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南军事论坛(国际安全形势大透析)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权威军事专家共同打造军事热点栏目《一南军事论坛》!

走上荧屏,他为亿万老百姓评点战争风云,告诉人们今天的世界并没有天下太平;走上讲台,他向国家和军队领导机关的决策者们解析中国安全的挑战,呼喊和平发展的日子忘战必危;走出国门,他向外军同行们演讲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军队时刻准备打赢下一场战争!

内容推荐

2001年伊始,一个朝鲜族特点的名字渐入视野。

一次次访谈,透射出作者对战争与冲突的敏锐洞察力;一篇篇评论,把纷繁复杂的大国关系剖析得淋漓尽致;一本本著述,流淌着中国军人对富国强兵的期待。

他,就是金一南,国防大学“杰出教授”,现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

金一南是一个思想者,他的评论犹如一把无形的利剑,挑战着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念与实践,犹如一面镜子,使我们认清了中国的安全环境。在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过程中,很多专家从历史观入手,指出日本不具备常任理事国资格。诚然,这是重要因素。但金一南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岛内遍布美军基地,一个尚需依赖外力保护自己的国家,还谈什么对国际安全负起责任。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活动期间,很多媒体探讨了中国航海曾经的辉煌与和平崛起精神,而金一南在思考,为什么郑和之后的封海,反使中国失去了发展的大好机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金一南在思考,当时中国为何出了这么多汉奸?为什么一直要到忍无可忍,才最终发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怒吼?这些节目不仅受到学术界关注,更得到广大听众好评。每每节目播出后,编辑部都会收到几百条短信与来信,大家无不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建设强大国防的期盼。这些一针见血的评点可能很剌耳,有些人也许难以适应,但是,更多的人从中获取了力量!

目录

序言一/金一南/1

序言二/孙利/4

亚太

胜利者的思考/3

安曼恐怖袭击与中国军人外派风险/16

从“春晓”风波看中国能源安全环境/22

“郑和精神”与中国人的利益观/27

新军事变革考验中国军队/35

中国出台《反分裂国家法》/44

南中国海安全形势透析/53

钓鱼岛问题成因及启示/60

中国战争理论研究现状与思考/69

台湾会攻击三峡大坝吗?/73

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79

聚焦台湾“汉光—20”军演/87

中俄印与中美欧战略三角关系/93

《中俄联合声明》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99

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亚洲国家的启示/114

印度军演以谁为假想敌?/126

印尼大海啸中的各国军队/133

一波三折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141

朝鲜不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148

六方会谈《共同声明》——中国外交的胜利/152

韩日独岛(竹岛)争端析日本海洋战略/159

日本尚武精神教育与中国国防教育/169

美日“2+2”会议缘何将台湾列为战略目标?/175

日本修订新《防卫计划大纲》/184

日本制订《西南诸岛有事方针》/190

日本海外出兵步伐/197

日本为何不能入常?/204

中亚

乌克兰大选折射后冷战时代俄美新较量/213

尤先科当选与俄乌关系走向/222

吉尔吉斯斯坦经历“颜色革命”/230

中亚能否驱走美军基地?/240

欧美

美国为何干扰中欧“伽利略”系统合作?/247

俄罗斯会出售千岛群岛吗?/256

俄罗斯外交与安全的双重战略选择/266

卡德罗夫遇害引发车臣危机/272

米洛舍维奇的悲剧/284

美国全球驻军调整意欲何为?/292

美国核潜艇关岛触礁探究/301

“三驾马车”调整与美国安全战略趋势/311

虐俘事件体现美国人权双重标准/316

美军会陷入第二个越战“泥潭”吗?/322

试读章节

记者:您认为无论是100万还是200万,这些伪军是不是都可以称为汉奸?

