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华语片碟中碟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共收录两岸三地2500部作品,其中包括大批脍炙人口或鲜为人知的抗战影片。书中每个条目收集的演员数目一般只有2至4名,一些重要的“群戏”才会例外多收一些。此外,影片的“类型”也不再特别标出,而是将它融入正文中介绍。注重影片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历史性,全面检点华语电影百年来的经典和遗珠。

本书兼备工具书的查阅功能、电影史的欣赏价值和影评集的可读性,是一本实用、耐用、好用的中文影片IMDB。

内容推荐

自从梁良先生于1983年出版了中文世界第一部收集影片逾千部的电影指南之后,大型的权威电影工具书历20年来仍极为罕见。

《碟中碟》系列第3卷,萃集了2000余部令人难忘的两岸三地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兼容票房大片和获奖名片。兼顾文艺片和娱乐片等种类,全面检点华语电影百年来的经典和遗珠。

本书由大陆电影评论名家周黎明和两岸三地资深影评家梁良共同主笔,发挥了他们犀利的个人见解,又融会其他影评人的真知灼见。

本书兼备工具书的查阅功能、电影史的欣赏价值和影评集的可读性,是一本实用、耐用、好用的中文影片IMDB。

目录

前言

正文

索引

试读章节

阿凡提的故事★★★☆ 1983/大陆

这是动画片。阿凡提是新疆民间传说中的传奇人物,常常骑着毛驴游走四方,以他幽默的才智捉弄权贵,惩治坏人,为穷人打抱不平,为善良人办事。本片根据这些传说故事改编,其中包括《兔送信》、《神医》、《比智慧》、《偷东西的驴》、《吝啬鬼》、《卖树荫》、《狩猎记》、《驴说话》、《寻开心》、《巧翻案》、《宝驴》、《奇猎记》、《真假阿凡提》等情节。获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阿虎★★★★ 2000/香港

导:李仁港 演:刘德华、常盘贵子

本片是刘德华主演第100部电影的纪念作,特赴泰国拍摄。他在片中不再演打不死的英雄,反而是一个收钱打假拳兼要锒铛入狱的失败者,甚至在最后的一场世纪拳赛中都没有打赢。编导故意反传统地描写一个在现实中永远失败、但在精神上胜利的主角,阿虎虽然赢不到拳赛,但赢回了女儿以及人们的尊重。导演卖弄拳击动作场面很有个人风格,很有“拳拳到肉”的效果。导演着意把本片的焦点不放在打拳而在写阿虎与女儿的亲情,反而爱情部分着墨较少,亦不够深刻,整个故事彷似只是要迁就日本女星饰演的女主角而加入些爱情的情节。开放性的结局(阿虎不知是否已死),表达了编导不想以打不死的英雄作结,也不想过于悲情,是聪明的做法。刘德华的演出颇佳,饰演阿虎女儿的泰国少女演得更佳。

阿混新传★★★☆1984/大陆

导:王为一 演:严顺开、叶苞蓓、李青

根据同名滑稽戏改编的小人物喜剧。故事发生于80年代,杜小西人称“阿混”,整天混日子,不学无术。在厂里举行的一次文化考试中出尽洋相,在家混不下去后,溜到农村继续混,最后在众人面前出丑,但在肖梅英的鼓励下他开始觉悟。

阿金的故事/阿金★★☆ 1996/香港、大陆

导:许鞍华 演:杨紫琼、洪金宝

习武出身的大陆姑娘阿金只身来到香港,为了生活被迫当电影替身演员,很快成为武师。武术指导霹雳与阿金在工作中产生默契,但阿金后来与阿山相爱,离开片场去深圳帮阿山打理生意。风流成性的阿山抛弃阿金后,她回到香港重新做武师。得霹雳之助阿金找回自己的位置。但好景不长,霹雳被黑帮杀死,阿金为霹雳的儿子救亚朗与黑帮老大展开生死搏斗。本片武打设计颇为精彩,也有一点电影幕后揭秘的趣味性,可惜文戏的处理松散乏味,男女主角的感情撞击不出火花。

阿郎的故事★★★★ 1989/香港

导:杜琪峰 演:周润发、张艾嘉、黄坤玄

本片故事比较简单,却充满了浪漫的悲剧色彩,极富戏剧张力,导演也拍得甚为煽情。剧情讲述富家女波波不顾家庭反对,嫁给了摩托车手阿郎。后发现阿郎沉迷于赛车根本无暇顾及她,在她临产时,阿郎却因非法赛车撞死警察而入狱。波波母亲串通医生谎称婴儿已死,把她骗去美国。阿郎出狱后深感后悔,从孤儿院找回儿子波仔,二人相依为命。10年后,波波回港做生意,始知儿子已长成一个少年赛车健将,她欲征得阿郎同意带儿子赴美。阿郎为争取和波波复婚的诚意,不顾年纪和身体状况参加车赛,却在即将胜利之际因旧病复发而车祸身亡。周润发在本片中的演技十分老练,细腻地演出了对儿子的一腔父爱,以及渴望与妻子复婚的美好愿望,获第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P7

序言

在全国欢乐庆“中国电影一百年”的历史时刻,“碟中碟”系列继“英语片”和“非英语片”之后的第三卷“华语片”,终于完成了,周黎明和我都大大松了一口气。

严格的说,华语片的概念应为:出产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华语电影,在本书中简化为大陆、香港、台湾,之所以没有采用目前统称的“内地”,是因为在电影行当中,用“大陆”一词更上口,约定俗成。个别影片的出产地中出现“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字样,意为合拍片。

