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影视学术前沿》系列之一,以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考,饱满的激情。对复杂的当代中国电视文化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扫描。透过可见的电视文本拆解影像与权力机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当代中国电视提供一种理性的反省与批判性的视野。
图书 | 可见与不可见--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影视学术前沿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影视学术前沿》系列之一,以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考,饱满的激情。对复杂的当代中国电视文化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扫描。透过可见的电视文本拆解影像与权力机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当代中国电视提供一种理性的反省与批判性的视野。 目录 第一章:变革中的中国电视体制矛盾与话语冲突/1 一、共谋·冲突·妥协——90年代以来的电视体制变革轨迹/6 二、权力的角斗场——影响中国电视的力量元素分析/21 三、当下中国电视的“双重身份”及相关问题思考/35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42 第二章:颠覆:建构之途——从新闻评论节目看中国电视的意识形态整合/48 一、话语置换:建构国家/社会/个人的新型关系/51 二、故事化叙述:意识形态的修辞方式/65 三、作为主题的关键词/73 第三章:公共话语空间的乌托邦——从谈话节目看中国电视民间话语的公共表达/82 一、谈话节:目产生的理论背景及社会文化语境/83 二、商业化运作的公共话语空间/86 三、多元追求与导向性的矛盾/101 第四章:实用主义的迷思——从电视法制节目看中国电视的实用主义取向/109 一、法制节:目实用主义的特殊个案/111 二、法制节:目基本形态解构/112 三、实用主义之影响:传播动机与传播效果的背离/117 第五章:呼唤自我救赎——从女性节目看中国电视边缘话语的功能性存在/121 一、响亮的名字·无名的存在——女性电视节目的现状/124 二、当前国内媒介中的女性话语/133 三、当前女性节目的文化矛盾/139 四、个案分析/144 第六章:怀旧欲望的生产与消费——从《同一首歌》看流行音乐电视文化/156 一、电视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电视与音乐的历史姻缘/157 二、当下电视文艺生产的文化语境/161 三、政治快感与商业操作/168 第七章:国家利益与悲情狂欢——从电视体育节目看当代中国电视的苦情体验/187 一、电视与体育/187 二、电视体育观众/193 三、个案分析/197 第八章:想象与现实——当代中国电视剧生产及电视中的电影传播/209 一、古装剧/210 二、警匪剧/218 三、中国偶像剧文化/227 四、电视中的电影传播/236 电视霸权断想——代结语/251 参考文献/265 后记/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可见与不可见--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影视学术前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凌燕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85634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29.2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8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