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花落金戈(共2册)/红粉玉女武侠小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武侠大师温瑞安率红粉高手大闹江湖。一卷英雄史册,几段儿女情长。80年代后出生的南北“女侠”平定“武林”之作。本书描述了在波澜壮阔的宋辽战争中,深沉睿智、近乎奸诈的杨大公子,真挚多情、善良侠义的杨二公子;义烈决绝、忍辱负重的丐帮侠女,豪迈英雄、英俊痴情的北国王爷,隐忍多情、身陷无奈的胡人少女等等一系列人物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为了心中的理念而不惜一切的奋斗着,演绎出一幕幕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内容推荐

大局的成败与心中的道义孰轻孰重?

浓厚的亲情与刻骨的爱情怎生取舍?

威严的父亲比武死于辽人暗算,心爱的侠女北国认贼作父,温顺的哥哥隆重娶回西夏奸细……当清波为兄长的婚事赶回家中的时候,绝没有想到他的人生就此颠覆。

在波澜壮阔的宋辽战争中,深沉睿智、近乎奸诈的杨大公子,真挚多情、善良侠义的杨二公子;义烈决绝、忍辱负重的丐帮侠女,豪迈英雄、英俊痴情的北国王爷,隐忍多情、身陷无奈的胡人少女等等一系列人物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为了心中的理念而不惜一切的奋斗着,演绎出一幕幕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目录

红粉动江湖 温瑞安

主要人物简介

楔子

卷一 烟柳江南

 一 初见

 二 还家

 三 时势

 四 金陵

 五 夜谈

 六 救人

 七 定计

 八 倾心

 九 试剑

 十 布置

 十一 决胜

卷二 风起云涌

 一 静夜

 二 救美

 三 倾心

 四 变惊

 五 逃亡

 六 获救

 七 回府

 八 疗伤

 九 动心

 十 情怀

卷三 孤雁北飞

 一 议婚

 二 交锋

 三 抉择

 四 伤情

 五 转机

 六 婚礼

 七 决裂

 八 变数

 九 密谋

 十 断情

卷四 风云际会

 一 中秋

 二 定计

 三 结交

 四 得印

 五 重阳

 六 锋芒

 七 争雄

 八 胜负

 九 英雄

 十 悲歌

红粉动江湖 温瑞安

主要人物简介

楔子

卷一 烽火千里

 一 丧事

 二 论兵

 三 钟情

 四 血雨

 五 出征

 六 遇敌

 七 报信

 八 城破

 九 人城

 十 往事

卷二 狼烟频传

 一 帷幄

 二 定州

 三 变故

 四 受屈

 五 逃脱

 六 巧计

 七 点兵

 八 救驾

 九 应变

 十 克敌

卷三 会聚瀛州

 一 逼供

 二 报信

 三 守城

 四 血战

 五 退兵

 六 回溯

 七 征程

 八 敌手

 九 夜战

 十 争执

卷四 澶渊绝唱

 一 局势

 二 会师

 三 定计

 四 迎敌

 五 冰火

 六 生死

 七 亲征

 八 使节

 九 合璧

 十 绝唱

卷五 金戈玉帛

 一 战后

 二 密谈

 三 议政

 四 断情

 五 争执

 六 出使

 七 深夜

 八 和谈

 九 对质

 十 余波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楔子

初春,风和日暖。

古道上,一行人马缓缓而近。当头一匹骏马,鞍辔鲜明,马上一位四旬上下的中年壮汉,衣饰简单合体,神情顾盼飞扬,背上负着一对金鞭,艳阳之下,熠熠生辉。在他身后十几人簇拥着两辆华贵马车,人人皆是面带微笑,说不出的轻松惬意。蓦地,前面一辆车的帘子被掀开了一道细缝,一对乌溜溜的明眸露出来,好奇地张望着道边初发的碧草红花。

“小姐!”跟在马车旁的妇人低声呵斥,车帘一抖又落下,把整个车厢重新遮得滴水不漏。

“看一眼又怎么了!”清脆的声音从车厢里传出来,多少带点懊恼。

“您现在是待嫁新娘!",那妇人叹口气,欢喜的神情里面多了点无奈:“一举一动都要端庄稳重!别让人看轻了咱们家!”

