝全书更有意义的事了。

海塞尔奎斯特(Hasselquist)穿着英格兰服饰在埃及和巴勒斯坦的旅行受到了我们国人的赞许,并且证实了公众从前对林奈教授和他的学生们的高度评价,希望本书也能因其所描绘的各种不平常的事物和作者有用的记录,在读者之中赢得同样的声誉。

就这部译作选择从德语本而不是瑞典语原本翻译而来一事,我必须再多说几句。这是由于奥斯贝克先生不但修订了德语译本,并且加入了一些未在瑞典语原本中出现的内容,因此将德语本作为原本非但不损害其价值,反而是有好处的。此书是由戈德利布·乔治(J.Godlieb Georgi)先生在丹尼尔·施雷贝尔(DanieI Schreber)博士的指导下翻译成德文的。戈德利布·乔治先生在乌普萨拉学习多年,精通瑞典语,他同时也是林奈先生的学生和友人,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农业和博物学方面的著名之作,特别是一部从植物学和经济学角度对禾本科植物进行描述的著作。

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我受到了许多富有的先生们的大力支持和慷慨资助,请允许我在这里提到他们,因为他们而使此书得以增色。能借此机会公开表达谢意,我深感义不容辞,不但是为了记住他们的名字,更为了表达我心中永存的感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典)彼得·奥斯贝克
译者 倪文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61922
开本 32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32.64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