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30部必读的西学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本书推介的有《理想国》、《乌托邦》、《忏悔录》、《梦的解析》等30部必读的西学经典。

内容推荐

阅读的方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从明末传教士利马窦等人传入西学算起,中国人对西学的接触已有400多年,培根、蒙田、帕斯卡尔、尼采、叔本华、罗素、马克斯·韦伯等已成为激励我们了解生活的伟大导师,他们的作品涵盖了哲学、宗教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这些经典之作铸就了有史以来西方文明的灵魂……

“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让你一次读完550部经典,40余位各领域中青年专家,历时30个月,查阅6000万字文字资料,汇集3000余幅精美图片,推介550部不朽经典,精心烹调的文化盛宴,16巨册典藏集。

目录

《理想国》 柏拉图 (古希腊约公元前427-前347)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约公元前384-前322)

《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 (英国1478-1535)

《伦理学》 斯宾诺莎 (荷兰1632-1677)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 (法国1689-1755)

《社会契约论》卢梭 (法国1712-1778)

《百科全书》 狄德罗 (法国1713-1784)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德国1724-1804)

《精神现象学》黑格尔 (德国1770-1831)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德国1788-1860)

《悲剧的诞生》 尼采 (德国1844-1900)

《忏悔录》 奥古斯丁 (北非354-430)

《神学大全》 阿奎那 (意大利1225-1274)

《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 (意大利1469-1527)

《天体运行论》哥白尼 (波兰1473-1543)

《新工具》 培根 (英国1561-1626)

《禾U维坦》 霍布斯 (英国1588-1679)

《思想录》 帕斯卡尔 (法国1623-1662)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牛顿 (英国1642-1727)

《人性论》 休谟 (英国1711-1776)

《物种起源》 达尔文 (英国1809-1882)

《资本论》 马克思 (德国1818-1883)

《西方哲学史》 罗素 (英国1872-1970)

《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 (奥地利1856-1939)

《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 (瑞士1857-1913)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德国1864-1920)

《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 (奥地利1889-1951)

《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 (德国1889-1976)

《客观知识》 波普尔 (英国1902-1994)

《存在与虚无》萨特 (法国1905-1980)

试读章节

借柏拉图一双慧眼看世界

哲学作为文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所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帅。“有了哲学,你看世界的眼睛将更明亮。”“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可见柏拉图其人与其作品在西方哲学中的重要性。《理想国》作为他的代表作,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自明。

柏拉图在震古烁今的《理想国》里谈及了道德问题、教育问题、专政问题、民主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文艺问题、宗教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男女参军、男女参政等等问题,其所涉及之广、言论之深度,无不让人击节叫好、瞠目结舌!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学问是分科性的,那么柏拉图的学说便是综合性的。在当今这个急需通才的时代,柏拉图是我们每个人的楷模。书中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地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利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柏拉图在下面的很大一段篇幅中不仅仅是发表了一下个人对此的观点,更是拟出了一份详尽的治国方略。他又比较了五种政体的优劣得失:贵族制、荣誉制、寡头制、民主制和暴君制。他指出这五种政体是依次退化的,由最正义依次退化为最不正义;相应于这五种政体的人也是依次退化的,由最正义依次退化为最不正义,由最幸福依次退化为最不幸福。中文译文将该书名译为《理想国》,达到了严复先生所说的“信、达、雅”的境界,也是抓住了这一要点进行意译的缘故。

最后柏拉图得出了正义的定义:“每个人都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正确的分工乃是正义的影子。心灵的各个部分(理智、激情、欲望)各起各的作用,领导的(理智)领导着,被领导的(激情、欲望)被领导着。”他又针对人们容易把诡辩家当成哲学家的情况,提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哲学家:“那些专心致志于每样东西的存在本身的人——爱智者——真正的哲学家”,“哲学家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而那些做不到这一点,被千差万别事物的多样性搞得迷失了方向的人就不是哲学家。”