车厢里一阵沉默,半日向声音才传出来,很轻却带些许黯然:“知道了。”

那妇人脸上现出爱怜之色,柔声道:“咱家已落败多年,没个娘家给您倚靠,您自己再不注意点小节,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车厢里又静了片刻,忽然传出了一声轻笑:“好啦,别替我担心。爹被罢官之后两家就分开来,因爹故去婚事又耽搁了三年,而以他的身份却一直等我到现在,连个妾室都不曾纳,还让接了娘一同到他家常住,可见是个厚道人,不会欺负我的。再说他们家现在不也只是个武林人家!”

那妇人瞪着车厢,想着自家小姐性子,这会儿肯定自己摘了盖头,笑得像只狐狸似的。她叹了口气:“你呀……”

车厢里面的小姐果然和那妇人猜得一模一样,只不过狐狸般的笑容里面少了一点自信却多了几分羞涩。她摆弄着挂在胸口的一方血玉凤凰,这是他家长媳的信物,也是父丧时,他托人交给自己的。

他肯定是个君子,就盼着别是根木头!

她吐了下舌头,幻想着未婚夫婿的性情样貌,要他真是块木头自己也只好认了!

江南山水如画,此刻她的嘴角却漾出比山水更秀雅轻灵的微笑。

正想着心事,轿身震了一下,停了。她慌忙带好凤冠霞帔,理理裙摆,敛眉坐正。却不料一声猛然惨呼传入耳中!她一皱眉,拾手把盖头掀开了一道细缝,刚要喝问,就听五六声哀号接连响起!她心一紧,头一偏,华丽的凤冠被甩在了地下,跟着纤手一翻,已从座下抽出了一对柳叶双刀!

便此时,轿帘被揭开了。

揭帘的是两只同样纤美的玉手,一只轿内,一只轿外。清亮的眸对上了明澈的眼,一双盛着惊,一双带着嗔。

在这样秀美的容颜,娇嗔的目光面前,轿中女孩惊惶略减,握着刀的手也不由自主的松了些:“你是——”

但她的声音却没有接下去,青冷的刀刃从对面女子的袖口滑出、挥起,毫不留情地割断了她的喉管,她的声音,她的生命……她的瞳孔散开了,两颗晶莹的水珠掩去了原有的神采。她的嘴角绽开了苦涩的惨笑,已经开始僵直了的手,挣扎着够着自己胸口的血玉凤凰……

“好漂亮的凤凰!”一个极悦耳的少女声响起,秀气的足尖恰在那只冰冷的手触及胸口的刹那,微微一点,挑起了血玉凤凰,拈在手中把玩了一下,便收入怀中,再不多看倒地的女孩一眼,轻轻巧巧落在了轿外。轿外早成了一片修罗场:两声惨呼,最后两个护轿家仆也和他们的同伴们同样变成了死尸。只剩领队的壮汉挥舞着一对金鞭,还在五个贼人的围攻下犹自苦苦挣扎。看了一会,少女发出了一声轻哼,似平有些无聊。

围攻的五人脸上立刻流露出惶恐之色,刀风剑气如暴风骤雨,顷刻大盛。那汉子本已不支,此消彼涨,雪上加霜,略一疏神,右肩已中了一剑,紧跟着背心的灵台、悬枢重穴被乘隙封住,身形仆倒,再也动弹不得!

少女的笑容更甜了,缓步走到那;l士汉的身前,望着一脸愤恨的俘虏,脆生生道:“好一个秦岭鞭王姜宁!如果不是你的鞭法太过拘泥死板,只怕有朝一日能把这‘秦岭’二字去掉呢!”

她见那汉子脸上怒火更炽,笑弯着眉眼:“怎么,不服气吗?就以方才而论,老四刺你右肩时,如果你右手鞭沉分半,多留一分余力,鞭势前滑,改接双龙戏珠,右旋身,以横扫千军攻老三,是不是反能抢得先机?”

那汉子想着方才打斗的情景,不由神色略变。少女看了眼他,微笑接道:“你一定看出来我们的来意不简单吧。事实上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多少还要你帮一点小忙。”

姜宁嘴唇紧闭,眼中透出傲然之色。少女轻笑,脚尖拨弄着地上的金鞭,软语道:“你现在是不是在想,江湖好汉信义为先,生死何惧?不过要人死也有很多种法子,也许你听说汉代时兴的腰斩,据闻从腰截断之后,上半身还能够活上整天,一边打滚,一边看着自己的肠子肚子满地流。我觉得比起凌迟那种慢工夫,倒是又省事,又有趣,你觉得呢?”