金一南:如果都称为汉奸很勉强,实际上跟着混口饭吃的人很多。我们始终在思考,抗日战争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败类?大约有几种情况:一是当时中国政治的黑暗。长期的独裁统治,吏制腐败,造成了社会的离心离德,这种离心倾向的加剧,导致政府缺乏亲和力和号召力,大难临头时,为了保全自己,没有爱国原则的人就非常多;还有一种情况,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整体意识淡薄。只有一家一姓的概念,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只有我这个村子同一个姓氏的概念,但是大的概念就没有了;第三是中国经济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极端贫困,这种情况下,给碗饭吃,也跟着别人当汉奸去了。另外,中国近代以来,对外作战屡战屡败,使很多人丧失了对抗外敌入侵的决心和勇气,对民族失去了自信。这种媚外、崇外、恐外的民族自悲感使一些人当上了汉奸,但这些因素都是外因。

我认为,中国社会长期欠缺组织力,是一个很大的内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获得了全新的组织力,无论是抗美援朝还是国内的兴修水利,甚至包括那场失败的“大跃进”,都能看出中华民族展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组织力。

另外,我觉得我们长期以来民族意识中还欠缺一些元素。我们不能说中华民族继承的传统都是精华,必须承认有一部分是糟粕,这部分糟粕如果不抛弃,同样会对我们民族机体造成腐蚀。比如,我们传统思想中的“随遇而安”思想、“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的思想、“和为贵、忍为上”的思想、“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思想,还有所谓的“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思想,这些东西也可作负面的解释。

比如说汉奸们之所以屈从了鬼子,就是因为大丈夫能屈能伸,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些东西其实是我们民族传统中糟粕的部分,可是很多思想已经传承千年了。

当一个民族面临大灾难时,贫困、落后、政治黑暗、欠缺组织力这些内因和外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中非常遗憾的地方,中华民族出现了这么多汉奸,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个悲哀!

P10-11

序言

序言一

金一南

感谢这个机会,能够与大家单刀直入地说几句话。

首先,不要称我为“专家”,甚至再加上“著名”二字。否则帽子一戴,脖子一硬,嗓子一紧,舌头一僵,架子端起来,声调哼起来,只想维护“专家”或“著名专家”的名望(如果真有名望的话),忘掉以平常心和大家切磋交流,带来的损失无疑是双向的。所以还是以金一南不过是一个研究者、以一人之思提出一己之见、与大家共同商榷这种更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好,也更符合这档军事栏目从未放弃的初衷:问者、说者、听者共同探讨,不是提供结论,只是提供思考。

第二,除了幕前,还有幕后。除了问者、说者、听者,更重要的还有播者。准备开播《一南军事论坛》这一节目的时候,首先感到的是播者承担的风险。毕竟是中央新闻媒体。毕竟过去从未以个人名字命名过一个军事评论栏目。毕竟个人总会讲错话、总会办错事、总会犯错误。所以不言而喻——以个人名字命名栏目,风险也就不请自来。

还有个人风险。似乎有一条虽然看不见却金科玉律般存在的思想绳索:多说话多风险;少说话少风险;不说话无风险。尤其是每周都要点评军事热点和重大事件,一年有52周,要讲52次。面对当今如此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与形势,而且还要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传遍到电波能够波及的任何地方。连播新闻时都有念错稿的可能,更何况作即席评论,而且很多时候需要针对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发表意见,根本没有时间“研究研究”、“商量商量”、“斟酌斟酌”,风险也就更加不言而喻。另外,我至今以为媒体具有一种放大器功能:评论出彩了,优点会被放大,本来没有那么能干,大家却觉得你真有那么能干;评论砸锅了。缺点则会被放得更大,本来没有那么差,但大家会觉得你比想象中的还差。“祸从口出”、“枪打出头鸟”、“露多大脸,现多大眼”这些古老的格言都在一遍一遍提醒我们:最好还是以少说为佳来保持学者的矜持与风范。

现在我们说了两年多了,播者、讲者共同承担了这个风险,现在出版社也参与了风险。播者为何如此,我的搭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中心的记者孙利已经用他那特有的不温不火、娓娓道来的叙述,让大家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至于我个人,能够超越自身利害的根本性动力,就是每每看到BBC、CNN、FOX、NHK这些大牌媒体通过大量新闻分析评论左右世界舆论的时候,所产生的那种焦灼感,感到作为今天的中国人,我们也应该甚至必须做点什么。与其慷慨激昂、义愤填膺地批判对方的话语霸权,不如切实努力把自己的声音也发出来。战争时期讲阵地,和平时期也要讲阵地。凡阵地,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你不占领,对方就要占领。甚至你占领了,还可能被或明或暗地挤占。至于你不去主动占领而叫别人抢先占领了,那就不光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全世界也不相信眼泪了。

