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园艺生产为核心,系统介绍了有机农业基本知识和有机园艺生产的原理和技术。内容包括: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则,有机农业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有机农业和有机园艺及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关系,有机园艺生产基地建设,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转换的要求,有机园艺的品种与种苗选择、土壤培肥与施肥、轮作间作与套种、病虫草害控制、水土保持与合理用水、生物多样性与仿生栽培、生态工程建设,有机园艺产品的采后处理、认证和营销,以及有机果品和有机蔬菜栽培技术等。适合从事果品、蔬菜和有机农业的生产、教学、推广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大力发展有机生产是我国园艺(果品、蔬菜、茶叶等)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园艺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也有重要意义。本书以园艺生产为核心,系统介绍了有机农业基本知识和有机园艺生产的原理和技术。内容包括: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则,有机农业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有机农业和有机园艺及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关系,有机园艺生产基地建设,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转换的要求,有机园艺的品种与种苗选择、土壤培肥与施肥、轮作间作与套种、病虫草害控制、水土保持与合理用水、生物多样性与仿生栽培、生态工程建设,有机园艺产品的采后处理、认证和营销,以及有机果品和有机蔬菜栽培技术等。 本书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理论和技术相结合。适合从事果品、蔬菜和有机农业的生产、教学、推广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序言
第一章 有机农业与有机园艺/1
第二章 有机标准与规范/33
第三章 有机生产园的确立/83
第四章 种苗选择与壮苗培育/118
第五章 土壤培肥与施肥/157
第六章 有机园艺耕作制度/222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与仿生栽培/259
第八章 有机园艺的生态工程建设/293
第九章 水土保持与合理用水/310
第十章 有机园艺病虫草害的控制/348
第十一章 有机园艺产品的采收与采后处理/406
第十二章 有机园艺产品的认证与营销/425
第十三章 有机果品栽培技术/450
第十四章 有机蔬菜栽培技术/473
附录1 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487
附录2 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考核管理规定(试行)/492
后记/495
4.发展有机农业可以突破“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进入21世纪,国际市场更加一体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国家关税和配额对农产品进口的调配作用越来越小,而且国际市场更加关注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方式和内在质量。同时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起飞,在诸多领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激烈的竞争对手,为了摆脱竞争,某些发达国家利用世界日益高涨的绿色浪潮,筑起非关税的“绿色壁垒”,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
所谓“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设置绿色壁垒的方式主要是制定较高的绿色标准,并严格执行,以阻止国外商品进口。如1998年日本就对从我国进口的大米进行104项残留物的检验,2001年韩国借口从中国进口的鸭肉中检测出H5N1禽流感病毒,禁止从中国进口家禽及禽类产品,2003年东亚国家禽流感的再度发生,使这些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此外,日本也多次借口中国大葱、香菇等农产品中有害物残留超标,对从我国进口的大葱进行严格限制,使以日本为主要出口国的山东菜农遭受惨重损失。实际上,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关注,一些已经订有标准的国家正不断提高标准,另一些原来尚未制定标准的国家也相继制定标准,因此就会使这一类的技术性标准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普及。这对于出口国来说,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必将成为市场准入的极大限制。
在当前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已成为最重要的壁垒之一。不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应对绿色壁垒,在国际市场上就会是寸步难行,而大力发展以有机农业为主的绿色经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才是应对绿色壁垒更为根本的措施,这就需要大力开发有机产品、实施绿色生产、铸造绿色品牌等,也就是要积极发展有机生产,生产出无可挑剔的“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并含有大量高新技术的产业,由于劳动力价格昂贵,在发达国家生产有机食品成本高,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有机生产,生产有机食品既能增加农民收入更能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许多发达国家本国的有机食品生产能力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如英国大约80%的有机食品依赖进口,而德国的进口量已高达98%。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食品企业(农场)为增加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筹码,对产品质量认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广大消费者则希望权威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以监督企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承诺,有机食品正在成为全社会生产和消费的“热点”;人们生活正在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国际市场正逐渐向我们敞开,发展有P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农业经过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常规现代农业的发展,在20世纪,依靠大量的农药、化肥等投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食品在数量上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与资源问题,蓝天碧水越来越少,耕地、煤炭、石油等资源越来越短缺,尤其是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更令人担忧,如农药化肥等有害物残留、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转基因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工业污染物及药物残留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危害人体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保护环境、保障食品安全的呼声不断提高。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保障食品安全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生产规范。