姜宁看着巧笑倩兮的少女,从心底生出了寒意。少女看着他眼里的恐惧。嫣然接道:“其实,即使你帮了我的忙,也不算什么背叛。毕竟,你现在死了也没有一点好处,活下去,倒还有可能向你的主子通风报信,你就没听说过身在曹营心在汉吗?”

那少女对着姜宁眨了眨眼,说不出的娇憨俏皮,跟着右手轻抬,姜宁喉咙通畅,却被这少女凌空解穴的功力震得呆了一呆,存了满肚子的怒骂一时却半句也说不出口。隔了许久垂头问道:“你要我做什么?”话出了口,他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是什么。望着那少女清丽而纯真的笑容,回忆起大公子温和而恬淡的眼神,顿时又是惊惧又是后悔。

少女的面颊上现出淡淡的红晕,娇软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羞涩:“你主子人品俊逸,我已倾慕多年,就此嫁了他,做你们的少夫人可好?”

姜宁大惊失色:“可公子见过郑小姐的画像……”

正说着却有个丫鬟打扮的女子捧着个四方玉匣走过来,对少女一个万福道:“小姐,已经准备好了,您可要现在过去?”

少女看了眼姜宁,神秘笑道:“放心!”跟着转身掀帘重进了花轿。姜宁满心狐疑等了大半个时辰,那轿帘再度掀起,不由骇然而呼:“郑小姐?”P1-3

序言

红粉动江湖

——为盛棠、燕七、暖玉、方晓然小说序

温瑞安

武侠小说界同道习惯把文风、理念比较接近我的朋友,和受过我作品、个人作风、小说人物影响的写手和创作人称为“温派”。同理,对喜欢我的小说,还有支持发扬将中国侠义精神现代化、生活化、文学化甚至诗化的朋友,以及投入加盟温派文艺、侠情活动或网站(例如“神州奇侠”、“六分半堂”、“神侯府·小楼”)的同道,都称之为“温迷”。

这几十年下来,温派几经挫折,六次复起,终于扎根于土,仰望星空,树大根深,枝蔓叶笼。其中有不少出色的写手,作品已堪称起自于温派而超越于温,不但我本人对他们刮目相看,仰慕推崇,连一向喜爱和支持我作品的朋友,希望“大中华侠义时代”来临的同道们,也啧啧称奇,寄望甚殷。

其中,这四位女子写手,不是巾帼不让须眉而已矣,而是“生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个“烈”字,是指“侠烈”的“烈”,“英烈”的“烈”。她们更是红颜犹胜雄勇,红粉睥睨男儿。原因是:一,她们的确写的好;二,她们的确出色(在文字、为人、风格、精神乃至作品的破旧立新上皆如是);三,她们本身在生活上也是侠女。

其中以盛棠为例。这个女子,我在本年初上网“小楼”时已与她相知,跟燕七一样,都是我拜把子义妹。盛棠为人行事,本身就是位女侠。在网上,凡有看不过眼的事,哪怕是不与她牵连的,她定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行文情智交糅,决不对善人恶,也决不于恶人善。像这样一位侠女,不止网上行文如此,在生活上也秉持同样侠风,本身就是一部侠女传奇。她写武侠,古风温情兼备,可谓是:从来不信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我不仅推崇她的作品,还极推崇她的为人。

燕七这女子,曾与我共赴温派大聚,同在武汉出阵,为人雍容淡定,有大家闺秀之气派,却也有小家碧玉之温婉,文笔之佳,出自古转入温而自得其风。一夜芳菲,难出其右。

暖玉,是温派武侠创作中才情与智慧均高妙的女子。她文笔好是没话说,但原则性强,可以说是骨格清奇,形成了她的小说自有一股无人能得之风情,因风吹过蔷薇。

方晓然,文自金庸古典风貌的衍生和延续,不过写到她那儿,更拓(思域)更新(眼界)更清(境界),金风温雨,期以在她手上火传绚灿。

而今她们四位,一齐出书,为中华侠情小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七八十步,对我而言,就似是“四大女神捕”一起出动,四方震动,八面威风,玉女出奇书红粉动江湖。