就因如此,在大家谈论时尚、谈论楼市、谈论旅游、谈论婚嫁、谈论营养、谈论长寿的时候,孙利和我带上简单的装备,朝着心中的阵地出发了。每个周三的傍晚以及若干个周四的清晨,通过这个军事论坛、结合变幻不定的世间万象。说出我们的感觉、我们的认识、我们的理解。本来说好是一年,没有想到现在已经两年多。有好朋友发短信讯问:“是不是有点这种感觉,虽然还活着,但已经牺牲了?”我笑起来,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且越来越多),不会孤独悲壮地呼喊“我是王成,向我开炮”了。国家力量在上升,国人意识在上升,我们的栏目不过是这一物质、精神上升过程中的产物——从这一意义上说,也确实带有某种必然性。

中国的和平发展、日益强大使然。

我把两位历史人物说的话放在本篇最后。

一位是邓小平。一位是张学良。  一位是共产党。一位是国民党。

一位是历史上三落三起的传奇领袖。一位是历史上大起大落的传奇囚徒。

政治环境各异、意识形态各异、脾气性格各异、经历地位各异的两个人物,晚年发于肺腑的心声竟然越过千差万别、千沟万壑、千山万水、百川归大海一般融汇为一体。

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张学良说:我是个爱国狂,国家要我的命,我立刻就给;要我脑袋,拿去就可以。

我把这两段话工工整整、恭恭敬敬地抄了下来。这难道不是思想的力量,人格的力量,信念的力量!今天有多少声音让人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却鲜有这种融进全部生命与毕生信念发出来的心声。

他们与我们的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还需要这样的心声吗?

再反过来问,如果没有这样的心声,我们这个时代又会属于谁呢?

歌者的声音应该发自丹田;语者的声音则应该出自心泉。我相信这是《一南军事论坛》的起点,也是我们的归宿,我们永远的追求。它永远超过腰包里再充盈的钱币和头顶上再耀眼的光环。

与诸位读者听众共勉。

(2006年5月15日于北京玉泉路)

序言二

1

2001年伊始,一个朝鲜族特点的名字渐入视野。

一次次访谈,透射出作者对战争与冲突的敏锐洞察力;一篇篇评论,把纷繁复杂的大国关系剖析得淋漓尽致;一本本著述,流淌着中国军人对富国强兵的期待。

他,就是金一南,国防大学“杰出教授”,现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

这名出生于军人家庭的教授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少年时代当过工人,一口气能将18磅的铁锤挥舞200多下;青年时代当过车工,为加工支援越南前线的油管接头曾在车床上连续突击36小时;心中向往绿色,但直到别人退伍的年龄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入伍34年来,金一南任过空军地勤机械员、无线电技师,当过连队军体教练,甚至还干过生产经营助理、图书馆管理员等工作,应验了古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几乎每个职务他都干到最高任职年限,几次接近卷铺盖转业的边缘。这一切,并非由于犯了错误,因为机遇总与他擦肩而过。

他从来不是幸运儿。在那个年代,金一南也曾自卑过。34年前,坐在运送新兵的闷罐车厢角落里,望着战友们一张张喜悦的笑脸,听着大家欢快的歌儿,他觉得,这一切并不属于自己。谁也没想到,30多年后中国最高军事学府的讲坛,成为他能量释放的最佳之地!知识改变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在知识的天空中,他找到自信,在执着的追求过程中,他把握了命运。

现在的金一南,言语间散发着对国家命运和军事变革的忧思,一种令人兴奋、震惊、疼痛的新国家安全观念正在脑海中形成。犹如一粒埋藏在沙滩的金子,经历多少年海浪冲刷,终于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2

2003年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酝酿节目改革,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我和同事们的脑海中产生,何不利用节目改版之机,为金一南量身打造一个军事评论节目?