我国政府也积极推进无公害食品的发展,并于2001年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同时发布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这对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无公害食品解决的是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问题,满足的是人们最基本的安全要求,虽然能够适合当前国内市场需求,但国际上主要发展有机食品,我国的无公害食品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完全与国际标准接轨,还难以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随着贸易自由化协定的签署,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逐渐降低,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保护环境”的“绿色壁垒”不断涌现。不仅常规农产品,即使经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同样经常遭遇“绿色壁垒”。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随着“无公害食品”逐渐丰富,在国内市场上,人们也自然会把需求的目光转向“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基本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或加工出来的,并通过专门认证机构认证的食用农副产品。而有机农业是指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一个促进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生态性生产管理体系。有机农业在哲学上强调“与自然秩序相和谐”,主张依赖自然的生物循环,注重合理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重视“天人关系”,强调入与自然的协调,在农业上依赖通过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强调因地、因时、因物制宜的“三宜”耕作原则,重视农林牧结合、精耕细作、合理轮作等。有机农业与中国传统农业两者在理念和技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吸收几千年来积累的传统农业精华,在我国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机园艺是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按照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结合果树、蔬菜等园艺植物自身的特点,遵循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生产清洁安全园艺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园艺产品包括果品、蔬菜、茶叶、花卉等,与小麦、大豆、玉米等粮油作物相比,生产园艺产品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更密集的技术。而生产有机园艺产品比生产普通园艺产品又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更密集的技术,这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着“精耕细作”传统的我国,发展有机园艺生产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和十分广阔的前景,我国的园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比其他农产品更有竞争力。然而,蔬菜、果品等很容易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园艺产品的安全生产问题格外引人注目,它遭遇“绿色壁垒”的可能性也比其他农产品更高,而按照有机农业方式生产出的园艺产品可以突破这一壁垒。
目前,国际有机贸易中的农产品大部分是水果、蔬菜、茶叶等园艺产品,各国有机农业的实践也多是从有机园艺开始的。我国园艺植物资源丰富,劳动力数量多,具有发展园艺生产的优势,但加入wTO后,园艺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已成为出口的瓶颈,大力发展有机园艺是我国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园艺生产水平,提高农民收入也有重要意义。 有机园艺是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在具体操作上与以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要对象的有机农业明显不同,也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园艺生产,它实际上是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在常规园艺生产中的具体体现,是一套新的生产体系。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人们已积累了不少生产有机果品及蔬菜的经验和知识,也有不少关于有机水果和蔬菜的研究文章,但是这些经验、知识和研究成果分散在各个方面,国内至今也未见到对此进行全面总结和系统介绍的专著,《有机园艺》的出版则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
该书吸收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和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系统介绍了有机园艺的理论和生产技术,内容丰富、新颖,对有机农业和果品蔬菜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值得一读。
2004.12.15
“有机园艺”涉及领域很广,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了多方面的知识,主要参考文献如下:
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刘振岩,李震三,山东果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彭景勋,小康型沼气池.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山东农业大学主编,蔬菜栽培学总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沈隽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万后芬主编,绿色营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汪雅谷,张四荣主编,无污染蔬菜生产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王兆骞主编,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席运官,有机农业生态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杨洪强主编,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全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和环境科学系,国际有机农业标准和法规汇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IFOAM有机农业基本标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2000
MOA自然农法执行基准,国际美育自然生态基金会,1996
OFDC有机产品认证标准,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200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GB/T 15773—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5
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规范,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2003
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标签和销售导则(CAC/LG32—1999),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1999
有机食品技术规范(HJ/T 80一200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
由于文献量太大,恕不便全部列举,在此向所有被引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另外,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教授对此书的出版非常支持和关心,并亲自作序,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