后记

断续这么久,总算完结了,长舒一口气吧。

《花落金戈》是武侠,文章里面牵扯到一些历史事件,其实与正史是有所出入的。就我所知,非专业地大略说一下。

第一,小说的历史背景

澶渊之战是始于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闰九月,结束于景德元年十二月。这个时候,辽是宋朝的主要对外敌国。其时辽圣宗耶律隆绪在位,时年三十三岁,已继位二十二年,但此时辽的军政大权,仍然把握在太后萧绰的手中。西夏其实是个历史称呼,在这个时候虽尚未正式建国,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当时称为夏,或者大夏。夏的第一代统治者李继迁在公元1004年1月(又有记载为公元1003年末)死于对吐蕃的战争中,其子李德明继位,时年,而当时宋为吐蕃宗主国,所以夏和宋也处于敌对状态,但这种敌对并不十分明确。澶渊之战后两年(公元1006年),西夏李德明正式接受宋的封号:西平王。澶渊之战后五年(公元1009年),辽太后萧绰病逝。

第二,真实的杨家将

杨业本名叫杨重贵,原为后汉重臣,在国主投降宋室后,由旧日君主亲自招降,归顺于宋。其后,为代州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归潘美节制。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此战先胜后败,最后杨业与长子杨延玉战死陈家谷。其后,杨业之子杨延朗,继续在宋朝任职,就是小说演绎里面的杨六郎的原型。澶渊之战的时候,宋真宗将杨延朗所辖兵马增至万人,不受都部署王超的指挥,便宜行事。此战中,杨延朗反对议和,并上书言道:契丹顿澶渊,去北境数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等数州。可袭而取。他的观点与丞相寇;隹不谋而合,然而真宗并未对此作出反应。战争结束后,杨延朗因功屡次升迁,后卒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

在本文中,杨清流虽然设定为杨业的孙子,不少事迹也是以杨延朗为原型的。而杨家世代居住在今山西一带,事实上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跑到杭州去的。所以这样写,纯属出于我个人对杭州风景的喜爱。望莫深究。

第三,关于兰陵郡王

对于此人,辽史中的记载如下:

“萧达兰,一作萧挞凛,字驼宁,萧思温之再从侄。达兰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保宁初,为宿直官。统和四年,宋杨业率兵由代州来侵,攻陷城邑。达兰以诸军副部署,从枢密使耶律斜轸败之,擒杨业于朔州。六年秋,改南院都监,从驾南征,攻沙堆,力战被创,太后尝亲临视。七年,加右监门卫上将军、检校太师,遥授彰德节度使。十一年,与东京留守萧恒德伐高丽,破之。高丽称臣奉贡。十二年,夏人梗边,皇太妃受命总乌古及永兴宫分军讨之,达兰为阻卜都详稳。凡军中号令,太妃并委达兰。师还,以功加兼侍中,封兰陵郡王。

十五年,敌烈部人杀详稳而叛,遁于西北荒,达兰将轻骑逐之,因讨阻卜之未服者,诸蕃岁贡方物充于国,自后往来若一家焉。上赐诗嘉奖,仍命林牙耶律昭作赋,以述其功。达兰以诸部叛服不常,上表乞建三城以绝边患,从之。俄召为商京统军使。

二十年,复伐宋,擒其将王先知,破其军于遂城,下祁州,上手诏奖谕。进至澶渊,宋主军于城煌间,未接战,挞凛按视地形,取宋之羊观、盐堆、凫雁,中伏弩卒。明日,太后哭之恸,辍朝五日。”

我没有找到萧达兰的确切生卒年月,不过照以上来看,萧达兰在澶渊之战的时候,总也有四十岁了吧?但作为一个故事编造者,我不喜欢写一个满脸横肉、络腮胡子的“大叔”来当一号男配角,所以,擅自让他当了回少年英雄,即十一二岁就开始上战场,立大功。

第四,关于澶渊之战。  在景德元年八月的时候,辽人先以游骑深入祁(治蒲阴,今河北安国)、深(治静安,今河北深县南)二州境,探察宋军防御部署。随后,耶律隆绪和萧太后亲自抵达幽州(今北京)。宋朝发觉辽国兴兵的企图之后,在边境加强了防范,并任命了“能断大事”的寇;隹为丞相。