此书最精彩的部分乃是第七章。柏拉图把理想国中的人分为三等:立法者、保护者和平民。而众所周知,“一切以人为本”,要建立柏拉图心目中的那种理想国,非得有优秀的哲学家不可。应该如何进行教育才能培养出哲学家王实在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柏拉图在这里为那些将来要成为哲学家王的好苗子们,列出了一张从初等到高等教育的课程表:初等的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一代数学一平面几何一立体几何一天文学一音乐一辩证法。相传柏拉图所建学园的门楣上写着这样的铭文:“不懂几何者莫入此门”,可见柏拉图对数学这门“自然科学的皇后”、“大脑理性思维的体操”科学的重视。在谈论音乐时,他提出“应该用心聆听音乐,而不是耳朵”,我的看法是:单用耳朵听音乐,会错过音乐的深邃;单用心灵听音乐,会失去音乐的激情和灵魂。

柏拉图在辩论中的代言人苏格拉底(这可见柏拉图的伟大和谦虚,他曾说“过去和将来都不会有柏拉图写作的著作。现在以他署名的作品全属于苏格拉底,被美化与被恢复了本来面目的苏格拉底”)对辩论术掌握得炉火纯青,显得游刃有余。正如阿得曼托斯所形容苏格拉底的“那些听你讨论的人由于缺乏问答法的经验,在每一问之后被你的论证一点儿一点儿地引入了歧途,这些一点儿一点儿的差误积累起来,到讨论进行到结论时,他们已经发现错误已经很大,结论已经和他们原来的看法相反了”,他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能把握住辩论的主动权。向对手发难或是提出一些仅需对方附和的说法,让对手明知进入了自己的逻辑圈套而无法跳出。不管我们把他的方法叫做诡辩也罢,辩论艺术也罢,他都是高明得很。我又想到,如不是生活在古希腊那样盛行辩论的国家,又怎能出如此英才!古希腊人在食不果腹的生活条件下,还有闲情看星星,谈月亮,讨论哲学问题,现代的一些人整日为名利所累,怎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我从柏拉图的角度来看他的反动观点,并不是感到可笑,相反,我感受到了他对雅典贵族政治堕落为寡头政治的痛心疾首。我仿佛触摸到了这位伟人思想的脉搏,不禁与他同喜同悲,与他同呼吸了。而读书的乐趣便在于此:作者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想,读者以文字为基础,加上自己的阅历经验,近似地了解到作者的思想,并产生联想和思考。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大概说的这个意思吧。对《理想国》这本书,我每天读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理解;相信当我不再是个毛头小伙,当我垂垂老矣之时,当我经历了许多事,见过了许多美好的和丑恶的事物,心情变得苍凉起来时,对这本书的理解一定会与现在的有大的不同。拜《理想国》所赐,我改变了自己对人文的看法。谁说“当今世界是需要技术多于需要思想的年代”?现今的人们难道还不够浮躁吗?有时我真的无法想像没有人文思想领导的科技究竟要把我们带往何处?

总之,《理想国》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的人口处的模糊印象,给人不同凡响的感觉。(佚名) P4-6

序言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在各个领域创作出惊世之作的伟人,他们所留下的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于当时,也像阳光灿烂于今天。在人类历史上,这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人,但也是值得关注、值得崇拜、值得追随的一批人。他们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正是他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他们所留下的杰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供我们一代一代分享下去。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

人类文明史的一页页是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的。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梵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每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制。有人说,“阅读大师,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的确,尽管很多大师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千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然而行色匆匆,为了事业、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伟大作品的力量。更为遗憾的是,伟大的作品又常常那么晦涩难懂,一些只有专业人士才肯翻阅的书籍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是敬而远之。在一切讲求快节奏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爱读书的朋友寻找到一种最省时而且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些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都从中得到过特别启迪的书,我们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组织数十位中青年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本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标,了解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真正的经典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的为人处世。站在大师的肩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够前进得更快。本丛书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的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30部必读的西学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嘉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16030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5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83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