也曾有过质疑声音,一名专家支撑评论栏目,知识储备够吗?会不会产生审美疲倦?但听完节目样带后,大家的顾虑打消了。金一南话语间总是散发着一种磁力,让人不能拒绝。十几分钟,寥寥数千言,却透露出纵跨数千年,横贯几万里的思想交融,这是中外历史、东西方哲学、军事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绞碎、吸收与重组,最终形成的战略观。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改革策划会上,军事宣传中心主任肖平指出,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全新的《中国之声》频率中,创办出中央新闻媒体中首个以军事专家名字冠名的军事评论节目《一南军事论坛》。2004年元月,伴随着“评点世界军情动态,探索未来战争空间”的主题宣传曲,《一南军事论坛》正式开播。我有幸成为论坛的责任编辑与主持人,和金一南共同筹划每一期节目。

长期以来,由于军事评论节目选题禁区多,中央主流媒体很少有常设军事评论栏目。一些同行说,做这类节目,经常会做到“无米下锅”的境地。而金一南认为,越是敏感的,越是人们所关注的,如果不触及新闻事件的要害,评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南军事论坛》开播以来,虽然也有播出前一小时被毙掉的情况,但是始终坚持了“重大事件不错过,敏感事件不回避”的选题原则。在中央台军事宣传中心肖平主任、温国华副主任和编辑部刘志主任的全力支持下,论坛努力在解读政策、疏导民意上做文章,在中央媒体中,率先拓展了军事评论的话语空间。

金一南常说,他是绑在中华民族航船桅杆顶部的嘹望者,喜欢经常发出警告,虽然有人觉得剌耳,但是他依然要振臂呼喊,让国家与民族警醒!《一南军事论坛》正是能让他呼号的一根桅杆。截止2006年初,《一南军事论坛》已经播出《南中国海安全形势透析》、《聚焦钓鱼岛问题》、《从春晓油田风波看中日能源之争》、《美国全球军演透视战略思想调整》、《后阿拉法特时代》等100多期节目,论坛已经成为全国听众喜爱的饕餮晚餐。

3

作为主持人与编辑,每次采访前,我都要对大量背景资料和观点认真研读,形成几个预期观点。但是,在采访时,他的观点总是更深刻、彻底,有的甚至是完全否定了传统观点。这种不寻常让我感到兴奋,也让广大听众激动。经常有听众发来短信说,听了《一南军事论坛》后,热血沸腾,夜不能寐,真正理解祖国强大的重要性!

金一南是一个思想者,他的评论犹如一把无形的利剑,挑战着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念与实践,犹如一面镜子,使我们认清了中国的安全环境。在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过程中,很多专家从历史观入手,指出日本不具备常任理事国资格。诚然,这是重要因素。但金一南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岛内遍布美军基地,一个尚需依赖外力保护自己的国家,还谈什么对国际安全负起责任。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活动期间,很多媒体探讨了中国航海曾经的辉煌与和平崛起精神,而金一南在思考,为什么郑和之后的封海,反使中国失去了发展的大好机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金一南在思考,当时中国为何出了这么多汉奸?为什么一直要到忍无可忍,才最终发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怒吼?这些节目不仅受到学术界关注,更得到广大听众好评。每每节目播出后,编辑部都会收到几百条短信与来信,大家无不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建设强大国防的期盼。这些一针见血的评点可能很剌耳,有些人也许难以适应,但是,更多的人从中获取了力量!

勇者孤独,智者忧虑。面对舆论营造的祥和氛围,金一南常说,中华民族这头睡狮每每在强烈刺激之下,才能够惊醒,一旦稍有平安,又很容易昏昏沉沉。他说,真正难的是在歌舞升平中保持清醒,而不昏睡过去。

金一南认为,中国的军事变革需要转型,中国的国防教育需要从根源改进,中国需要全新的国家安全观念。2006年的他,虽然早已走上了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的重要岗位,但我知道,面对这样一个课题,仅仅他一个人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

在《一南军事论坛》开办100期时,我曾送给金一南一个工艺品:驽,这是一把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物,虽然是中国古代的兵器,但结合着现代科技产品——光学瞄准镜。我相信,兵刃与精确制导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有形与无形的结合,思想与力量的结合,才能所向披靡、勇者无敌!

(2006年5月13日于北京车道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南军事论坛(国际安全形势大透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一南//孙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51151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7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