要编选这样一部为数达2000多部,时向横跨百年,地域包罗两岸三地的华语电影选片指南,的确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工程,远非我们区区两人所能负担(杨一郎也协助了初稿的整理工作)。但基于我们对电影长期以来的热爱,以及一点点的使命感,还是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把这个工程给完成了。希望透过我们的一点小努力,把华语电影指南的基础给奠定下来,日后继续增补新条目也就方便了。

华语电影在百年来的出品总数近两万部,要在其中选出最适合的十分之一收入本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影片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历史性,是我们在选片时考虑的重点。

当然,在编写本书条目的过程中,我们势不可免地参考了任何我们所能掌握到的资料。其中,香港影评界祭满石琪先生长达40年持续不断地撰写的“电影茶座”影评专栏,更是对我们发挥了难以言喻的帮助,在此特别表示感谢之意。各电影公司的影片介绍以及诸多报章杂志上刊登的电影评价等文章,亦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提供了我们编写上的方便,在此也一一谢过。

假如没有篇幅上的限制,本书收录的条目应在3000部影片以上,我们的初稿亦已完成了这样的数目。因为这是破天荒第一本的“华语电影指南”,我们希望能够将所有可以收集到的影片都编写进去。后来考虑到整个“碟中碟”系列的统一性(包括定价),因此将一些比较次要的影片删除了。我们希望在影史上比较重要的或影迷比较熟悉的影片,大家仍然能够在这本书里找得到。

为了节省篇幅,书中每个条目收集的演员数目一般只有2至4名,一些重要的“群戏”才会例外多收一些。此外,影片的“类型”也不再特别标出,而是将它融入正文中介绍。为了收入更多的条目,我们也不得不删掉个别影人及其作品年表介绍的部分。

说到电影评分的“星标”部分。本书仍将最高星标定为“★★★★★”,再以半颗星向下递减。一般而言,只有★★☆以上的影片我们才会收入,但有些名导巨星的知名影片大失水准,只有★★的标准,我们也会将它收入。而收入影片的数量,则显然是近20年来出品的影片较多,这是因为早期影片资料散失严重,很多都没有电影拷贝留下来,遑论以“录像带”或“影碟”的方式再度留存后世了。但是为了对影史负责,对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品的一些重要影片,我们还是尽量搜集和收录,希望多少可以为这些影史名作的推广出一分力。

至于“方言电影”(主要指香港70年代以前出品的粤语片,和台湾70年代以前出品的台湾片),因为数量太多,难以尽录,所以本书的原则是“基本上不收入”。但是有些方言电影在影史上非常重要,或是在艺术价值上很高,我们才作小量的收录。

虽然我们已铁意求存,希望收入每一部值得收的华语片,但挂一漏万的情况肯定还是存在的。假如你发现了有那些影片是“该收而未收的”,请不吝告知,以便日后再版时能加以更正。

本书的影片排列跟《西片碟中碟》略有不同,我们依然用汉语拼音作为正文顺序。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开头的影片排在最前面,但请注意,以数字开头的片名有时用阿拉伯数字,有时用汉字,我们一律采用片商正式发行的影片名字,但有时片商自己也不统一。如果你在一处没找到,可在另一处找,或者查阅索引。少数例外:当一个系列的片名第一个字相同时,排序按照出品年份,这跟电脑排序有时会略有差异(比如1993年的《重案组》排在1994年的《重案实录记》前面)。一部影片同时有一个以上片名时,用斜杠分开,原出品地采用的片名排在最前面(比如港片《秋天的童话》以该港名排序,它的台湾名《流氓大亨》跟在斜杠后面)。一部以上影片具有相同片名时,按照出品年代排序(比如1941年的《家》排在1956年的《家》前面)。有些重拍片没有单独列出,但在词条中尽量涉及,供关心影史的读者作参考。另外,为不谙拼音者设置了一个全新的索引,即把所有片名先根据字数,然后再根据第一个字的笔划来排列,这对于熟悉卡拉OK厅歌曲选择的读者应该有所帮助。

关于华语电影的书籍在今年出版得特别多,《华语片碟中碟》虽不一定具有压轴的份量,但是希望可以成为华语电影爱好者的一个良伴,并且可以在茫茫碟海中成为大家的一盏指路明灯。

梁 良

2005年12月12日广州

书评(媒体评论)

不仅在片数上为国内同类书籍第一,而且编者的严谨、细密为国内以后同类书籍树立了一个标准。

——《新电影》

作者深厚的电影修养与独到观感尽现深入浅出的行文中。

——《环球银幕》

这本书的优势正在于它整合了各方面的鲜活观点一一好,好在哪里;精彩,精彩在何处,言简意赅。

——网易

对那些在碟海里摸不着方向的影迷来说,它来得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银幕内外DVD》

及时填补了市场空白,受到欢迎就不奇怪了。

——《南方日报》

对影迷来说是一大馈赠,也是电影指南类图书的“国产凌凌七”与国际接轨的一大盛事。  ——《南方都市报》

尤其难得的是具有中国影评人中少有的接近绝对客观、理性和评论价值观。而看过此书之后,也的确没有让人失望。

——《看电影》

这是一本站在电影史的立场,但是为看碟人民服务,认了真的书。

——《北京青年报》

对西方电影史的广博知识渗透在本书的字里行间,很多词条如同一部部影片的高度浓缩简史,道出每一部影片的前尘后世。

——香港《文汇报》

作者的严谨和专业水平可从对每部电影不到500字的精辟评论中看出。

——《南方日报》

作者对影片表现出绅士般的尊重,但这位绅士是微笑,好像这一切他都能理解、都能体谅,所以不必过多责备,只要轻轻的点拨一下就好。

——《新快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华语片碟中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黎明//梁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47037
开本 16开
页数 4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2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7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