闰九月癸酉,耶律隆绪和萧太后领兵大举南下,以兰陵郡王萧达兰、奚六部大王萧观音努为先锋,分兵攻打威虏军(治今河北徐水西北)、顺安军(今河北高阳东)、北平寨(今河北完县东北)、保州(今河北保定),但进攻不顺,都被宋军击败。丁卯,萧达兰率军攻打遂城,擒获宋军守将王先知。随后先锋军与耶律隆绪、萧太后的中军会合,攻打定州,宋朝主将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王超列阵于唐河,按兵不出战,辽军强攻不成,只好挥师转移到定州附近的阳城淀(今河北望都东南)进行休整,并让早期的宋朝降将王继忠写信给真宗皇帝,试图讲和。

辽军的大举进攻,引起了宋朝的恐慌,参知政事王钦若、佥署枢密院事陈尧叟等劝说真宗暂避于金陵(今南京)或者成都。

新任的宰相寇准据理相争,要求真宗统兵亲征。真宗采纳寇准提议,加强了邢(治龙冈,今河北邢台)、沼(治广年,今河北永年东南)、冀、贝(今河北冀县、清河西)两路的防御。十月初,萧达兰攻打下祁州;而耶律隆绪和萧太后则率领主力大军围攻瀛州(今河北河间)。在此遭宋了瀛州知州李延渥的顽强抗击,辽军昼夜强攻十余日,并有萧太后亲自上阵击鼓,但始终没有攻克城池,反而造成“死者三万馀人,伤者倍之”的后果。辽军不得已撤去包围之后,和萧达兰合兵一处,继续南侵。宋朝也把防御重点向南移,真宗要求王超率领定州部分兵力赶赴澶州,但王超似乎没作理会(不排除理解错误)。真宗同时下令,命各路军增援天雄军。

十一月初,辽军自祁州起兵,向南攻打天雄军(又名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沿途遭宋军和民间的抵抗攻击。这时候,宋朝分别任命李继隆、石保吉为驾前东、西两面排阵使,加强澶州及黄河沿岸的防御指挥。随后,真宗皇帝离开京师,赶赴澶州督战。而辽军进抵达天雄军后,没有攻克城池,转而攻打德清军(今河南清奉西北),获胜后继逼近澶州。这时候,主将萧达兰在澶州察看地形时,中宋军伏弩而死,辽军士气大减。

月底,宋真宗抵澶州,宋朝军心大振。而辽军派遣萧巴雅尔袭取通利军(今河南浚县东北),对澶渊形成三面合围的局势。但辽孤军深入,而宋军澶渊高城,又有王超的定州大军,占据了上风,辽再次提出和谈,并要求宋朝归还后周从辽手中收复的关南(今河北雄县南瓦桥关、霸县益津关、淤口等三关以南)等地。真宗虽然拒绝割地,但又怕辽军趁着黄河封冻过河,危及京师,于是答应给辽每年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最终辽撤军,两国交换誓书,史称“澶渊之盟”。

第五,对澶渊之盟的不负责看法

在以往的历史研究上,通常把澶渊之盟称为一个“丧权辱国”的屈辱性和约,但据史料记载,北宋在仁宗末年,全国总收入约合计为八千万两白银,真宗皇帝时期的记载我没有找到,但从真宗皇帝在签约前后的语气来看,三十万两银帛对当时的北宋朝廷来看,并非很大的数目。而战后,真宗皇帝也减免了河北一带的赋税。所以我个人认为,澶渊之盟未必会直接导致百姓生活困苦。

其次,澶渊之盟之后,两国维持了将近百年的和平,直到徽宗时候,女真兴起,宋与金结盟,攻打辽才打破了和约。虽然两国维持和平,终归还在于两国的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力量对比,但澶渊之盟总还是一个和平的开端,或者说和平的借口吧。

再次,宋辽缔结盟约之后,河北一带再无战事,两国边境自由通商。契丹族的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经济强国宋,更在两国贸易中获得了不少实际利益。我想文化经济上的交流,也许是在维持两国和平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最后,澶渊之盟的缔结使宋朝廷内的派系之争更为激烈,一方面“造就”大批著名的历史上的“奸臣”如粉饰太平王钦若、丁谓等人;一方面也使富弼、范仲淹等人反思了朝廷内的种种弊端,改革变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引发了庆历党争和熙丰变法。

综上,我个人赞同这种说法:澶渊之盟对宋士大夫阶层来说,是个屈辱性的和约:但客观意义上,它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宋、辽两国“双赢”的和约。

方晓然

2005.07.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花落金戈(共2册)/红粉玉女武侠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03318
开本 16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29.93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5
168
3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